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6

當孩子的行為很難懂時...

今天要來說一個故事, 關於一對家庭的故事.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都知道, 明明是同一個工廠出產的產品, 但是兩個孩子卻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 即使是同卵的雙胞胎. 我希望藉由這個故事來跟大家一起想一個孩子所謂的“問題”或是“難處理的行為“, 到底底下有哪些狀況影響.

小晶和小瑜是兩歲多的雙胞胎, 一個是乖乖好相處的溫和個性, 一個是容易哭鬧抗議的個性. 小瑜的愛哭鬧與情緒暴走, 經常讓媽媽感覺莫名其妙, 媽媽解釋經常沒有任何原因, 小瑜就發起脾氣, 大哭大鬧, 有時候, 甚至是小晶笑得比較大聲, 小瑜也會衝過來打姊姊. 媽媽說“好像小瑜見不得小晶快樂似的, 很難搞!”但是奇怪的是, 小瑜只要在週末讓爸爸帶, 就沒有這種情緒暴走的狀況, 只有對媽媽才會有這些令人難解的脾氣, 媽媽苦笑著說“或許小瑜就是上天派來磨練我脾氣的人吧!”

小瑜從出生開始就是個很難照顧的孩子, 她不喜歡被爸媽抱起來, 對光線敏感, 甚至是衣服邊緣的觸感都讓他感覺不舒服, 更不用說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挑食. 有時候, 她甚至會因為外面馬路上大卡車經過的噪音與震動而崩潰大哭. 小晶則是相反, 從小就是個好帶的寶寶, 現在進入幼兒期也還是個很隨和的幼兒. 媽媽無奈又愧疚地說, 許多時候, 帶他們出門的時候, 她們常常會因為小瑜的情緒而榝羽而歸. 最近一次在動物園莫名哭鬧, 甚至讓媽媽大發脾氣罵小瑜說“妳把我們的週末給毀了!”當然這樣的發怒也讓小瑜狂哭著回家.

和小瑜相反, 媽媽覺得小晶很像自己, 就是個隨和, 人緣很好的孩子, 她很喜歡小晶, 也擔心小晶會被小瑜欺負. 對於小瑜經常性的情緒擺盪, 媽媽坦言這對她來說很困難理解, 她覺得小瑜很多時候就像個瘋小孩, 自己不了解她也感覺很挫折. 爸爸在一旁安靜地聽著, 在媽媽說完後, 爸爸分享著"小瑜跟我的時候就不會這樣." 他說當他自己跟小瑜互動時, 小瑜並沒有媽媽描述地那麼瘋狂, 當被問到為什麼他覺得小瑜跟他在一起時可以比較平靜時, 他很簡單地回答, "我知道她的感覺."

原來爸爸小時候也是這樣對很多環境中的刺激感到很容易過度負荷, 他說他記得到小學年紀都還要求爸媽把衣服後面的標籤剪掉, 因為標籤讓他感覺很不舒服讓他無法專心, 他對天氣冷熱的變化忍受度也比一般朋友低, 只要溫度劇烈變化, 他一定感覺煩躁, 情緒就會開始擺盪. 他小時候也經常當那個所謂“毀了大家聚會氣氛”的孩子. 因為這些刺激常讓他情緒擺檔. 他覺得自己可以理解這個世界對小瑜來說不見得每個時候都是舒服的, 因為他可以了解, 他對小瑜的這些抗議行為及情緒特別有耐心承接.

媽媽很訝異爸爸的分享, 因為爸爸從來沒有跟他說過這些事, 我想要爸媽某一方承認, ”對!孩子這個難處理的狀況是我的基因“是件困難的事, 爸爸終於分享出來是因為他希望媽媽明白小瑜的強烈感受, 許多時候並不是她刻意的選擇, 而是像爸爸一樣生理的接收所影響.

爸爸懂小瑜, 媽媽則是還在自己充滿挫折與憤怒的狀態中摸索, 媽媽承認很多時候, 她會寧願去跟小晶玩, 因為那容易很多. 她察覺到自己的偏心, 但是也感覺無奈.

這樣的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與基因是如何互相影響, 而照顧者如何解讀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也巨大地影響了孩子接下來的呈現. 在媽媽和小瑜的關係裡, 無法懂孩子也無法承接孩子的情緒, 每天每天都在這樣的狀態裡循環, 其實讓媽媽感覺自己是個不適任的媽媽, 更糟的是, 在媽媽刻意的躲避或是憤怒地處理下, 兩歲多的孩子無法說出口" 媽媽, 我很難過你每天都對我生氣. " 或是 “媽媽, 我很生氣你都不跟我玩“ 說不出口的這些感覺, 希望媽媽可以給自己愛與關注的渴望, 讓小瑜用更強烈的方式表達她的需求, 於是更強烈的負面表達加深了媽媽不適任的感覺, 因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故事說到這裡, 有幾個重點想跟大家分享:

1. 當我們在親子關係裡卡住時, 可以退一步想想自己的狀態, 小瑜的媽媽無需感覺自己是個壞媽媽, 因為在每天的相處中, 小瑜的高度敏感的確讓媽媽在帶養上吃足苦頭. 這樣的狀態不是小瑜要來磨練媽媽, 也不是誰做錯了. 更需要的是媽媽可以覺察自己的情緒, 嘗試理解小瑜獨特的狀態.

2. 孩子有能力和爸爸, 媽媽或是其他主要照顧者建立不同的依附關係, 這樣關係的品質和爸媽如何思考孩子的經驗有高度相關, 當爸媽可以思考孩子經驗的起因, 那就是孩子感覺被瞭解的開端. 而孩子感覺被瞭解, 情緒就無需高張.

3. 在兩三歲以前, 除非是一個醫療上的生理狀況所引起的問題, 任何孩子所謂的“行為議題”, 我們都要把它放在親子關係裡來思考, 這個意思是, 如果今天孩子不吃飯, 除了想要如何讓孩子多吃飯, 我們還可以自己對孩子不吃飯的想法為何, 在吃飯時雙方之間互動的氛圍; 自己的焦慮如何影響餵養的動作等等

4. 去看到孩子遺傳了自己困難的部分, 對任何爸媽來說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伴侶要去欣賞對方的勇氣與跟自己不同的處理方式, 而不是在對方分享完後, 從此形成責怪對方差勁基因的想法. 最棒的帶養是在夫妻或是延伸家庭間形成一個一致的帶養聚落, 讓孩子在豐富穩定的環境中被帶養.

5. 孩子的所謂瘋狂行為或是情緒, 在幼兒的族群中代表著強大的情感需求, 就像大人一樣--我們的孩子都希望被愛, 被認可, 被接受. 當孩子越瘋狂表達, 就代表著對這些情感的渴望越大; 換個角度來想, 就是孩子強烈地感覺到在生命中自己擁有的不足夠. 這樣的看法不只是適用幼兒,也適用於青少年甚至我們身邊的親友.

