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6, 2015

親子互動與平穩情緒對寶寶腦部發展的貢獻

最近因為準備幾個邀約演講, 在Youtube上看了幾個哈佛大學出版的短片. 針對寶寶的情緒與腦部發展的關連做了很好的介紹, 第一個影片是談神經元如何能夠強化連結, 音著後天的環境來塑造腦部區塊的活躍程度. 第二個短片是談嬰幼兒時期, 親子互動如何促進不同腦部區塊的發展. 第三個短片是談孩子的情緒如何影響它的身體反應, 長期處在壓力或強烈的情緒下, 孩子的腦部發展會如何受影響. 藉由這三個短片, 我想跟大家再度強調帶養情緒平穩的寶寶與進行豐富的互動, 對寶寶們的全面發展會有多麼巨大的貢獻!







Thursday, February 19,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和住院的新生寶寶建立依附關係

除了一般的帶養主題,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想寫一些當父母時可能遇到的情感挑戰議題,例如早產兒的心理帶養或是懷孕時期自己面臨的健康挑戰等等。這些不同的情況對於爸媽和寶寶之間建立依附關係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覺得這些不同的情況都值得我們一起思考,反映,當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時,這是什麼樣的情感經歷,它如何影響自己進入當爸媽的角色,自己如何和孩子連結,如何建立關係等等。 

今天想來談談一出生就必須住院的新生寶寶,包括早產兒或是有健康議題必須留院治療的寶寶。沒有爸媽在懷孕時期希望遇到這樣的事,但是有時候這樣的事真的發生了,也許懷孕時狀況不好常常臥床,也許即使如此,寶寶還是早產了;也許寶寶有一些身體上的症狀需要醫療資源馬上介入等等。人生充滿著驚奇和挑戰,當爸媽這件事既是人生的一部份,當然也會充滿驚奇和挑戰,如果真的遇到這些狀況,該為自己做些什麼,可以為寶寶做些什麼讓彼此的依附關係更親密呢? 

1. 允許自己感覺複雜的情緒--你可能會驚慌,會憤怒,會緊張,會擔心,身為一個爸媽,你會為孩子的狀況擔心,身心都疲憊的狀態下,爸媽兩個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是最好的方式。

2. 經常地探視--對於自己的焦慮和擔心,多探視寶寶可以幫助爸媽舒解這些緊湊的情緒。在探視時,即使隔著保溫箱,你都可以對他說話,為他加油鼓勵他成熟或好起來,若醫院允許,看看有沒有可能留個錄音機讓你的聲音和想對寶寶說的話可以常常在他耳邊播放。 

3. 餵母奶--雖然有些寶寶可能因為過於早產無或是有其它健康狀況無法吸吮,你還是可以諮詢醫院的護理人員看看有沒有可能用管子餵養母奶,當然這必須要看寶寶的健康狀態來決定,如果寶寶狀況許可,能夠餵養一點母奶,對於雙方在這個無助情境的感受會有抒發的功能。

4. 袋鼠療法 --當你的寶寶復原到某個程度時,和醫療團隊諮詢過後,可以多用袋鼠療法,讓寶寶只穿尿布,趴在你的胸部上,感覺彼此的肌膚相親,許多研究顯示,這樣的肌膚之親可以促進寶寶調節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和媽媽胸部的靠近讓寶寶可以聞到母乳的味道,愛撫和觸摸傳達許多依附的情感,即使無法將寶寶抱起來讓他趴在身上,多愛撫和觸摸對於建立愛的關係是很有幫助的。 

5. 積極地瞭解醫療程序--醫院是一個容易讓人情感過度負荷的地方,醫護人員的行色匆忙,許多醫療程序在為了保全生命之下不得不有入侵性,這些都讓人容易焦慮,當治療是針對巴掌大的寶寶或是新生寶寶時,龐大的擔心甚至讓爸媽無以名之,此時,針對寶寶的醫療程序進行瞭解,甚至是醫療機械的作用等等,瞭解能夠讓爸媽安定下來,因為人的恐懼總和未知連結在一起。 

