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爸媽在親子關係中帶來的影響 (嬰兒期)

在上飛碟早餐時分享到親子關係和所有關係一樣是雙向的, 不知道對正在帶養嬰幼兒的爸媽們這是否算是個新的概念. 這幾天在不同場合聽到了一些媽媽的談話, 更覺得自己需要好好解釋幫助爸媽瞭解, 即使在早期的親子關係中, 爸媽真的帶了屬於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 自己的生命經驗甚至自己對寶寶行為的解讀, 進入了親子的日常互動, 影響了親子關係.

有個情境是這樣的:兩個媽媽聊著自己的嬰兒, 其中一個說自己寶寶五個半月, 可是經常發出“噗噗”的聲音, 邊噗邊噴口水, 媽媽說, "我跟他說不要噗了, 這樣噴口水很髒, 可是他卻好像很故意, 一直噗個不停." "我們用手指放在他嘴唇上, 禁止他噗, 等手放開, 他卻以為我們在跟他玩, 居然笑得很開心. 好像是故意要氣我一樣, 好煩喔~“ 另一個媽媽說, "對啊, 跟他說不要, 他卻一直重複, 很故意, 像我們家的, 最近開始喜歡一直丟東西, 你幫他檢起來, 他就一直丟, 到最後我就不想幫他撿, 不撿他也不會自己找, 可是會開始出聲抱怨." 於是兩個媽媽一邊分享嬰兒帶來的可愛與感動. 也一邊抱怨起自己的嬰兒, 和嬰兒帶給自己的麻煩.

其實, 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幫寶寶們說一些話, 幫助這些爸媽們瞭解, 寶寶所謂的“故意”或是“抱怨”, 都是爸媽們以自己的生命經驗與自己的認知來解讀的. 寶寶們在五個月或是六個月大時, 他們的心智真的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想像爸媽不喜歡什麼, 然後故意去做“. 不過, 指出這一點不是為了要讓爸媽們因為自己的解讀而覺得惱怒或是愧疚, 這樣的澄清只是希望幫助爸媽們看到自己的解讀如何影響自己看待寶寶的行為, 而影響了和寶寶之間的互動. 幫助爸媽們看到真正的寶寶.

我想列舉幾個在第一年, 也就是嬰兒期, 爸媽們最常遇到“寶寶的問題行為”, 來幫助爸媽理解這些行為其實是正常發展的一部份:

1. 每兩三個小時要喝一次奶:寶寶的胃大約和他們的拳頭一樣大, 由於身體許多器官在出生後還在逐漸成熟, 吸收系統也是如此, 因此他們必須少量多餐, 因此需要頻繁餵食真的不是因為像有些爸媽想的是因為寶寶貪心或是貪吃.

2. 有時無法控制自己的音量發出聲音: 寶寶們喜歡聽到自己的聲音, 更喜歡爸媽回應他們發出來的聲音, 就像是跟爸媽對話一般. 有研究顯示6-10個月大的寶寶在嚐試發聲時, 其實是集中模仿學習爸媽的語言中使用的聲音. 因此無須擔心寶寶從此變成大聲公, 如果自己對於寶寶的大音量無法忍受, 可以用一般說話的音量來回應他. 讓他開始模仿你.

3. 無法睡過夜:出生之後的一個月寶寶還在建立日與夜的韻律, 對於出生才幾個月的寶寶來說, 能夠連續睡滿五到六個小時, 就是睡過夜. 如果一切發展正常(這裡指得是照顧環境的健全雨衣附關係的建立), 90%的寶寶在十個月左右幾乎都可以睡過夜, 因此爸媽們可以提醒自己, 在寶寶長長的一生中, 就是開始的這幾個月讓人最辛苦. 但是這個階段一定會過去.

4. 喜歡抓照顧者臉上的眼鏡: 大約在六個月左右, 寶寶們發展了抓取的能力, 於是寶寶們會開始練習這個技能, 這不是他調皮或是故意, 雖然眼鏡突然被抓下來很不方便, 但是爸媽們一定要告訴自己, 他是為了自己在做這樣的練習, 在這個練習裡, 他的動作, 認知或是手眼協調等能力都在精進中.

5. 吃固體食物的表情和反應:有些爸媽會把寶寶嘴巴溢出固體食物這件事解讀為寶寶不喜歡. 其實更有可能的是寶寶正在練習用舌頭攪拌食物, 由於不熟練, 難免會溢出來, 這不一定是他不喜歡. 不過, 當然也是有可能不喜歡. 六個月大的寶寶其實表情已經可以很豐富了. 在這些豐富的表情裡, 你一定讀得出來他喜歡或是不喜歡的樣子.

6. 喜歡玩“我丟你撿”的遊戲: 也是大約在六七個月大在這個時候, 寶寶們喜歡重複地做著丟玩具的動作. 因為在這個過程寶寶在享受自己能夠重複地創造類似的經驗. 雖然對照顧者而言,  一直不斷幫忙撿東西是很困擾的事, 但是這也只是一個過渡的階段. 別擔心, 寶寶們很快就會發明初不同的玩法了.

7. 寶寶會觀察照顧者的表情: 寶寶有了安全依附關係之後, 開始發展初社交參照的能力, 社會參照指得是當他不確定怎麼做的時候, 她會觀察照顧者給他的訊息. 曾經有個研究顯示七八個月, 已經會爬行的寶寶在設計的視覺懸崖下會依照媽媽表情傳達的感情, 例如:焦慮或是鼓勵. 來決定要不要爬行穿越這個視覺懸崖.

8. 堅持持續地發展身體的動作技能: 寶寶會爬行後, 她會動個不停, 因為爬行讓他們有了許多不同的角度與視野, 他們可以自主地探索世界. 這樣的堅持不是因為寶寶不乖或是不聽話, 他們需要大量的練習與刺激讓這些動作技能穩固.

知道這些, 瞭解這些是正常發展的一部份之後, 希望爸媽們能夠用一個客觀地角度來看寶寶們的行為. 希望爸媽們對寶寶的批判可以比較少, 在帶養的過程就能有較多的正向情感. 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分享, 雖然帶養寶寶很疲累, 甚至有時候心情會煩躁, 但是這些時刻稍縱即逝, 再也不會回來. 我想分享去年王文華在親子天下寫下的一段話:

所謂愛,是當你愛的對象給你造成很多不方便時,你還愛他。所謂愛,是一切變得很髒、很亂、很麻煩後,還願意努力。跟一個人在一起,如果都順著自己,那是愛自己。只有當你願意為了對方而犧牲自己時,那才是愛對方。

-摘錄自“王文華, 我不懂愛是什麼“ Dec, 2014--

Saturday, December 5, 2015

和幾個月大的寶寶玩 (遊戲主題之二)

延續十一月初的第一個遊戲主題, 今天想來分享如何在互動與遊戲的當下如何觀察幾個月大的寶寶給的訊息, 希望這些觀察可以幫助爸媽選擇或是調整適當的遊戲時刻. 關於這樣的標題, 我猜想第一個浮現在爸媽腦海裡的就會是"新生寶寶多大時可以開始跟他“玩”?“有些人會說, 寶寶一出生我就開始跟他玩了, 我會在他醒著的時候玩他的小腳腳, 親親他的小手等等. 在寶寶出生的前幾週, 這些撫慰與肌膚相親的碰觸當然是很重要的, 因為那是寶寶接收你的愛的方式. 但是距離這裡要談得“遊戲與互動”還有一點小距離, 因為在這樣的經驗裡, 寶寶比較多是“被爸媽玩”, 他並不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講到遊戲或是互動, 我們會想到那些基本元素--眼神交流, 臉部表情與肢體語言等等. 因此, 如果要說兩人參與的遊戲的話, 寶寶和我們的眼神交流, 和我們的相視而笑都會是基本的元素. 快的話, 四到六週, 慢一點的話, 約在八週的時候, 寶寶會發展出”社交性微笑“, 在這個微笑裡, 你會清楚地感受到寶寶的注視, 與想要吸引你跟他進一步互動的笑容. 在生命的前兩個月, 遊戲是指注視著你提供給他看得物體, 甚至是你這個照顧者本身, 在你們的相互注視下, 你對他說的話, 唱的歌, 甚至是介紹玩具等等, 都能引發他對你或是對這個世界的高度興趣. 他可能嚐試邊看著你邊發出一些寶寶音, 彷彿釋回應你給他的訊號, 然後表達自己對你的興趣. 希望能夠延續你給他的注意力. 來來回回交換著充滿情感的注視與微笑就是雙方最早的遊戲!

三到六個月大的寶寶對於遊戲更熱中了, 有一部份是因為他們同時在發展肢體的大動作, 因此, 當寶寶能夠轉頭, 能夠踢腳, 能夠翻身, 甚至能夠抓取, 這些姿勢的變換都能帶給他不同的視野, 與不同的肢體感受. 讓他進一步地喜歡跟你的來回互動.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過程中, 你會清楚地觀察到寶寶們對於世界或是遊戲的興趣如何從"注視", 轉換到"觸摸", 然後"抓取"至"口腔". 因此如果要準備玩具, 可以朝這四個方向來思考, 玩具如何提供不同機會讓寶寶注視, 觸摸, 抓取, 然後以放入嘴巴嚐嚐看的方式探索.

許多認真的爸媽會希望趕快給寶寶更多的刺激, 於是忙碌地在寶寶清醒的時候, 給寶寶不同材質的玩具讓他觸摸, 或是重複地和寶寶讀許多寶寶書, 甚至是買一些玩具放在寶寶的腳邊, 讓他踢到時製造聲響等等. 其實, 在這個階段, 任何玩具仍然比不過照顧者本身跟寶寶探索這些玩具時, 手勢與表情傳達的感情來得重要. 爸媽不同的表情變化與有趣或是鼓勵的語氣, 都是吸引寶寶進一步探索的動力. 不過在鼓勵與過度刺激中, 我們還是可以邊觀察寶寶的反應, 邊確保維持互動是雙方都享受在其中的. 在此提供幾個寶寶說“夠了, 我現在不想玩了!“的表達供爸媽們參考:1. 頭轉向別處, 眼神不再跟你接觸; 2.如果在你懷裡被你抱著, 可能邊有情緒邊把身體從你懷裡拉開; 3. 閉上雙眼甚至睡著; 4. 小吵鬧或是大哭; 5. 有時開始打嗝.

寶寶是個獨特的小人, 他活在每個片刻當下自己的感受裡, 或許是他接收感官刺激的能力跟我們不一樣 (有些寶貝對於聲音或是視覺的刺激容易過度敏感), 或許是疲累, 或許是有其他生理需求, 當他表現出不想玩時, 我們會尊重他並且開始安撫他, 請記得在這麼小的年紀, 就連眼神交流, 在他疲累時, 都有可能太緊湊, 因此在他表達不想玩時, 或許可以把他抱在懷裡安撫. 然後等待, 等待他休息夠了, 下一次回來這來來回回的遊戲與互動中. 而當你觀察到這些狀況, 1. 情緒平靜, 眼神注視著你甚至是對你微笑; 2. 舞動他的手腳, 邊看著你 (彷彿表達興奮);3. 轉向你或是對你發出寶寶音等等, 就表示他回來了, 也準備好要再跟你互動了!


Wednesday, December 2, 2015

12/5 已出版新書 “愛上當爸媽這件事--0-3歲嬰幼兒心理學“

大家好, 12/5 已出版新書 “愛上當爸媽這件事”. 博客來與各大書局通路均會販售. 這本書其實比部落格的所有文章都還早完成, 是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基礎. 前面七個章節講得是由懷孕到寶寶滿四歲的心理與情緒發展, 後面八到十三章則是從我自己臨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帶養議題來討論, 包括餵養, 睡眠, 焦慮, 學習等等.

當初開部落格是因為在這本書寫完後, 覺得可以就一些特殊的議題, 從國外新知中學習, 因此延續了書寫. 不過非常推薦先讀這本書, 再來就自己的需求選擇部落格的相關文章閱讀. 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






Tuesday, November 24, 2015

“母職星群”--史登談當媽媽的心理變化

因為訓練需要, 最近重讀了發展心理學家史登(Daniel Stern)在1995年出版的經典理論--母職星群 (Motherhood Constellation), 這一次讀的感觸非常深, 或許是因為重讀的此時, 我已是兩個小學生的母親, 回首當初自己初為人母的日子, 史登的描述鮮活地讓往日的自己歷歷在目, 覺得可以跟大家分享史登談到懷孕到初為人母時媽媽的心理變化.

這篇文章非常希望準爸爸們可以一起閱讀, 在史登的帶領與描述下, 爸爸們可以開始理解伴侶們有些行為上的變化, 這些變化並不是不愛自己了, 而是母職這件事佔據充滿了伴侶的腦海. 不過, 好消息是, 一但媽媽們從一開始的摸索中慢慢找出自己的步調與自信時, 觀察到寶寶越來越茁壯時, 這樣的佔據就會慢慢地消退, 也就是說, 爸爸們的被冷落或是成為“功能性”伴侶 (指得是被指揮做許多家事或跑腿), 都可能只是暫時的. 如果環境支持得宜, 媽媽們便能逐漸從這些佔據中撤退, 回到伴侶這個位置.

母職星群談到一般的媽媽們會擁有七個顯著的心理變化:

1. 母親對他人或其它事的興趣, 注意力會逐漸被轉移至自己的懷孕和寶寶身上 : 她對男人的興趣減低了, 取而代之的是對寶寶的想像與對其它女人, 尤其自己的母親在自己小時候如何帶養自己感到更多的興趣.

2. 母親們對於競爭, 主導甚至是性生活的興趣可能消退, 對於和先生或伴侶如何順暢運作這個家甚至是"關懷"的議題興趣增強:育兒是個大工程, 或許在體認到這一點時, 媽媽們變得較實務, 不再只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而是希望能夠預備自己進入這個大工程.

3. 母親們有不同的感官偏好或對不同事物有敏感度, 彷彿她們重新發展了另一套的神經系統似的. 有害喜的媽媽應該不難瞭解這個描述, 不只是害喜, 有時候接觸到相似的情境, 懷孕前後媽媽們可能有不同反應.

4. 母親們愛上他們的寶寶: 其實這樣的愛不見得都是一見鍾情. 也許這樣的愛上是有著一個累積的過程. 這裡講得不是母親們愛他們的寶寶, 而是“愛上”(falling in love)這個狀態, 就像是兩個熱戀中的戀人, 母親對寶寶的注視可以是緊湊且漫長的. 雙方的情感交流是熱烈與意味深遠的.

5. 母親們腦海會被“關愛”給佔滿:我給了寶寶足夠的愛嗎?我能不能夠給予?我怎麼能知道寶寶接受我的愛?寶寶愛我嗎?等等

6. 母親們開始有了新的恐懼 :人有許多普遍性的恐懼, 例如害怕掉落, 害怕孤獨, 害怕死亡等等. 但是母親們有著新的恐懼, 這個恐懼在於“寶寶能不能存活下來, 能不能在她的照顧中茁壯. “, 於是母親會本能地調整她的行為來對應這個恐懼. 例如晚上媽媽因為寶寶發出聲音而起床察看好幾次, 確定寶寶沒事. 或是幫寶寶洗澡的時候特別害怕沒抓穩, 寶寶會掉下去等等.

7. 母親們需要其它年長, 對育兒有經驗的女人在身邊支持她們 :西方國家的陪產士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 在生產時提供情緒上的支持, 甚至在日後的帶養, 提供一些養分. 這樣的對象不是用來教導準媽媽們, 而是在媽媽們需要時, 可以提供一種支持性的心理環境. 有些媽媽們會好奇或開始思索自己小時候如何被帶養, 這些隱約或鮮明的記憶成為母親親職行為模仿或避面的方向. 有些研究甚至顯示, 當寶寶一歲大時, 寶寶和媽媽的依附關係品質能夠呼應媽媽和外婆之間的依附關係品質. 傳達了依附關係如何在代間中傳承.

每個媽媽都會感受到這些心理變化嗎?其實, 以我的工作觀察和自身經驗來說, 我覺得能夠感受到這些變化, 媽媽們要相對地在一個身心比較安穩的狀態. 假設經濟狀況太差, 媽媽們的心理可能只會不斷憂慮下一餐的麵包在哪裡, 假設心理健康有些狀況的媽媽, 例如有很強的自戀特質的媽媽, 她的憂慮可能大部份停留在懷孕可能如何損傷她的身形, 寶寶可能如何介入她和伴侶的關係等等. 不管如何, 這兩種狀況都可能造成媽媽無法思考孩子, 停留在自己佔據的念頭裡, 影響著她的帶養行為與親子互動, 最後影響了親子之間的依附品質.

爸爸的角色是相對重要的. 如上所述, 是爸爸的支持與分擔, 讓媽媽們得以順利進入上述的七種心理變化. 開始為當個足夠好的媽媽做準備. 其實, 我真的很想說, 爸爸們也在進入一個所謂的“父職星群”的狀態, 在這個成為足夠好的爸爸的狀態裡, 爸爸們學習著如何把妻小的需求擺在自己的前面, 有一點像是媽媽們將寶寶的需求擺在前面的狀態. 對爸爸而言, 其實最有挑戰性的是面對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感覺. 因為當寶寶出生後, 在一般正常的狀態下, 母子自然就成為一個合體. 在許多照顧的時刻, 當媽媽們在呼應寶寶的基本需求時, 爸爸只能在旁邊觀看. 感覺被排除在外. 當這樣的”被排除“不斷地發生時, 考驗的是爸爸如何面對失落感並且消化這個感覺, 甚至是能不能主動溫柔地尋求更多的參與. 不讓媽媽感覺是個打擾或是個打斷.

簡單地來說, 以嬰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觀點來看, 傳統的男主外, 女主內, 由母親主管孩子一切的教養責任, 並不利於家庭中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發展. 有許多的研究顯示, 若能有個穩固的夥伴關係, 輪流或是分享親職責任與家事責任, 全家人較快樂, 對於孩子的發展能夠有更大的幫助.  

Sunday, November 15, 2015

從腦神經科學研究談管教與體罰

今天密西根大學嬰幼兒心理健康訓練的召集人分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給我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gainst spanking, timeouts, and sleep training" by Professor Roger Thompson at Stony Brooke University, Dec, 2014 ).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文化中"管教"在心理學的歷史洪流中, 如何被演化, 也結合最近十餘年許多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結果來告訴我們, 體罰是什麼, 它如何影響爸媽與孩子雙方的情緒與腦部發展, 以及研究顯示如何“管教”可以對孩子們有最佳化的發展, 因此在此摘要分享給大家, 跟大家一起思考如何管教孩子.

文中提到腦部神經原的迴路發展如何受一開始的依附關係所影響, 我們的腦是個社交性的腦, 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幫助我們腦部的神經元建立迴路, 這樣的神經迴路散佈在我們整個身體, 影響著我們的思考, 情感與行為.

文章舉了個DSM-IV(精神醫學診斷工具書)個案研討的例子來幫助爸媽理解孩子的腦部連結可能如何依據他們當下感官的, 心理層面的, 動作的經驗來連結他們腦部的迴路. 在這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裡, 這位成年人因為必須全身被蟲覆蓋才能達到性高潮而來精神科求助. 在治療中發現他小時候常被體罰關在家中櫃子裡, 在恐懼驚慌沒有出路的那些時刻, 櫃子裡的蟲子爬上他的身體, 製造了一些感官的刺激, 彷彿提供了他一個離開當下困境的方式, 於是這些外人看來毫不相關很怪異的因素形成了一個迴路, 影響著他長大後的“病態行為”. 雖然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 但是希望幫助爸媽理解比較大的孩子一些所謂的"脫序行為“可能有著我們大人想不通的奇怪成份組成, 身為爸媽, 親職教育需要做的是瞭解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組成的由來, 進一步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改善這樣的迴路.

至於小小孩呢? 文中舉了Daniel Siegel和Allan Schore兩位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 他們說腦部大致可以分成三區: 第一區是腦幹, 主宰那些與存活與否的初級情緒與防衛機制, 就像是動物本能一樣, 腦幹主導“逃或戰”(fight for flight)的原始反應. 因此主宰著像動物本能的反應. 最上面一區是cerebal cortex system 大腦的皮質層, 是我們思考, 分析的區塊; 在中間的是limbic system大腦的邊緣系統, 這個部份連結腦幹和大腦的皮質層, 雖然是連結者, 但是邊緣系統仍然很初級, 也很容易鼓勵那些尚未經皮質層思索決策就顯現的行為. 因此他們分析被爸媽體罰時小小孩的腦部活動就像下列狀況:

1. 腦幹察覺到危險, 無法做出分析, 想要逃走, 於是慌亂地忙著搜尋安全的依附對象 (對小小孩來講只有依附在依附者身邊才能感覺安全).
2. 邊緣系統此時告知危險的來源就是本來自己安全依附的對象, 安全和危險居然來自同一個來源, 這樣的混亂與困惑只能讓腦幹繼續進行危機處理.
3. 於是腦部神經元的迴路變像無頭蒼蠅一樣轉來轉去轉不出來, 在這些瘋狂的衝撞中, 變成了“失調”(dysregulation)的狀況, 當然難免產生了些意外碰撞.

最糟的是, 在體罰的時候, 不只孩子進入這個狀況, 大人, 因為強大的挫折與憤怒, 也進入了動物性的本能反應, 當兩個腦幹碰撞在一起時, 說明了為什麼在體罰當下,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持冷靜. 這個情況就像是大恐龍打小蜥蜴, 小蜥蜴當然會被打扁, 但是他們也學習到一件事, 要能打贏自己就必須要更強壯, 更有攻擊性, 這是叢林的生存法則...這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越大越皮越難管的原因.

來自依附對象的攻擊遠比其它關係中產生的衝突來得強大, 例如把寶寶留在房間讓他們哭到累睡著的爸媽, 雖然爸媽們覺得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獨立, 但是, 事實上, 在這個過程中, 寶寶只能感覺到自己被遺棄的恐懼 (沒有其它的可能可以想), 或許一陣子後, 他真的學習到爸媽不會再陪他, 他必須乖乖認命自己睡著, 但是這個創傷過程中, 神經元連結了什麼經驗, 會如何影響寶寶日後的心理健康, 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要如何進行管教呢?這些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學者想推動一個"time-in"的觀念, "time-in" 不是在孩子有行為問題時, 才像"time-out"一樣被使用, "time-in"指得是在學齡前到學齡年紀的日常生活中, 爸媽們多觀察孩子, 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感到好奇, 並且教導孩子他們在這些行為下正在經歷的內在情感, Professor Siegel 談到不管好事或是壞事發生, 爸媽們幫助孩子把剛剛發生的故事講出來, 在講故事的過程, 爸媽們回應孩子當下經驗的情感, 甚至是分享自己的情感 (例如:我剛剛也被你發脾氣的樣子嚇一跳) 然後在之後的一兩天內, 用閒聊地方式重新地再談一次這件事, 用你的記憶方式來說, 讓孩子跟你對焦. 當然孩子可能會添加一些屬於他自己的記憶, 甚至還是無法定義情感, 但是這個嚐試的過程中, 爸媽可以再一次地幫助孩子定義瞭解自己的情感. 日積月累, 於是逐漸地, 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 想法. 在互相交流的過程感受被尊重與尊重. 他開始會選擇跟爸媽討論, 自然不需要用問題行為來跟世界溝通.

於是, 管教成為一種教育, 希望可以教會孩子自我調節. 這篇文章提到給父母的兩個問題, 認為針對管教, 如果爸媽們可以想想這兩個問題, 就可以幫助爸媽看清楚"time in"的重要性:

1. 在這個當下我希望孩子學些什麼?
2. 什麼是最好的方式來教導他們?

希望大家可以在管教中多多思考這兩個問題, 用這兩個問題跟朋友或是家人討論更好的做法. 在當爸媽的每一天, 和孩子們的共同生活都是獨特的, 每天逝去不會再回來, 孩子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那些順遂的時刻裡, 我們互相相愛, 卻是在那些不順遂的時刻裡, 可以讓我們努力把握, 學著瞭解對方, 與互相瞭解, 學著一起渡過, 於是親子關係與家庭關係便能夠更堅韌!