孩子向爸媽索求愛是當然的事, 因為孩子的求生本能告訴他們, 他們需要那樣無條件, 把孩子需求置於自己之前的愛的帶養, 才能安穩地長大成人. 隨時偵測自己給予愛的能量, 形成帶養的聚落, 當孩子過渡到學齡前年紀, 如果他在幼兒期的情緒風暴能夠被爸媽或照顧者承接, 我們會發現四五歲的孩子情緒平穩許多時 (請注意, 不是沒有情緒, 因為人一生都會有情緒相伴), 帶養便成形成一個愛的循環. 孩子的平穩發展讓我們感覺自己是夠好的爸媽, 這樣的幸福感幫我們充電, 讓我們更有當爸媽的能量, 持續地給予!

Friday, December 16, 2016

培養映射能力促進依附關係

最近正在讀一本不錯的書, 書名叫做" Keeping your Child in Mind". 是Claudia Gold這位醫師寫的書. 雖然她的工作模式是行為學派, 但是書的內容卻有著大量心理動力的影子, 這一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幫助爸媽思考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 跟我自己的想法很一致--做法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思考孩子, 如何想自己親子之間的狀態.

書裡面引用了許多Peter Fonagy的論點. 研究已經指出依附關係靠得是照顧者的“敏感”到寶寶的需求.  照顧者溫暖與同步的回應可以幫助寶寶和爸媽建立起安全的依附關係. 但是到底什麼是 “溫暖與同步”呢?Peter Fonagy這個學者在研究中指出, 其實, 溫暖和同步指得不只是照顧者的行為而已, 其實更重要的是“照顧者或是爸媽如何想孩子狀態. 想孩子心理或是腦袋裡在想什麼". Fonagy 將這樣“思考孩子行為下的意義”這樣的能力稱之為 “映射式的功能 (reflective functioning)".

許多的研究指出依附關係的型態會呈現代間循環的狀況, 而Fonagy的研究正是希望能夠瞭解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改變不安全依附關係代間循環的狀態. 他們的研究發現, 一個和爸爸建立的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的孩子, 如果媽媽是溫暖回應的, 孩子還是有能力和媽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這樣的發現很令人高興, 因為這告訴我們, 該關注的不是孩子本身, 而是孩子如何跟不同照顧者建立關係的品質.

我們都好奇, 在這些研究之中, 那些被歸類為有"安全依附歷史“的爸媽, 他們到底是如何呈現的呢?Fonagy發現這一類的爸媽在質性的訪談之中, 除了有感情地描述童年生活的細節以外, 他們還展現了"映射式的功能--不管在童年經驗中自己的經歷是好是壞, 他們還是能夠對自己爸媽或是重要家人的行為賦予意義. 在訪談中, 他們描述的不只有爸媽的行為, 還包括自己理解到的屬於爸媽的感覺與思緒.

這樣能夠思考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 後來被證實可以預測他們日後和自己的嬰兒們建立依附關係的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說, 關於自己的成長歷史, 越能陳述爸媽與家人的感受與思緒的人, 對於互動中思考自己孩子行為底下意義的能力是越高的. 而這樣的能力促進了安全的依附. 例如: 一個曾經歷爸媽離異的成人, 在研究中談及雖然自己的經歷很痛苦, 但是自己理解爸媽當時經歷離婚時的混亂, 這樣的能力成功地預測了她日後跟自己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自己的成長經驗是不安全依附的形式(在面對自己的爸媽有著強烈糾結的感受的話), 這個照顧者就比較可能傳遞這樣不安全依附的關係給自己的孩子. 但是, 如果這個照顧者有體認到自己的情況, 願意努力地去觀察與去思考孩子的行為, 那他還是有可能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關係. 

舉個最近一起工作的例子好了, 有一位媽媽因為孩子個性很強很固執, 經常跟她唱反調, 常挑釁哥哥等等問題過來跟我一起工作. 我們在探討孩子生命歷史的時候, 發現孩子有非常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他從小到大都是抓自己皮膚到流血的狀況. 我們於是一起思考, 這樣的生理狀況可能如何影響她面對這個世界--

1. 當孩子甚至半夜的睡眠都會被皮膚很癢的狀況打斷時, 孩子的經驗可能感覺他經常被強迫--他被強迫經常地要回應自己生理的不舒服;

2. 因為他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爸媽嚴格地限制他飲食, 於是除了身體上感覺被強迫以外, 孩子還經歷許多的拒絕與他可能解讀到的剝奪(當然爸媽是出自於保護他的意圖).

3. 這些隱微或是明顯與外在互動的不愉快, 當然或許就可能造就了孩子很強的個性--因為他希望自己的意志可以凸顯出來, 所以她固執; 她堅持; 她難溝通也難管教等等.

舉這個思考孩子的例子呼應上面Fonagy的研究. 想孩子的行為當然也包括想他成長的脈絡, 孩子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 他的行為一定有其起源. 如何在自己的觀察中思考孩子行為下的意圖與感受, 是促成安全依附的重要方式. 對孩子而言, 能被瞭解並且完全被擁抱在爸媽的心中, 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





Tuesday, November 29, 2016

幼兒的性別發展

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的同志的婚姻平權草案. 讓我也想在嬰幼兒的帶養中談談幼兒的性別與爸媽的帶養. 我不知道大家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 我們每天接收許多新知識, 知道現代的家庭比以前多元化; 我們讀紀伯倫, 知道尊重孩子是跟我們不同的獨特個體, 但是如果觀察到自己的兒子成天只玩洋娃娃, 喜歡穿裙子或是偷擦媽媽的口紅, 或是自己的女兒完全不穿裙子, 只喜歡玩男生的玩具槍, 甚至告訴你他以後要變成男生. 我相信爸媽們也會經歷一個擔憂與混亂的過程.

今天要分享以下的一個影片, 是一個真實的悲傷故事, 一個四歲的男孩因為有許多女性化的行為而被送到當時UCLA的實驗室進行矯治, 矯治的方式是由爸媽給他獎賞或是處罰, 只要他有女性化行為(包括玩洋娃娃)爸爸就鞭打他. 希望可以增強他“正常的行為”. 這個研究結論是同性戀可以被矯治. 當然, 這個故事令人傷感的部分是這個男孩一輩子都無法建立自信, 無法跟別人有正常的情感連結, 於是在努力活了38歲那年後, 他自殺身亡了. 對照另一個喜歡玩娃娃的吳季剛, 他的故事令人不勝唏噓!

我並不想評論這個實驗或是這對父母, 在學問與知識的浩瀚裡, 人類在嘗試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總是有誤解與傷害產生. 這對爸媽因為信任學者的理論, 順應學者要求他們做的, 今天看來是兒童虐待的事, 在那些過程裡, 相信這對爸媽也是淌著血地進行自己覺得會對孩子有幫助的事, 更不用說後來這個兒子自殺身亡後他們要面對的複雜痛苦.