6. 給予寶寶特別的陪伴--除了播放你對他說的話以外,經過醫院的許可,有沒有可能在探視的時候,用醫院包裹寶寶的包巾來摩擦自己的肌膚,讓包巾有你的味道,在你離開後還可以陪伴寶寶。甚至是貼一張爸媽的照片在保溫箱上等等,讓你們可以用觸覺,視覺,嗅覺和聽覺等不同感官刺激的方式來和寶寶建立依附關係。 

7. 當寶寶出院後--在寶寶出院前,預備自己如果在家寶寶健康又有狀況,自己可以如何處理,想好醫療的SOP可以預備自己在突發狀況下鎮定地處理危機。如果寶寶在保溫箱養到夠重可以回家時,之前提心弔膽的爸媽們會開始經歷一般爸媽們的睡眠不足予照顧的疲累。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臨床服務裡,在寶寶滿兩歲以前 (我們給寶寶兩年的時間趕上),我們通常會將寶寶的生理年齡減掉早產的週數,這個數字才會是寶寶大約的發展年齡,例如18個月大的寶寶,早產一個月,他的發展年齡應該是17個月,也就是爸媽要觀察的是17個月的發展狀況,而不是對應他18個月生理年齡的發展。 

對於家有住院寶寶或是早產寶寶的家庭,爸媽在喜氣裡總感覺會多ㄧ份擔心, 許多和我一起工作過的爸媽在談到自己的早產寶寶時會跟我分享,自己總忍不住想著這樣辛苦的開始會不會影響孩子所有的發展或未來的能力。我希望在看了這麼多文章後,爸媽們可以有一個清楚地輪廓--我們也許無法改變先天的限制,但是後天的環境如果我們可以提供愛與映射式的帶養,我們之間緊密的依附關係就會是孩子全面發展最大的推手!

Monday, February 9, 2015

如何從洗澡中傳達情感--Thalasso Bain Bebe par Sonia Rochel

在最後幾次到UCSF參訪, 帶領討論團體時我們看了這個影片, 這是一個法國的護士有鑒於新手爸媽通常為寶寶洗澡時都很緊張, 而上傳的一個影片。在看這個影片時, 看得到護士穩定又溫柔地讓水流過寶寶的身體,一邊對他說話,寶寶情緒穩定甚至可以感覺得出來寶寶的放鬆, 雖然不是被包裹而是四肢散開的狀態, 寶寶卻沒有緊張哭泣, 想分享這個影片給家有寶寶的爸媽看, 如果一周可以有一次這樣的洗澡經驗, 對於親子關係的建立一定很有幫助, 這些觸摸也可以幫助寶寶全面的發展!




Thursday, February 5, 2015

培養心理健康的帶養--處理分離焦慮

上一篇文章提到嬰幼兒在面對和爸媽的分離時,心理上會經歷的發展階段,相信很多爸媽接下來會很希望我們來談談如何幫助幼兒面對這些不同的階段,在日常層面中,這些問題可能包括: 寶貝害怕新事物,怎麼辦? 從自己照顧到送寶貝去上學時,該如何幫助寶寶分離?早上送寶貝上幼幼班時,他總是一直哭鬧怎麼辦?分離焦慮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我想在這一篇文章挑選一個較常遇到的狀況來思考:早上送寶貝上幼幼班或小班時,寶貝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許多幼稚園老師常常建議爸媽趕快離開,看不到爸媽寶貝哭一下自己慢慢就會好了,如果十八相送,反而會延長寶貝的大哭,一點幫助也沒有,有些老師甚至會建議爸媽偷偷離開,不需要道別等等,這些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影響嗎?事實上,如果從長期的時間來看,這樣的失落在你們的親子關係裡只佔一小部份,因為孩子最終會明白當你來接他時,你還是像離開前一樣愛他,所以不會造成太大難以撫平的“創傷”,但是,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寶貝們可以帶著平穩的情緒進入新的一天呢?