Thursday, November 5, 2015

受台北市政府邀約, 在十一月份會有兩場的團體帶領, 課程免費, 歡迎有興趣的新手爸媽報名!

Wednesday, November 4, 2015

和寶寶玩的預備心理 (遊戲主題之一)

遊戲這個主題一直在我的寫作清單裡, 原因是因為自己在當媽媽的過程裡, 記憶中和孩子之間連結最緊密的時候常常是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換句話說, 在我享受當媽媽的時刻中, 有很大的比例是在我和孩子如何一起玩. 當孩子還小時, 遊戲有趣是因為簡單的互動就可以得到他們天真可愛的反應, 等到他們大一點時, 遊戲有趣是因為我們雙方都可以一起創造或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一起經歷那種讓對方驚奇的感覺. 在那些驚喜裡發現對方, 享受對方.

遊戲對寶寶發展的多元重要性相信有閱讀與學習習慣的爸媽們, 對這個主題一定不陌生, 腦袋裡也可能已經塞滿許多“哪種遊戲可以促進孩子某項發展”之類的知識. 今天我反而想談的是身為爸媽, 享受跟寶寶玩遊戲的好處. 與有時和寶寶玩不起來的困難.

首先想說的是困難. "玩"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 有時候當成人當太久了, 被許多生活上的責任壓迫習慣了, 那種無拘無束, 自然泉湧般的自發性互動就容易長期被壓抑下來. 而無拘無束, 自然泉湧的自發性恰巧是遊戲核心的一部份. 如果再加上成人對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的期待的話, 玩很容易就變成了"教導", 教導就會有期待, 當教導的期待得不到預期成效, 成人就容易不耐煩或挫折, 這個時候對孩子來說, 跟不耐煩或挫折的大人“玩”就不再是件有趣的事了, 不有趣當然也就刺激不到寶寶的各項發展. 因此如何感知到自己和寶寶玩的方式是否真的有遊戲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其次, 在臨床工作裡, 常常會看到親子之間的不對盤--爸媽花了時間和金錢覺得給孩子是最好的, 但是因為中間有許多的失誤傳球, 孩子往往接收不到. 遊戲就是其中一個很常見的例子. 越小的孩子越不需要物質上的供給, 購買昂貴的嬰兒玩具是因為可以滿足爸媽感覺“盡力給孩子最好”的自我期待, 但是寶寶們對昂貴與否其實沒有概念. 只要確定是安全的玩具就會是值得選擇的. 此外, 熟悉的照顧者如果能夠成為寶寶的玩具, 用好玩的方式跟他們互動, 就會比一成不變的玩具來得有趣多了.

對照顧者而言, 跟第一年的寶寶遊戲時可以預備自己:
1. 提醒自己“遊戲可能會有很高的重複性”:例如:六七個月開始, 寶寶發展手部動作的抓取到之後的爬行, 寶寶會因為動作的獲得而重複不斷類似的動作. 這其實有學習記憶的意義. 即使拭類似的遊戲, 還是會有細緻些微的不同. 爸媽們可以把遊戲聚焦於觀察寶寶有趣的不同反應, 而不要急著要他學會做其它的動作.

2. 善用自己的表情來回應寶寶增加趣味: 既然是遊戲就要允許自己可以有些自發的輕鬆與無厘頭. 寶寶四五個月以後, 已經會用許多表情來和爸媽互動, 因此, 當我們給予寶寶豐富的表情, 寶寶覺得有趣時, 常常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回應, 也讓我們覺得好有趣, 而形成互惠的良性互動.

3. 多一點觀察與等待: 在寶寶開始會移動之後, 我們常會需要跟在寶寶身邊確保他的安全, 此時, 觀察孩子正在做什麼, 然候在寶寶需要的時候協助他. 甚至是加入他的探索.

4. 以全面感官的方式進行互動: 既然第一年的寶寶是藉由感官來經驗這個世界, 遊戲就可以結合不同感官的經驗來進行互動, 因此一起玩玩具, 一起唱歌, 拍拍手, 動動手腳, 甚至是遮住臉的躲貓貓都可以是很棒的遊戲.

多觀察自己的寶寶喜歡我們跟他玩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 因為是遊戲, 更重要的是感覺有趣, 雙方都能享受在其中, 因為這樣的享受可以增強爸媽和寶寶之間的愛,  因此, 遊戲的順利與否需要爸媽心理的預備. 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急, 寶寶們有一生的時間學習知識, 在生命的一開始, 身為爸媽, 我們的工作是讓他們對世界產生興趣, 我們回應他們的熱切, 她們自己和世界的探索都可能是對世界有興趣的源頭喔!


Tuesday, October 20,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24-36個月寶貝足夠的愛

一般兩歲到三歲的年紀是情感表達很直接的族群, 雖然發展上不管是手部動作, 肢體動作, 或是語言都有了大躍進, 但是遇到強烈的情感, 幼兒們通常還是無法以語言的方式呈現. 事實上, 我必須說甚至有些成人對於自己的感覺也不太會用口語表達, 所以要求幼兒告訴我們"你怎麼了", 是更困難的事. 由於不太能表達出來, 但是內在的感覺可以是衝動又龐大, 會讓幼兒們感到更挫折更無力而情緒潰堤. 因此, 幼兒們的情緒調節常是帶養者的很想協助的發展之一. 

該如何幫忙幼兒理解他們自己的情緒呢?平時就和幼兒有大量的對話會很有幫助, 由於爸媽或照顧者花時間和幼兒相處, 和他們對話. 告訴他們當下他們在經歷些甚麼. 例如: "火車車廂掉了, 勾不回去, 你好生氣喔!" 當你讀對了幼兒們的情緒, 讓他們感覺被了解的時候, 他們的情緒就比較能平靜下來.

兩歲到三歲的幼兒也會需要多活動, 在不同的活動中, 不管是固定去公園玩, 或是在家中可以有空間讓他們蹦蹦跳跳, 在分享活動的過程, 爸媽可以很自然地介紹周遭的人事物, 拓展寶貝對世界的了解或是物體的意義與功能. 想提醒爸媽的是, 每個寶貝的氣質不同, 有些很大方或是趨近性很高(指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寶貝, 到了新環境對於探索和嚐試不同的遊樂設施是沒甚麼問題的, 可以很開心的接受. 但是有些比較害羞或是趨近性較低的寶貝, 也就是較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寶貝, 或是雖然在熟悉環境裡個性大方, 但是到新環境裡容易害羞的情況, 這些孩子都可能花比較多時間先跟在大人身邊. , 不管如何, 觀察寶貝的氣質, 調整自己對他們的回應與協助. 不要因為他們不像那些孩子一看到遊樂設施就衝過去自己玩而感到失望. 或是一直想要把他推開, 甚至是對於他的害羞感到不耐煩. 其實, 對於那些較害羞的寶貝, 可以在一開始帶著他們嚐試他們自己比較想試試看的遊戲設施, 他們不是不想玩, 他們只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或是熟悉新事物.

總之, 對幼兒而言, 玩真的是件重要的事, 玩些甚麼最好呢?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想, 多玩假扮遊戲是很棒的. 因為在假扮遊戲裡有許多角色定義, 社會期待以及不同的情感在其中流動. 孩子能夠試著說出不同角色的情緒經歷, 這對於它們日後的社交技巧是有幫助的.

在假扮遊戲裡, 發展也被全面性地整合. 認知, 語言, 動作都被孩子整合在遊戲中, 但是更重要的是照顧者和寶貝之間那種可以一起享受的感覺. 假扮遊戲可以讓玩的大人與小孩們在現實與幻想中來回跳動, 成人們可以在假扮遊戲中觀察寶貝如何呈現出自己生活的樣貌, 如何呈現對這個世界的了解. 記得有一次, 我們兩個寶貝在玩假扮遊戲的時候把阿公這個角色帶入了遊戲, 老二說了"阿公是警衛." 四歲的老大馬上很神氣地說"你說錯了, 阿公是警.察.局~" (阿公事實上是警察). 這樣的過程讓在旁邊觀察的我們都哈哈笑, 但是由這個片段我們就可以知道, 阿公是在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人, 因此出現在遊戲裡. 雖然他們對阿公的工作內容有初步了解, 但是表達還不是很清楚. 從一個遊戲中我們可以得到關於孩子許多重要的資料, 因此, 從了解寶貝的出發點來說, 假扮遊戲真的是一個大人小孩都高興的工具.

所以到底在這個年齡, 我們應該問些甚麼問題來觀察自己是不是給了寶寶足夠的愛呢?
1. 你的寶貝喜歡談些甚麼? 你如何和他一起享受這些談話的主題?
2. 寶貝喜歡玩甚麼樣的遊戲? 你怎麼知道? 這些遊戲如何幫助你了解關於你的寶貝的事?
3. 你通常跟他玩些甚麼? 都是如何開始的?
4. 在日常生活中, 寶貝如何宣洩自己的情緒? 你通常可以如何協助他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希望這些問題引導出來的答案能夠更完整地幫助爸媽建構自己對寶貝的了解, 調整自己親職的作法, 和寶貝們擁有更多美好的互動.

Sunday, October 11,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18-24個月的寶寶足夠的愛

18-24個月是個很令人興奮的時期, 一方面寶貝的肢體動作較一歲至一歲半之間穩定了, 所以他們較能隨心所欲遞變換姿勢, 表達自己的意圖; 另一方面, 在這個半年, 寶貝的語言開始呈現倍數增長. 他開始把不同的字詞拼在一起, 例如“抱抱你” (真正意思是“抱抱我”), 雖然他的語彙快速地成長. 我們容然會面臨幼兒們急切地想要自己做好每件事, 所以很多時候這些急切地情感還是容易以情緒過度負荷或是肢體的方式宣洩... 有時候他們可能因為說不出自己想說的大發脾氣, 或是自己說不清楚誤導爸媽, 然後自己有情緒. Zero to Three協會的建議是請爸媽延伸孩子的辭彙, 例如當他說“抱抱你”的時候, 爸媽會說:“寶貝走累了, 要抱抱休息一下“ 這個延伸是將他的意圖與背後原因說出來, 同時也是跟寶貝再度確認他的意圖.

這個年紀的寶貝因為發展自主, 會非常需要爸媽給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來讓他們做選擇, 通常建議給寶寶簡單地兩個選擇, 這些選擇都會需要是爸媽可以接受的. 例如"該喝水了, 今天要用鴨鴨杯或是巧虎杯?" 對於該遵守的大原則, 盡量不要用開放式問句詢問寶貝, 讓寶寶有機會回答出自己不希望的答案, 例如"太陽快下山了, 我們回家好不好?" 寶寶回答"不好" ,那可能不免一場拉扯. 但是如果問法改成"我們該回家了, 你要媽媽牽著走還是自己走?" 不管寶寶回答哪個答案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

這個年紀的寶寶尚未能夠連結行為和後果, 所以要寶寶"記得不要再犯"是過高的期待, 事實上, 提醒即使是針對同一件事, 還是有它的必要性, 因為重複提醒時你的表情和語氣, 會一再地復刻 在它們的記憶裡, 因此"不厭其煩"地持續引導真的是常規建立的不二法門.

此外, 開始和寶貝玩假扮遊戲是一個瞭解寶貝世界的方式, 在假扮的過程中, 他會開始將他的想法或是感覺演出來. 即使只是幾個步驟的遊戲, 爸爸媽媽還是可以從這樣的互動中了解孩子是怎麼看自己的世界.多帶孩子出門也是很好的體驗, 玩沙, 玩水, 玩黏土等等, 都可以在這個時期開始, 透過這些感官的遊戲, 孩子們探索著不同的世界, 並在這些遊戲中組織自己的想法, 嘗試與創造. 如果不出遠門, 可以試試跟孩子一起去散步, 沿途編故事或是告訴寶貝一起觀察到的事物. 我記得自己在家帶孩子時, 幾乎每天我們都要出去散步, 沿途我們可以走得很慢, 發現新的一朵花或是停下來看一台貨車經過. 這些經驗中, 我們告訴孩子看到了甚麼, 或是輕鬆地詢問他們喜歡花還是草等等, 千萬不要小看這樣滴水穿石的每日分享. 這些都是寶貝感覺你和他同在的時刻.

所以, 我們該問些甚麼問題來觀察自己是否給予這個年紀的寶寶足夠的愛呢?

1. 他的喜好是甚麼? (包括日常照顧或是遊戲, 例如:他喜歡吃飯還是吃麵? 他喜歡在哪睡午覺? 等等)
2. 跟你溝通時, 寶寶比較會運用表情, 動作還是語言?
3. 寶寶如何表達他的情緒讓你們知道?
4. 寶寶有哪些行為是你帶養起來感覺最辛苦的? 另一半怎麼想這些問題, 他可能有哪些不同處理方式? 你們可以如何互相支持或學習?
5. 你小時候是如何被管教的? 你被管教的方式有影響你如何管教你的寶貝嗎?
6. 看著寶寶的假扮遊戲, 你覺得寶寶的世界整體來說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
7. 有哪些遊戲是你比較享受跟他一起玩的?

這幾個問題其實都是要花時間和寶寶相處, 多觀察寶寶才答的出來的. 很適合用心的爸媽們自我觀察與思考. 不過, 就算是有一兩題答不出來, 現在開始觀察寶貝, 思考自己了解的部分一定不會太晚喔!

 

Monday, September 28,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12-18個月寶寶足夠的愛

12-18個月寶寶跟半年前相比, 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且會用肢體語言表達. 從認知發展中, 我們知道寶寶對於”我“和”他人“心智的區分在滿一歲前就已經由分享式注意力(例如pointing)和社交參照 (遇到陌生情境轉頭看看媽媽的表情, 從媽媽表情偵測是否危險或安全再進行探索)等這些萌芽的能力中佐證, 換句話說, 滿一歲前, 寶寶已經很清楚有“我想要”的渴望, 雖然他還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和世界溝通. 但是他會用行動表達, 例如搖頭表示不要, 用手指指著物體顯示”自己希望得到“, 把東西推開表達”不要“或是”這個不對“等等.

一歲到一歲半的寶寶懂得我們說的話比我們想像的多, 尤其是一個步驟或是兩個步驟的指令. 到一歲半時, 有的寶寶甚至可以接受到三個步驟的邀請. 記得我的孩子約一歲一個月時, 有一次洗澡時我讓他坐在澡盆裡, 然後好奇地詢問他說“你可不可以把屁屁抬起來讓媽媽洗一下呢?”想不到他聽完, 真的就自己抓著澡盆的邊緣把身體抬起來讓我幫他洗. 我記得自己非常非常地驚奇, 因為寶寶聽完不像大人有回答“好”或是點點頭. 但是他接下來做的事完全是回應我的指令, 因此在寫到這段時, 讓我想起自己在經歷過這個前語言的發展時, 觀察到孩子如何已經有能力用行動, 可愛地回應爸媽一兩個步驟的邀請.

這個年紀的寶貝的衝動性也是很顯著的, 在這個半年當中, 孩子的粗大動作能力會有許多的進步, 自己走動甚至是可以跑好幾步, 身體的移動比以前自由許多, 因此很多時候在公眾場合我們會看到爸媽對著一歲半左右的幼兒喊著“不要碰”“不要跑”等等. 其實, 寶貝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衝動性 (當爸媽說不能做什麼時, 孩子其實不知道那“可以”做什麼來宣洩自己的衝動). 所以Healthy Minds建議爸媽們少用“不要”的指令, 反之, 可以多想一個步驟來引導孩子, 例如與其說“不要跑”, 爸媽們可以試著對孩子說“慢慢走”. 或是當孩子吵著要玩遙控器時, 在他情緒平穩時邀請他幫你開關幾個按鈕等等. 總之, 當爸媽發現自己整天都在說“不行”時, 可以化點時間好好想想可以如何引導寶貝.

那在這個階段, 爸媽們要問些什麼問題來自我觀察來評估自己是否瞭解寶寶, 是否花足夠的時間, 給了寶寶足夠的愛呢?

1. 寶寶如何和世界溝通?包括溝通他的感情和他的想法?
2. 寶寶對於用動作探索世界有何偏好嗎?他偏好以粗大動作來經驗世界(許多大肢體的活動)還是以精細動作來經驗世界(許多手部活動, 例如堆疊或組合等等)
3. 依照這樣的觀察, 爸媽通常如何和寶貝互動呢?結合他偏好的大動作或是精細動作呢?你們最享受一起玩什麼樣的遊戲呢?
4. 他喜歡假扮遊戲嗎?他最有興趣假扮些什麼樣的主題呢?
5. 寶貝的活動量多寡如何影響你們之間的依附關係呢?(例如活動量高的孩子有個安靜內向的媽媽, 比起另一個精力充沛的媽媽和她活動量高的孩子, 前一組親子帶養就顯得有挑戰性)

在這個忙碌的年齡裡, 有許多爸媽可以陪伴或是共同經歷的事--例如:跟寶貝一起讀故事書, 跟寶貝一起嚐試爬樓梯, 跟寶貝一起玩或假裝講玩具手機等等, 這些時刻裡的注目相視, 溫暖微笑, 都是除了那些吃喝拉睡的基本照顧以外, 爸媽可以傳達愛給寶貝的最好時刻.

請記得一定會有爸媽猜錯寶貝意思而讓雙方感覺挫折的時候, 一定會有那些又好氣又好笑的時刻, 也一定會有疲累但還是必須耐著性子的時刻, 但是, 這些都是值得的. 因為這些時刻, 才能反覆地銘刻著你們之間的親子之愛!

Tuesday, September 15,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6-12個月的寶寶足夠的愛

6-9個月的寶寶越來越活潑可愛了, 由於動作能力的獲得, 他們開始有能力動個不停, 並且用嚐嚐看或是觸摸的方式來探索這個世界. 他們用許多表情和聲音來和世界溝通, 他們更會用“行動”的方式來和世界溝通, 例如抓媽媽臉上的眼鏡來表達好奇與探索. 許多寶寶的動作讓我們觀察到大腦快速的成長, 例如, 他可能開始能夠模仿, 由於模仿的能力出現, 對於學習的幫助是很大的. 他們在玩玩具的時候也開始有一些變化, 例如以前只會抓著搖鈴或讓它掉下去, 現在可能會揮舞著搖鈴, 敲打不同的傢具或玩具製造不同的聲音. 有些寶寶甚至在這個時期就已經會開始發出“爸爸”或“媽媽”的聲音, 他們開始會用靈活的方式移動自己的身體, 例如挪動屁股往後退, 或是自己想要扶著傢具站起來等等.

在寶寶還坐不太穩時, 爸媽可以邊跟寶寶玩, 邊幫寶寶變換不同姿勢--趴著, 躺著或是坐在娃娃椅裡. 這些不同的角度都提供了寶寶不同的視野, 增添趣味. 爸媽也可以多和寶寶玩“來來回回的遊戲”, 例如給他一個玩具, 然後用表情或肢體語言跟他要回來. 在這樣的來來回回中, 寶寶享受跟你的互動, 對於他的給予行動可能帶來給你驚奇, 或是你開心享受的表情, 這些都是他最好的社會情感回饋.
在這些互動過程中, 如果爸媽想知道自己是否給了6-9個月寶寶足夠的愛, 可以嚐試回答下列的問題:

1.自己跟寶寶最喜歡玩的遊戲是什麼?為什麼會覺得這是最喜歡的遊戲?
2.寶寶是否對玩具有任何偏好?
3. 寶寶很喜歡活動還是他比較放鬆?
4. 他最喜歡哪幾種姿勢?
5. 他如何用肢體語言來探索世界?
6. 你說些什麼或是做些什麼會讓寶寶很有反應?

在9-12個月的生活裡, 寶寶越來越像個小人兒, 他們可以手勢, 聲音或是表情來傳達他們的情感. 他們也開始瞭解簡單的因果關係, 例如, 從他們的觀察中, 他們可以發現"呼叫媽媽, 媽媽就會過來“. 在認知的層面裡, 他們已經建立了物體恆存的概念--當妳暫時離開時, 他知道妳會回來. 但是這不表示他們能夠忍受分離, 有時候他們反而會用更強烈的肢體語言或是聲音來呼叫, 希望你可以趕快回到他們的身邊. 此外, 這個年紀的寶寶會重複地不斷做同一件事, 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重複來學習到如何做, 這樣重複的動作與行為也確保神經元的連結穩固. 新獲得的動作技能幫助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靠近會探索這個環境. 因此, 當成人可能覺得無法理解寶寶怎麼可以喜歡重複無聊的遊戲時, 她其實是藉由這樣的重複來“變聰明”!

在這個階段裡, 爸媽可以用語言或是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和寶寶進行來回的溝通循環. 這個意思是當寶寶指著一個玩具, 希望你幫他拿時, 可以詢問他是左邊紫色的那個還是綠色的那個. 這樣的詢問可以幫助他不管是以語言(聲音)或是非語言(肢體動作)的方式, 再度表達自己的想法.

至於分離焦慮的部份, 爸媽們可以多跟寶寶玩躲貓貓, 用毛巾將臉蓋起來, 再把毛巾打開讓他看到你的臉. 這樣消失--重現的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增強他的安全感--妳會消失, 但是妳會再出現. 當你需要離開他的時候, 請確保環境裡有一些他熟悉的元素, 例如保姆, 或是他喜歡的熊寶寶. 這些熟悉的元素可以幫助他調節自己的焦慮.  在和寶寶玩的時候, 可以多跟隨他的帶領, 觀察他喜歡什麼, 跟他玩他喜歡的遊戲或玩具.

爸媽如何思考自己對寶寶的瞭解呢?以下歡迎爸媽們想一想:

1. 寶寶的氣質如何呢?例如活動量大還是堅持度高?
2. 寶寶如何讓你知道他要什麼?以及他的感覺?
3. 寶寶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4. 當爸爸媽媽需要離開時, 寶寶的反應如何, 何種安撫方式可以讓他的焦慮好一些?
5. 對你來說, 離開寶寶最困難的是什麼?觀察自己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喔!

下半年的照顧因為寶寶的活動力增加, 照顧者在體力上會比較辛苦, 但是也因為這些認知能力與技能的獲得, 爸媽會覺得寶寶在自己嚐試探索的過程很可愛有趣, 在觀察自己是否瞭解孩子, 是否給予足夠的愛, 我提供了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希望爸媽們能夠順利地享受寶寶這個階段的活潑與探索!

Tuesday, September 1,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2-6個月寶寶足夠的愛

延續前一篇文章的脈絡, 我想節錄更多Healthy Minds給爸媽們的提醒, 幫助爸媽或是帶養者思考自己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愛. 這些我們給的愛如何幫助寶寶穩健地健康發展. 其實, 大部份的爸媽都在努力給予自己的孩子美好的成長體驗. 偶爾在報章雜誌上, 我們會看到名人分享自己的名牌嬰兒床或是買了名牌嬰兒衣給寶寶穿, 這雖然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 不過, 我覺得這確是以成人的角度來想寶寶的需求 (我覺得這樣才是對你好), 對寶寶而言, 他需要的是溫暖和撫慰, 是有人可以一直在他旁邊回應他給世界的訊息. 足夠好的爸媽其實是會想學習如何用寶寶的角度來想寶寶的需求(我想先瞭解你的需要, 再來思考什麼對你和我們整個家庭最好!)

所以來看看2-6個月的寶寶需要些什麼吧!這個年紀的寶寶會開始發出聲音, 寶寶還喜歡看著照顧者的臉模仿面部表情, 或是發出聲音想嚐試跟照顧者說話. 這些能力都是為了吸引照顧者多多跟他們互動. 此時, 建議爸媽們不妨認真地當作一回事, 想像寶寶發出的聲音是要告訴你一件事, 於是順著我們的猜測或想像, 我們繼續跟寶寶說話(很多時候是自問自答). 記得自己在當媽媽時, 我常常對我的寶寶說話, 我會告訴他我現在在幫他做什麼, 等一下我們會去哪裡等等. 雖然我知道寶寶在當下不見得完全聽得懂, 但是我認真地把他當作一個夥伴, 在每天日積月累, 這樣認真的說話當中, 孩子們後來的語言發展真的很早也很順利.