從這個真實故事和我自己臨床經驗, 對於幼兒的性別認同, 我想要歸納幾個思考點:

1. 性別認同包含三個部分--性傾向; 性別認同與性相關行為. 我們已經知道在性傾向的部分, 的確是有很強大的生理基礎, 所以如果你的幼兒在三四歲就開始有明顯地偏好, 這可能是他與生俱來的, 不管你給他多少不悅的眼神, 他也無法改變. 你一定會問, 有可能嗎?我要回答當然有可能, 人太多變了. 請你不要把他的狀況視為一種疾病, 因為連美國精神醫學學會都是早在1970年代就把同性戀從診斷工具手冊移除. 而美國的兒科醫學會更是在2013年就已經公開支持在同性戀家庭被養大的孩子身心和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樣健全.

2. 從我的臨床經驗裡, 我看到即使是在一個一夫一妻的家庭裡, 如果家庭關係非常不穩定或是冷漠疏離, 或許也會是另外一個原因讓孩子逐漸發展出與自己先天生理不同的性別認同--例如男孩子因為爸爸長期的疏離而產生了強大的失落, 希望可以跟父性發展出連結而轉向同性; 或是女孩子長期被爸爸施以肢體暴力而變得不敢靠近異性, 轉向同性尋找親密關係.

3. 我要說的很簡單, 我們已經知道性傾向有生理的原因, 所以在早期就很清楚的性別認同傾向, 我們要尊重孩子生理的影響. 因為, 有什麼事比當不了自己更痛苦呢? 不過, 我也能理解爸媽的擔憂, 如果性向的錯置真的讓爸媽們很難接受的, 後天環境能做的是盡量讓他經驗到豐富的世界--世界由兩性組成, 多了解兩性的不同對他日後的社交生活一定會有幫助!

4. 如果你擔心孩子的性別認同有後天的影響, 最好的作法是專注在自己的家庭經營上, 當孩子可以在爸媽的相處裡看到平等, 看到親密, 與互相尊重. 他可以從你們雙方都接收到足夠的關愛與陪伴, 她理解的世界就不會只有單一性別的存在.

5. 如果日後孩子有這樣的選擇, 你們一定要幫助他面對這個社會所有的挑戰與磨難, 那些批判的人或許因為自己的信仰, 或許因為不夠了解而產生恐懼, 我們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前也需要尊重別人有他們自己的脈絡, 你能把握的是在原生家庭, 給孩子持續的支持與接受, 有時候, 這甚至是孩子感覺唯一繼續活下去的牽繫. 在我的個案服務裡, 我看了許多這樣的青少年與成人.

不要害怕這樣的親職挑戰, 上天會這樣安排或許是因為祂知道你有著比別人寬大的愛與包容, 於是你的孩子來到世上, 有這樣的任務, 讓世人看到愛與尊重可以更寬廣, 今天社會的聲音可以這麼多元又何嘗不是千百個邱妙津當初走在前頭的痛苦與犧牲換來的呢?

最後, 關於這個議題, 我想跟大家分享, 在檢視我自己的成長後我明白,父母再如何無微不至, 青少年之後, 當我們開始走著自己的感情路時, 父母是很難幫上忙的. 年輕人要找到一個人, 能夠相愛並且和自己相知相守是多麼困難 (由現在每四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的比率就知道), 不管是同性或是異性, 我們一輩子都在自主與親密之間擺盪, 而這應該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也是我們自己才能負責與面對的!

Sunday, November 13, 2016

如何提高孩子的挫折容忍度

最近跟一個朋友聊天時, 談到他的孩子已經小學年紀, 但是在遊戲中還是常常無法接受自己輸掉的狀況, 甚至會為了不要輸而耍一些心機. 雖然以嬰幼兒的年紀大概還不會進入和同儕在遊戲中競爭的狀態, 但是在遊戲中要如何面對挫折, 如何接受自己做得不夠好, 甚至在結果非自己預期下發生時的情緒潰堤, 卻是很常見的幼兒挑戰.

每個人都希望世界看到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孩子也一模一樣, 不管他們的年齡為何. 所以當孩子為了要贏而有了所謂的問題行為--作弊, 不認輸, 情緒暴走等等, 其實都只是為了告訴世界--"我希望自己很棒, 我也希望你們可以看到我是個很棒的孩子!"

如果爸媽們的引導可以針對這個心理需求, 或許我們可以對有問題行為的孩子說 "我想你其實是想讓我們知道你很棒, 但是這些方法 (作弊或是不認輸)是沒有辦法讓別人覺得你很棒, 因為當你不認輸的時候, 別人就會覺得你沒有照規矩玩; 我們來想想什麼比較好的方法讓大家看到你很努力? ...我想到的是或許你們可以多玩幾次用積分比賽?"

到底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挫折容忍度呢?爸媽的帶養與引導絕對有幫助. 如果用Dr. Carol Dweck提倡的Mindset理論來看的話, 主要照顧者給予孩子的稱讚能幫助孩子學會將注意力放在遊戲中自己努力的過程. 這個理論提倡的是爸媽或是師長的讚美均放在孩子嘗試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有時爸媽傾向讚美孩子的特質時, 例如:“你很厲害很聰明, 很會疊積木喔!" 在Dr. Dweck的實驗裡發現一旦讚美是放在孩子的特質時, 孩子接下來傾向選擇越來越簡單的挑戰, 因為他們想維持著自己很棒很厲害的形象. 所以一旦在嘗試中敗陣下來, 他們的情緒較容易潰堤.

如果讚美是放在看到他們嘗試的辛苦與策略時, 例如“媽媽好佩服你剛剛積木掉下來還是努力再放上去喔!”孩子開始學到原來努力的過程對爸媽來說比結果重要. 在Mindset的實驗中, 這一類的孩子學到是原來別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 於是, 他們在實驗中傾向選擇更有挑戰性的的任務來挑戰自己,  並在過程中努力嘗試, 當然倘若結果不盡如人意, 孩子們也學會看到自己付出的努力, 情緒比較不會大崩潰.

在哈佛大學Center of the Developing Child (發展孩子中心)的挫折容忍資訊中提及有四大因素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挫折容忍度:

1. 支持性的親子關係(或是主要照顧者和孩子之間的良性溫暖的關係)
2. 在帶養中提供機會增進孩子的適應能力
3. 在互動中讓孩子提升自我效能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
4. 將文化或是信仰中的信念與希望以分享的方式跟孩子分享

在我自己帶養的體驗中, 我覺得在學齡前的時期讓孩子持續長期地學習某一種運動是學習挫折容忍很棒的一個過程. 我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有游泳課, 因此從小班的年紀開始, 他們就開始玩水與學習游泳.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會隨著升班而換不同的教練, 不同教練的風格不同, 嚴格的教練會對孩子帶來許多心理壓力, 壓力不見得完全不好, 其實適度的壓力可以讓他們有動機突破自己的情緒, 讓自己更努力.

