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1, 2016

幼兒追求的“獨立自主”

今天要花點時間回到理論上來幫助爸媽們瞭解為什麼幼兒們會想要追求獨立自主, 很多時候他們會在挫折的時候拒絕爸媽伸出的援手而堅持自己做. 卻也有時候會想要黏著爸媽, 好像爸媽一分鐘都不能離開他們的視線. 就像是在美國時, 有一個一起工作的媽媽說了"真的超誇張的, 我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幼兒們為什麼這麼善變?難道真的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幫助爸媽預備幼兒的這種“拒絕--緊黏“的矛盾行為嗎?

當然有, 在發展心理學裡, 我們在談到幼兒的分離個體化時, 一定都會讀到客體關係裡馬勒(Mahler)的理論--分離-個體化(Seperation-Individualization), 今天並沒有打算談客體關係, 我想用一篇的篇幅來跟大家分享馬勒理論中的重要的幾個幼兒內在發展階段. 由於馬勒是經由臨床地觀察來歸納出幼兒的這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行為, 所以希望這幾個階段的分享對爸媽們在觀察與瞭解幼兒行為時有些幫助.

馬勒提到寶寶在五到九個月左右, 嬰兒們開始跟媽媽進行分化的過程, 這個意思是, 寶寶對於周遭的環境覺察變多. 在這個階段, 由於寶寶的動作技能增加, 她開始經驗到和照顧者不同的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知道, 她開始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意思, 她也會以社會參照的方式來觀察爸媽的表情, 進而來判斷是否自己在情境裡是否應該繼續探索. 這個社會參照, 白話地來說就是“讀爸媽表情給他的線索”--新奇的玩具或是情境是否是安全的, 或是他是否是被鼓勵繼續探索. 於是馬勒稱呼這個階段為“孵化”(Hatching), 因為寶寶開始跟照顧者進行分化. 覺察到自己有不同的經驗.

在9-16個月時, 寶寶由於學會了許多肢體動作的技能, 開始可以有能力離開媽媽的身邊去離幾步的地方探索, 但是這個時候, 因為主要的任務是探索, 所以對於跌倒等受傷經驗可能不會太在意, 不過他們還是會經常需要回到爸媽的身邊來接受情感的安撫. 這個階段馬勒稱之為"練習階段“(practicing). 顧名思義就是練習跟爸媽分離, 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來經驗這個世界.

在16個月之後, 寶貝們會進入”回復“(Rapprochement)的階段, 回復什麼呢?回復到之前較脆弱的情感狀態. 原因是在幾個月的探險後, 寶貝們體認到原來自己這些身體上的新技能並沒有辦法讓她很全能地跟這個世界互動, 解決自己的問題. 在這些探索中, 她容易受傷, 或是在探索的過程感到驚嚇或挫折. 於是他再度發現照顧者的重要性. 他對照顧者又開始容易有許多情感上的需索, 但是社會心理上, 他的發展在追求自主, 於是幼兒陷入了一個矛盾"我知道我不能沒有妳, 但是我真的想要自己試試看“ 馬勒說這是一個”回復危機“. 因為爸媽們可能無法接受明明之前獨立可以自己玩的寶貝, 又變成了愛哭愛鬧甚至是不能離開自己, 或是不願意接受自己幫助的狀況. 如果爸媽們可以理解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危機, 而不要將之看成是孩子針對自己的挑戰, 仍然持續提供支持, 當孩子在兩三歲逐漸學習可以用語言表達. 如果親子關係還是能夠很平順的話, 之後孩子便能夠平穩地渡過這個分離焦慮的危機.

知道這樣的心理發展進程, 希望可以幫助爸媽理解孩子反覆的情緒. 不要讓這樣分離歷程中孩子令人困惑的情緒反應影響到自己對孩子的耐心, 進而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

Monday, March 21, 2016

爸媽的自我省思促進親子關係

今天上廣播訪談, 主持人私下和我聊到她觀察到自己身邊有些爸媽對於當爸媽這件事無法享受, 她自己也帶養小孩, 覺得很難想像會有不知道如何愛孩子的爸媽. 其實, 在嬰幼兒心理的服務裡, 不知道如何愛孩子, 不知道如何靠近孩子或是理解孩子的爸媽真的存在. 今天想用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些可能很難享受當爸媽的原因.