當然發出聲音不會是唯一出現的發展, 很快地, 在三四個月大時, 寶寶就會開始想拿玩具. 於是和寶寶一起玩, 一起探索玩具, 變成了另一個給予愛的方式. 我們會把玩具或是搖鈴放在離他很近的地方讓他試著拿到, 當他拿到時, 爸媽可以做出一個讚賞的表情或是驚訝的表情. 讓他在這個過程經驗到許多正向強烈的情感. 在這些嚐試的互動裡, 很快地, 爸媽們會開始看到寶寶的偏好, 寶寶情感的強度, 寶寶先天的氣質等等. 這是瞭解寶寶的另一個方式. 爸媽會看到寶寶越來越有自己的表情, 配合著他發出的越來越多的聲音, 寶寶真的變成一個小小人, 和當初第一個月那個軟趴趴, 眼神無法聚焦的新生兒不一樣了. 這些都是因為你給他愛, 跟他互動的幫助喔!

在4-6個月時, 寶寶更好玩了, 他們開始翻身, 開始抓取. 跟他們說話的過程中, 他們會給我們更多的反應, 更像是打乒乓球, 而不再是像頭幾個月, 爸媽會自問自答甚至演給寶寶看. 這個時期的寶寶可能會因感覺無聊而呼叫爸媽, 姿勢的變化可以幫助他擁有不同的視野, 增添一點趣味, 所以仰躺, 趴著或是抱起來直立著等等, 都可以讓寶寶有不同的體驗, 這些安穩的變化經驗, 可以促進他日後的探索行為.

若不確定, 爸媽們不妨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看自己給予寶寶的愛帶給自己對寶寶的理解是什麼:

1. 跟寶寶說些什麼的時候他最有反應 (爸爸媽媽是否不同)?他的反應是?
2.寶寶怎麼讓我們知道他需要的或是他現在的感覺 (他怎麼表達)?
3. 我們和寶寶怎麼享受彼此?
4. 跟寶寶一起玩的時候, 寶寶喜歡什麼遊戲? 為什麼我會知道他喜歡?
5. 什麼姿勢是寶寶的最愛?我如何分辨地出來?
6. 寶寶的先天氣質大概是哪些呢?情緒強或弱, 活動量大還是平穩. 有任何觀察的發現讓我訝異嗎?

當我們愛著寶寶, 跟寶寶有著許多的互動與默契, 寶寶於是能在我們的眼裡和表情中看到他們的獨特性. 那是無條件的愛, 不管外在如何改變, 穿不穿名牌衣, 寶寶都能感覺得到他們是寶貴的, 獨一無二的. 他們在這些溫暖和正向的感覺中逐漸成長, 我們身為爸媽的自信心也因此能開始逐漸茁壯!

Sunday, August 23, 2015

如何從工作和育兒的忙碌裡表達愛 ㄧ

在最近的演講中, 有一位媽媽前來詢問如何了解自己的寶寶. 由於孩子白天都是托育, 真正接回家跟寶貝相處時只剩幾個小時, 讓這位媽媽在處理孩子需求與安撫孩子的情緒中, 隱約地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 經過了簡單的討論, 在兼顧爸媽的有限體力與想了解孩子的渴望之下, 我給她的建議是, "放慢日常例行的帶養". 也就是不要急著把孩子餵飽或是很快地幫他洗完澡, 試著在這些你原本就會跟他有的互動時刻裡, 放慢自己的腳步, 多跟他說話, 給他很多不同的表情, 在洗澡時嘗試有趣的遊戲 ( 對幼兒說猜猜媽媽現在要洗手手還是腳腳, 若寶寶還小可以邊幫他洗澡邊唱頭兒肩膀膝腳趾等等), 或是在該刷牙時互相幫彼此刷牙等等. 這些例行的照顧並不是額外要求爸媽們做的工作, 我們只是想辦法把這些時刻變得慢一點, 享受一點. 事實上, 當互動溫暖而有趣, 對疲累的爸媽而言, 也是很好的休息, 雖然每天重複做著照顧寶貝的工作, 但是當寶貝對著自己笑得開心時, 這一整天的勞累似乎都可以融化在他專注看我們的眼神和可愛的笑容裡.

在此, 參考美國零到三歲協會(Zero to Three)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綜括近年來發展心理學重要研究出版的"Healthy Minds"的內容, 列出爸媽可以詢問自己的問題, 來建構對寶寶不同發展年齡的了解:

寶寶0-2個月大時, 爸媽常感到挑戰的情形就是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要學習安撫寶寶的哭, 寶寶的哭有很重要的意義是學習溝通, 寶寶在"哭和爸媽的及時回應"當中逐漸發展出信任照顧者與世界, 因此爸媽或照顧者如何敏感寶寶的需求和回應寶寶的哭是很重要的. 在這個時期, 爸媽們可以好奇或互相討論下列幾個問題來了解自己的新生寶寶:

1. 你如何安撫讓寶寶安靜下來? --例如抱著她輕搖或是給他聽搖鈴聲.
2. 甚麼事情或是狀況影響寶寶的情緒讓他大哭起來? --例如生理需求或是他想呼叫你
3. 他偏好你如何跟他互動?
4. 他如何傳達"已經足夠"的訊息給你? --例如喝奶一陣子後把頭轉開
5. 你最喜歡和寶寶的互動方式是甚麼?
6. 你和你的另一半對於回應孩子有甚麼不同?

Healthy Minds建議爸媽多和寶寶說話, 拿不同的寶寶玩具讓寶寶學著注視這些物體. 甚至是移˙動自己的身體來讓他們練習聚焦或是大一點的時候擺動自己的頭. 幫助他們頸部肌肉或是視覺的發展等等. 讀著這個刊物時, 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兩個孩子是新生寶寶的日子. 記得自己經常對寶寶說話, 有時對著他唱歌, 甚至是在他清醒的時候會溫柔地玩玩他的手腳, 或是跟自己的另一半讚賞著寶寶的可愛等等, 其實, 重點並不是一定要記得做些甚麼或促進甚麼發展, 而是真實地去感覺自己的手忙腳亂, 自己的焦慮或是終於成功安撫寶寶的得意或欣慰與看到寶寶這麼可愛心中湧現出來的父愛或母愛等等, 這些真實的感受每天都在我們和寶寶的互動裡流動, 成為日後我們和孩子緊密依附在一起的基礎, 當爸媽不需要完美, 爸媽們需要的是從寶寶出生開始就願意用對寶寶的觀察與理解來調整自己給他的照顧與愛.

因此我想對選擇邊工作邊育兒的爸媽們說, 對於寶貝的觀察與了解, 何時開始永遠不算遲, 藉著這篇以及下一篇所節錄的自我觀察問題, 讓我們來思考自己對孩子已經擁有的了解有多少, 然後從這個基礎中, 藉由日常互動可以投注的情感來加深彼此的感情!


Saturday, August 15, 2015

嬰幼兒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

有好幾週沒有回來寫幼兒了, 最近一起工作的一個家庭在手足之間有著嚴重的攻擊行為, 讓我想寫關於攻擊行為在生命的初始可能有的發展意義. 如果你持續地閱讀我寫的文章, 相信你大概記得曾有幾篇文章敘述了爸媽對攻擊行為的解讀如何影響教養的方式, 爸媽回應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是否繼續這樣的模式. 希望你也瞭解到爸媽應該嚐試思考攻擊行為底下的情感意涵, 針對這個情感來教養才能根本遞解決攻擊行為 (例如打弟弟是因為忌妒弟弟, 所以要處理這個攻擊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處理孩子的忌妒感). 由於被攻擊時, 我們自然會感到生氣或受傷, 因此確定寶貝是否真的有攻擊的意圖(而不是攻擊的行為)就顯得很重要了. 今天這篇文章就想要跟爸媽們一起想想嬰幼兒在不同年齡可能呈現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

攻擊行為在零到12個月大的寶寶--“我想要探索...“

在這個年紀, 寶寶不會組織念頭來有意圖地傷害或攻擊他們愛的爸媽或是照顧者, 比較有可能的是在這個年紀, 寶寶以觸覺與許多動作來探索世界, 他們可能會咬, 嚐, 揮舞著手臂, 興奮地抓去或捏取, 拉成人的頭髮或搶眼鏡等等, 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經驗到“好奇”與“興趣”想要探索世界. 有的時候, 在表達自己意圖時, 由於動作協調度不夠也有可能做出些不精準的動作而讓在旁邊的大人感覺疼痛, 這些所謂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其實是"我想要探索..."

攻擊行為在第二年--”我只會用行動來表達我的情感...“

幼兒們因為第二年動作技能的增進, 我們會開始發現有些氣質比較緊湊的幼兒們在一歲半之後開始有所謂的"攻擊行為", 例如打人, 咬人或是搶玩具等等. 你說這些是很清楚的攻擊行為, 我可以觀察到因為我把他的玩具拿走, 所以他咬了我一大口. 這的確是攻擊行為, 但是這個行為下有個很清楚的發展意圖--兩歲的幼兒們只會行動來表達他內心龐大的情感!由於語言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幼兒們無法在挫折的情緒裡有能力組織想法, 結合語言來說出“因為姐姐拿走我的玩具, 我很生氣, 所以請媽媽幫我拿回來“, 很常見的是他以行動來表達, 於是你會看到一個兩歲的小娃兒突然把一個積木丟向姐姐.

你會說這個例子還是有一個很清楚的攻擊意圖, 我們需要處理, 我完全同意. 但是我們的處理會希望可以幫助他瞭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 (他內在的情緒經驗是什麼, 引發了他的行為), 等他情緒平復一點才開始示範或引導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的情緒. 如果我們的親職處理跟他的行為或是情緒無法對應, 例如他丟積木, 我們就把他所有的積木收起來. 他會很難連結情緒和事件的關連, 或許他會記得丟東西, 這個東西就會不見不能玩, 但是, 這和引導他學會處理自己的憤怒還是沒有太大幫助.(不能丟東西我就咬人, 因為我需要宣洩我的憤怒!)

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了來龍去脈, 我們會把他帶到旁邊, 用映射式的方式回應他"你的東西被拿走你很生氣, 你想拿回你的東西, 所以向姐姐丟積木", 這個陳述對應了他的內在情緒經驗, 因此讓他感到被理解被同理, 當我們感覺被理解, 自然不用繼續武裝自己. 所以, 當他情緒平穩一點, 你會開始教他對與錯, 教他如何表達.

攻擊行為在第三年--"我還需要更多的練習與學習..."

當幼兒們的口語越來越進步, 照顧者對孩子的期待容易受影響, 因此大人通常會開始希望孩子可以用成人口語的方式表達情緒. 這個年紀的攻擊行為其實更容易引發爸媽負面的感受, 一方面孩子更大了, 於是他的攻擊所帶來的疼痛感或是破壞力更大了, 另外一方面, 明明幼兒們都可以口述自己給他的規矩, 為什麼在情緒的當下, 他就是直接攻擊呢?此外, 孩子越來越大, 爸媽要承擔的社會眼光越來越嚴苛, 因此當幼兒在公眾場合攻擊時, 通常會讓爸媽們有強烈的負面感覺, 會希望趕快地"矯治“他們的行為.

其實, 在發展上, 兩歲多的幼兒可能已經有相當好的語言能力可以表達, 但是對於衝動性的自我控制, 或是在情緒來臨時還能維持思考的能力都還是相當薄弱的 (有些成人不也是如此?), 我們不妨把這個時期想成是個過渡時期--語言跑的較前面, 但是自我控制與表達情感的能力還在後面追. 因此這個階段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義就是他們還需要練習, 練習體認自己的情緒, 學習用成人可以接受的不同方式表達, 這樣的能力絕對不會憑空而來, 這是帶養者不厭其煩, 一再努力幫助他定義他內在情感經驗或是映射他當下的情感狀態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在處理這個時期的攻擊行為時, 照顧者維持自己情緒的平穩是最重要的!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 坊間有許多親職文章都有很好的建議. 這篇文章想強調的是在處理因應之前, 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理解來幫助我們, 不在那個當下, 被那些急促湧來的負面感受遮蔽了我們對孩子的愛. 觀察在理解中永遠是最重要的一步, 當我們能夠花時間去讀孩子的非語言和語言時, 我們就更能思考並理解孩子說不出口的龐大情緒.

請記得這些不同年齡層攻擊行為下的發展意圖, 在這個理解之下觀察孩子在攻擊裡真正要對我們說得是什麼, 然後勇敢地面對他們這些強烈的情感渴求. 在和你的共同經歷裡, 孩子們慢慢地會學習到他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表達負面感受. 所以不會是因為怕被你處罰, 不是是因為怕你不再愛他, 他學到的是他真正理解自己怎麼了, 以有邏輯的陳述來尋求協助, 讓他體認到自己可以長大!



Wednesday, August 5, 2015

如何培養嬰兒未來的身心健康

昨天我在美國IMH領域工作的同事寄了篇8月3日才出版的文章給我, 文中描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小兒科在過去兩年有一件創舉, 光是上個月就已經有超過三十個小兒科醫生加入這個行列, 這個創舉就是醫師開始在寶寶四個月的例行檢查時撥出時間和爸媽談爸媽童年時的創傷. 對, 你沒看錯, 小兒科醫師和爸媽談爸媽自己的創傷童年. 很多人一定會好奇為什麼小兒科醫師要和爸媽談爸媽, 小兒科醫師不是應該花時間檢查寶寶, 回答照顧寶寶相關問題嗎?

其實這個發想來自於美國一家很大的保險公司Kaiser 在1995-1997年開始做的十餘年調查, 這項龐大的研究始於聖地牙哥一個減重中心--最初, 參與的幾百名過重成員中就有將近三百人是因為童年時曾被熟識的成人性侵或性騷擾. 過重的症狀的底下有著心理的創傷議題.因此傳統教育式的介入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個研究日後並擴大調查童年創傷經驗如何影響成人在成年後的藥酒癮, 慢性病, 甚至得到精神或心理疾病的關聯. 這個由美國聯邦單位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支持的大型研究叫做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Study (ACE Study) 超過一萬七千個投保Kaiser的家庭參與這個研究, 問卷只有十個問題, 調查成人在滿十八歲之前, 在成長中是否曾經經歷過經常性的體罰; 是否曾被大五歲以上的家庭成員不恰當撫摸身體; 長輩很少讓自己感受到被愛; 或是家中是否有人有藥, 酒癮或是爸媽離異等等. 詳細量表請見以下連結 (出處為http://www.acestudy.org/home):http://www.acestudy.org/yahoo_site_admin/assets/docs/ACE_Calculator-English.127143712.pdf

結果是相當驚人的, 64%的參與者都有一項以上的創傷, 即使參與者大多數屬於中產階級的白人家庭. 比起ACE分數為0的成員, 分數4分的人憂鬱症的比例是3倍, 自殺傾向是12倍, 酒癮的情形是8倍. 藥物癮的使用是10倍. 在8個參與者中就有2個以上ACE分數大於等於3, 9個人中就有1個以上ACE分數大於4.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出門在巷子裡走一圈你遇到的九個人中就有至少兩個以上在童年經歷過三到四種不同創傷. 比例很高吧!當孩子需要長期或經常處在需要他“打架, 僵住或是逃走“ (fight, fright or flight)的情境下, 生理的賀爾蒙分泌會影響大腦的結構, 留存在身體裡影響身體. 日後形成了慢性長期的健康議題.

你會說這個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童年創傷對於成人目前健康狀態的理解, 但是這樣的創傷是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有一位參與此計畫的小兒科醫師分享了一個個案--嬰兒一直不斷有睡眠障礙讓媽媽非常困擾, 因為寶寶睡不好影響他的食慾與成長, 大人因為半夜要起來好幾次健康也開始受影響,  甚至親子關係也受損. 醫師嚐試引導媽媽建立睡眠的常規, 建議各個不同的方式, 甚至安撫媽媽, 告訴媽媽睡覺時讓寶寶哭一下是沒關係的, 但是媽媽卻一直無法遵行. 還是停留在這個帶養困擾中. 當這個醫師第一次讓媽媽填ACE量表時, 他終於恍然大悟為什麼放手讓寶寶稍微哭一下對媽媽而言如此困難--因為媽媽談到自己在兩歲的時候就被親生父親遺棄. 因此, 任何形式的放手對媽媽而言都觸動到了自己曾經被遺棄的議題. 醫師分享當媽媽能夠說出自己的議題時, 媽媽開始可以思考自己的過去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親子關係.

醫生們做的很簡單--他們傾聽這些父母, 傳達爸媽們並不孤單, 傳達自己在當下看到爸媽過去的議題如何影響著自己帶養寶寶的方式. 其實, 完全的心理健康或許並不存在, 因為我們都無法選擇出生在何種家庭, 大部份的爸媽都在他們所知的範疇盡力地給予我們最好的帶養, 不管這個成長經驗是不是夠好, 成長總是帶著挫折, 傷痕, 關懷與愛這些複雜的情感. 在感謝爸媽含辛茹苦之餘也可以思考成長經驗對我們的影響. 有的人可能認為"就算我的爸媽小時候不斷體罰我, 我還是長大了, 我並不覺得這樣的過去有什麼大不了." 其實有沒有大不了只有自己捫心自問時清楚. 並無須向旁人證明些什麼. 這是兩件事, 我們的成長我們沒有選擇權, 但是我們要當哪種父母, 我們擁有選擇權!

當我們成為爸媽, 我們藉由這些知識與新的研究結果, 理解到自己的帶養可以給予孩子金錢買不到的身心健康, 並且伴隨他們一輩子. 思考自己生命議題如何影響自己當爸媽, 不就是一個最寶貴的預防嗎?

原文參見:http://acestoohigh.com/2015/08/03/pediatricians-screen-parents-for-aces-to-improve-health-of-babies/



Thursday, July 30, 2015

專注力, 情緒挫折與責任感的培養

在最近的臨床服務裡, 有幾對爸媽因為孩子的注意力與情緒問題開始跟我工作, 讓我震撼地是他們不約而同說了類似的話"我希望他時間到了就自己會”,  "我們幫不上忙, 常常都要靠她自己想通." 從照顧地無微不至的新生寶寶到三四歲時被期待要自己想通, 時間到了要自己會,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讓這些爸媽無條件地完全撤退?

我的工作是思考爸媽們的內在與生命歷程如何影響他們進入爸媽的角色, 因此, 我相信這些爸媽選擇全然地撤退必然有它的生命脈絡與歷史. 把它寫出來純粹是想藉這個現象來談在嬰幼兒族群裡爸媽參與及引導的重要性. 因為,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 當爸媽無條件完全撤退時, 幼兒們必須自己掙扎著想辦法自己解決面臨的挑戰, 於是許多早熟的防衛積轉被發展出來.

當他需要爸媽, 爸媽卻留他一個人. 對他而言, 他絕對無法理解爸媽希望他早日獨立的苦心, 他可能感覺被遺棄, 不被瞭解. 可能感覺憤怒或沮喪...

有的爸媽會說孩子的生活舒服順利, 幼兒們能有什麼挑戰?其實, 積木不能照他的意思擺好一直掉下來是挑戰, 一直來不及說就尿褲子是挑戰, 沒有辦法用話語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是挑戰, 要跟新出生的弟妹搶爸媽的注意力也是挑戰, 幼兒的生活充滿著不同的情感挑戰, 當我們觀察跟思考他們生活的挑戰時, 我們就能比較能理解他們的挫折與情緒.

完全地撤退對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會有負面的影響, 逐漸地, 孩子們開始不再信任世界, 他可能無法對外溝通他的情感需求. 於是他可能慢慢長成有情緒障礙的學齡兒童. 甚至在未來傷害自己或別人.

我常常覺得爸媽在一個孩子的生命經驗中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童稚的眼睛觀察著這個世界時, 他們看的是爸媽如何接收外在的刺激, 如何回應這個世界, 經由這些觀察來嚐試模仿. 並在模仿中加深他們自己的理解. 有的時候, 甚至會因為觀察到爸媽們對某些事物的熱愛, 促發了他們最初好奇的學習動機. 爸媽們在幼兒的心理有著龐大的影響力, 在他的生命中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時期, 他會這樣崇拜爸媽.

因此,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學習專注, 我們可以專注地陪著他們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 他們便能習慣專注帶來的愉悅(當他跟最愛的你一起共享著這些新奇的故事. 他會開始學習到專注可以為他帶來愉悅). 於是他開始主動地練習專注.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學習挫折容忍, 我們可以耐心地跟他一起嚐試不同的方式來面對他重複經驗到的挑戰, 他便能學習到他可以想不同的方法來嚐試處理. 他會開始在這些不同嚐試中和他的挫折同在.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能夠說出自己怎麼了, 我們要本著自己的觀察先告訴他他怎麼了, 讓他嚐試先理解自己內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感覺是什麼, 他們便能學習定義自己的感覺. 於是他開始明白在情緒來時, 他可以如何表達那些情感, 對外求助.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們開始有責任感, 我們會跟他們一起收拾玩具, 作一些簡單的家事, 我們會嚴肅地教他, 告訴他收拾的目的(下次你會知道你這個玩具在哪裡, 可以很快玩得到), 跟他一起體驗整齊有條理的感覺, 在他的心裡於是開始描繪了責任感的輪廓...專注力, 情緒或責任感這些能力真的不是時間到了他就自己會了. 如果真是這樣, 成人世界裡不會有人沒有責任感, 或是有情緒障礙, 甚至是社會版新聞上看到的傷害自己或他人.

我想說 "Claim your role as a parent because you are entitled to engage and to guide!" 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去認領你當爸媽的角色, 因為這個角色賦予你獨特的位置讓你能參與與引導你的孩子“ 專注力, 挫折容忍, 情緒或是責任感的學習是無法只以抽象語言的方式教導的, 孩子必須要從經驗中學習. 更重要的是, 他必須經驗到這些特質能夠為他服務, 讓他活得更好, 於是他願意自主地實行.

撤退應該是逐漸的, 當我們以共同經驗的方式跟他一起經驗許多挑戰後, 就像風箏已經被孩子抓穩了, 此時, 就算我們的撤退或是放手, 孩子的風箏還是飛得穩的. 我們會讓孩子有機會嚐試創造屬於自己的處理方式. 這個時候, 撤退不是完全離開, 而是在旁邊觀察何時他需要我們的協助. 因此, 當我們觀察到孩子處理的創意或童真時, 這種驚喜反而會讓我們對生命折服--因為他來自於我但是他卻屬於他自己!


Tuesday, July 21, 2015

如何思考自己的教養方式

最近一次的督導經驗裡, 醫院的治療師們不約而同想談談如何跟嚴厲管教的爸媽與他們的幼兒們一起工作. 在這些治療師的早療服務裡, 常常會遇到爸媽急切地希望孩子們發展學習有進步而在治療師面前對孩子有嚴厲的管教方式甚至是體罰的情況. 他們指出有時候這樣的嚴厲很弔詭地反而在孩子發展進步到一個程度後開始浮現出來. 治療師們擔心這樣的嚴厲會影響親子的依附關係,於是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談這樣的擔心, 談如何理解家長的期待(這些攻擊或嚴厲的呈現背後真正要傳達想說的情感是甚麼--例如: "你可不可以進步多一點讓我可以稍稍喘口氣, 不要為你擔心一輩子")與如何溫和地和家長做連結,建立有信任感的工作關係開始和爸媽一起談如何調整教養方式.

其實, 在我的臨床服務經驗裡, 從嬰兒期到幼兒期, 爸媽教養態度從疼愛轉為嚴厲的情況還滿常見, 曾經有個媽媽分享自己決定不再嚴厲的原因是因為有一次她伸出手要抱自己四歲的孩子時, 孩子臉上呈現緊張的神色, 因為他不確定媽媽是要抱他還是要處罰他, 孩子這樣的表情給了她很大的震撼, 她開始反思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與關係.也有另一個媽媽跟我分享自己兩歲半的孩子洗完澡哭鬧堅持不穿衣服, 媽媽怎麼樣都無法規範他, 只好讓他光著身體在家裡跑來跑去一兩個小時. 後來反而著涼. 媽媽被無法規範孩子的無力感淹沒.

許多的文章教爸媽們用耐心, 嘗試理解要多加引導, 所以這篇文章不再重述這些教養特質的重要性. 我想嘗試在文章裡跟大家一起思考自己為什麼在孩子的眼中只剩下嚴厲.或是無法規範孩子的無能狀態. 換句話說, 自己的教養風格是怎麼來的, 它跟自己的信念和感受或是生命經驗有何關聯.