我想要提溫尼考特(D. D. Winnicott)談到獨立分離時所說的“過渡性空間”與“過渡性客體”,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不用理論來解釋,我想用史奴比漫畫裡那個帶著毛毯的小男孩來解釋會用更容易瞭解,毛毯就是孩子的過渡性客體,在這個客體上,孩子有絕對的控制,他可以發狂地愛也可以盡情地攻擊,同時,毛毯也提供他一個熟悉的安全感,它溫暖柔軟就像和爸媽在一起一樣,因此當他感到焦慮時,毛毯的觸感可以讓他在內在握持住自己的依附對象,換言之,毛毯提供了一個象徵式的意義,幫助孩子把握住自己爸媽提供的安全感。讓他們可以在情緒最被攪亂時調節自己的情感。

所以爸媽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循序漸進與運用象徵式地過渡性客體會很有幫助,循序漸進的分離包括在上幼稚園前先有一些分離經驗,例如上親子課程,媽媽把寶寶托給親人照顧放假兩小時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小小的分離,我們會觀察寶寶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這是寶寶可以承受的劑量,如果寶寶無法承受,你要允許他們一直不斷地“再趨近”,直到他們覺得分離還是安全為止(他們不會因為跟你分離就失去你)。

象徵式的過渡性客體是什麼意思呢?我想舉自己嘗試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由於我自己在家帶養兩個嬰幼兒,因此在開始送孩子上幼稚園時,孩子也經歷了一段的分離焦慮,我的做法是每一次都和孩子好好地道別,詢問他們最後抱抱時想要數到20還是50(讓他們做選擇,他們比較有控制的感覺),抱完放下孩子開始哭時,我會慎重地拿出一張自己的名片,對他們說 “這是媽媽很重要的東西,請你幫我保管,你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想念媽媽時就拿出來看一看,下午我來接你的時候,你要還給我,好嗎?“ 然後將寶貝交給老師。這個媽媽托付的名片變成了一個過渡性客體,當然媽媽準時來接他們是很重要的事。記得我的孩子有次告訴我,”媽媽,中午我好想念你的時候,我就把手放在口袋一直摸“車票“ (我的名片)”,這個客體提供了一個憑藉,讓他可以因為觸摸得到暫時壓抑自己的焦慮。經過一段時間後 (每個孩子需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孩子學到慢慢調節自己的焦慮,當我再提議給名片時,寶貝自己說不需要了,最後是每天快樂地上學去。

在這兩個做法之下,我還建議預備孩子的情感。在上學的路上我會告訴他們等一下會發生的分離,告訴他們我知道這對他們有多困難,他們做過什麼努力來幫助自己(哪天哭得比較短,後來跟朋友玩什麼),告訴他們我會期帶來接他們回家,預備即將面對的分離,好處是寶貝開始在腦海中預演這些情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以幫助寶貝們做心理的預備,當你映射給他們你明白這樣的分離很困難,但是你們一起努力面對時,你會發現寶貝的分離焦慮逐漸減低,終於可以快樂順利地進入團體生活!


Monday, February 2, 2015

 幼兒與爸媽之間的分離

因為最近被詢問了家裡幼兒的分離焦慮如何處理,因此決定先把遊戲的主題擱在一旁,來寫這一篇文章。在今年五月份,我即將出版的嬰幼兒心理的教養書裡有一個章節探討分離焦慮,從簡單介紹溫尼考特的理論幫助爸媽想如何適合的方式來幫助嬰幼兒面對循序漸進的分離。分離是兩三歲幼兒最重要的心理與情感發展任務,如果可以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培養和爸媽分離的能力,對於內在自我感的形成與日後的獨立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反之,如果分離的過程充滿龐大的焦慮,而這些負面的感覺不能被照顧者涵容,進入共同調節, 幼兒們便帶著這樣的焦慮,影響他和世界的關係與互動。