那你一定會問我, 什麼是過多的壓力?當孩子開始說自己因為這件事不想上學, 或是回到家連續好幾天都有情緒的波動或是晚上睡覺做惡夢, 這就表示壓力幅度太大, 這個時候, 我們一定要提供協助. 但是, 協助不是馬上讓孩子結束學習, 因為我們希望他們可以持續嘗試, 但是一定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想辦法跟他一起面對. 因為他已經表示自己無法處理這個壓力了. 以上述四個方向提供的協助可以是:

1. 提供溫暖與支持, 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他的困難與嘗試了解他面臨的挑戰

2. 從孩子的陳述中, 理解到底對他而言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例如:老師很兇, 是什麼情況老師會生氣, 我們可以如何調整自己讓自己不會成為老師生氣的原因?(例如, 如果生氣是因為游不好, 爸媽願意週末帶你多去練習, 運動就是多練習就會做得比較好)

3. 偶爾跟老師聊聊, 了解孩子陳述的情況與老師觀察到的狀況是否有差距, 這樣就能比較知道孩子的主觀是如何定義他的困境. 在這樣的過程中, 聚焦在每一次上課孩子所做的努力--包括努力做暖身, 或是仔細聽教練講解動作.

4. 分享自己的信念:我會告訴他們, 當我們嘗試過許多方法後如果真的不行, 我們可以考慮放棄, 但是沒有試過所有我們知道的方法以前, 我們會一起努力. 爸媽的工作是試著了解大人可以幫上什麼忙, 但是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做 (責任的分工), 在這個過程, 持續地讚賞孩子沒有放棄的努力.

當孩子慢慢的可以從這樣的困難與挫折看到自己其實堅持下去, 自己可以學習到新的技能, 讓自己對自己感覺更有自信. 這樣屬於他自己面對挫折的第一個經驗就可以變成日後他們在任何挫折中的參照. 他們開始理解世界是會有挑戰的, 但是當他面臨壓力的時候, 身邊有爸媽的支持與幫忙, 但是他自己還是會負擔起屬於他自己的責任, 努力面對處理與盡力嘗試. 他會學習到自己是可以克服挫折的, 原來甜美的成功裡面一定有挫折的成分!

Tuesday, October 25, 2016

分離. 重聚與情感再補給

最近在準備一系列的親職講座, 年齡從嬰幼兒到青春期的高中生, 除了跟爸媽們分享孩子的發展進程, 思考孩子與調整自己的親職以外, 還有一個情感的主題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那就是--分離, 重聚與情感的再補給.

應該要來定義一下情感的再補給(emotional refueling)是什麼意思, 再補給指得是分開一天的親子如何表達對對方的關注與愛, 雙方的情感是如何交流; 補給可能在重逢的當下, 也可能包括原本孩子習慣尋求情感補給的時間--例如:睡前或是要獨自面臨挑戰時. 這和偶爾當下孩子受傷或有情緒需要被安撫不同, 這裡指得是在每天家庭生活的韻律中, 孩子是如何和我們靠近, 尋求我們給予他們情感地補給.

我要先說這件事的重要性. 就像成人在親密關係中, 即使關係是穩定的狀態, 伴侶彼此還是會需要偶爾有單獨相處的親密時光, 孩子也一樣, 即使親子關係是正向穩定的, 他們還是會希望可以自然地靠近爸媽. 尋求爸媽的愛, 然後感覺被愛, 感覺信任與安穩.

之前有篇文章談到在分離的過程中, 象徵式儀式的重要性, 例如:如何讓孩子有個信物可以掌控, 不管是過渡性客體或是象徵爸媽的物體, 孩子可以具體將自己對分離的種種情感投射在這個物體上.

其實, 重聚或是情感地再補給也有它的象徵意義. 需要我們認真以對, 投注在其中. 因為這些時刻都是孩子表達需要的時刻. 也是他們感知到爸媽愛他們的時刻. 因此, 若我們忙著加班經常把他們伸出的雙手推開, 或是忽略他們請求說個床邊故事的要求, 他們便會開始感覺懷疑, 因為看起來自己真的沒有爸媽說的那麼重要.

爸媽的愛不是只用說的, 它是在每天片刻下, 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時, 讓孩子得以確認到的.

這樣寫當然也不希望造成一種恐慌, 覺得爸媽絕對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 不應該有自己生活的優先次序. 因為沒有人能夠完全如此. 事實上, 完全壓抑自己的需求可能讓自己感覺更挫折, 而對孩子不耐煩. 所以, 要說的仍然是爸媽如何觀照到自己給予的狀態, 在一週的時間裡有無可能讓給予多於拒絕, 讓孩子的被愛經驗仍然是正面的.

不過給予愛這件事很有趣, 它會因當下兩人的關係品質, 或是給愛那個人情緒的平穩狀態, 甚至是孩子的發展階段受影響.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 你覺得自己可以主動擁抱孩子到他幾歲?我相信每個爸媽的想法或許有些許不同, 例如有些爸爸會在女兒五六年級開始發育時開始想自己是否要減少肢體上的主動親密接觸, 或是國中年齡的男孩, 媽媽覺得尷尬, 要爸爸負責跟孩子談生理變化或是性教育等等. 親職的過程本來就會有許多細微地因素需要被考量進來. 除了自己對特定議題的敏感度與想法以外, 到底從嬰幼兒期到青春期, 情感的再補給需要注意什麼呢?

嬰幼兒時期, 我們已經從理論裡知道, 第一年情感的補給比例是少的, 因為通常嬰兒不會離照顧者太遠, 所以沒有所謂補給的問題. 事實上, 他們醒著的每一刻都在接受愛與情感. 第二年開始, 由於孩子動作發展多, 他們會移動, 離開爸媽, 這個時候短暫的分離後的重聚就會是孩子尋求情感補給的時候. 我們當然也知道如馬勒說的, 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 由於幼兒覺知道自己不能不依賴照顧者, 於是會有所謂的復合行為, 他們會非常需要緊密的情感補給, 有些家長甚至說自己不能離開孩子的視線, 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但這當然是暫時的. 他只是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全能, 因此需要確定你在他的身邊. 這樣黏密的狀況一般在兩歲後會逐漸消退.

學齡前的兒童開始進入家庭以外的團體生活, 但是情感的再補給還是很隨性地, 任何重聚之後的時刻, 他可能會想賴在你身上, 要你餵他吃飯, 或是突然用娃娃音跟你說話, 以小寶寶的方式跟你撒嬌, 這些都是他尋求情感再補給的方式. 不要擔心他會一直停在這樣的狀態, 因為那只是暫時的. 除非他目前在學校或是在家裡有經歷到困難 (同儕相處或是師生關係等等), 讓他以退化的呈現來尋求你的注意力.

學齡兒童進入學校, 開始過著一個有節奏的生活, 他們早起, 上學, 在學校團體經驗, 學習, 回家, 寫作業等等. 他們發展的是勤勉這個社會心理的發展任務. 偶爾他們會想要退化一下或是當小小孩, 但是頻率比幼兒園的孩子少很多. 情感的補給通常會是在每天的特定時刻, 而且不會太長. 年紀越大, 我們也會觀察到他們希望是自己主動尋求情感補給, 當爸媽要主動給予愛時, 他們不見得會被接受. 我有個朋友說得好:孩子五六年級以後, 要開始告訴自己, 跟孩子互動時要“心甘情願地被推開”, 但是被推開不是完全離開, 我們還是要在不遠處觀察孩子的需要, 適時介入.