我常覺得在吸取知識前先知道自己的狀態與自己需要甚麼是重要的. 因此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做的是一起想自己是一個甚麼樣的爸媽. 自己的教養風格被自己內在甚麼樣的情感影響, 或是甚麼樣的期待驅使. 我想說的很簡單, 身為爸媽, 我們呈現的教養風格背後一定有來源. 在談到調整與改變前難道不值得花點時間思考這些源頭嗎?

我想舉自己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 在我小時候, 我的媽媽曾經很希望我把鋼琴練好, 圓她當年因為家貧無法學琴的遺憾. 於是她花了高額學費找了非常嚴格的老師來教導我. 在五六歲的年紀, 我經常因為彈錯音而被老師體罰, 嚴師出高徒在那個年代還是很風行的觀念. 於是我痛苦地學習了近五年的鋼琴. 這些被體罰的創傷直到今日讓我在面對鋼琴時, 完全不會有主動想彈的慾望. 所以當我的孩子表示想學鋼琴時, 過去這些沒有被處理消化過的情感就被攪動了起來, 等到我發現時, 自己已經是在她們練琴時非常沒有耐心, 對她們常發脾氣的狀態.

有一次我的孩子在我的責罵中哭著拒絕跟我說話時, 我驚覺到因為練琴讓我們的關係出現了平常沒有的緊繃. 於是我開始進行了下列的自我思考:

1. 我怎麼了? (這個情境的歷史背景在我的生命經驗裡是如何被詮釋與記憶)
2. 這個情境有多少是我投射了當初的不滿與憤怒甚至是無力感在我的孩子身上?
3. 現在這到底是我孩子真實的需要還是我的需要?
4. 我對孩子學習的期待是甚麼? 合不合理?
5. 依據這個期待, 我可以如何提醒自己調整我們之間的互動?
6. 我怎麼覺知自己的情緒感受? 覺知到時可以有甚麼步驟來幫助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

身為爸媽, 第一件事情我們要嘗試理解的是"自己在孩子眼中是甚麼樣的爸媽", 這個答案需要靠我們許多日常的觀察. 我們會觀察孩子是否可以自在地靠近我們, 或是信任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何等待或是接收你給他的任何回應等等, 這些互動中的片段都可以給我們佐證, 我們在孩子心目中是一個甚麼樣的爸媽.

第二件事我們會想的是"孩子這樣解讀或理解我們, 是我們希望的嗎?" 如果是, 我們感到安心, 良性的親子互動便會繼續, 如果不是, 或許可以依照上述六個問題做思考. 理清是否有任何自己過去沒有清理的生命經驗在潛意識裡影響我們的親職方式.

很多時候, 爸媽的角色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機會檢視自己的過去, 好的不好的都容易在這個緊密的親子關係中浮現, 當我們的關係卡在某個狀態一直不斷撞牆時, 那表示可能有更多深層的, 甚至是已經被壓抑的過去經驗在影響我們當下的呈現. 伴隨彈性調整與用不同角度思考同一個議題, "修通"才可以逐漸成形.

當我在練琴這個創傷經驗中, 能夠允許自己去理解對老師與母親強迫加諸在當年我身上的熱切與挫折, 其實有著她們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與投射時; 能夠同理母親和老師其實也走過很長的失落才接受了我無法喜歡練琴這個狀態; 能夠思考原來恨的同時卻也創造了我對欣賞音樂以及歌唱的熱愛時, 這個創傷經驗不再純然地只剩下負面無法消化的原始感受. 於是, 修通緩慢地開展, 這樣的修通也逐漸地反映在我陪伴孩子練琴時自己的狀態.

面對自己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在當父母時遇見自己遺忘的或壓抑的過往更是容易讓人過度負荷. 但是如果我們想教孩子真實地活著. 好的, 壞的, 灰色地帶的, 我們都必須帶著他們一起理解. 歷史總不斷重演. 尋找答案前的諸多嘗試一定充滿困惑與挑戰. 沒人說這是件簡單的事. 唯一的不同是, 這次是我們當主角, 我們可以選擇並決定自己要當甚麼樣的爸媽, 擁有甚麼樣的家庭生活! 

Thursday, July 2, 2015

關於幼兒的焦慮

我的書寫一直希望可以幫助爸媽理解寶貝的情感狀態, 寫關於寶貝的所有發展是因為想幫助爸媽瞭解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成長在發生, 預備爸媽可以觀察, 去發掘與認識自己的寶貝. 延續上一周的主題, 我想談談幼兒們的焦慮, 不管家中是否有任何重大的事件發生, 不管幼兒們看起來是多麼可愛無邪, 事實上他們經驗到的焦慮是無可避免, 原因如下:(這個部份的內容節錄我在密西根大學恩師 Professor D. Davies 出版的兒童發展 ”Child Development“一書 p. 205)

幼兒的焦慮來源:
1. 幼兒們的認知能力不足以讓他們全盤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由於幼兒的自我中心與豐富的想像力, 他們常常可能有不同於成人的連結與邏輯, 產生焦慮.

2.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他們感受到想表達的渴望卻還沒有足夠的辭彙來表達, 其實在溝通失敗當下發的脾氣其實是反應了他們迫切地想要用語言的方式被瞭解. 這樣的能力不足也容易引起焦慮.

3. 幼兒們容易因為無法做到自己想達到的事而感到挫折. 在每一次的挫折下伴隨而來的是焦慮, 例如看到哥哥姐姐可以自己把玩具放好, 想自己嚐試卻放不準, 玩具掉出來的同時孩子就號啕大哭.

4. 焦慮來自“想自己嚐試解決“ 與 “必須要爸媽幫忙” 的內在衝突

5. 在上學時容易有分離焦慮. 一個2004年的研究顯示在15個月大的幼兒群中, 有75%-100% 在上學的前兩週cortisol是增加的(可體松--通常在壓力情境下腎上腺素分泌), 顯示幼兒們即使看不出來, 對於環境的改變與照顧的結構, 甚至如何和新的照顧者建立關係都感到壓力.

6. 焦慮爸媽可能不要他或是不愛他. 由於認知的不成熟, 當爸媽因為寶貝的行為生氣時, 幼兒們當下會覺得自己不愛爸爸媽媽, 因為孩子認知不成熟, 他們還未理解他人的感受可能和自己不同, 因此由自己的感受延伸, 容易擔心爸媽不要他或是不愛他.

7. 焦慮自己失去控制: 沒有人喜歡被脾氣控制的感覺, 幼兒們也是一樣, 每一次的發脾氣讓他們感覺自己溶解在這樣的壞脾氣裡, 卻無法改善, 讓他們焦慮.

8. 對自己身體上的損傷焦慮. 由於幼兒們很自我中心, 觀察到自己身體結構的不同或是在遊戲時受的傷都可能引發幼兒對於身體損傷的焦慮. 這樣的損傷焦慮也可能在訓練大小便時面臨.

焦慮可能由行為上呈現, 例如不斷拔自己頭髮或是哭鬧不休. 有時候焦慮也會由生理症狀呈現, 例如找不出病因的消化道疾病或食慾不振, 如果你觀察孩子有上述的情況, 不妨靜心想想他可能經歷了什麼樣的焦慮--是不願和你分開去上學?下午玩的時候受傷?想做卻做不好而大發雷霆?在他焦慮時, 告訴他你想像他正在經歷什麼, 用你們平常慣用, 讓兩個人都滿意的方式安撫他, 讓他不會被這些情感所淹沒. 請記住幼兒的焦慮不是一直顯現出來, 孩子是很當下的, 他也許現在看起來開開心心,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有上述任何一種焦慮. 強烈的情感會驅使他的行為, 在理解幼兒的一環中, 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核心之一!

Thursday, June 25, 2015

爸媽離婚與嬰幼兒心理發展

雖然這個標題可能只適合特定的爸媽, 但是在一開始決定寫部落格時, 我就想寫帶養孩子可能面臨的疑難雜症, 以及不同家庭結構或文化下可能面臨的帶養議題. 剛好週一參加了一個新的工作團體, 談得是離婚對孩子影響的議題, 於是給了我寫這篇文章的觸發.

相信大多數人對於這個題目的直覺是不需要太擔心, 因為感覺嬰幼兒腦部發展還不成熟, 他們日後不會記得. 所以好像只要確保孩子的日常照顧差不多, 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樣的答案其實只對了一半. 的確, 嬰幼兒的認知發展是逐漸成熟的, 在生命的頭幾個月, 寶寶甚至尚未瞭解從眼前移走的東西還是存在 (物體衡存的概念) . 他們的感知是很當下的. 因此對於離婚這樣抽象的概念是無從理解. 影響的是他們的照顧者與生長環境.

例如:在寶寶八個月以後, 當他開始進入陌生人焦慮--任何陌生人要靠近他都可能感到恐懼而大哭. 因為他從依附關係中學會如何區辨親疏遠近. 如果爸媽在這段時間分居, 孩子如果只跟爸爸住, 過一陣子之後看到許久不見的媽媽可能會因為太陌生了而害怕大哭. 此時, 媽媽可能主觀解釋孩子的行為, 感覺孩子這樣的反應讓自己很受傷, 甚至, 旁觀的人會評論認為孩子不愛這個媽媽. 但這是因為發展上的影響, 寶寶的反應才會如此劇烈.

在離婚的議題下, 我想要談得是寶寶的日常照顧. 因為孩子的情緒和主要照顧者的情緒習習相關, 換句話說, 除非這個離婚是平順地在發展, 成人的情緒保持平穩. 日常照顧才會真的有可能差不多. 但是, 大部份離婚的過程都是好一陣子的掙扎. 在較緊湊的個案裡, 夫妻雙方甚至是怒目相視或有嚴重衝突的. 因此, 當主要照顧者是剩爸媽其中一人時, 這個人要來來回回承受許多自己情感上的掙扎與壓力的摧折, 還要努力回應寶寶眾多的需求, 這些被擠壓的衝突情感一定會以肢體語言傳達給寶寶. 例如當我們憤怒時, 抱起寶寶時不自覺地會比較粗魯或是突然. 因此當這樣的狀況隨著夫妻關係品質的惡化越來越多時, 日常照顧傳達的感覺變了. 影響心理成長的帶養環境也隨之改變. 寶寶不再感到安穩或安全.

面對離婚的議題, 如果爸媽雙方為孩子著想. 雙方在離婚後允許對方輪流參與孩子的成長. 雖然很遺憾地, 不可能共同參與, 但是在分別參與裡讓孩子可以擁有爸媽雙方的愛, 孩子的安全感最能穩固建立!然而, 前提是爸媽雙方的心理夠成熟, 能尊重他人的界限. 不然即使雙方輪流照顧, 但是在孩子面前不斷講對方的壞話, 甚至強迫孩子要選邊站, 對於創造孩子的安全感不但沒有幫助, 反而容易造成他情感經驗的衝擊與困惑 (爸爸說媽媽壞, 可是我跟媽媽見面的時候, 媽媽很疼我) . 這些內在混亂的情感經驗都容易影響他心理健康. 請記得提醒自己允許在面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 孩子的情感經歷可以和自己不同 (他無需像自己一樣討厭前夫, 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同)

如果你的寶貝已經兩三歲了, 他會開始用簡單語言來表達他的想法或感受. 當照顧者只剩一個人時, 有時他可能會好奇問另外一個人在哪裡, 類似以下這樣的答案可以讓他理清界限, 強調你可以給予的. 讓他的安全感不至於動搖:

"因為爸爸跟我已經決定不要住在一起. 所以我不知道爸爸現在在哪裡. 不過,爸爸不跟我們住不是你的錯.”
“如果你想知道, 下次爸爸來接你的時候我們問他現在住在哪裡“
”當你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 媽媽會努力愛你照顧你“等等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 例如爸爸家暴或是兒童虐待, 媽媽必須保護自己和孩子不要讓他再見到施暴的這一方. 此時對於剛剛提到擁有爸媽雙方的愛的重要性, 就必須更改成擁有固定幾個照顧者的愛. 想想身邊的親朋好友, 或許他們擁有一些像爸爸般的好的特質. 如果他們可以和孩子固定建立關係, 即使只是常常陪孩子玩,  對於替代性地增進寶貝的安全感還是很有幫助的. 此外, 如果搬遷到另外一個環境, 或是爸媽開始交新的男女朋友, 一定要提醒自己孩子的適應力比較慢. 所以對陌生人他會比較防備, 他需要時間去觀察去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人.

離婚是個辛苦的歷程, 寶貝因為來到了這個家, 所以爸媽有責任讓他在一個安穩的環境茁壯. 當這個環境結構不得不改變時, 覺察自己情緒的波動如何影響了自己帶養寶貝, 提醒自己多想想孩子的經歷--當他無法全盤瞭解, 口語表達還沒成熟, 這樣的改變對他, 對爸媽雙方其實都是很大的挑戰! 因此, 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自己和孩子可以憑藉的安全感, 多投資你和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吧. 因為這樣的依附情感是一輩子的連結!
  

Thursday, June 18, 2015

兩代之間的幼兒教養

最近有一次在外面午餐的時候聽到隔壁兩個媽媽的對話, 其中一個看起來即將生第二胎的媽媽對朋友大聲地抱怨著自己公婆最近幫她帶三歲多的老大只是一味寵溺, 本來在家裡已經可以開始收玩具, 在阿公阿嬤家住幾天之後, 回到家當她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時, 孩子卻直接跟他說 “我不會”, 該上床的時候卻對她說“我不要”. 她很生氣地問寶貝在阿公家是不是都沒有收玩具, 孩子點點頭, 一溜煙跑掉了. 另一位媽媽跟著附和地說長輩真的都很容易把孩子寵壞, 這樣讓他們日後把孩子帶回來時很難教, 但是對長輩的行為又不能有太多干涉, 不然和先生的感情容易起摩擦, 所以她勸第一個媽媽說: "算了算了, 現在老大就送給他們吧!隨他們去了!反正你第二個快要出來了...” 第一個媽媽無奈地說 “對啊, 只能這樣想了!我沒辦法跟他們(長輩)溝通, 只好以後再來想辦法, 反正被寵壞了就是他自己的命了“

這個花絮讓我想寫這篇文章, 因為只要是住在臺灣, 這樣的戲碼可能常常上演, 這兩位媽媽的對話似乎也代表了許多媽媽對於長輩代為照顧孩子的複雜情緒--“親人畢竟比外人來得放心, 但是當帶養的方式或想法不同, 此時親人可能比外人更無法溝通...”不管每個小家庭和延伸家庭的關係品質如何, 如果長輩想幫忙帶小孩, 教養的一致性的確會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議題.

首先我想說說自己聽到的這個對話的感受, 這個結論讓我感覺很驚訝, 因為這個對話的邏輯脈絡似乎是"公婆幫我帶孩子時應該要延續我幫孩子訓練的規矩才是, 若我無法讓他們這樣做, 我就只好暫時放棄教養這一塊" 這是很“非黑即白”的邏輯, 中間的灰色地帶完全不存在...在爸媽們抱怨長輩把孩子寵壞的同時, 我們容易忽略阿公阿嬤和爸媽的角色本來就不一樣, 在我們的文化裡, 大家普遍認為老年時“含飴弄孫”是一種人生成功整合的象徵, “弄孫”和“帶孫“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 弄孫是跟他玩一玩, 寵愛一下他然後孫就還給你自己帶. 這是我們文化下長輩和孫子關係的集體意識形態, 因此, 再怎麼準備好幫忙帶孫的長輩或多或少都會被這樣的意識形態所影響, 讓他們比較不容易去約束孩子, 此外, 他們年紀大了, 面對活潑好動的幼兒們, 其實體力也不見得能讓他們趕上孩子及時做規範. 因此, 如果我們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和作法, 對於孩子的教養該怎麼辦呢?

1. 想清楚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除非放棄親權, 讓孩子被他人收養, 不管小的時候是給誰帶, 這個孩子到十八歲成年前都會是爸媽的責任, 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應有的帶養權利, 因為我們在孩子成年前還是要為他們負責.

2. 把握自己能做的 : 當我們把孩子交給其他人帶養時, 不管是親人或是外人, 這個孩子無可避免地就必須面對兩個帶養的系統--成人間不同的面對態度, 不同的處理方式與回應模式. 此時, 重點是如何讓兩個教養系統可以更一致一點! 但是如果這個一致是無法達成的, 至少爸媽應該讓孩子很清楚當他們回家時, 家裡的規範是什麼.

當我們無法影響他人時, 我們能做的是調整自己, 讓孩子知道當他跟爸媽在一起時, 會被要求他做簡單的事, 讓他學著自己負責. 當然, 若我這樣建議上述的媽媽, 她一定會抱怨孩子叫不動, 很難帶. 這個時候其實沒有不二法門, 請把孩子當作重新學習規範, 每一次在返家和你的互動裡再度經歷一次同樣的學習和規範, 這樣直到他熟悉回家和在阿公阿嬤家是不一樣為止. 這樣做雖然很累但是絕對有它的價值, 這個堅持讓孩子明白對你重要的價值核心是什麼. 之後當他完全返回跟你們同住時不會有太大的挑戰.

3. 覺察微妙的競爭心態 : 當長輩挑選了“當白臉”來寵愛孩子, 爸媽卻還是持續地幫助孩子學習在家裡的規範時, 孩子可能會有很直接的反應表達他們愛長輩更甚於愛我們, 讓爸媽感覺不是滋味或五味雜陳. 有的長輩甚至會在言語或行為中透露這樣的競爭心態. 雖然無法影響長輩讓他們體認到這件事, 若爸媽有這樣的自我覺察, 請不要讓微妙地競爭心太影響自己的情緒,  孩子跟長輩同住的日子會有盡頭, 通常就學時孩子便會回到家跟爸媽同住, 換句話說, 爸媽跟孩子的緣份更久長, 無須因為一開始孩子對長輩的童真反應或是長輩的行為或言語感覺受傷, 等孩子越來越大, 他會開始在腦海裡比較兩個帶養者的方式, 不見得一味的寵愛, 沒有秩序會是他最喜歡的.

4. 允許孩子和不同教養者建立不同的關係 :所有的帶養者都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愛, 也希望孩子愛自己, 不過孩子是個單獨的個體, 我們覺得對他好的方式, 他不見得覺得贊同, 此時有彈性地允許孩子建立不同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孩子對我們回應的態度與方式, 永遠可以是爸媽思考自己在他心裡是個什麼樣的爸媽的最好線索!

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帶養安排, 在嚐試之前也沒有人可以預料什麼狀況會發生, 因此後悔. 困惑甚至是挫折都有可能隨著時間浮現, 這是人生的本質. 我們能把握的是在目前帶養安排的限制下, 體認到自己能做的部份, 堅定地持續下去, 建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 會有那麼一天, 你會像我一樣可以看到孩子燦爛地盛開在所有帶養給予的愛當中!


Monday, June 8, 2015

關於幼兒的, 性別認同

許多爸媽對於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有著刻板的想法--女生比較早開始學會講話; 好靜不好動; 喜歡玩洋娃娃或是家家酒; 對於情緒比較敏感等等. 而男生比較好動; 運動神經發達; 喜歡玩車子或火車; 對於他人的情緒不若女孩子敏感; 但是生氣起來比較容易以肢體的方式攻擊他人等等. 這些刻板印象到底有多少是先天基因或是生理上賀爾蒙的影響, 還是後天帶養環境造成的呢?看了一些在美國發表的親職文章, 發現針對這個議題, 可以分為兩大類的探討--第一類是大力呼籲幼兒的發展不應該陷入性別的窠臼, 爸媽不要讓自己的刻板印象影響帶養不同性別的方式; 另一類是告訴大眾不管爸媽再怎麼努力, 影響性別的基因與賀爾蒙仍然會深切地反應在孩子的行為以及喜好上面.

這些文章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感覺相當的”非黑即白“, 其實, 若以親子工作的經驗以及對發展的認識來說, 性別的議題其實和“理解“以及”尊重”很有關係, 也就是說, 當孩子的生命經驗裡有足夠的接觸, 爸媽也能夠引導他們做許多的觀察, 當他最終確立自己性別的認同時, 他不會對異性有著困惑或是嫌惡. 如果他能夠觀察到到異性的特質, 加以欣賞或是合作, 那就會是我們更樂見的!

身為爸媽, 我認為健康帶養的目標是提供豐富刺激的生活環境(不只有硬體的玩具擺設, 還包括軟體的親子情感交流與互動) 如果這是我們同意的前提, 當然我們不會局限跟孩子玩屬於他們性別的玩具, 而是會嚐試不同的遊戲或活動, 但是逐漸地, 足夠好的爸媽會觀察到孩子有自己的偏好 (其實我們選擇跟孩子玩的遊戲時也會有屬於我們的偏好), 如果這些偏好是非常性別取向地, 我們會尊重他們的選擇, 而不是想用力將他們留在兩個性別的遊戲裡. 我們必須體認到兩性本來就不同, 但是各有特點而且相輔相成. 在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從生活經驗中, 帶著他們觀察兩性的不同特質, 跟他們一起讚賞這些特質的長處, 讓他們學習認同這些屬於男生或是女生的特質.

有的爸媽會擔心地說, "我家有男有女, 如果照他們開始固著的性別去向發展下去, 很快的, 我擔心, 即使年紀相近, 他們會無法一起玩, 他們不一起玩, 我就會像兩頭馬車分頭跑一樣, 顧得很累“ 若是這樣, 我會鼓勵爸媽嚐試當兩個孩子遊戲的協調者, 用一般的生活邏輯來連結兩人不同的遊戲主題. 例如, 姐姐在玩煮菜, 弟弟在玩小車子, 兩個人並沒有任何交集, 這時候我會跟他們一起進入假扮, 對姐姐說"我們該去買菜了, 我們來請弟弟載我們去買菜”, 然後招呼弟弟選一台車來載我們, 在一起前往目的地的路上請姐姐和弟弟討論要去哪一家超市買, 車子是不是可以開快一點或慢一點等等, 製造機會, 讓雙方以不同性別為出發點的平行遊戲, 開始有小小的交集. 這些“一起和諧地玩”的經驗是幫助他們學會尊重對方的第一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這樣擴展他們遊戲的方法下, 弟弟對屬於女生的扮家家酒, 不會太過陌生, 姐姐對於弟弟著迷的車子也可以開始有更深入的認識, 於是他們會有比較多的互動.

所以針對性別認同, 爸媽的帶養可以著重哪些方向呢?
1. 關於情緒--情感的認識和辨認, 男女的需求皆然, 真正的情感成熟的人不是感覺不到或是不去感覺, 而是能夠在不同情感的衝突中找到平衡, 維持自己內在的平靜. 所以不管男女, 爸媽都可以嚐試告訴幼兒他當下的情感經歷, 幫助他命名自己的情緒, 嚐試不同處理情感的方法.

2. 關於遊戲或玩具的選擇--如上述例子, 在他逐漸形成的偏好中, 嚐試混入不同性別偏好的遊戲方向, 讓他的生活經驗更豐富.

3. 肢體活動--不管男或女, 在幼兒期, 爸媽可以提供許多跑跳或是肢體移動的環境, 不管是傍晚去公園玩或是帶去室內的親子遊戲場, 就算是氣質比較安靜的孩子, 多動多跑跳絕對對身體的協調, 或健康體質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4. 肢體上的攻擊--不管男或女, 幼兒期都容易渡過一段用肢體宣洩負面情緒的階段. 家有兩個以上幼兒的爸媽更容易面臨這樣的狀況. 咬人, 打人, 拳打腳踢或是滾在地上哭...這些都是很常見, 很容易讓成人無法招架的情況. 嚐試觀察孩子在憤怒什麼, 圈出一個安全的範圍, 不要讓他們繼續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別人, 例如允許他在軟墊上滾來滾去發脾氣, 但是在旁邊陪伴他, 一邊告訴他他怎麼了.  一邊以自己一致的反應讓他明白這些行為因為不是社會規範下允許的行為, 因此無法讓他拿到自己要的結果.

