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5, 2016

分離. 重聚與情感再補給

最近在準備一系列的親職講座, 年齡從嬰幼兒到青春期的高中生, 除了跟爸媽們分享孩子的發展進程, 思考孩子與調整自己的親職以外, 還有一個情感的主題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那就是--分離, 重聚與情感的再補給.

應該要來定義一下情感的再補給(emotional refueling)是什麼意思, 再補給指得是分開一天的親子如何表達對對方的關注與愛, 雙方的情感是如何交流; 補給可能在重逢的當下, 也可能包括原本孩子習慣尋求情感補給的時間--例如:睡前或是要獨自面臨挑戰時. 這和偶爾當下孩子受傷或有情緒需要被安撫不同, 這裡指得是在每天家庭生活的韻律中, 孩子是如何和我們靠近, 尋求我們給予他們情感地補給.

我要先說這件事的重要性. 就像成人在親密關係中, 即使關係是穩定的狀態, 伴侶彼此還是會需要偶爾有單獨相處的親密時光, 孩子也一樣, 即使親子關係是正向穩定的, 他們還是會希望可以自然地靠近爸媽. 尋求爸媽的愛, 然後感覺被愛, 感覺信任與安穩.

之前有篇文章談到在分離的過程中, 象徵式儀式的重要性, 例如:如何讓孩子有個信物可以掌控, 不管是過渡性客體或是象徵爸媽的物體, 孩子可以具體將自己對分離的種種情感投射在這個物體上.

其實, 重聚或是情感地再補給也有它的象徵意義. 需要我們認真以對, 投注在其中. 因為這些時刻都是孩子表達需要的時刻. 也是他們感知到爸媽愛他們的時刻. 因此, 若我們忙著加班經常把他們伸出的雙手推開, 或是忽略他們請求說個床邊故事的要求, 他們便會開始感覺懷疑, 因為看起來自己真的沒有爸媽說的那麼重要.

爸媽的愛不是只用說的, 它是在每天片刻下, 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時, 讓孩子得以確認到的.

這樣寫當然也不希望造成一種恐慌, 覺得爸媽絕對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 不應該有自己生活的優先次序. 因為沒有人能夠完全如此. 事實上, 完全壓抑自己的需求可能讓自己感覺更挫折, 而對孩子不耐煩. 所以, 要說的仍然是爸媽如何觀照到自己給予的狀態, 在一週的時間裡有無可能讓給予多於拒絕, 讓孩子的被愛經驗仍然是正面的.

不過給予愛這件事很有趣, 它會因當下兩人的關係品質, 或是給愛那個人情緒的平穩狀態, 甚至是孩子的發展階段受影響.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 你覺得自己可以主動擁抱孩子到他幾歲?我相信每個爸媽的想法或許有些許不同, 例如有些爸爸會在女兒五六年級開始發育時開始想自己是否要減少肢體上的主動親密接觸, 或是國中年齡的男孩, 媽媽覺得尷尬, 要爸爸負責跟孩子談生理變化或是性教育等等. 親職的過程本來就會有許多細微地因素需要被考量進來. 除了自己對特定議題的敏感度與想法以外, 到底從嬰幼兒期到青春期, 情感的再補給需要注意什麼呢?

嬰幼兒時期, 我們已經從理論裡知道, 第一年情感的補給比例是少的, 因為通常嬰兒不會離照顧者太遠, 所以沒有所謂補給的問題. 事實上, 他們醒著的每一刻都在接受愛與情感. 第二年開始, 由於孩子動作發展多, 他們會移動, 離開爸媽, 這個時候短暫的分離後的重聚就會是孩子尋求情感補給的時候. 我們當然也知道如馬勒說的, 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 由於幼兒覺知道自己不能不依賴照顧者, 於是會有所謂的復合行為, 他們會非常需要緊密的情感補給, 有些家長甚至說自己不能離開孩子的視線, 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但這當然是暫時的. 他只是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全能, 因此需要確定你在他的身邊. 這樣黏密的狀況一般在兩歲後會逐漸消退.

學齡前的兒童開始進入家庭以外的團體生活, 但是情感的再補給還是很隨性地, 任何重聚之後的時刻, 他可能會想賴在你身上, 要你餵他吃飯, 或是突然用娃娃音跟你說話, 以小寶寶的方式跟你撒嬌, 這些都是他尋求情感再補給的方式. 不要擔心他會一直停在這樣的狀態, 因為那只是暫時的. 除非他目前在學校或是在家裡有經歷到困難 (同儕相處或是師生關係等等), 讓他以退化的呈現來尋求你的注意力.