2010, Dr. Alicia Lieberman 出版了一篇治療文章來談嬰幼兒與爸媽的心理治療. 在這篇文章中, 她清楚地帶領讀者進入"主要照顧者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思考. 文中提到在每天互動帶養的過程, 爸媽以清楚或是隱微方式呈現出“孩子, 你不夠好“的訊息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這樣的訊息伴隨著照顧者自己負面的情緒(例如:非常不耐煩, 憤怒, 敵意或是處罰孩子) 或者是照顧者自己的消極情緒(例如: 悲傷, 疲憊到無法回應, 無法區分孩子的需要, 被動地提供等等). 如果孩子本身的氣質又是比較難帶的, 例如堅持的, 愛哭鬧的或是無法自我調節, 加上家庭環境中存在的生活壓力很大時, 爸媽可能就會對孩子有不恰當的管教, 覺得要保持距離, 或甚至是嚴厲體罰孩子.

在這篇治療性的文章與我自己累積的工作經驗中, 會發現照顧嬰幼兒的過程中, 從爸媽或是照顧者當下面臨的照顧難題, 開始去思考這個難題跟爸媽自身生命經驗的關連, 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說, 身為爸媽, 我們覺得這個當下教養的困難點, 或許跟我們自己意識到或是沒有意識到的生命議題有高度關聯, 尤其是原生家庭關係或是安全感.

我想舉一個例子: 曾有位媽媽跟我工作時分享自己跟孩子無法建立親密感, 她自我解嘲地覺得是不是因為是兒子, 自己不知道如何帶出兒子應該有的樣子, 因此經常委任給另一半處理. 自己因為很愛孩子可以給他很好的物質條件. 但是她逐漸感覺到孩子對她是彬彬有禮, 平常母子之間可以講的話不超過三句. 孩子從沒有麻煩過她, 知道她工作忙, 也不用她操心, 甚至是會自己到附近麵店解決自己的晚餐. 她慢慢地驚覺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同住屋簷下的陌生人了. 小六的年紀過得已經是不需要媽媽的“獨立日子“.

在一陣子的工作中, 她開始看到自己如何受幼年家庭暴力的陰影影響, 在如何跟孩子親密的過程中, 她潛意識地選擇用疏離的方式避免自己情緒失控, 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因為她“絕對不要像自己的爸媽那樣”. 她用許多的物質給予來彌補那個投射在孩子身上, 曾經受傷, 不被關愛的自己. 因此, 在她生命議題的影響下, 她開始看清楚自己以疏離的方式處理親子關係. 在這個疏離過程中又重現了過往自己經驗到沒有溫暖與愛的生長環境. 於是這樣空虛的情感環境讓她很不快樂. 從這個自我頓悟中開始, 她終於願意在我們的工作中理解自己的害怕, 慢慢調整, 靠近自己的孩子.

寶寶滿一歲前, 帶養寶寶引發的情緒讓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的狀態或是過去的生命經驗如何在這個親子關係中被攪動起來. 在寶寶一歲後, 因為自主個性的鮮明與探索動作, 這些在親子關係中被攪動起來的潛意識可能因為孩子的“行為議題”而引發我們過去和現在的膠著, 例如: 在生長過程曾被高度抑制的爸媽們對於孩子的自主探索行為, 可能為了抑制而嚴厲對待孩子, 當孩子因為爸媽的投射, 內化了爸媽的攻擊, 對外在產生攻擊模式時,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 爸媽的過去議題便和現在的親子困境糾纏在一起. 變成惡性循環. 此時爸媽自我反思所能帶來的調整會是改變的重要第一步.  


其實親子關係和所有重要的關係一樣, 我們會有自己帶進這個關係的議題, 如何反思自我的部份, 觀察孩子的需求, 瞭解孩子的發展, 都能幫助自己逐漸地朝著令人滿意的親子關係這個目標前進. 花一點時間回想孩子一般都如何回應自己, 在記憶中, 自己感覺和孩子關係為何等等都會是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