5. 語言發展--不管男女如何在先天上可能有別, 爸媽持續不斷讀故事或是對寶貝說話, 進行互動, 就可以幫助他們語言發展.

6. 大小便訓練--不管研究如何顯示在這件事上, 男生平均比女生慢半年, 我們還是可以在兩歲到兩歲半間開始讓寶貝們熟悉小馬桶. 邊玩邊試試看坐馬桶, 大小便的訓練會需要寶貝覺得有需求,  才會開始有動機, 寶貝通常會一些線索來告訴你也許他的身體已經準備好進行這件事了, 例如: 會自己想把尿布撕開, 尿布至少有兩小時是乾的(膀胱控制能力的成熟), 自己會找個角落蹲著大號等等.

對爸媽來說, 男生和女生的行為呈現或許有不同的差異, 但是不管男生還是女生, 他們都有一樣的情感需求--希望被愛被理解, 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引導. 在教養的路上, 如果我們能夠教會他們欣賞不同性別的特質, 支持他們選擇認同的特質, 他們就可以發展出健康的性別觀, 逐漸成長茁壯!


Monday, June 1,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貝的腦部發展(18-24個月的語言發展)

在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曾經歷過自己這個年紀的寶貝, 由於語言發展較慢所帶給爸媽們的焦慮感. 尤其是這個年紀會開始接處同年齡的其它寶貝, 比較之下, 看到其它人的幼兒會開始使用語言溝通, 但是自己的寶貝還沒有開金口時, 爸媽們會開始覺得很緊張, 擔心寶貝的認知發展, 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困擾, 或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語言發展上更順利, 也許可以藉由這篇文章提供的素材來思考自己平日和寶貝的互動狀況.

在我的工作裡, 常常遇到父母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語言發展的快慢會不一樣?“"我該不該擔心語言發展慢?", "男生語言發展真的比女生較慢嗎?“等等. 我想在回答這些問題前, 針對語言發展, 我們需要理解的包括:
1. 基因與先天的生理狀況會影響語言發展: 例如低肌肉張力的寶貝口腔肌力低張影響他們學習發音或說話. 置於自己的寶貝有沒有這樣的生理影響, 會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來進行評估, 你可以先諮詢小兒科醫師.

2. 在語言形成前, 寶貝們會先已肢體動作來和世界溝通. Harding的著名文獻指出, 八個月之後的寶寶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等待”,“堅持”與"發展其它計畫來達到目標“. 因此對於注重語言發展的爸媽而言, 理解說出話之前, 寶貝已經開始用肢體動作表達他的理解是件重要的事, 因為當我們理解寶貝的認知已經開始運作, 他會以動作或表情對我們說話時, 爸媽就能體認到自己適時地回應寶貝前語言的肢體表達是很重要的.

3. 許多研究的確指出孩子的性別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 一般而言, 女孩子的語言發展通常成長得較早. 但是, 我們必須了解孩子會因為先天氣質與性別不同而對語言發展的速度有所不同, 例如一個非常害羞的女寶寶和一個同年齡外向活潑的男寶寶相較之下, 語言的發展或許反而是男優於女.

對於該不該擔心語言發展慢, 我想之前的文章有提過一歲半的評斷標準是有六個疊字或辭彙, 若孩子年齡超過一歲半但是並沒有語言, 在台灣的話可以和早療的專業人員連絡, 瞭解自己可以尋求何種資源來協助孩子. 畢竟, 當孩子越能和世界溝通, 他的情緒就會越平穩, 因為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渴求或意圖. 而情緒越平穩, 他就越能專注在觀察四周, 模仿與學習, 增加自信心!

尋求專業協助之前, 針對這個年紀已經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但是口語發展較慢的幼兒, 爸媽在家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寶貝發展語言呢?Zero to Three協會建議:

1. 多和寶貝說話:放慢速度, 爸媽可以以寶貝懂的方式解釋事物
2. 多以肢體語言和表情輔佐語言和寶貝溝通:非語言的線索和語言的線索一樣重要
3. 重述或是描述寶貝正在經歷的事或他剛剛說的話 : 爸媽的重述讓寶貝知道你認真聽並嚐試理解, 因為這樣的關注, 他便會更願意跟你溝通.
4. 一起讀故事書: 可以從爸媽讀書朝向親子共讀, 例如在已經很熟悉的故事裡讓寶貝和你輪流說出主角的名字
5. 不要害怕構音: 有些寶貝發音不清楚或是所謂的“臭齡呆”, 讓寶貝聽著爸媽們耐心強調的發音, 可以幫助寶貝慢慢調整自己的發音. 若情況持續過久還是建議諮詢醫療人員.
6. 跟寶貝一起唱熟悉的歌謠, 讓寶寶在這樣愉悅的互動中嚐試發出聲音或是跟著唱歌詞

從這些建議中, 相信爸媽們可以看到語言是可以在親子互動中萌芽茁壯, 因此, 最好促發寶貝語言發展的方式就是多和寶貝互動 !




Sunday, May 24, 2015

一歲半到三歲的教養原則

幼兒期常讓爸媽們傷腦筋的是寶貝的行為與情緒問題, 不管寶貝有哪些行為, 若我們抽絲撥繭, 一定會看到"自我為中心", "衝動性高無法等待或自我控制", "因為尋求自主所以堅持自己嚐試" 等主軸. 在這些讓大人傷腦筋的行為裡, 伴隨行為而來的還常常有負面的情緒, 一個安全依附的幼兒情緒的宣洩是直接的, 有時候更是讓爸媽摸不著頭緒的, 所以當行為和情緒的挑戰教相影響時, 常讓爸媽們覺得帶養幼兒們格外辛苦, 我在臨床上也常常跟一起工作的爸媽分享, 幼兒們自我, 堅持, 又無法等待, 彷彿就像是人生第一個青春期!

不過, 在思考幼兒的狀態前, 我想先討論成人和幼兒們的不同, 因為很多時候, 不是親子不夠相愛, 而是成人們不了解自己和幼兒本質上的差異, 因此在面對幼兒這些行為或情緒問題時, 常常感覺親子關係開始進入一個磨損的狀態!

舉溝通的例子而言, 成人們的溝通是非常口語取向的, 在口語中, 詞句與表達都是非常抽象的, 幼兒們也許可以從我們的表情感覺出大概的方向與期待, 但是很多語言裡想傳達的細節, 他們是很難全盤理解的, 例如出門前, 媽媽叮嚀說"等一下出門要乖乖喔!"幼兒們很乖地點了點頭, 但是這個"要乖乖"很抽象, 到底有那些該做或不該做的事是在乖乖的範圍裡? 不同的媽媽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 因為認知還在發展成熟中, 幼兒們無法把這個所謂的"要乖乖"變成腦中的待辦事項, 不斷提醒自己--我等一下在公車上講話不要太大聲; 媽媽跟別人說話我要耐心等, 等一下不可以吵要買玩具等等, 因此即使是當下乖乖地點了頭, 也不能保證接下來一切順利.

光是在語言的使用, 因為兩方發展上的不同就容易造成誤會和情緒, 爸媽覺得自己很努力教, 可是寶貝總是記不住. 此時, 我們也許可以先想想自己說的話是否夠簡單具體, 讓孩子可以理解?對應寶貝的認知發展, 我們的要求或引導如果是在當下, 讓寶貝在當下情境中坐觀察也許會更有幫助?因此剛剛說的"要乖乖"如果拆解成兩秒鐘之後會面臨的事 "等下過馬路要乖乖牽媽媽的手", 成功機率就會大許多. 你會說, "那不是很累, 我必須要經常性的提醒他接下來要做什麼?“ 的確一開始會很累, 但是在你具體的引導與操作下, 幼兒們就能開始累積你對“乖乖地”的具體期待, 所以一開始的不厭其煩是很重要的!

關於寶貝的衝動行為與偶爾的暴走情緒呢?, 由於寶貝各方面的發展讓他們開始自主地追求自己欲求, 但是由於能力還在成熟中, 因此在自己做的同時, 照顧者常常會觀察到寶貝們的強烈的情感, 如何在引導與教養中幫助寶貝們開始學會認識情緒和自我控制呢?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情境:
寶貝因為你不懂他說的話而挫折哭鬧--
定義他的情感, 鼓勵他再試 "媽媽知道你生氣我聽不懂, 媽媽也在學聽懂你的話啊, 你再試一次, 媽媽猜猜看, 好不好?"
寶貝明明想說要卻說成不要而大發雷霆--
定義他的情感, 鼓勵他從做中調整自己的語言 "很急的時候我們會說錯, 沒關係, 不管你剛剛說什麼, 我們來做做看“

寶貝想要的物品無法被替換--例如他不願意接受你給他其他顏色的衣服
1. 定義他的情感, 跟他一起延伸連結 "寶貝真的好喜歡綠色的上衣, 來摸摸它什麼時候會乾, 在它變乾可以穿之前, 來選選第二喜歡的衣服" 或是 “你覺得你的綠色衣服再變乾之前, 會拜託哪一件衣服來讓你變漂亮?”
2. 開始給他兩個選擇, 增加他自主決定的能力, 這兩個選擇是孩子選了哪一個你都可以接受的狀態. 像是給他兩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選一個帶出們; 問他想吃兩種水果的哪一種等等.

寶貝因為爸爸早上要上班而嚎啕大哭--分離焦慮總讓孩子難以承受
1. 定義他的情感, 跟他一起想辦法面對, 例如 “你好傷心爸爸不能在家陪你玩, 爸爸晚上吃飯會回來, 那我們先來想想他回來時你想要他跟你玩什麼?你告訴媽媽, 我把它寫下來給爸爸看“
2. 幫助他除了以情緒表達以外, 還能學習用不同方式處理分離焦慮--讀相關主題的故事書, 幫助孩子坐關於想念這個人事物的相關活動, 例如假扮遊戲, 畫一幅畫等對方回來送給他等等.

當寶貝必須等待時--
定義他的情感, 給他一些可以觀察或是操作的等待方式, 例如等待時間若是五分鐘, 也許可以設定時器, 讓寶貝觀察時間逐漸減少. 若等待時間較短, 可以跟寶貝一起數到五, 看總共要數幾次一到五時間才會到.

寶貝的情感需要被瞭解, 在被瞭解的過程中, 他們逐漸明白情緒不可怕, 原來在有情緒時, 自己還可以做些別的事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逐漸地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這樣的學習是幫助寶貝的自我控制, 也幫助他們學會情緒自我調節. 在每一個回應中, 照顧者在身邊耐心地回應與引導是最重要的, 因為情緒不像其他發展是給與適當地刺激就能成熟的, 它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從共同調節開始培養起!

Thursday, May 14,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 動作發展)

相信許多帶過孩子的爸媽會同意幼兒期和嬰兒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寶貝整體呈現的緊湊度與幅度變大了--比起嬰兒們, 幼兒們更忙錄, 情緒也更緊湊, 動來動去對寶貝們來說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歲到兩歲的寶貝, 動作發展的腦部區塊深受髓鞘質(myelin)的影響, 髓鞘質包覆著神經元, 幫助神經元傳遞與接收, 越來越清楚的傳遞能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與協調性. 以發展的角度來看寶貝的動作, 會關注粗動作 (gross motor, 指得是肢體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fine motor, 一般指得是手部動作的運用)的發展.

對於神經元來說, 不管是粗動作或是精細動作, 大量重複的練習能幫助穩固神經元的連結, 讓動作迴路處理更快速, 動作越來越精熟. 大量練習讓寶貝可以越熟練的好處是在這個年紀, 若寶貝有些動作做得很不錯,  可以幫助他們觸類旁通, 因為新的動作技能一定是建基於已有的基礎. 當寶貝能做越來越多的動作時, 他執行自己的想法, 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提升, 那是一種能夠使用自己身體的感覺, 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因此, 以粗動作來說不管是室內或是室外, 這個年紀的寶貝需要經驗許多肢體的活動. 與其忙著阻止寶貝不要碰這個或那個, 更有幫助的是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可以盡情移動! 雖然寶貝還是會在家中探險, 我們偶爾還是會阻止他, 但是至少他不會因為一直不斷地被阻止而太過挫折. 過於頻繁的阻止對他開始成形的自我感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例如做什麼爸媽容易生氣, 假以時日, 這些被拒絕, 被忽略或被阻止的挫折經驗會讓寶貝開始懷疑自己. 日後容易變得被動或自信低落.

所以爸媽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寶貝的動作發展呢?

拼接軟墊, 大被單或是抱枕都是很好的日常材料, 可以用來安全地變化生活環境, 給寶貝適度的挑戰. 例如用拼接軟墊作成城牆, 用紙箱當成城堡, 讓寶寶鑽進鑽出. 或是將抱枕放在他經過的路上, 為了向前他必須要想辦法將抱枕移開或跨越它. 家裡的舊被單也不錯, 可以跟伴侶一人抓一頭讓寶貝躺在中間, 邊搖邊跟關閉或打開被單跟他玩躲貓貓等等.

幫助寶貝培養她的粗動作還可以包括每天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 午覺起來固定帶他去外出走走玩玩. 除了公園裡的遊樂設施以外, 可以在每天固定的路程裡加一點變化, 例如跟寶貝邊唱歌謠邊走邊跳, 跟寶貝蹲下來一起欣賞野花, 鼓勵他摸摸花草, 鼓勵他伸出手假裝長高高去摸天上的飛機等等. 跟他一起分享這些動作能夠讓他對世界保持好奇, 又可以練習動作. 當然, 要這樣做爸媽可能會感覺很累, 畢竟我們離開童年太久了, 但是我們嚐試時, 他興奮的眼神能給我們鼓勵,看到自己辛苦的價值. 也或許這樣的經驗可以幫助你重溫童稚之心, 開始想起自己小時候玩些什麼, 有哪些遊戲等他再大一點, 你可以和他分享, 教會他最後變成你們的傳家經驗之一.

至於精細動作的培養, 可以在牆上貼大海報紙讓寶貝可以站著試著用蠟筆塗鴉; 不要擔心握筆的姿勢; 因為他還太小, 精細動作與肌肉的協調力正在慢慢發展中. 所以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教握筆. 另外, 所有他可以擺放, 握取或是操作手部動作的機會, 例如玩簡單的大拼圖或是自己餵食等都會是很好的練習; 在你和他的互動中, 也可以讓他觀察你候模仿你寫字或畫畫. 總而言之, 在這個時期, 重要的是讓他做這些事情時感到有興趣, 在他跟你分享時讚美或是鼓勵他.  這樣被誘發出來的興趣, 以及和你之間的情感流動就能夠幫助寶貝忍耐挫折, 一再不斷地嚐試, 建立他的動作迴路!

Saturday, May 9, 2015

18-24個月忙碌的寶寶

許久沒有post影帶, 最近在臉書上美國的友人分享這個可愛的影帶, 清楚地呈現18-24個月的寶貝會如何地忙碌或急於探索這個世界. 想跟大家分享一方面是讓家有這個年紀幼兒的爸媽理解當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狀況時, 並不是他特別愛唱反調而是他忙著理解經驗他的周遭, 另一方面幫助自己寶寶還沒成長到這個年紀的爸媽想想自己如果在這個情境裡, 自己可能如何處理, 不會讓自己越忙越累. 我記得自己的做法是許多家事都跟寶貝一起經歷, 例如我跟他說來摺衣服吧, 然後邊玩邊摺, 雖然這樣會把時間拖很長, 但是自己帶孩子的好處就是其實不用急, 反正事情永遠做不完, 不如愉快一點和寶貝邊做邊玩. 如果真的有時間壓力, 那就趁寶貝睡午覺時注重效率盡量做. 像在影片裡的媽媽自己專心做家事, 沒發現寶貝把所有的東西又翻出來.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狀況, 記得又生氣又好笑地告訴自己這個年紀的寶寶就是"無時閒", 他不是要唱反調, 他只是從做中想發掘與理解這件事是甚麼, 為什麼你要這樣做, 或是模仿你.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他的手嘗試一遍, 給他他能做的小任務, 例如摺衣服時剩一個袖子讓他幫忙摺過來, 讓他參與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For all you moms out there.....

Posted by Owassoisms on Friday, February 20, 2015

Sunday, May 3,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認知與學習)

在前一年半的生命中, 寶寶以感官的方式, 例如觸摸, 聽覺, 視覺, 味覺和嗅覺等來經驗與學習這個世界, 在18-24個月的時期, 從感官操作的經驗中, 他們開始累積對物體的意義的瞭解, 此時他們的認知建立起物體的心象,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理解如何操作這個物體,  以及此物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因為有這樣的心象, 他們的思考開始可以邁向抽象. 這個時期, 爸媽們會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假扮遊戲, 當寶貝在假扮時, 他的認知就在工作, 因為他必須從心象中抽取物體的概念, 將這些概念串聯成一兩個簡單的日常邏輯, 例如: ”餵娃娃喝牛奶“ 他的認知必須串聯娃娃和奶瓶的意義, 自己進入一個照顧的角色(理解照顧該做些什麼), 然後從自己的經驗裡想像娃娃肚子餓了需要被餵養. 雖然這個遊戲可能只有一分鐘, 他的認知卻不斷地在工作. 所以不停的遊是寶寶認知整合的方式.

所以爸媽們可以讓寶貝接觸感覺統合的遊戲, 有些孩子在一開始需要克服緊張, 但是一般來說玩沙, 玩水等都是很受歡迎的遊戲. 爸媽也可以準備假扮玩具, 開始多跟寶貝們一起玩假扮遊戲, 因為這類遊戲比操作式的玩具或遊戲更能促進寶寶的認知. 有爸媽的加入, 寶寶的認知會需要組織自己的, 理解對方的, 比一個人自己玩來得更有挑戰性!

當我們提到學習與認知時, 爸媽很容易問需要教導些什麼?例如可不可以教形狀?顏色?其實, 任何的教導都比不上生活的自然情境下, 以親子互動方式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舉例來說顏色根本不用特別教, 當你問他要吃紫色的葡萄, 紅色的蘋果或是黃色的香蕉時, 他自然會在這樣的日常互動中學到如何命名不同顏色. 爸媽在生活中跟他一起觀察, 幫他定義, 讓他從自然的情境下接觸到這些常識, 比讓他局限在傳統看書學習的方式來得快得多. 是的, 我覺得三歲以下的孩子不需要學知識, 因為光是傳承爸媽或照顧者可以給與的"常識“, 孩子可能就“學不完”了. 所以告訴他你為什麼這樣做, 接下來的步驟都是幼兒很好的學習!

當然關於學習, 無可避免地, 許多爸媽會對可不可以看電視有疑問. 許多專家也有不同的見解. 在我的工作裡, 讀過許多相關研究. 這些文章的共同點都提到由於電視同時給與聲音與影像移動(視覺)的刺激, 尤其是一般電視的廣告, 如果寶貝一開始就長時間地接觸這樣比較高劑量的刺激, 不只可能損傷視力, 日後要他回到書本只有文字或圖片的單項視覺刺激時, 會有適應困難, 於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但是說實話, 完全不看電視整天陪伴, 當過全職爸媽的都會同意, 這其實是很困難的. 因為當只有一個照顧者有時必需忙一下家務, 例如煮飯時注意力是無法放在孩子身上的. 我自己的做法是當有這樣不得已的時候, 如果孩子們無法平靜地在身邊玩玩具, 我會讓幼兒們看電視, 但是節目一定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兒童節目, 例如天線寶寶或是巧虎等, 因為這類節目不會有太多的聲光刺激. 也會遵行十五到二十分鐘暫停一下讓孩子們眼睛休息.

音樂也可以幫助寶貝們拓展他們的認知, 兒歌, 歌謠, 壓韻的詞句等等都能夠讓寶貝們印象深刻, 幫助他們的學習, 談到兩歲寶貝的認知, 還有一部份需要提醒爸媽. 在這個年紀, 他們開始學習區辨現實和想像. 有許多抽象的慨念, 例如開玩笑, 是他還無法理解的. 在他們的認知裡, 他會感覺他世界發生的每一件事和他做的事有相關. 例如有一次, 我們全家去坐纜車, 我的老么當時差不多兩歲, 纜車裡有一隻蚊子叮了他, 他跟我抱怨, 於是我開玩笑地假裝生氣說 , “這隻死傢伙, 居然敢來叮我的寶貝們!“ 我的孩子盯著我研讀了我的表情好幾秒, 很擔心地問了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媽媽, 是我嗎?我是死傢伙嗎?" 舉這個例子來讓爸媽明白寶貝認知的連結真的可能讓我們困惑, 就算是學發展心理和許多嬰幼兒工作過的我, 仍然是很驚訝自己孩子有這個反應, 雖然我們跟他解釋完覺得他的反應很可愛, 但是他緊張嚴肅的臉讓我還是印象深刻. 所以提醒爸媽們跟這個年紀的寶貝說話要稍微留意自己開的玩笑或評論, 例如“你再喝一碗湯可能會爆炸"這種評語, 在這個年紀他可能會照字面上的意思解讀而感到很緊張. 不過這只是一個階段, 當他們年紀越長就越來越能進入抽象思考, 過渡到更高階的認知發展.

Sunday, April 26,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貝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 (社交情感)

曾經觀察過18-24個月的寶貝都會被他們強烈地情感起伏與專注在自我的狀態所驚異, 這個時期的寶貝們因為動作範圍越來越豐富精熟與語言的快速累積, 開始日與夜地不斷表達自我--我要什麼, 什麼屬於我, 我要如何自己做等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每一次自我表達都是孩子整合各項發展的呈現, 但是對於管教的難處(尤其是兩歲以後的幼兒)就會是面對孩子的衝動與自我. 幼兒期的寶貝們情緒起伏可以很劇烈, 開心時大聲地笑開懷, 挫折時哭鬧著大發脾氣, 大概再沒有任何一個人生階段可以有這麼真與這麼直接的情感了!

關於幼兒期(一般指一歲半到三歲半之間)的孩子, 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下列幾個發展特徵:

 1. 我要, 我現在就要 --因為渴望引發強烈情感, 因此幼兒們會被這些感覺影響, 想要自己當下的渴望與需要得到立即性的宣洩或被滿足, 無法自我控制. 事實上, 自我控制需要腦部前額葉發展的成熟. 因此期待兩歲的幼兒行為能夠自我控制是不合理的.

2. 我要自己做 --因為社交情感上在發展自主, 所以寶貝們會想自己試試看整合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 但是也由於這樣的堅持, 寶貝們在做不好時會很容易發脾氣.

3. 這全部都是我的 --幼兒期的寶貝們十分自我中心, 對於自己要的東西會有宣稱所有權的想法, 甚至有時候連爸媽要分享都不行.

爸媽們必須理解, 這樣自我中心行為幫助孩子確立自我感, 幫助孩子們理解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 自己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這樣的自我是必要發生的, 甚至在這個階段是一個正常的發展. 此外, 這樣的行為也幫助他們發展社交情感的“自主”, 自主帶來意志力與信心, 幫助孩子清楚自己的狀態, 日後在群體生活中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態調整如何和他人互動.

有些爸媽很擔心自己會教出一個自私的孩子, 因此覺得很小的時候要強調分享與同理心的重要性. 甚至在孩子進入這個階段時會想一直要求孩子分享, 卻讓親子關係變得有些緊張. 其實, 任何的親職技巧, 以心理健康的觀點考量, 第一件事一定要能夠映射孩子內在的情感需求, 因為當你的回應包含著對孩子情感的理解時. 孩子會有被“讀懂”的感覺, 於是他們的情緒可以逐漸平穩下來, 開始進入理解與思考的過程.  

換句話說,  理解他們這些行為底下的情感需求之後再進行引導, 是件重要的事. 因此關於不霸道的教養在這個階段需要 1.允許他自我的行為 2. 從你和他的關係中出發, 開始和他分享與輪流. 由你主導的分享可以示範分享這個抽象概念讓他觀察 3. 再從其他家人的關係出發, 和他一起分享. 4. 如果爸媽希望寶貝可以和同年齡的孩子分享, 建議先挑物資豐沛的時候, 當寶貝看到其他孩子的擁有並不會剝奪他的擁有時, 他對於所謂的分享比較不會抗拒. 不過, 真正能夠忍住渴望, 自我控制的分享與輪流大約在三到四歲, 認知能力更成熟, 生活經驗更豐富, 才會真正地穩固.