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的重心已經從家庭轉到同儕來尋找自我認同, 因此爸媽們或許會感覺有些失落, 因為孩子不再對家庭活動感興趣, 一直想往外找朋友. 此時, 情感的補給變得要照顧到他們的面子, 因此在公眾場合或是在他們朋友面前直接對他們表達情感可能不會是個好主意. 情感的補給變得比較抽象, 不見得像以前一樣有肢體接觸的親密感. 或許可以是回到家後的固定小聊, 或是週末一起活動時的聊天. 如果親子關係夠好, 孩子當然還是會有靠近我們, 表達需要我們的時候, 這個時候就是讓我們給他們愛與溫暖的時刻.

不知道看著簡單的介紹, 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情感的補給原來是個學習尊重孩子的過程, 隨著發展的成熟度, 當我們這樣照年齡列出來時, 我們看到孩子逐漸地會和我們拉開的距離. 因此, 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嬰幼兒期, 雖然當下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讓你感覺傷腦筋, 但你要提醒自己把握孩子笑著接受你親吻與擁抱的這些黏密時刻, 因為有一天他會把你推開, 不是因為他不愛你, 而是他需要你用不同的方式尊重他給予他. 因為親子之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Sunday, October 9, 2016

孩子在想什麼?

今天想介紹一個有名的演講給大家, 這個講者Dr. Gopnik之前有介紹過, 因為有我的網誌上有幾篇文章是摘要她的“Scientist in the crib" 這本書, 她在TED分享了一個演講叫做 "What do Babies think?"

在這個演講中, 他談到自己一個實驗--分別對15個月大的寶貝和18個月的寶貝做實驗, 實驗者拿了一碗生的花椰菜與一碗餅乾, 先讓孩子們嚐嚐兩個東西的味道, 當然所有的孩子都會選擇餅乾, 然後當實驗者表演試吃的時後, 他們對花椰菜讚不絕口, 卻對小魚餅乾做出嫌惡的表情與評論, 然後他們把兩個碗推向孩子, 要他們選實驗者會喜歡的東西然後拿給實驗者?

你猜這個實驗要看什麼?它要看的是心智理論中, 寶寶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可能跟自己不同, 可以一這社會情境調整自己的理解與回應. 結果非常有趣. 15個月大的孩子在實驗者做出喜歡花椰菜時, 盯著對方一直看, 似乎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反應, 等到被要求幫實驗者選一種他喜歡的食物時, 15 個月大的寶寶一致選擇自己喜歡的餅乾, 而不是觀察到對方喜歡的花椰菜. 反觀18個月的孩子, 即使會稍微遲疑, 他們就能選擇花椰菜給實驗者.

這表示什麼呢?Dr. Gopnik說這表示在短短的三個月內, 寶寶急速地開展了對他人心智的理解. 但是寶寶是獨自發展出這個能力嗎?Dr. Gopnik 說當然不是, 所以這是為什麼孩子的成長期這麼地長, 事實上, 她舉了烏鴉與家中飼養的雞隻來比較, 烏鴉寶寶的帶養長達兩年, 這也就是為什麼, 他們的智力比起只有幾個月的雞隻來說更高. 然後他提到一位朋友的實驗, 讓一個四歲的孩子嘗試讓兩個燈都亮, 他們發現普遍的四歲孩子都能夠在幾分鐘內以操作的方式來嘗試設定出好幾個不同的假設.

於是 Dr. Gopnik進一步地說明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多的想法與創造力,  是因為幼兒的腦就像是大人們到了巴黎度假, 然後喝了三杯濃縮咖啡一樣興奮, 他們的問題是無法像成人一樣集中注意力選擇自己要注意的外在刺激, 因此這樣的全天的高昂當然最後會讓他們過度負荷. 因此她呼籲我們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偶爾要提醒自己以孩子們的角度來看它們面臨的問題.

跟大家分享這段有趣的影片:



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理解幼兒"分離--緊密"的矛盾心理需求

這篇文章是因應一個好朋友的需求而寫, 最近跟他聚會時他提到自己一歲八個月的孩子變得異常黏他, 簡直到了他無法理解的地步, 他擔心孩子是否有什麼心理狀況或是自己環境裡有什麼因素造成孩子呈現出一個心理上的發展退化, 跟當初一歲時的不怕危險的自主探索好像不一樣了. 他是個認真努力的媽媽, 所以我想先寫這篇文章來淺談幼兒矛盾的心理需求.

馬勒 (Mahler, M.)在談到幼兒的分離與自主時提出了一個理論, 叫做分離-個體化的理論(Separation-Individuation)這個理論的前半段提到嬰兒與母親是共生的, 也就是說嬰兒是無法區辨自己和母親, 其實在九零年代到現在的許多發展心理學研究已經推翻了這部分的理論, 因為嬰兒即使是只有幾天大的新生兒, 都能表達出自己的偏好來跟照顧者或是世界進行互動. 因此新生兒與爸媽並不是完全地渾沌共生的.

不過, 這個理論的其他部分還是很有價值的, 可以幫助爸媽理解為什麼幼兒們會有這樣想要黏人卻又經常想把大人推開的的狀況.

所有的發展, 不管是生理或是心理的發展, 都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 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因為動作能力與認知能力的發展, 五. 六個月大的嬰兒們開始表達自己的意圖, 馬勒認為這是第一個分離--因為寶寶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內在轉向投注在與外在的互動, 他們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也探索照顧者. 寶寶十個月大的陌生人焦慮便是因為注意力向外產生了警覺心.

10個月到一歲半的寶寶們開始有一些簡單的想法, 並且會以自己的動作去執行. 馬勒說這個時期是孩子第一次分離後的密月期, 逐漸獲得的動作認知技能, 甚至是語言能力都幫助他們學習分離與自主經驗, 在這個短短的時期, 他們經驗到許多強大的感覺--自己能對環境產生影響, 探索帶來自主的經驗.

但是幼兒們沒有任何現實的經驗, 不知道有些嘗試可能帶來危險, 或是社會其實會加諸給他們期待, 於是在這樣的過程中, 幼兒開始經驗到爸媽真的是另一個個體, 自己想要的, 感到興奮的, 不一定是爸媽想要的或是感到興奮的. 在這個體驗中, 幼兒便理解了另外一個更強大的感覺--在一連串地自主嘗試與經驗挫折之後, 自己理解到自己不是全能的, 原來自己不能沒有爸媽, 於是一歲半到三歲幼兒進入馬勒所謂的修復與和解時期, 在這個時期裡, 孩子會在自己又愛又恨的情感裡擺盪, 而產生尾隨爸媽或是緊粘爸媽的行為:

1. 孩子會希望跟爸媽保持緊密的親密感, 但卻又會排拒爸媽來維持自己的自主

2. 由於體認到自己不是全能的, 在感覺需要爸媽時, 同時也要面臨失落感與對自己的挫折感

3. 在這些強烈的矛盾感受的影響之下, 孩子產生了強烈的分離焦慮--這樣的焦慮源自擔心失去爸媽, 擔心自己無法自主, 擔心自己會受傷等等

發展心理學中認為早年經驗影響人未來一生如何與他人建立情感式的連結, 真的是有其脈絡可循, 因為不只幼兒, 連我們自己處在所有重要關係裡, 何嘗不是不斷經驗著親密與自主之間的擺盪呢?