學齡兒童進入學校, 開始過著一個有節奏的生活, 他們早起, 上學, 在學校團體經驗, 學習, 回家, 寫作業等等. 他們發展的是勤勉這個社會心理的發展任務. 偶爾他們會想要退化一下或是當小小孩, 但是頻率比幼兒園的孩子少很多. 情感的補給通常會是在每天的特定時刻, 而且不會太長. 年紀越大, 我們也會觀察到他們希望是自己主動尋求情感補給, 當爸媽要主動給予愛時, 他們不見得會被接受. 我有個朋友說得好:孩子五六年級以後, 要開始告訴自己, 跟孩子互動時要“心甘情願地被推開”, 但是被推開不是完全離開, 我們還是要在不遠處觀察孩子的需要, 適時介入.

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的重心已經從家庭轉到同儕來尋找自我認同, 因此爸媽們或許會感覺有些失落, 因為孩子不再對家庭活動感興趣, 一直想往外找朋友. 此時, 情感的補給變得要照顧到他們的面子, 因此在公眾場合或是在他們朋友面前直接對他們表達情感可能不會是個好主意. 情感的補給變得比較抽象, 不見得像以前一樣有肢體接觸的親密感. 或許可以是回到家後的固定小聊, 或是週末一起活動時的聊天. 如果親子關係夠好, 孩子當然還是會有靠近我們, 表達需要我們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是讓我們給他們愛與溫暖的時刻.

不知道看著簡單的介紹, 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情感的補給原來是個學習尊重孩子的過程, 隨著發展的成熟度, 當我們這樣照年齡列出來時, 我們看到孩子逐漸地會和我們拉開的距離. 因此,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嬰幼兒期, 雖然當下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讓你感覺傷腦筋, 但你要提醒自己把握孩子笑著接受你親吻與擁抱的這些黏密時刻, 因為有一天他會把你推開, 不是因為他不愛你, 而是他需要你用不同的方式尊重他給予他. 因為親子之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Sunday, October 9, 2016

孩子在想什麼?

今天想介紹一個有名的演講給大家, 這個講者Dr. Gopnik之前有介紹過, 因為有我的網誌上有幾篇文章是摘要她的“Scientist in the crib" 這本書, 她在TED分享了一個演講叫做 "What do Babies think?"

在這個演講中, 他談到自己一個實驗--分別對15個月大的寶貝和18個月的寶貝做實驗, 實驗者拿了一碗生的花椰菜與一碗餅乾, 先讓孩子們嚐嚐兩個東西的味道, 當然所有的孩子都會選擇餅乾, 然後當實驗者表演試吃的時後, 他們對花椰菜讚不絕口, 卻對小魚餅乾做出嫌惡的表情與評論, 然後他們把兩個碗推向孩子, 要他們選實驗者會喜歡的東西然後拿給實驗者?

你猜這個實驗要看什麼?它要看的是心智理論中, 寶寶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可能跟自己不同, 可以一這社會情境調整自己的理解與回應. 結果非常有趣. 15個月大的孩子在實驗者做出喜歡花椰菜時, 盯著對方一直看, 似乎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反應, 等到被要求幫實驗者選一種他喜歡的食物時, 15 個月大的寶寶一致選擇自己喜歡的餅乾, 而不是觀察到對方喜歡的花椰菜. 反觀18個月的孩子, 即使會稍微遲疑, 他們就能選擇花椰菜給實驗者.

這表示什麼呢?Dr. Gopnik說這表示在短短的三個月內, 寶寶急速地開展了對他人心智的理解. 但是寶寶是獨自發展出這個能力嗎?Dr. Gopnik 說當然不是, 所以這是為什麼孩子的成長期這麼地長, 事實上, 她舉了烏鴉與家中飼養的雞隻來比較, 烏鴉寶寶的帶養長達兩年, 這也就是為什麼, 他們的智力比起只有幾個月的雞隻來說更高. 然後他提到一位朋友的實驗, 讓一個四歲的孩子嘗試讓兩個燈都亮, 他們發現普遍的四歲孩子都能夠在幾分鐘內以操作的方式來嘗試設定出好幾個不同的假設.

於是 Dr. Gopnik進一步地說明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多的想法與創造力,  是因為幼兒的腦就像是大人們到了巴黎度假, 然後喝了三杯濃縮咖啡一樣興奮, 他們的問題是無法像成人一樣集中注意力選擇自己要注意的外在刺激, 因此這樣的全天的高昂當然最後會讓他們過度負荷. 因此她呼籲我們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偶爾要提醒自己以孩子們的角度來看它們面臨的問題.

跟大家分享這段有趣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