對幼兒們來說, 成人規範的"不能“或”不行“ 對於他們立即地自我控制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當爸媽說 “不行”時, 幼兒們還在成熟中的大腦無法進入“所以什麼才是可以”的思考迴路, 面對內在渴望繼續的強大情感, 他們常無法招架而繼續原來的行為. 因此與其對寶貝說“不能“倒不如直接跟他說“可以如何” , 例如與其說“不能跑”, 不如說 ”慢慢走" 來幫助寶貝調節自己的動作.

此外, 幼兒們喜歡可以預測的常規與時間表. 因為可以預測的常規幫助他們帶來安全感, 例如跟孩子說通常吃東西完後半小時你會幫他換尿布, 或是上床前讀床邊故事給寶貝聽. 每天大致固定的常規, 對於每天面臨強烈情緒起伏的兩歲幼兒們來說 , 可以幫助他們平穩下來. 但是這並不表示爸媽完全不能有任何改變. 當改變來臨前爸媽需要預備孩子, 如果因為要出遊, 寶貝的生理需求還是需要被優先滿足, 因此行程的安排可以依照寶貝的基本需求來規劃, 例如午餐後規劃從A點到B點的交通, 讓寶貝還是可以睡個午覺等等.

情感的強烈擺盪, 自我中心的行為, 無法思考“不行”之後該做什麼調整...這些都是會逐漸進化的幼兒期特徵, 如果爸媽不被這種“小野人”的狀態嚇到, 不用高壓的教養來面對這個孩子, 而是以嘗試理解他情緒底下的需求來引導他走出這些情緒, 這個階段便會比較容易處理, 比較不會影響親子之愛, 孩子發展出來正向的“自主”便會引領他們進入“主導”的社交情緒發展階段!



Thursday, April 16,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認知發展 12-18個月(動作)

12到18個月對於寶貝來說是很容易攪動強烈情緒的.因為有許多動作的獲得讓他們有許多興奮, 緊張, 或新奇等等的經驗. 大腦動作區塊的成熟幫助寶寶發展出了更多的動作技能, 在一歲前, 爬行是一個動作的大突破, 一歲左右開始, 最顯注的動作發展就是扶著站立與走路.在一般狀況裡, 爸媽無需教導寶貝走路, 通常在爬行一陣子之後, 寶貝們會開始扶著家具想站起來甚至跨步,
有些寶貝甚至會跳過爬行的階段, 直接進入走路的練習.

許多的文章討論爬行的重要性, 認為爬行因為有雙側 (bilateral)前肢與後肢的協調運用, 可以幫助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協調連結. 此外, 爬行時需要上半身的肌肉協調, 以及爬行時可以獲得的感官統合的經驗(例如爬行中因為接觸地板而多了不同的觸覺輸入, 或是幫助寶貝觀察周遭等等)等等, 都可以在爬行中被豐富. 不過, 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顯示寶貝跳過爬行對於他的腦部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 因為只要有足夠的雙側動作協調 (例如走路), 還是可以刺激寶貝的兩個腦半部的協調與發展, 所以請爸媽們不要過於焦慮. 不過若是爸媽們很介意寶貝不能沒有爬行經驗, 在臨床工作裡我們會和爸媽一起嚐試下列方式:

1. 就算是用屁股挪動, 還是可以多鼓勵寶貝在地板上活動, 或是跟寶寶互動時把他想要的玩具放得遠一點點. 用充滿感情的鼓勵方式來吸引他, 讓他想辦法移動自己的身體來拿到東西.移動身體多少都會需要有雙側動作的運用與調整. 你可以用你臉上的興奮, 期待與希望來鼓舞寶貝面對這樣的挑戰.

2. 當寶貝大一點, 喜歡跟你玩假扮遊戲時, 我們會建議爸媽跟他們玩動物的角色扮演,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動物在地上行走, 有四肢協調的機會.我們知道生命前幾年的經驗有巨大的影響, 因此, 即始是兩歲多才有這樣的經驗對寶貝還是很有幫助的.

總而言之, 如果真的想幫助寶貝建立這樣的動作,最重要是爸媽放鬆心情, 以自然的方式來傳達情感, 吸引寶貝的注意力, 從互動中幫助孩子練習這些動作, 擁有這樣的經驗.

至於走路與其它動作的協調呢? 其實, 當寶貝已經開始練習走路時, 爸媽可以準備一些玩具, 例如:拉繩子就會讓它前進的玩具狗, 或是洋娃娃坐的小推車等等, 讓寶貝邊玩邊推邊練習走路, 如果寶貝還走不穩, 爸媽可以扶著娃娃推車固定它, 讓寶貝可以暫時將更多的身體重量放在上面, 讓他覺得安全, 願意跨出步伐. 爸媽還可以清空較低的櫃子讓寶貝可以安全地爬上爬下, 爬進爬出, 或是將他們喜歡的玩具放在角落請他們找出來和你一起玩等等, 這些都是爸媽藉著自己和寶貝的親密關係, 可以鼓勵或吸引寶貝多動多練習動作的方式!

動作協調是個逐漸建立的歷程. 生命的前幾年, 獲得與學習這些動作的過程一定包含挫折, 害怕, 興奮或是期待.爸媽要記得孩子們需要時間與練習, 所以在帶孩子出門時要以他們的活動能力來調整步調, 例如牽著寶貝要走慢一點, 我們對於小小的幼兒會記得提醒自己, 但是當孩子到了四五歲有時會不知不覺忘了考量他們的動作協調仍然還是在精熟中, 因此當自己覺察到時, 可以詢問孩子是否需要調整移動的步調.

總而言之, 寶貝越有機會練習運用身體, 他的神經元就連結地更快, 動作就做得更精準更好. 別小看了動作與自信心培養的關聯--當寶貝動作做得越精準, 他比較不會感到挫折, 那是一種原來"我可以使用我的身體" "我可以做到這些事"的理解, 這樣的理解可以幫助幼兒與學齡兒童建立積極的自我感, 也可以幫助他們更有自信. 因此, 在這之前, 爸媽參與寶貝的活動, 鼓勵與情感式地分享會讓寶貝們更願意動更願意練習這些動作喔!





Thursday, April 9,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認知發展 12-18個月(語言)

今天想談談12-18個月腦部"語言區"的發展. 我們知道寶寶的大腦從出生時, 本來對所有語言都有彈性可以學習, 但是到大約在一歲左右, 因為照顧環境的刺激下, 腦部會選擇準備好母語的學習. 此時, 爸媽把寶寶當作一個夥伴來多和他說話, 不僅可以刺激寶寶的語言發展, 更幫助寶寶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 對於他的心理健康也會很有幫助. 不過對於第一次當爸媽的你, 可能會有許多疑問--你會說我知道要跟寶寶說話, 許多文章都談過這很重要, 但是到底要說多少才算夠, 說些什麼? 什麼時候恰當呢? 其實, 多跟寶貝說話絕對是最好的全腦開發, 如果爸媽們可以嚐試以下的方式 :

1. 蹲下來讓寶貝看到你的臉, 眼神的交流與表情和話語的本身一樣重要. 當你蹲下來時, 本來屬於成人的匆忙或不耐煩會逐漸溶解, 因為你也會看到他可愛的臉. 他困惑的或是認真的樣子. 這些可愛的表情都能幫助你耐著性子跟他溝通, 所以, 很多時候蹲下來跟他有眼神交會不是只是為了他讓他注意到你在對他說話, 也為了讓自己看看他可愛的表情, 感覺自己的停駐與陪伴是值得的.

2. 有時我們可能聽不懂寶貝說些什麼, 因為他們才開始表達, 回想當時孩子很小時, 我自己的做法是儘量猜. 當你看到他經歷的來龍去脈, 你猜對的機率會相對提高. 當然有些時候寶貝會因為不會表達或是你猜錯而大發脾氣, 這個時候記得提醒自己你們兩個都很努力了. 邊安撫他邊跟他說等我們平靜一點再試試看. 你的安撫可以幫助他平靜下來. 你繼續的嚐試理解他説什麼, 能夠讓寶貝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 自己的溝通也是重要的, 因此幫助他接下來更願意嚐試表達.

3. 說些什麼呢? 我會從你們共同分享的事開始, 當你們一起玩一個玩具時, 你可以告訴他"球跳高高喔"你的語氣和當下他可以觀察到的動作可以幫助他理解"球" 和 "跳高高" 的狀況. 如果你可以加一些興奮的語氣和是注入情感就更能吸引寶貝的注意, 幫助他解碼你剛剛說的抽象的語言.

4.除此之外, 我還會對寶貝說當下他經驗事情時他的感受, 幫助他開始了解自己的情緒何時開始都不會嫌太早.

5. 一歲多的寶貝會開始喜歡重覆的事物, 可以一起嚐試哼唱他熟悉的兒歌, 幫助他記憶與練習他喜歡的旋律與歌曲.

6. 如果你願意做得更多, 當他模仿學你做家務時, 可以嚐試用語言帶領他當下的觀察, 例如擦地板時跟他說 "你看髒髒不見囉!" "是抹布幫忙擦擦的喔!"

7. 你嚐試一陣子之後, 你會發現寶貝嚐試跟你溝通的頻率變高了, 當你們之間的來來回回的手勢或是眼神交流變多時, 或是他發出的聲音變多時, 你會發現自己不再詢問要做多少才算夠, 因為這一切已經是很自然地在發生. 你們之間的默契會被建立起來, 寶貝理解你的語言(receptive language)會大幅地進步. 你會覺得自己越來越懂他的意思.

如果你對於寶貝語言發展有疑慮, 我想跟你分享, 在臨床服務裡, 健康的一歲半寶貝, 我們只需要他會說六個字, 在台灣可能是六個疊字. 所以如果你一歲半的寶貝只會說六七個字, 別太焦慮, 繼續嚐試上述的方式幫助他理解與表達. 但是如果一歲半的寶寶還說不到六個字, 建議可以聯絡早療資源, 評估一下是否需要額外的幫忙. 在和專業人員一起工作前先不要太緊張, 他們只是要跟你一起了解如何一起幫助你的寶貝, 依據寶寶的發展狀況, 和你們一起工作. 運用早療資源不代表從此寶貝就被貼標籤成為特殊兒. 我看過許多例子是接受資源後寶貝進步許多, 後來從早療中畢業, 所以爸媽們不要太緊張.

對於任何寶貝的發展疑慮, 如果你住在美國, 試著Google你所在的州政府提供什麼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如果你住在台灣也可以搜尋早療資源中心, 看看自己住的區域有哪些資源. 相信其它地區和國家也都會有相關資源網絡. 總而言之, 當爸媽就是邊做邊學, 還要允許自己會犯錯, 這樣就對了!



Tuesday, March 31,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2-18個月(認知與情感)

12-18個月的寶貝們腦部的海馬回區塊比起嬰兒期成熟許多,海馬回的功能是主管長期記憶,因此爸媽們會發現寶貝開始記得幾個小時前甚至前一天發生的事情,這個區塊的逐漸成熟讓孩子發展出"延宕模仿"(deferred imitation),我們會觀察到有時在分享或引導的當下,寶貝們並沒有反應也不會照做,但是過一陣子他會重複剛剛你希望和他分享的動作,皮亞傑認為延宕糢仿這個認知能力開始幫助孩子建立表徵系統,也就是心象,幫助日後他的認知能夠進入抽象2的世界。

對映到親職教育,爸媽應該注意什麼來促進寶貝的認知呢。其實理解寶貝理解力仍然有限,注意力也還短暫後,請爸媽調整和寶貝互動時的期待。爸媽可以準備一些讓寶貝堆疊的玩具,例如大小不一的空杯子或是舊的鍋子與廚具等等。儘量以寶貝有興趣的事物來和寶貝進行互動,在互動中簡單地解說當下情境是很重要的。我們會觀察到寶貝一直轉換玩具,因為他們在這個階段的工作就是探索和操作,而爸媽從觀察孩子在操作的玩具中,以豐富的表情和語言來和寶貝玩。當寶貝稍稍坐遠一點自己探索時,爸媽記得提供愛與支持,像是安全依附關係中的安全堡壘,可以促發寶貝安心探索。

當一歲半的寶貝開始有語言時,對於日常生活爸媽想要寶貝遵行的,可以開始給他兩個選擇,例如吃水果的時候讓他選擇吃橘子還是吃蘋果。這兩個選擇都是你可以接受的,但是因為孩子自己做了選擇,在社交情感的發展上促進了寶貝發展自主。這個時期的寶貝對於自己的衝動還不能完全控制。因此有時候情緒興奮或是挫折的時候,有的寶貝會有尖叫,咬人,打人或是鬧脾氣的狀況,其實與其定義這些是攻擊行為倒不如定義它們為龐大情緒導致的行為 !

我們會先同理孩子因為無法用口語表達清楚內在情感。不管是過於興奮或是憤怒,寶貝這些傷害性的行為不見得每次都含有要傷害別人的意圖,他只是受衝動性的驅使產生這樣的行為。當然爸媽會去制止這些行為,但是在制止的當下爸媽還可以用映射式的回應來幫助孩子定義自己正在經歷的情感,例如你會對他說"寶貝太高興了,但是我們很高興的時候也不咬人,會痛痛,很高興的時候可以大聲拍拍手。" 在這樣的回應裡你: 1.定義了他的情緒經驗 2. 設定限制 3. 引導寶貝還可以如何表達,你每一次都這樣做,相信幾十次後寶貝學習到其它表達方式,這個咬人的行為會逐漸減少。如果寶貝的語言發展還不太成熟,你可以教他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讓他可以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意圖。

如果爸媽很確定寶貝的行為是攻擊,我們就需要思考為什麼他需要攻擊,這些攻擊意圖下都可能有真正的情感渴望,例如攻擊手足是因為嫉妒 ;攻擊爸媽是因為自己的渴望被限制。我們如何針對這些渴望情感做親職的處理,而不是用處罰來削弱這個行為,因為這個渴望可能用另外一種問題行為呈現。例如處理嫉妒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有爸媽的注意力,要不想被限制就要先遵守規定,在被爸媽允許的時間和場所滿足自己的渴望。總而言之,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密不可分,情緒越平穩寶貝越能將注意力放在周遭事物,盡情探索與和世界互動,豐富的觀察與互動促發了腦部發展,幫助了認知發展。因此,爸媽的理解與支持成為促發寶貝情緒與認知穩定發展的原動力 !

Monday, March 23,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6-12個月

在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爸媽可以做哪些事來促進0-6個月大嬰兒的腦部發展, 接下來我整理了在6-12個月的發展, 希望爸媽可以做些事來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這個相同主題的內容全部都是在零到三歲的網站上經過我的閱讀消化後, 跟大家分享:

在6-12個月時, 爸媽最常觀察到寶寶會重複抓取並丟掉同一個物體, 這並不是寶寶要惹我們生氣, 這樣重複的動作, 在動作上幫助寶寶熟練這個動作, 在認知上他經由這樣的重複學習觀察物體的操作與大人的反應. 在這些重複的經驗中, 寶寶的腦部神經元開始建立迴路. 零到三歲協會建議爸媽在這個階段讓寶寶接觸一些有趣的物體 (當然是要放在嘴裡不會讓寶寶噎到的大小或質感), 在寶寶經驗這些物體時, 爸媽保持高度興趣參與寶寶的經驗. 例如:既然寶寶喜歡重複的經驗, 爸媽們可以提供大小不一的容器讓他們重複放進去倒出來, 爸爸媽媽在一旁一起參與或協助. 這些重複幫助他們觀察因果, 開始看到自己對世界可以產生的作用是什麼.

在認知上, 有的爸媽會很好奇, 如果我們用識字卡提早教會寶寶識字, 是否對寶寶的認知發展有幫助. 其實, 對寶寶最有幫助的是從和爸媽的互動中學到的一切. 因為愛我們, 寶寶觀察我們跟他們分享的一切, 例如洗澡的時候告訴寶寶身體部位, 跟我們親密有趣的互動絕對比單調的讀字卡更容易讓神經元產生連結!

在動作發展上, 6-12個月的寶寶簡直是每個月都可能有新的進展, 從躺著到爬行, 站立甚至到最後走路, 如果我們傾聽身體發展的智慧, 身為爸媽的我們應該要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我們的寶寶有大量練習動作的機會, 足夠的練習幫助寶寶發展較好的協調能力, 這些運動也讓寶寶的軀幹更強壯. 通常建議爸媽在和寶寶互動時, 若寶寶某個動作已經比較熟練, 我們可以增加一些變化和挑戰來讓寶寶克服, 利用將抱枕放在必經的路上來讓爬行的寶寶試試看如何處理這個狀況, 看寶寶能不能在環境的變化下有更多動作的練習.

在語言的發展上, 爸媽們可以開始大量地多和寶寶說話, 新生兒腦部的語言區是能夠區辨許多不同語言的, 當主要照顧者一直不間斷地和寶寶說話, 這些互動經驗中提供的語言便增強了這個母語的神經迴路, 對於日後寶寶學習語言有很大的幫助. 請多跟寶寶一起讀故事書, 不過無須擔心一定要逐字逐句讀完, 寶寶通常都喜歡看圖片, 所以有時候甚至爸媽只是照圖案自己編故事都沒關係, 只要是和寶寶一起做, 你的語氣, 你和她對看得眼神和你活潑的語調都是在幫助他建立起神經迴路.

在社交情緒的發展階段上, 這個階段的寶寶們發展出和爸媽或是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 我們在生活上會觀察到寶寶對陌生人的靠近會感到焦慮甚至抗議. 這是正常的, 這表示我們之前的照顧夠好, 讓他們建立起親密的感情. 這是第一年發展中社交情緒最大的里程碑--孩子學會了區別親疏遠近. 這樣的焦慮與抗議只說了一件事--"我需要你, 因為你和別人對我的意義不一樣." 在這個階段裡爸媽可以學習嘗試理解寶寶因為害怕失去而大聲抗議的原因. 也是在這個時期, 我們鼓勵爸媽多擁抱孩子, 多用行動來增進交流式地情感!

六到十二個月的寶寶讓爸媽充滿驚奇, 不管是動作上的移動或是嘴裡發出的聲音, 很快地, 某一天我們會突然驚覺寶寶看起來像個小幼兒了. 那個曾經“乖乖躺著的寶寶”不見了. 非常希望看完這篇文章, 爸媽們可以理解在這些忙碌的探索和經驗中, 寶寶如何幫助自己腦部的發展, 也希望爸媽們可以理解自己每天的互動如何促發了寶寶的腦部發展. 因為這些付出是爸媽們可以給與寶寶最寶貴的禮物!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如何處理當爸媽的心理壓力

最近讀了一篇談爸媽的同儕壓力的文章, 加上對自己與身邊朋友的觀察, 覺得其實爸媽之間的同儕比較壓力; 或是爸媽和長輩之間因為教養不同而產生壓力源; 是很值得關注的議題. 雖然這篇文章不是只針對嬰幼兒族群的爸媽而寫, 還是想跟大家分享.

近年來, 資訊的多元化與網路平台的便利給與親職資訊許多豐富的方向, 但是對於爸媽如何選擇卻容易感覺困惑--例如: 如果爸媽注重的是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容易面臨同儕間擔憂孩子無法適應日後的責任與壓力; 如果爸媽注重的是孩子的課業表現, 又容易面臨被同儕貼上虎媽或鷹爸的標籤. 最近一次的公開演講也有家長困惑地詢問在不同的專家那得到相左的建議, 自己感覺無法適從. 他以諮詢我的專業意見為出發點, 有些諷刺地得到了第三種答案:

聽完他困惑的陳述, 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 "爸爸, 你自己的信念是什麼?“

身為一個早期親子關係的提倡者, 我更關注爸媽自己相信些什麼, 因為爸媽的信念會影響自己如何思考孩子的行為與接下來和孩子間的互動. 爸媽的角色其實有很大的一部份在於理解和接受孩子, 以及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和孩子一起一步步經驗如何解決. 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 爸媽會培養出對當爸媽的直覺--這個直覺建立在選擇什麼或做什麼是對自己的家庭最好的. 換句話說, 因著對孩子氣質的瞭解與對和伴侶間溝通的默契, 我們建立一個當爸媽的直覺--不管做什麼決定, 或是犯了什麼錯誤, 一起走過的過程得到的結果, 會是對這整個家庭最好的決定!

因此與其讓不同親職潮流與專家建議湊出自己當爸媽的樣貌, 我們更應該以自己的親職直覺為核心來選擇適合我們的資訊, 嘗試應用在我們的親子互動中. 因此就算是朋友們可能急於將寶貝送去全腦開發, 或是長輩告訴你寶貝在上小學前應該無憂無慮, 盡量滿足他們所有需求. 我們會跟伴侶討論到底希望和孩子一起有什麼樣的生活經驗, 這樣逐漸建立當爸媽的直覺是很重要的. 也是抗衡周遭同儕比較, 減低自己當爸媽心理上的壓力最好方式. 在此, 我想分享下面幾個方向幫助大家堅定自己當爸媽的信念與培養親職直覺:

1. 思考自己認為當爸媽最重要的事為何: 我們希望孩子如何成長?我們希望如何經營家庭?如何和伴侶一起在教養上站在同一個陣線?當我們可以用幾句話來回達這些問題時, 自己當爸媽的核心信念就會浮現出來, 因此我們不會輕易地被分歧的聲音或意見影響.

2. 思考自己的期待與現實的限制, 找到平衡: 每個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邁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為了這個所謂的成功, 我們常常會幫孩子決定學習的範圍與方向. 例如望子成龍的爸媽安排許多才藝課程, 但是我們思考過孩子的意願嗎?我們思考過家庭生活因為這些選擇而產生, 經濟上的甚至是情感上的影響嗎?例如為了上才藝無法全家團聚吃晚餐等等, 長期下來是對這個家庭最好的嗎?其實, 在必要的時候和現實妥協或是放手, 找到新的平衡是當爸媽需要擁有的彈性.

3. 學習信任自己的直覺: 不管有多少專家給建議, 其實, 最懂孩子的應該是爸媽. 因此不管他人說了什麼, 建議什麼. 把他們當作是好意幫忙但是不全部了解狀況的人. 不需要太被他人的意見耗損, 不過, 這個前提是爸媽要能夠經常性地思考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而不是自我地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或是好的而不知變通. 因為足夠好的爸媽會具備彈性來因應孩子成長而做調整自己的親職方式.

人生的課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親職也是一樣, 適合他人未必適合自己, 因為每個人的個性, 早期生命經驗, 原生家庭的帶養文化都不盡相同, 因為帶養著孩子, 我們擁有另一個機會更認識自己. 在雕塑與映射親職直覺的過程中, 我們不只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家庭意義, 也帶給了孩子生命中深遠的影響, 讓雙方都能感謝對方在自己生命中的存在!


Monday, March 9,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0-6個月

美國全國知名的國立嬰幼兒與家庭組織“零到三歲(Zero to Three)"推出了一系列幫助爸媽瞭解寶寶腦部發展的互動式知識庫http://www.zerotothree.org/child-development/brain-development/baby-brain-map.html. 裡面的知識是由波士頓大學, 芝加哥的Erikson Insitute和零到三歲以研究為基礎, 一起合作建構出來的. 我個人覺得很有價值, 因此希望介紹這個網站給與的知識, 幫助爸媽瞭解自己孩子腦部的發展, 也幫助爸媽思考自己在照顧寶寶上做些什麼可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在這個知識庫裡, 選擇不同年齡層會有不同的引導問題與答案, 爸媽也可以看到不同腦部的區塊影響寶寶什麼樣的發展能力. 我想整理一下用兩篇幅來摘要這些答案與建議. 第一個選擇的時間是懷孕時期, 文中提到在受孕後一周左右, 胎兒的腦部就已經開始發展, 在胎兒出生時, 腦部的腦細胞加上神經元可以達到十億, 但是這些細胞或神經元的連結需要靠後天環境的刺激來幫忙, 此時爸媽需要提醒自己, 在出生的前幾週, 大部份寶寶身體的運作是由lower brain, 也就是主宰生存與否的杏仁核, 腦幹等腦部位來主宰的, 因此寶寶的大哭, 吐奶, 馬上弄髒剛換好的尿布等等都不是他“故意”針對爸媽而來的行為,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於爸媽的獎賞和惩罰也無法有太多的理解, 因此在生命前幾週, 最好的心理健康帶養方式就是滿足寶寶的需求.