在這個階段, 如果爸媽因為孩子的情緒矛盾狀態, 或是希望孩子提早獨立而把孩子推開, 或是面對孩子的捉摸不定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便無法累積足夠正向溫暖的經驗來整合自己內在經驗到的好爸媽或是壞爸媽, 其實是同一個爸媽.

因為馬勒認為幼兒期最重要的情感發展是針對主要照顧者, 從日常的互動中, 逐漸走向一個情感的整合, 簡單地來說, 希望孩子在這些分裂或是兩極的情感裡(例如愛爸媽卻偶爾在爸媽制止他時會恨爸媽)可以逐漸形成一個正向的恆常感受--明白那個當下約束他的壞爸媽其實就是平常那個愛自己的爸媽.

這是馬勒提出的情感上的"物體恆存“, 孩子在這個里程碑中理解同一個爸媽本來就可能帶來矛盾的感覺, 幫助孩子理解自我的感受與開始統整出對他人穩定的感受!

因此, 如何累積正向溫暖的互動仍然是一大關鍵, 這樣說不是提倡爸媽不應該有情緒, 因為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 本來就不應該要消滅或是壓抑這些情感. 這個部分之前的文章有討論到, 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靠提升自我覺察與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總之, 幼兒雖然處於這樣的矛盾情感與分離焦慮裡, 爸媽的重要任務是在每天的相處當中, 理解孩子的黏人, 或他陰晴不定的情緒都只是這個階段的特徵, 爸媽需要做的事堅定地在旁持續觀察, 在需要的時刻引導孩子, 慢慢累積正向溫暖的互動經驗. 如果可以這樣堅持下去, 這樣的困難階段就像今天的颱風一樣一定會過去. 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如何更有彈性地去包容, 或是以更寬廣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邁向更成熟的自我功能, 預備他們進入團體時更複雜的人際互動!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6

如何在幼兒教養中平衡自主與規範?

最近幾個親職諮詢不約而同都有個特質, 我觀察到這些爸媽們在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時經常擺盪在嚴厲與妥協之間.  甚至來會談的爸媽兩個人因為對寶貝的發展有不同期待而造成管教衝突的狀況, 例如爸爸堅持孩子一定要吃完飯, 媽媽因為不忍心想解救孩子而跟先生起衝突...等等. 到底幼兒的教養中應該了解或是注意什麼呢?

幼兒階段像我之前提的是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期, 這個意思是幼兒們會非常希望可以有自主的經驗, 在自己的嘗試處理中感覺到自己可以創造. 因此他們很容易把爸媽的協助推開, 希望可以在自主裡表達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 然後希望自己做得到或做得好.

但是偏偏幼兒們的認知發展與社會化都還不夠成熟, 他們不懂得, 邏輯也無法控制自己馬上想要的衝動, 所以常常會有爸媽無法理解的堅持讓親子之間的關係緊張. 例如:突然不願意自己走路要抱抱; 說不出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爸媽建議的全部都不要, 或是突然開始大哭...等等. 爸媽很容易感覺到"不懂孩子在崩潰什麼?" 或是"孩子為什麼這麼歡?“

其實兩歲的幼兒因為追求自主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越來越多不同的情緒, 包括自豪, 害羞, 羞愧等等, 這些新的感受對寶貝來說都是新的挑戰, 在我的書中也曾觀察到一個在沙坑玩的小女孩只因為媽媽在大家面前說“你的臉髒髒的”於是當場崩潰大哭. 這都是因為這些強烈負面的感覺讓寶貝們不知道如何面對.

我們要理解的是, 幼兒的腦袋無法跟成人一樣在問題發生時, 可以嘗試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他也還沒學會如何妥協自己的需求, 他想不到嘗試看看不同處理方式可能也可以解決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當他想穿藍色褲子但是剛好褲子洗了但是還沒乾時, 他無法接受你拿綠色的或是咖啡色的給他. 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無法解決自己需求時, 他的情緒就像是世界末日般地龐大!

你會說可是當我提議給他綠色的褲子就是在幫他解決啊, 但是,  那其實是你在解決你的問題 (我不要孩子繼續哭鬧)而不是他的問題 (我現在真的只想穿藍色的褲子)...

當孩子深陷情緒中, 他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先被理解與包容, 換句話說, 或許你提議可以換穿別的顏色褲子的時候, 他的感受是你並沒有了解他. 他在那個當下就是想要穿藍色的. 所以, 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

溫尼考特與皮亞傑的理論還是在這時幫助了爸媽, 溫尼考特希望爸媽可以包容孩子的情緒, 而皮亞傑呼籲幼兒們的認知學習是在操作的經驗中累積而來, 所以或許有幾個方向可以幫助爸媽思考:

1. 盡量不要讓自己有立即性的時間壓力, 因為沒有人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有耐心, 所以一定要記得調整時間, 從趕出門的早上調整到臨睡前選擇明天的衣服.

2. 告訴他, 他的情緒經驗是什麼; "你很想穿藍色褲子, 但是褲子還沒乾, 所以你又失望又生氣." 當孩子在日常中學會命名自己的情感後, 他就比較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知道帶來一種控制感, 因為人最害怕的就是面對未知. 這樣的映射也能幫助孩子獲得“爸媽了解我”的感覺. 能幫助他情緒平穩下來.

3. 當孩子情緒比較平穩以後, 像皮亞傑說的帶著他去經驗--去摸摸藍色褲子還濕濕的,或是聞聞褲子還沒洗是臭臭的. 幫助他理解為什麼當下無法滿足他的願望.

4. 繼續同理他的渴望, 開始跟他想一些方法, 例如:真沒辦法我們只好選第二喜歡的褲子, 然後今天回家我們馬上檢查藍褲子有沒有乾, 明天讓你穿. (在未來的計劃裡還是表達你對他渴望的理解).

5. 若孩子鬧著一定要穿, 就算濕也要穿時, 爸媽還是要堅定地跟他說" 穿濕褲子會感冒所以我們不能穿" 雖然你知道這樣可能會讓他更有情緒, 但是堅定還是需要的.

6. 當他邁向三四歲時, 在跟他玩角色扮演時, 可以將類似的情境扮演出來, 例如你扮演一個無法等待的小孩子, 他扮演一個成人, 他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會是以你之前引導他的邏輯. 因此在這樣的扮演中, 你一方面讓他感覺擁有心理上的補償, 另外一方面也變成你評估孩子內化社會規範的方式.