分離到底是如何發生呢?我想要提一部份馬勒的理論來幫助爸媽理解在不同發展階段,嬰幼兒怎麼開始和爸媽分離?馬勒認為分離指得是在發展中嬰幼兒的心智開始能夠區分自己和爸媽,個體化指得是嬰幼兒的自我開始發展,他的智能發展幫助他開始建立認同,在分離個體化的階段中分三個階段:

1. 第一個階段叫做“區別” (Differentiation), 指得是五到九個月的嬰幼兒開始察覺到周遭與自己的興趣,媽媽成為一個參照的方向與指標,寶寶會在探索新東西時再看一下, 這個checking back 的當下, 寶寶區別爸媽和自己擁有兩個心智。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因為工作關係必須離開他七八個月的寶寶,她說當她回家時,她的寶寶一直盯著她看,彷彿不希望她再離開。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表示在這個分離個體化的階段,寶寶開始覺查到媽媽和我各自心智的不同。

在這個階段裡, 我們希望爸媽在寶寶的安全範圍內陪伴他一起互動, 由於動作還不是非常穩固, 這個安全範圍建議照顧者或爸媽就在手臂內可以反應的距離和寶寶互動, 或是讓寶寶坐在自己腿上, 這樣寶寶在探索下會覺得安全。

2. 第二個階段是“練習” (Practicing), 指得是9到16個月的嬰幼兒因為動作技能的獲得可以開始探索他的生活周遭,這是第一個真正分離的階段, 但是馬勒認為在和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在一起時,嬰幼兒還是感覺雙方是一體的。這些動作上的分離經驗開始幫助寶寶體驗到在分離時興奮與害怕的情感同時存在, 他正在練習跟爸媽短暫的分開,這裡指得是肢體上的分開。

在這個階段, 我們希望爸媽可以理解與支持幼兒的分離與探索需求, 那些可以允許嬰幼兒分離去盡情探索但是又可以在寶寶視線可及讓他感覺安全的爸媽, 可以幫助寶寶在分離的過程感到安全平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在互動中, 嬰兒由於探索行為觸及到安全的議題會開始面臨爸媽的限制,於是情感上特別容易經驗到挫折,在這個階段裡, 如果爸媽兩個人能夠共同帶養ㄓㄜ與規範這個寶貝將有助於寶寶在分離經驗中有更豐富的情緒體驗,也比較能夠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馬勒認為這個階段是嬰兒自我“孵化”的階段, 嬰兒們第一次瞭解自己的自我並不和媽媽的自我連結在一起。

3. 第三個階段是“再趨近” (Reapproachment),15個月以上的幼兒以語言與更多的肢體動作經驗到更多和主要照顧者的分離,這個時候,幼兒理解到肢體的分離和心靈的分離有關連,在這個階段, 幼兒的世界充滿新奇與挑戰, 他們的情緒也隨著這些日常體驗而激發,因此, 幼兒們在某些時刻反而容易再度趨近媽媽,包括想和媽媽分享自己的發現,分離的時候需要照顧者在他的視線範圍內等等 (有些幼兒甚至無法允許媽媽上廁所關門),爸媽們需要記住這些分離經驗所帶來的強烈情緒或是黏人的行為都只是階段性的 如果爸媽可以用溫柔又堅定的一致反應來涵容孩子的強烈情緒, 包括理解, 同理等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們整合自己內在的衝突,讓他們慢慢地在和照顧者的關係中建立起屬於於自己的認同,因此理解幼兒們的分離有這樣的階段對於親職的因應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瞭解分離的不同進程, 我們也理解了爸媽和主要照顧者依照這三個階段嬰幼兒需求的不同, 而會做的細微調整, 下一篇文章希望預備爸媽面對再趨近階段時幼兒常有的情緒起伏, 應該思考的處理方式做討論。

Mahler, M.S. (1974).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Psychoanal. St Child, 29:8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