當我們選擇零到兩個月大寶寶的腦部發展時, 我們可以看到哺餵母奶對於寶寶腦部發展的重要性--母奶中富含油脂可以幫助神經元與腦細胞覆蓋“髓鞘質”, 髓鞘幫助神經元與腦細胞傳達與接收更清楚的訊號. 雖然如此, 文中並無強調非要餵養母奶不可, 反而是呼籲大家尊重母親餵養方式的選擇, 我想原因很簡單, 如果因為餵養母奶讓媽媽承受極大的壓力, 弄得親子關係緊張,  反而得不償失. 因為文中花更多的篇幅來提醒爸媽們在餵養時給寶寶關愛的注視與舒適的碰觸, 這些刺激與互動更能促進寶寶腦部的發展.

碰觸與擁抱(touch)是新生兒到六個月大的寶寶最重要的一個感官經驗, 經由碰觸與擁抱, 寶寶建立起安全感, 安穩地在爸媽懷裡的感覺就像是在子宮裡一樣, 不用擔心會墜落. 因此文中鼓勵多抱抱寶寶.  有的爸媽會擔心多抱抱寶寶會不會寵壞他, 其實到了一歲左右, 當寶寶發展出更多的動作技能時, 爸媽抱抱寶寶的機會會跟著減少, 因此不要擔心寶寶永遠會需要你抱著他. 此外, 之前提到的嬰幼兒按摩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在嬰幼兒按摩裡, 爸媽不只按摩寶寶的全身, 還包括關愛的眼神和語調, 幫助寶寶進入自我調節. 不過, 當寶寶有先天狀況無法被抱在懷裡時, 千萬不要忘記用眼神與聲音“擁抱”寶寶, 因為傳達愛的方式有許多種. 

如果爸媽想要促進零到六個月大的寶寶的語言發展,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和寶寶說話, 照顧寶寶時告訴寶寶現在你要為他做什麼, 帶他去哪裡之前也可以先告訴他, 雖然寶寶不能瞭解你抽象的話語, 但是你不斷地跟他說話傳達的是一個安全感與深厚的感情, 也提供了許多機會讓他用自己的聲音回應你. 一般而言, 兩三個月的寶寶會開始用聲音(cooing)回應爸媽. 在促進寶寶的視覺發展上, 文中提到不需要花錢去買許多的黑白玩具.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見怪不怪的物體對寶寶來說都是很有趣的, 讓寶寶可以看到你, 爸媽豐富多變的表情是最好的刺激. 通常寶寶在三到六個月之間, 兩隻眼睛的視線應該要可以聚焦在一起, 如果這件事沒有發生, 寶寶的視線會交錯, 這樣的情況叫做Strabismus, 此時為了不要有雙重影像, 寶寶會停止使用其中一隻眼睛. 所以觀察到寶寶有這個情況要記得諮詢小兒科醫師.

關於聽覺發展, 爸媽有時候會有疑問包括“放音樂給寶寶聽可以促進他的腦部發展嗎?”其實目前並沒有研究可以清楚地指認音樂與寶寶腦部開發的關連. 但是音樂的確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 從古至今, 搖籃曲大多都是輕柔的旋律, 因此即使不能確切地證實何種音樂可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多放音樂給寶寶聽還是可以讓寶寶接收到不同刺激, 依照音樂的形式與節奏可以幫助寶寶更警醒或是更放鬆, 不過音量不宜太過大聲因為寶寶的聽覺還很脆弱容易損傷. 除了播放音樂, 也不要忘了寶寶最愛的聲音--爸媽的聲音. 可以試著對寶寶唱兒歌. 在唱兒歌給寶寶聽的過程裡, 寶寶可以感受到你的關愛, 你的歌聲不管會不會走音, 都是他們最熟悉最偏愛的聲音, 幫助他們情緒平穩也幫助你自己和寶寶建立更深厚的依附關係!












Thursday, February 26, 2015

親子互動與平穩情緒對寶寶腦部發展的貢獻

最近因為準備幾個邀約演講, 在Youtube上看了幾個哈佛大學出版的短片. 針對寶寶的情緒與腦部發展的關連做了很好的介紹, 第一個影片是談神經元如何能夠強化連結, 音著後天的環境來塑造腦部區塊的活躍程度. 第二個短片是談嬰幼兒時期, 親子互動如何促進不同腦部區塊的發展. 第三個短片是談孩子的情緒如何影響它的身體反應, 長期處在壓力或強烈的情緒下, 孩子的腦部發展會如何受影響. 藉由這三個短片, 我想跟大家再度強調帶養情緒平穩的寶寶與進行豐富的互動, 對寶寶們的全面發展會有多麼巨大的貢獻!







Thursday, February 19,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和住院的新生寶寶建立依附關係

除了一般的帶養主題,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想寫一些當父母時可能遇到的情感挑戰議題,例如早產兒的心理帶養或是懷孕時期自己面臨的健康挑戰等等。這些不同的情況對於爸媽和寶寶之間建立依附關係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覺得這些不同的情況都值得我們一起思考,反映,當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時,這是什麼樣的情感經歷,它如何影響自己進入當爸媽的角色,自己如何和孩子連結,如何建立關係等等。 

今天想來談談一出生就必須住院的新生寶寶,包括早產兒或是有健康議題必須留院治療的寶寶。沒有爸媽在懷孕時期希望遇到這樣的事,但是有時候這樣的事真的發生了,也許懷孕時狀況不好常常臥床,也許即使如此,寶寶還是早產了;也許寶寶有一些身體上的症狀需要醫療資源馬上介入等等。人生充滿著驚奇和挑戰,當爸媽這件事既是人生的一部份,當然也會充滿驚奇和挑戰,如果真的遇到這些狀況,該為自己做些什麼,可以為寶寶做些什麼讓彼此的依附關係更親密呢? 

1. 允許自己感覺複雜的情緒--你可能會驚慌,會憤怒,會緊張,會擔心,身為一個爸媽,你會為孩子的狀況擔心,身心都疲憊的狀態下,爸媽兩個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是最好的方式。

2. 經常地探視--對於自己的焦慮和擔心,多探視寶寶可以幫助爸媽舒解這些緊湊的情緒。在探視時,即使隔著保溫箱,你都可以對他說話,為他加油鼓勵他成熟或好起來,若醫院允許,看看有沒有可能留個錄音機讓你的聲音和想對寶寶說的話可以常常在他耳邊播放。 

3. 餵母奶--雖然有些寶寶可能因為過於早產無或是有其它健康狀況無法吸吮,你還是可以諮詢醫院的護理人員看看有沒有可能用管子餵養母奶,當然這必須要看寶寶的健康狀態來決定,如果寶寶狀況許可,能夠餵養一點母奶,對於雙方在這個無助情境的感受會有抒發的功能。

4. 袋鼠療法 --當你的寶寶復原到某個程度時,和醫療團隊諮詢過後,可以多用袋鼠療法,讓寶寶只穿尿布,趴在你的胸部上,感覺彼此的肌膚相親,許多研究顯示,這樣的肌膚之親可以促進寶寶調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和媽媽胸部的靠近讓寶寶可以聞到母乳的味道,愛撫和觸摸傳達許多依附的情感,即使無法將寶寶抱起來讓他趴在身上,多愛撫和觸摸對於建立愛的關係是很有幫助的。 

5. 積極地瞭解醫療程序--醫院是一個容易讓人情感過度負荷的地方,醫護人員的行色匆忙,許多醫療程序在為了保全生命之下不得不有入侵性,這些都讓人容易焦慮,當治療是針對巴掌大的寶寶或是新生寶寶時,龐大的擔心甚至讓爸媽無以名之,此時,針對寶寶的醫療程序進行瞭解,甚至是醫療機械的作用等等,瞭解能夠讓爸媽安定下來,因為人的恐懼總和未知連結在一起。 

6. 給予寶寶特別的陪伴--除了播放你對他說的話以外,經過醫院的許可,有沒有可能在探視的時候,用醫院包裹寶寶的包巾來摩擦自己的肌膚,讓包巾有你的味道,在你離開後還可以陪伴寶寶。甚至是貼一張爸媽的照片在保溫箱上等等,讓你們可以用觸覺,視覺,嗅覺和聽覺等不同感官刺激的方式來和寶寶建立依附關係。 

7. 當寶寶出院後--在寶寶出院前,預備自己如果在家寶寶健康又有狀況,自己可以如何處理,想好醫療的SOP可以預備自己在突發狀況下鎮定地處理危機。如果寶寶在保溫箱養到夠重可以回家時,之前提心弔膽的爸媽們會開始經歷一般爸媽們的睡眠不足予照顧的疲累。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臨床服務裡,在寶寶滿兩歲以前 (我們給寶寶兩年的時間趕上),我們通常會將寶寶的生理年齡減掉早產的週數,這個數字才會是寶寶大約的發展年齡,例如18個月大的寶寶,早產一個月,他的發展年齡應該是17個月,也就是爸媽要觀察的是17個月的發展狀況,而不是對應他18個月生理年齡的發展。 

對於家有住院寶寶或是早產寶寶的家庭,爸媽在喜氣裡總感覺會多ㄧ份擔心, 許多和我一起工作過的爸媽在談到自己的早產寶寶時會跟我分享,自己總忍不住想著這樣辛苦的開始會不會影響孩子所有的發展或未來的能力。我希望在看了這麼多文章後,爸媽們可以有一個清楚地輪廓--我們也許無法改變先天的限制,但是後天的環境如果我們可以提供愛與映射式的帶養,我們之間緊密的依附關係就會是孩子全面發展最大的推手!

Monday, February 9, 2015

如何從洗澡中傳達情感--Thalasso Bain Bebe par Sonia Rochel

在最後幾次到UCSF參訪, 帶領討論團體時我們看了這個影片, 這是一個法國的護士有鑒於新手爸媽通常為寶寶洗澡時都很緊張, 而上傳的一個影片。在看這個影片時, 看得到護士穩定又溫柔地讓水流過寶寶的身體,一邊對他說話,寶寶情緒穩定甚至可以感覺得出來寶寶的放鬆, 雖然不是被包裹而是四肢散開的狀態, 寶寶卻沒有緊張哭泣, 想分享這個影片給家有寶寶的爸媽看, 如果一周可以有一次這樣的洗澡經驗, 對於親子關係的建立一定很有幫助, 這些觸摸也可以幫助寶寶全面的發展!




Thursday, February 5, 2015

培養心理健康的帶養--處理分離焦慮

上一篇文章提到嬰幼兒在面對和爸媽的分離時,心理上會經歷的發展階段,相信很多爸媽接下來會很希望我們來談談如何幫助幼兒面對這些不同的階段,在日常層面中,這些問題可能包括: 寶貝害怕新事物,怎麼辦? 從自己照顧到送寶貝去上學時,該如何幫助寶寶分離?早上送寶貝上幼幼班時,他總是一直哭鬧怎麼辦?分離焦慮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我想在這一篇文章挑選一個較常遇到的狀況來思考:早上送寶貝上幼幼班或小班時,寶貝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許多幼稚園老師常常建議爸媽趕快離開,看不到爸媽寶貝哭一下自己慢慢就會好了,如果十八相送,反而會延長寶貝的大哭,一點幫助也沒有,有些老師甚至會建議爸媽偷偷離開,不需要道別等等,這些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影響嗎?事實上,如果從長期的時間來看,這樣的失落在你們的親子關係裡只佔一小部份,因為孩子最終會明白當你來接他時,你還是像離開前一樣愛他,所以不會造成太大難以撫平的“創傷”,但是,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寶貝們可以帶著平穩的情緒進入新的一天呢?

我想要提溫尼考特(D. D. Winnicott)談到獨立分離時所說的“過渡性空間”與“過渡性客體”,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不用理論來解釋,我想用史奴比漫畫裡那個帶著毛毯的小男孩來解釋會用更容易瞭解,毛毯就是孩子的過渡性客體,在這個客體上,孩子有絕對的控制,他可以發狂地愛也可以盡情地攻擊,同時,毛毯也提供他一個熟悉的安全感,它溫暖柔軟就像和爸媽在一起一樣,因此當他感到焦慮時,毛毯的觸感可以讓他在內在握持住自己的依附對象,換言之,毛毯提供了一個象徵式的意義,幫助孩子把握住自己爸媽提供的安全感。讓他們可以在情緒最被攪亂時調節自己的情感。

所以爸媽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循序漸進與運用象徵式地過渡性客體會很有幫助,循序漸進的分離包括在上幼稚園前先有一些分離經驗,例如上親子課程,媽媽把寶寶托給親人照顧放假兩小時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小小的分離,我們會觀察寶寶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這是寶寶可以承受的劑量,如果寶寶無法承受,你要允許他們一直不斷地“再趨近”,直到他們覺得分離還是安全為止(他們不會因為跟你分離就失去你)。

象徵式的過渡性客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想舉自己嘗試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由於我自己在家帶養兩個嬰幼兒,因此在開始送孩子上幼稚園時,孩子也經歷了一段的分離焦慮,我的做法是每一次都和孩子好好地道別,詢問他們最後抱抱時想要數到20還是50(讓他們做選擇,他們比較有控制的感覺),抱完放下孩子開始哭時,我會慎重地拿出一張自己的名片,對他們說 “這是媽媽很重要的東西,請你幫我保管,你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想念媽媽時就拿出來看一看,下午我來接你的時候,你要還給我,好嗎?“ 然後將寶貝交給老師。這個媽媽托付的名片變成了一個過渡性客體,當然媽媽準時來接他們是很重要的事。記得我的孩子有次告訴我,”媽媽,中午我好想念你的時候,我就把手放在口袋一直摸“車票“ (我的名片)”,這個客體提供了一個憑藉,讓他可以因為觸摸得到暫時壓抑自己的焦慮。經過一段時間後 (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孩子學到慢慢調節自己的焦慮,當我再提議給名片時,寶貝自己說不需要了,最後是每天快樂地上學去。

在這兩個做法之下,我還建議預備孩子的情感。在上學的路上我會告訴他們等一下會發生的分離,告訴他們我知道這對他們有多困難,他們做過什麼努力來幫助自己(哪天哭得比較短,後來跟朋友玩什麼),告訴他們我會期帶來接他們回家,預備即將面對的分離,好處是寶貝開始在腦海中預演這些情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以幫助寶貝們做心理的預備,當你映射給他們你明白這樣的分離很困難,但是你們一起努力面對時,你會發現寶貝的分離焦慮逐漸減低,終於可以快樂順利地進入團體生活!


Monday, February 2, 2015

 幼兒與爸媽之間的分離

因為最近被詢問了家裡幼兒的分離焦慮如何處理,因此決定先把遊戲的主題擱在一旁,來寫這一篇文章。在今年五月份,我即將出版的嬰幼兒心理的教養書裡有一個章節探討分離焦慮,從簡單介紹溫尼考特的理論幫助爸媽想如何適合的方式來幫助嬰幼兒面對循序漸進的分離。分離是兩三歲幼兒最重要的心理與情感發展任務,如果可以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培養和爸媽分離的能力,對於內在自我感的形成與日後的獨立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反之,如果分離的過程充滿龐大的焦慮,而這些負面的感覺不能被照顧者涵容,進入共同調節, 幼兒們便帶著這樣的焦慮,影響他和世界的關係與互動。

分離到底是如何發生呢?我想要提一部份馬勒的理論來幫助爸媽理解在不同發展階段,嬰幼兒怎麼開始和爸媽分離?馬勒認為分離指得是在發展中嬰幼兒的心智開始能夠區分自己和爸媽,個體化指得是嬰幼兒的自我開始發展,他的智能發展幫助他開始建立認同,在分離個體化的階段中分三個階段:

1. 第一個階段叫做“區別” (Differentiation), 指得是五到九個月的嬰幼兒開始察覺到周遭與自己的興趣,媽媽成為一個參照的方向與指標,寶寶會在探索新東西時再看一下, 這個checking back 的當下, 寶寶區別爸媽和自己擁有兩個心智。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因為工作關係必須離開他七八個月的寶寶,她說當她回家時,她的寶寶一直盯著她看,彷彿不希望她再離開。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表示在這個分離個體化的階段,寶寶開始覺查到媽媽和我各自心智的不同。

在這個階段裡, 我們希望爸媽在寶寶的安全範圍內陪伴他一起互動, 由於動作還不是非常穩固, 這個安全範圍建議照顧者或爸媽就在手臂內可以反應的距離和寶寶互動, 或是讓寶寶坐在自己腿上, 這樣寶寶在探索下會覺得安全。

2. 第二個階段是“練習” (Practicing), 指得是9到16個月的嬰幼兒因為動作技能的獲得可以開始探索他的生活周遭,這是第一個真正分離的階段, 但是馬勒認為在和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在一起時,嬰幼兒還是感覺雙方是一體的。這些動作上的分離經驗開始幫助寶寶體驗到在分離時興奮與害怕的情感同時存在, 他正在練習跟爸媽短暫的分開,這裡指得是肢體上的分開。

在這個階段, 我們希望爸媽可以理解與支持幼兒的分離與探索需求, 那些可以允許嬰幼兒分離去盡情探索但是又可以在寶寶視線可及讓他感覺安全的爸媽, 可以幫助寶寶在分離的過程感到安全平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在互動中, 嬰兒由於探索行為觸及到安全的議題會開始面臨爸媽的限制,於是情感上特別容易經驗到挫折,在這個階段裡, 如果爸媽兩個人能夠共同帶養ㄓㄜ與規範這個寶貝將有助於寶寶在分離經驗中有更豐富的情緒體驗,也比較能夠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馬勒認為這個階段是嬰兒自我“孵化”的階段, 嬰兒們第一次瞭解自己的自我並不和媽媽的自我連結在一起。

3. 第三個階段是“再趨近” (Reapproachment),15個月以上的幼兒以語言與更多的肢體動作經驗到更多和主要照顧者的分離,這個時候,幼兒理解到肢體的分離和心靈的分離有關連,在這個階段, 幼兒的世界充滿新奇與挑戰, 他們的情緒也隨著這些日常體驗而激發,因此, 幼兒們在某些時刻反而容易再度趨近媽媽,包括想和媽媽分享自己的發現,分離的時候需要照顧者在他的視線範圍內等等 (有些幼兒甚至無法允許媽媽上廁所關門),爸媽們需要記住這些分離經驗所帶來的強烈情緒或是黏人的行為都只是階段性的 如果爸媽可以用溫柔又堅定的一致反應來涵容孩子的強烈情緒, 包括理解, 同理等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們整合自己內在的衝突,讓他們慢慢地在和照顧者的關係中建立起屬於於自己的認同,因此理解幼兒們的分離有這樣的階段對於親職的因應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瞭解分離的不同進程, 我們也理解了爸媽和主要照顧者依照這三個階段嬰幼兒需求的不同, 而會做的細微調整, 下一篇文章希望預備爸媽面對再趨近階段時幼兒常有的情緒起伏, 應該思考的處理方式做討論。

Mahler, M.S. (1974).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Psychoanal. St Child, 29:89-106

Saturday, January 24, 2015

嬰幼兒的學習--遊戲的重要性

上一篇文章談到促進手足相處時可以幫助他們玩在一起,因此,順著這個脈絡,我想來談談關於“遊戲”對寶貝的重要性。身為父母,面對坊間許多全腦開發,皮質檢定,嬰幼兒親子課程的宣傳,我們不免陷入重重困惑--到底嬰幼兒們該在何時開始學習?到底該讓他們學習什麼?其實不管是學習音樂或體能等等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0-3歲嬰幼兒最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有下列幾個條件:

1. 關係取向: 再好的老師在這個年齡層其實都比不上寶貝最愛的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只要和爸媽在一起時感覺正向溫暖,雙方一起經驗的事情對寶貝來說都會是有趣的學習。若寶貝的爸媽沒有參與學習,寶貝們必須和自己互動的這個成人有安全的關係,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大人希望他放的事物上。

2. 過程能夠引發情感的學習: 神經生理的研究中,發現孩子經驗到新奇,有趣,或是好奇等這些強烈情感時,會引發賀爾蒙的分泌加速腦神經的突觸連結,建立迴路,加速孩子的腦部學習,因此遊戲可以說是最能幫助嬰幼兒學習的方式。

3. 自我情緒的調節能力: 跟大人一樣,當寶貝的情緒不平穩時,他很難靜下心來,因此, 在所謂的"學習"之前,依附關係提供了共同調節,換句話說,因為跟你的深厚情感,寶寶在有壓力情緒不穩定時,你可以安撫他幫助他們的情緒維持平穩的基準,讓他們能夠準備好以互動的方式經驗自己的學習。

為什麼說遊戲是最好的學習呢?最近我讀了一篇很有名美國小兒科協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論文談到孩子的自由遊戲(free play) 對發展的重要性。其中談到玩手機或是電動,和一般的自由遊戲的不同時,小兒科醫師認為這些電子產品提供的是一個被動的遊戲,孩子在這些遊戲裡無法主動創造和想像他只能因應,雖然這提供了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但是人類進步來源的創造力卻無法在這些電子遊戲中被培養出來。而自由遊戲不一樣,如果妳觀察過幼稚園的孩子甚至是小一小二的孩子玩,你就可以觀察到他們是如何不斷創造新的玩法,如何在社交團體裡以互動與分享的方式一起玩。

遊戲促進認知,情感,心理,社交等全面性的發展,在遊戲中,幼兒們整合自己發展上獲得的所有技巧,包括語言動作或是認知在遊戲情境中,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我曾經有個臨床督導說:“孩子們遊戲的時候其實是在工作”,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將他觀察到的與理解到的世界,藉由遊戲來進行整合慢慢內化至他的認知與心理裡。在自由遊戲裡,他可以創造,他可以想像,可以經驗,可以發掘,他可以有更多和成人或是其他同儕的社交經驗。在心理層面,遊戲,尤其是假扮遊戲,還提供了一個心理補償--藉由演出不同角色,孩子可以不只是孩子,孩子可以化身為他想像的不同角色,在這些角色中內化社會對這些角色的期待與這些角色的抽象意義。

猶有甚者在生活中身為幼兒開始被規範被限制的挫折與負面情緒,都可以透過遊戲來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平衡。因此遊戲有催化寶貝發展的重要意義!如果爸媽們想問三歲以前最重要的整體發展任務,除了學會自我調節情緒以外我想會是在自然情境下跟自己信任的成人進行互動,以遊戲的方式來表達理解自己認識與想像的世界!