當然在我的書中也有提到, 為了促發自主性, 其實可以配合兩個提議讓孩子選擇. 有時候, 有些爸媽會擔心, 萬一給的兩個選擇孩子都不要, 怎麼辦?其實爸媽猜錯或是給錯選項, 都是沒關係的. 這些猜錯的感覺可以引發孩子內心更強烈的動機, 來向爸媽溝通自己到底要什麼. 我們會允許過程中, 他在情緒裡稍稍退化, 因為感受強烈的時候, 連大人都很難理性地陳述自己的情緒, 更何況是一個幼兒?如果孩子不能講得很清楚自己情緒的原因, 爸媽就要用猜的, 然後觀察他的表情與肢體動作. 看看可不可以幫上他.

當然, 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有情緒, 多觀察孩子在情緒的前後是如何轉換平復自己的, 我們會在觀察與理解的過程中摸索孩子的脾性, 瞭解孩子的渴望. 提供溫柔的包容與堅定的界線!



Tuesday, August 30, 2016

平板, 電視與育兒

暑假有許多的演講邀約, 在每一次跟爸媽們的互動中, 無可避免地, 都會被問到“請問真的不能拿I-Pad給幼兒嗎?“再加上爸媽最近可能都拿著手機玩寶可夢, 孩子在旁邊看到不免會好奇. 傳統的親職專家大多大聲疾呼說不可以讓幼兒接觸電玩或是電動, 但是現在的生活和十年前已經很不一樣了, 現在的人是離不開手機和平板的, 所以絕對不行的思維真的是該維持的嗎?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在告訴大家什麼是可以, 什麼是不可以的. 我想"可不可以給" 在每一個需要決定的當下, 都有那個當下的狀態需要考量進去, 例如:爸爸喜歡玩平板, 為了讓爸爸可以跟孩子有一點親子互動, 於是媽媽便不在玩平板這件事堅持, 而讓四歲的孩子跟爸爸一起玩. 或是媽媽自己帶小孩, 真的需要抽出身去準備晚餐時, 決定放巧連智的DVD給孩子看, 讓自己可以抽身離開等等.

那你一定會想問, 如果是這樣, 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呢?這篇文章一如我當初設立這個部落格時的期待, 我期待自己可以像一個橋樑, 把國外的新知與思維用簡單的話講給台灣的爸媽聽. 所以這篇文章希望做的是透過心理的觀點, 醫學研究, 與教育的觀點看平板電視, 學習與對孩子的影響.

從心理的觀點來看, 生命中的頭幾年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和固定的照顧者建立起一個穩定的依附關係. 因此, 我認為, 多元的親子活動, 只要能夠促發更多情感交流的互動, 或許都值得被考慮進來.

我想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有一個爸爸, 從小就沒有被自己的爸媽陪伴過, 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 他的爸媽只以“要求”來表達關心. 那在他當爸爸後, 距離理想畫面中那個可以會主動做家事, 帶養孩子的爸爸一定有很大的距離, 這個時候, 如果以他本來喜歡的平板遊戲開始, 引導孩子如何玩這些遊戲, 兩個人開始能夠有一點互動, 在不玩平板的時候, 兩個人可以一起用遊戲裡的角色進入假想或是角色扮演, 因此, 多了許多兩個人都享受的親子時間, 那這樣的平板遊戲就成為爸爸或是媽媽可以跟孩子分享或是互動的媒介. 玩平板似乎就不一定是件壞事了.

如果是這樣, 你一定會想問那到底可以花多少時間來玩平板或是看電視?我想還是需要引用美國小兒科醫師學會的相關研究來幫助爸媽們理解看電視或是玩平板對幼兒的影響. 在2004年的經典研究中, 西雅圖的 Dr. Christakis發現在一歲或是三歲時平均每天看電視長達一個小時的嬰幼兒, 在七歲的時候被診斷為過動的機率比沒看電視的孩子多了百分之十. 如果幼兒一天看高達三個小時的電視, 在七歲時就會比沒有的孩子多了百分之三十的機率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這篇文章並不討論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促發過動的比重).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的教授Dr. Jeffrey Johnson提出甚至有許多的研究發現看電視讓孩子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的障礙, 甚至讓孩子有肥胖, 攻擊性高或是睡眠障礙. 如果看電視是這樣, 我們沒有理由覺得平板的影響會比較少.

這個狀況很能理解, 三歲以前, 寶寶的大腦迴路很急速地發展著, 如果他們習慣了電視或平板長時間的聲光刺激, 更糟的是如果他們看的節目是設計給成人觀賞的, 他便會逐漸習慣那些聲光刺激的劑量. 等到進入學校, 回復到只有文字或是圖片的書這樣“無趣”的刺激, 或是團體學習裡“必須等待其他人”的狀況, 當然就感覺無法專注.

那教育的觀點是怎麼看的呢?傳統的學習在各國教育體制下有兩個做法:
一個是以硬性規定讓學生遵從;  一個是以獎賞的方式, 希望用鷹架法讓學生循序漸進學習.

其實歐美等國的體系針對如何引發學習動機做了一些反思, 也開始嘗試將教育與電腦遊戲結合起來, 在"Children's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Blackwell, 2008)這本書裡, 不同學者談到設計得夠好的電動或是平板遊戲, 其實包含了以下幾個教育性的價值:

1. 讓孩子一起設計, 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不是被動的接受, 他們有主動的參與可以創造
2. 讓孩子學習在過程中凝聚自我的認同: 任何有深度的學習都需要孩子投注許多心力, 這樣的投注是很強大的經驗,
3. 建立邏輯:孩子必須在參與的過程快速地瞭解遊戲本身的邏輯, 因此包含了許多問題解決的能力
4. 讓挫折是愉悅的:這看起來似乎很弔詭, 但是我們都知道, 當挑戰很大,  但是還是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時, 即使經驗挫折, 繼續嘗試的過程還是會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價值.

或許這是為什麼, 當我的孩子們兩年前在加州上小學時, 學校使用平板教學, 也鼓勵孩子有機會在電腦上使用互動式的網站, 我的孩子當時很迷其中一個學習網站叫做“Raz-kids" , 在這個網站上他們閱讀就可以積分, 積分夠的時候他就可以在網站上用點數換不同功能的外星人或是擺飾來建構自己特別的星球, 為了讓他的星球更多元有趣, 他努力地閱讀, 讓他在學習上很快地進步了.

所以, 的確, 不同專家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同, 給的建議都可能不一樣, 讓我們嘗試來做點總結:

1. 如果電視和平板是一個可以促進親子互動的媒介, 我們的確可以考慮跟孩子分享.

2. 孩子的年齡需要考慮進來. 例如:0-3歲的嬰幼兒因為大腦急速發育, 使用平板或是電視時間過長, 可能影響腦部神經元迴路的建立, 因此還是要謹慎小心.