Ginsburg, K.R., The Importane of Play in promoting healthy child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ing strong parent-child bonds. Pediatrics, Jan 119(1): 182-91

Friday, January 16,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引導手足相處

這篇文章是寫給家裡有兩個以上幼兒的爸媽,或是準備生第二胎的爸媽。我和很多家有兩個嬰幼兒的爸媽一起工作過,但是我發現手足間的忌妒與競爭常常被爸媽們輕描淡寫地看待甚至是忽略,直到衝突的頻率與孩子們的情緒激烈到某個程度,爸媽們才願意正視爭寵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我猜想這有一部份可能是因為傳統文化中的兄友弟恭是理想家庭的一部份,因此似乎沒有人願意去談也不知道如何去談手足之間的衝突,以及該如何處理。但是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我必須要說,不管你的老大展現出對弟妹多少的愛,他還是會有忌妒的時候;不管你的老二從生下來就經驗到必須和老大分享你,他還是會有想獨佔你的時候。你必須理解這樣的排他性是有其生物演化的根源,當他獨佔你的注意力時,他能夠確保自己存活下來。因此,手足競爭是自然的一部份,手足的融洽相處是一種學習,需要爸媽漸進式的引導與協調才能真正的紮根。

如果我們從思考幼兒的經驗出發,當他生命中原來只有你每天跟他在一起,突然某一天,一個軟趴趴的嬰兒出現了,他會發現以下的改變:當Baby哭時,不管你正在做什麼,你一定會先抱Baby, 你會要他小聲一點因為Baby要睡覺,你給Baby餵奶時無法陪他玩,更糟的是你開始要他成熟,要疼愛弟妹,要禮讓弟妹,即便他每天觀察到你日漸隆起的肚子,或是你努力地預備他即將會有一個弟弟或是妹妹到來,這些你用的抽象的語言,包括疼愛或禮讓, 甚至是請他當很棒的大哥哥大姐姐,都是兩三歲的他很難理解的。

當我們客觀地來想幼兒經驗中的改變,在弟妹來臨後,他至少會感覺自己有一半的時間失去你,這樣的生活轉變是他人生第一個強大的失落!面對失落,人的基本反應包括了傷心與憤怒,傷心的時候會退縮,憤怒的時候會攻擊,幼兒們也是這樣,這些情感有可能很強烈地存在在他們的心裡,某些時刻當他看到或是感覺到這些情感,他就會有一些尋求注意力的行為出現,包括好的與壞的行為,好的行為包括去疼愛弟妹,給弟妹玩具或是溫柔地跟弟妹互動,這些好行為一開始很難真的是因為他愛弟弟或妹妹,比較可能是因為他愛你,他想要做對的事來得到你的讚美與注意力。這個時候你的誇獎能夠幫助他把這樣的行為--“慷慨” “疼愛“ “溫柔” 等等內化成自我的一部份,而更願意做更多這樣的事。

當然,除了好行為,也有讓大人傷腦筋的行為,例如搶弟妹東西或是欺負弟妹等。這個時候,如果爸媽只看到他表面行為的呈現,沒有思考行為底下的心理意義,那他的情感無法被理解,不知道如何用言語表達,有時候他就只能用更強烈的方式來表達,反而影響了你們之間的親子情感,甚至影響家庭的關係品質。如果親職技巧只針對遏止他的問題行為,而沒有針對行為底下的心理意義,他只會從一個攻擊行為換過另一個攻擊行為,變成治標不治本,更令人擔心的是,他持續的攻擊行為可能會改變你對他這個孩子的觀感,進而影響你跟他互動的方式。

所以針對手足之間的競爭,爸媽到底該如何循序漸進的引導呢?映射式的思考(請參見之前文章)可以在一開始的情感連結派上用場,如果孩子呈現的是問題行為,可以幫他定義出他這個行為下的真正情緒經驗,例如你會說“你打弟弟是因為你忌妒媽媽現在在抱他“. 確定弟弟的安全後,不要害怕告訴孩子他現在的情感經驗,因為你就是因為要幫他才介入處理,然後你可以跟他約定等一下你放下弟弟後,你會抱他,讓他選擇在哪個角落被抱抱,讓他決定抱抱要數到五十下或是一百下那麼久,針對忌妒的情緒最有效的處理就是給與他足夠的安全感,而且是一對一的方式,讓他可以重溫以前獨佔你的時光,增加他的安全感。因此,這會是全家一起努力的情況,因為你會需要伴侶照顧其他的孩子。他必須要先有安全感,他才能開始放鬆,開始明白弟妹的存在不那麼有威脅,當他開始放鬆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是建立手足間情感的最好時機!

以下是嬰幼兒時期增進手足情感的幾個方式:
1. 讓彼此都有一些自己擁有的東西:雖然老二可以用老大的東西,這並不表示老大可以放手,挑選價錢合理的玩具,添購幾樣給老二。當彼此都擁有自己的東西時,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如何尊重對方,如何分享與輪流。

2. 在社交情境裡盡量照顧老大的情緒:當你帶孩子們出去時,年紀小的通常容易被讚美,年紀大的容易被忽略,但是孩子總會聽著成人間的對話,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對啊, 小的就是像他的哥哥/ 姐姐,頭髮才會很漂亮“

3. 盡量避免要老大當保姆:讚美他的自願幫忙,但是不要一天到晚委任他為弟妹做許多事,我們已經不是那麼辛苦的上一代,需要由年長的孩子撫養年幼的孩子,孩子們就應該是孩子,沒有童年的孩子成長後在心裡層面上都可能付出代價。因此讓手足間的角色盡量公平一點,對於他們和睦相處也會有幫助。

4. 鼓勵手足分享可以一起玩的遊戲:當年紀差距較大,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爸媽可以思考雙方玩的遊戲是否有交集,甚至是創造出新遊戲。例如一個喜歡拼拼圖,另一個喜歡抓取,可不可以請小的抓取可能的拼圖塊給哥哥姐姐,或是兩個一起玩一個遊戲。當我自己陪兩個幼兒在家時,我們發明了一些遊戲,讓兩個孩子到現在都還津津樂道,例如 “瘋狂大賽”,我們用撕碎的廢紙替對方撒雪花,然後嘗試用這些紙屑堆出不同動物的形狀,我知道根本沒有“大賽”的意思在遊戲裡,但是兩個孩子們一起命名,一起定規則,這個遊戲讓我們可以玩好幾個小時,最後收拾時大家一起幫忙放在大塑膠袋裡下次再使用。

當孩子們開始累積“原來對方不是只有跟我搶,我跟他在一起很開心時”,手足間的情感便會越來越紮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爸媽花時間去引導,孩子們的良性互動會增加,彼此間感情也會越深厚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就算偶爾爭吵也很快會和好,他們之間的好感情會讓整個家庭的情感流動更溫暖喔!

Tinglof (2009) Double Duty--the parents' Guide to raising Twins, from pregnancy through the school year, Mc Graw Hill, p. 68


Sunday, January 11,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一到三歲幼兒的挑食 5

在臨床的餵食困難裡,我們面臨較為輕微的帶養議題是幼兒的挑食情況,當寶貝嚴重挑食或是只吃特定幾種食物時,局限的營養涉取總讓照顧者感覺非常傷腦筋,你一定會好奇以心理健康的角度,強調維持孩子吃飯時的平穩情緒,如何幫助他逐漸從嚴重挑食的情況改善呢?好像非常困難!其實Winnicott溫尼考特所說的如何以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來給他挑戰,是我自己也奉為圭臬的黃金法則,爸媽提供小小的變化可以是在嚼感,形狀,或是顏色上做改變,讓他的情緒波動不至於過大願意嘗試。

許多家長有比較被動的做法,包括偷偷地在做飯時將孩子不喜歡的元素加進喜歡的元素裡。我所謂的被動做法是因為孩子的自主決定並沒有因為爸媽這樣的做法而提升。例如有位媽媽將孩子不喜歡的胡蘿蔔切碎加到肉丸子裡面,這個好處是如果她喜歡的那個元素夠多(肉丸子),他可能會願意吃。一但他願意吃,照顧者就可以依照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慢慢加多胡蘿蔔的份量,讓他越來越習慣口味與口感,直到他可以不需要肉丸子也願意吃胡蘿蔔。

對於孩子害怕或是逃避的孩子,請避免一直對孩子說”你要吃...因為他很有營養.“(我也曾這樣對孩子說)但是我發現,當我們說越多時,他們只會感覺不被瞭解,因此,身為爸媽,我們需要瞭解的是她為什麼拒絕,以及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做什麼來改善他的感覺。這樣看起來循序漸進的調整似乎非常辛苦,因為你必須在烹調上花心思做這樣的改變,但是其實,孩子的發展議題總會有幾段時期爸媽會特別辛苦,如果辛苦這幾個月可以幫助孩子從局限的飲食範圍中鬆綁,這樣的辛苦其實是很有代價的。

那什麼是培養主動改善的方式呢?有時候,針對寶貝的年紀不同有不同的做法,三四歲的寶貝在我們的服務中,常會以團體餵食的方式開始,因為這個年紀的寶貝會觀察別的孩子在做什麼, 因此我們會用一個“午餐野餐”的形式來進行餵食,以前一篇分享的為原則來準備食物,小小的變化可以是在嚼感,形狀,或是顏色上,在確定孩子有機餓感時,互相分享自己帶的食物,以觀察別人的進食為開始幫助孩子對食物感覺放心,願意嘗試。你說,如果他們不願意嘗試怎麼辦? 如果他們不願意嘗試,可以讓他們只是玩或是探索這個食物,因為在孩子放到嘴巴之前,他們必須要能接受這個食物或是喜歡這個食物。有時候看到別的幼兒嘗試,孩子也會願意開始嘗試。

如果是四五歲幼兒挑食,他們的語言進步到可以表達的能力時,我們可以和他們嘗試溝通瞭解為什麼挑食,舉前一篇文章談到幼兒因為被青菜噎到的創傷,因而從此不敢再吃青菜, 我會建議爸媽們從同理開始,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害怕又噎到,可是人一定需要青菜的營養,所以我們今天要來實驗看看怎麼樣比較安全,可以讓你放心吃青菜” 於是你會跟幼兒一起決定把青菜切多細或多小口,讓他感覺安全可以放入嘴裡,另外,給他許可,當他覺得不安全可能會噎到時,他可以趕快把菜吐出來。這樣的許可讓他明白你把決定權給他,他自己可以做決定,但是你一定會跟他一起面對這個困難。

有些爸媽會問那用行為學派的獎賞和惩罰是否有幫助?當然如果你非常焦慮,任何嘗試的方式都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以心理層面來看,運用外在的增強物其實跟建立自主的飲食沒有太大關係,道理很簡單,如果孩子吃了某些東西只因為他想要另一樣東西,或是他要避免被處罰,這個進食經驗連結的並不是像一般孩子一樣連結進食與食物的愉悅感,這個方式不會讓孩子學到自己應該要對自己的進食負責,而當增強物失去新鮮感或吸引力後,我會擔心爸媽在餵食時會感覺更挫折,而影響到孩子的進食情緒,因此,除非是在度假,爸媽們不想擔心孩子的餵食,孩子也明顯地觀察到生活環境不一樣,我才會覺得這或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吃飯大哉問,在我們的文化中,吃飯皇帝大。但是我們要提醒自己,孩子的世界,吃飯絕對沒有玩或其他讓他著迷的事情來得重要,因此,如果你有個吃得很好的孩子,很恭喜你,因為再也沒有比孩子張大嘴巴欣然接受餵養的畫面更讓爸媽感到欣慰有成就感,如果你有個吃得不太好的孩子,請你記得他不會永遠學不會,他只是需要更多更細微你的引導與努力,幫助他學會對自己的進食負責!

Friday, January 9,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一到三歲幼兒的餵食困難 4

嬰幼兒的餵食困難在臨床的診斷工具書(DC0-3R) 裡包含六個細項,涵蓋了生理,心理與親子關係等因素可能對餵食造成的影響,不過在我的工作裡,大部份爸媽面臨的餵食困難比較不是極端地需要住院,而是包括孩子吃的過少或是嚴重挑食。研究顯示,25%健康的嬰幼兒都曾有餵食困難的情況發生,因此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在嬰幼兒心理的工作裡,我們如何和爸媽一起思考幼兒的挑食與調整餵養的方式。

在一歲左右,幼兒餵食的里程碑包含:進食時孩子的情緒是平穩的狀態,如果孩子的情緒激動或是太疲倦,他的進食無法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節奏與韻律,因此在餵食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情緒狀態對孩子的進食會很有幫助。此外,孩子會用肢體語言或哭聲向爸媽表達自己的飢餓感,爸媽們,經過一年的摸索與學習,開始可以辨別孩子飢餓的哭聲,雙方互相回應之下,餵養開始有雙方都熟悉的模式出來。所以當我們面臨幼兒的挑食行為時,這個行為常常已經發展一陣子,雙方無法改變,爸媽們感到無奈。

在觀察與評估幼兒的餵食困難時,我們會注意幾個部份,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幫助你思考孩子餵食的困難。

1. 在餵食過程中的親子關係傳達了什麼樣的情感,我們常觀察到餵食當下親子情感的流動是個惡性循環--爸媽由於焦慮而強迫餵食,造成幼兒在餵食當下情緒不穩定甚至拒絕餵食,於是爸媽們感覺挫敗而感覺憤怒或是更焦慮,由於幼兒們所有的動作,語言或是認知的發展,都在呼求他追求社會心理的“自主”,這個在餵食當下形成的power struggle於是模糊了餵食原本的心理意義(我餵養好的東西來滿足你內在的需求),在你追我逃的情況下,幼兒們的精力不是放在吃飯,而是放在如何逃避或拒絕。情感的傳遞可以細微到例如爸媽因為焦慮而選擇大一點的湯匙,或是餵養一口與兩口之間沒有給與足夠孩子咀嚼或吞嚥的時間等等。

2. 幼兒是否有口腔肌肉張力的問題,影響他進食相關的咀嚼,攪拌或是吞嚥等動作:通常當孩子吃飯吃得非常慢,但是並不是因為他不夠餓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話,我們會想知道是否他有這樣的情況影響。如果再加上他的語言發展緩慢 (一歲半應該會有六個疊字。例如媽媽,bye-bye),我非常建議家長諮詢小兒科醫師或是兒童心智科進行評估,看看是否孩子的口腔肌肉張力是較弱的,是否需要專業資源幫助孩子。

3. 幼兒是否有生理診斷影響他的進食:孩子在服藥或是先天有腸胃問題,或其他生理狀況影響他的進食,包括胃口與味蕾,讓他偏好特定的嚼感。

4. 突然出現的餵食困難,有可能和最近經歷的事件有關,不見得是像上一篇提到被青菜噎到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家庭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手足出生,爸媽其中一人可能因工作或住院等因素必須離家等等,餵食困難也許只是幼兒用的方式來告訴你他的情感無法消化最近發生的事。

如果幼兒的餵食困難是非生理的,也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任何生理因素導致他無法進行餵食,社會心理的層面影響就可能比較大,此時,我們會和家庭一起工作,理解餵食與進食對照顧者的意義,觀察並和爸媽一起瞭解餵食是如何發生,希望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目標訂立成一些很小的步驟來幫助親子重新建立餵食的情感連結,幫助爸媽鼓勵幼兒一起參與,準備自己即將吃的食物(尊重孩子自主的發展需求),在孩子非常挑食的情況下,建議爸媽進行一些小小的改變,來幫助孩子拓展他的進食範圍,例如:

食物分成嚼感,顏色與形狀三個不同的感官輸入,在提供食物的變化時,記得只做其中一樣的變化,例如孩子願意吃花椰菜,但是不願意吃其他的,或許你可以改變煮的時間,讓嚼感變得比較硬,如果孩子能接受,一周後試試相似嚼感和顏色相似但是不同形狀的菜心,看看孩子能不能接受。

日常的帶養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一天有三餐都要面臨孩子的餵養困難是不足與外人道的心酸,其實,所有的努力都來自於對孩子的愛,我們要記得提醒自己,以心理層面來看餵食困難其實不單是只有餵食的困難,它還包含親子關係間的情感流動。我們必須嘗試理解對成人來說簡單的進食,對嬰幼兒們而言至少在前幾年是個漫長的學習,從完全被動依賴到主動尋求歡喜吸收,平穩的餵食與進食可以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生長,值得我們花心思來調整!如果你感覺孩子的餵食困難已經到了讓自己不知所措的情況時,請記得諮詢小兒科醫師或是早療服務的專業人員,不要一個人悶著頭感覺挫折!

Steinberg, C. (2007) Feeding disorders of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 BCMJ, Vol, 49, No 4, pp 183-186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1-3歲幼兒期的餵食 4

一歲前後,寶寶們開始發現自己餵食的樂趣,由於手部動作的精進與口腔期的發展,他們開始用手抓取食物餵自己吃,這似乎是一個很合邏輯的嘗試,一般在五六個月前後,寶寶會開始長牙,這是寶寶的身體在預備他可以逐漸學習咀嚼與攪拌,為日後一輩子的進食習慣做準備。大約同時期,手部的動作也開始發展抓取,於是從把物體放到嘴裡去體驗到看到食物會表示興奮餵自己吃,這一切協調了所有生理動作與認知的能力。

那心理層面呢?我們先從同理開始--你想過被餵食的感覺嗎?我想如果哪天我需要被餵食,我一定希望餵我的人可以等待我吃完吞嚥了,再給我下一口,不要急急忙忙一直把食物塞到我的嘴巴。如果哪天剛好食物不是我太喜歡的口味或是我不太餓,又要一直被餵食,我可能會想辦法口語或是表情動作表達我的不喜歡,寶寶們可能表現不耐煩或拒絕食物。成人無法完全想像寶寶被餵食的經驗,對我們來說,進食是件多愉悅的事--我們感覺餓了,我們選擇吃什麼,選擇吃多少--但是在寶寶的進食經驗裡,很難經驗到後面兩者,有些照時間表餵養的照顧者甚至可能無法讓寶寶感覺到餓,就要被餵食了,所以吃飯是多美妙的事,對他而言可能不盡然。

接下來是如上一篇所述,在餵食的過程給他映射式的回應,甚至是借給他你對食物的熱愛,跟他一起嚐,做出不同的表情,讀他的表情告訴他他正在經驗的感覺等等。配合社會心理發展的"自主",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幼兒會開始建立他對食物的偏好,足夠好的爸媽會開始觀察自己的寶寶進食的喜好,依照這些瞭解來變化食物的提供,這裡的變化包括口感,形狀或是顏色的搭配。

在幼兒期,餵食可以分幾個階段,包括1. 主要由照顧者餵食,自己只抓取米果或是水果啃咬 (需要特別注意食物的形狀大小要夠大,不要讓寶寶噎到); 2. 主要照顧者餵食但也幫助寶寶自己學習餵食 3. 寶貝自己進食,偶爾才需要照顧者餵食。每對親子在過渡不同階段的時間點不一樣。這裡指每對親子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和餵食的照顧者雙方都會影響孩子學習自己獨立餵食的時間點,例如保姆為了希望趕快把孩子餵飽或是維持乾淨,決定一直餵食。沒有一定要在哪個時間點完成這些階段,不過,若希望讓孩子在三歲上幼稚園,照顧者或爸媽一定要提早幫助孩子練習,也就是給他機會學習如何餵養自己。不管你決定餵食多久,或是何時讓他開始自行餵食,我非常建議在開始餵固體食物時,就讓餵食發生在餐桌旁,把電視關掉,專心地吃飯,在一歲多時,寶寶的注意力很短,可以拿一兩個小玩具讓他娛樂自己,或是讓他嘗試餵養自己,甚至跟你互相餵養當做娛樂。

對於準備一兩歲幼兒的固體食物,我的一位好朋友有個非常聰明的做法,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周他只需要準備一次:將不同食材切碎,例如雞肉或魚肉,米,外加四五種蔬菜分別擺盤,去買可以放在電鍋蒸的小的不鏽鋼燉盅,然後將自己熬的大骨或魚骨高湯倒入少許至每個燉盅,從剛剛備的食材,選三到四種原料來變化組合放入燉盅。放好後將燉盅蓋好凍在冷凍庫裡,孩子要吃時,拿出來直接放在電鍋蒸,省事又方便,由於不同食材的不同組合提供了不同的風味,寶貝比較不容易倦怠,餐餐有變化之外,周間也不會因為要煮少量的寶寶餐而感到疲累!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當你辛苦煮好了寶寶餐,寶寶卻吃得不理想時,你一定容易有情緒,反而影響自己帶養寶寶的幸福感,所以爸媽可以多和家有幼兒的朋友討論,互相學習不同的處理方式。

Sunday, January 4,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五六個月後的餵食 3

一般到了五六個月,爸媽就會開始考慮介紹副食品給寶寶,一開始可能是米湯或是單一種的蔬菜,例如胡蘿蔔泥或是蔬菜泥,關於自己寶寶餵副食品最好的開始點,建議可以諮詢小兒科醫師,依照孩子的發展狀況來作建議,原則上,大部份的健康寶寶在六個月左右都已經可以開始接觸副食品了,在這個時期,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重點會放在試著培育寶寶對食物的興趣,前兩篇提到,餵食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享受進食可以自主地完成進食的過程,因此當他在一開始接觸到副食品時--用湯匙被餵養,用舌頭攪拌吞嚥甚至到後來的口腔咀嚼,這些新奇的體驗都可以幫助他培養日後對食物的興趣。如果爸媽在餵養的過程中加上映射式的互動,例如告訴寶寶你現在讀到他的表情是什麼,這個食物吃起來有什麼感覺,甚至是他吃起來的感覺是什麼等等,這些在親子之間交換的正向情感更能促進他喜歡吃副食品甚至是日後的餐桌食物。

其實,這篇文章不是要跟大家討論吃什麼比較好,因為有許多的論壇或是網路資訊都有相關的資料可以查詢,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讓寶寶參與餵食過程的重要性,因為當他可以參與時,進食就開始有自主的成份在裡面,這是他最終幫助他喜歡吃飯的起點。

在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參與“代表餵養者允許寶寶有時間用表情表達他對這個副食品的感受,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爸媽不應該對寶寶究竟可以吃完多少副食品有過高的期待,事實上在第一年,寶寶的主食仍然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因此如果寶寶不喜歡某種口味,爸媽不要太緊張。促進心裡健康的餵養會放在餵完後觀察他的反應,回應他或鼓勵他。假設他皺起眉頭,你會對他說 “很特別,對不對?沒關係,我們再來吃一口看看有沒有好一點....“ 此時,千萬不要因為他吐一些出來感到挫折,有時候因為他剛開始練習使用舌頭攪拌,食物有可能因為他舌頭還不靈活而被攪拌出來,那不一定是他不喜歡。我們要記得這些體驗對寶寶來說都是新的,因為這一切他都還在學習。

除了讓他探索食物,發現新事物以外。你如何回應他的進食也很重要。學會讀寶寶“不要吃”的訊號也很重要,通常他會緊閉嘴巴,甚至是把頭轉過去,此時,千萬不要強迫餵食!所有我在臨床上做過餵食困難的個案,有很高的比例是因為爸媽強迫餵食,惡性循環後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飯。當你活潑地介紹食物,回應他的進食表情,甚至是在吃飯的過程跟他互動說話,告訴他你有多喜歡吃這種蔬菜,你愉悅的表情與鼓勵的語氣對於寶寶的喜歡食物都是很有幫助的。我常常覺得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如果我們把我們的喜好介紹給他們,他們會比較願意嘗試 ,有時候你會發現為了愛你,他會願意多吃幾口,因為他吃完一口,你就表現得很高興!他喜歡看你很高興的樣子!

依照寶寶的先天氣質與發展進程,一般七八個月到一歲之間,建議可以開始讓他邊吃邊玩湯匙,讓他摸索與熟悉湯匙,一歲前可以開始給他一個塑膠碗,放很少量的食物讓他用手探索食物 (前提是在用餐前將他的手擦乾淨),或是用湯匙自己嚐試餵食。這樣的探索是重要的,因為寶寶可以學到食物的觸感,食物可以變化的形狀與聞起來的味道和吃起來的味道有何不同。光是這些觀察與學習就夠寶寶忙碌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全面地探索與學習這些食物。當然,有些很愛乾淨的媽媽開始要皺眉頭了,因為擔心寶寶把食物丟的到處都是,我自己的做法是在椅子下鋪一塊塑膠布,寶寶玩夠也吃完後,在他午覺時,把塑膠布拿到水槽沖洗一下,就不需要一直擦地板了。你說這樣每餐都要洗塑膠布太累了,自己照顧過小孩都知道,有些日子會特別疲累,其實,在很累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其中一餐讓寶寶邊吃邊玩食物,這樣很累的那天只要清洗一次塑膠布就好。甚至是跳過一天不讓他探索,只單純地餵食,都是可以的,為了達到目的弄得親子在吃飯時間情緒緊繃,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足夠好的爸媽是逐漸調整和放手的,介紹副食品與餐桌食物也是一樣,是循序漸進的,不要給寶寶太大壓力,不是每個寶寶都很能咀嚼和吞嚥,在工作裡,我也曾和媽媽們一起用果汁機將食物打成泥,花了半年的時間,逐漸縮短果汁機打的時間,讓食物越來越有形狀與嚼感,幫助一歲左右的寶寶們慢慢適應不同嚼感的食物,這是你跟他一起摸索的旅程。

最重要的是,爸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盡量放鬆享受和寶寶的餵食時間,今天他對馬鈴薯泥接受度不高,不表示下週他不會喜歡菠菜,把這個過程變成你和寶寶互動的時間,把你對食物的喜愛傳遞給他,讓他觀察到進食是件愉悅的事,也是件能夠回饋你的事,所以請記得多讓他參與餵食的過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