3. 不要讓電視或平板停留在這些媒介上, 如何運用這些遊戲裡的角色或是內容增加親子遊戲或是親子互動, 讓孩子不是只有平板或電視保姆, 還是有關愛他的照顧者跟他互動, 這是很重要的.

4.  家長無需將平板遊戲視為洪水猛獸, 因為慎選平板或是電玩遊戲, 還是可能促發孩子認知發展, 只是如何不要讓孩子因為玩這些遊戲而從此活在虛擬的世界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 還是要多和人, 和環境的互動, 從互動經驗中理解現實生活, 因為感受互動帶來的美好情誼或是人際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喔!



Tuesday, August 16, 2016

寶寶如何變聰明

最近一次聚會裡, 身邊坐著一個非常認真的新手媽媽, 分享著她在這個新角色裡有多麼後悔, 因為自己七個多月的寶寶都還沒辦法睡過夜, 因此自己對她發過幾次脾氣, 甚至在憤怒中失控了幾次, 真的有拍打寶寶一下, 感覺很後悔. 她提到自己生氣時會大聲跟寶寶說 ,"你這樣不懂事!“ 她說自己的先生有時也會生氣地附和著對寶寶說 ”要懂事!“. 在他旁邊的另一個媽媽對她笑著說, "才七個月大怎麼可能聽得懂?" 這個媽媽睜著圓圓的大眼睛說," 可是他之後真的有比較乖啊!"

所以一歲前寶寶真的聽得懂這些話嗎?每天看著寶寶成長, 會翻身了, 會坐起來了, 但是他的腦袋裡在你每天跟他的互動刺激下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新生兒的腦部還無法同時處理知覺, 記憶, 想法, 語言與身體的協調. 新生兒的腦部何時開始發展呢?其實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 寶寶的腦部已經開始發展了, 在出生沒多久, 他們發現自己能讓事情發生, 但是記憶的部分卻需要更長的時間發展. 如果我們讓寶寶在手上戴個搖鈴, 兩個月大的時候他可能會喜歡揮動手讓搖鈴發出聲音, 但是他不會記得如何複製這樣的經驗, 但是當他六個月大的時候, 他可能就可以做些重複的動作來複製這些經驗. 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連結就會是他認知發展的一個指標.

六個月之後還有一個認知功能逐漸地在日常互動的刺激當中發生, 那就是“回想”, 寶寶開始能夠回想自己之前是如何表達的, 例如八九個月會使用同一個手勢表達自己想要的意圖.  其實, 要能夠有這些認知的發展靠得是生活中照顧者跟他的互動經驗, 舉上述的例子來說, 若是寶寶以手勢表達時大人並沒有任何回應, 當然就無法增強寶寶運用“回想”的能力來表達和世界溝通的意圖.

回到上述的例子, 所以七個月的寶寶真的聽得懂“懂事”是什麼嗎?當然是聽不懂的, 但是為什麼有效呢?因為寶寶聽懂的或是讀懂的是爸媽嚴厲的表情與急迫的語氣, 其實是那些語言本身的前語言線索(表情與肢體動作)讓寶寶進入警戒的狀況, 如果這樣的狀況經常發生, 在比較令人擔心的狀況哩, 甚至伴隨著媽媽的粗魯或是不耐煩, 寶寶的感覺一定是處於危機狀態.

那爸媽們可以如何促發寶寶的認知發展呢?

新生寶寶在清醒的時候, 爸媽或是照顧者可以多看看他, 對他微笑, 等到他大一點後, 捉著他的手摸摸自己的臉, 對他說話, 微笑, 讓他可以認識自己的照顧者.

大一點的寶寶還喜歡重複的經驗, 所以如果在餵奶與換尿布的疲累中, 爸媽或是照顧者可以跟著他或是鼓勵他重複地經驗自己動作帶來的效果. 微笑地讚賞寶寶的表達或是重複的動作, 知道這就是一個過渡階段是很重要的.

另外, 有些爸媽會充滿精力地想跟寶寶分享許多玩具或是互動, 也要提醒自己在學習方面不要太急, 太多的刺激有時反而容易讓寶寶容易過度負荷, 當寶寶過度負荷時, 他容易移開視線, 或甚至發出抱怨的聲音, 此時就有可能是表示太多刺激了.

一次只拿一個玩具讓寶寶盡情地探索, 你可以示範不同的玩法, 加上你在他與玩具互動時可能做出來的不同表情. 事實上, 寶寶最好的玩具就是他深愛的爸媽或是照顧者, 讓他拍拍你的手, 碰碰你的臉, 你發出不同好玩的聲音, 都是足夠的刺激. 如果你覺得寶寶會喜歡玩, 你可能是對的, 因為你們每天的相處會讓你逐漸成為最了解他的那個人, 更棒的是, 若寶寶不確定他對玩具的感受, 將近一歲的他可以從你和物體的互動中觀察如何探索這個物體, 他是個開始有想法的小小人, 但是有時候你會看到自己如何應想著他的想法, 這樣的覺察是讓人感動的過程喔!


Saturday, July 30, 2016

幼兒的自我中心, 壓力感與自我慰藉

昨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個不了解自己幼兒的媽媽在公車上掌摑自己兩歲的幼兒, 氣憤地說“你摔死算了!”. 每回看到這樣兒虐的新聞, 心裡總是很難過, 難過的不是只有這個被體罰的可憐孩子, 也難過這個媽媽因為不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 或者是因為她自己的生活壓力或負面的生命經驗, 讓她呈現出這樣的暴怒. 我相信沒有任何媽媽願意自己成為這麼糟糕的媽媽.

於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爸媽們了解幼兒自我中心的想法, 幼兒們的攻擊行為, 幼兒的緊湊情感與尋求自我慰藉的方法. 首先, 對於幼兒的自我中心, Dr. Pruett在他的書中對於幼兒們怎麼看物品是這樣說的:

不管大人說什麼:
1. 如果我喜歡它, 它是我的.

2. 如果它可能是我的, 它是我的.

3. 如果它在我手裡, 它是我的.

4. 如果我可以從你手上拿過來, 它就是我的.

5. 如果我之前擁有過它, 它是我的.

6. 如果它是我的, 它就不可能是你的.

7. 如果它看起來像我的, 它是我的.

8. 如果我覺得它是我的, 它就是我的.

這些分享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發展的進程. 在孩子的認知與社會化逐漸成熟的過程裡, 這樣的自我中心是一定會發生的. 面對這樣一個無法講理的幼兒, 爸媽當然需要做該做的引導--包括設立限制讓幼兒從你的嚴肅表情或是較嚴厲的口吻理解他的行為不是你樂見的, 包括制止或是轉移他到別的物品上,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裡, 幼兒們會經驗到很強烈的憤怒, 爸媽們很容易會觀察到幼兒們的反抗或是攻擊行為. 但是就是在這些過程裡, 我們努力地跟他們共同度過這些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觀察爸媽因為自己而引發的情緒, 親子之間的互相關愛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
爸媽們如果可以了解幼兒們在探索的需求, 發展自主的渴望, 與需要不斷從練習中整合自己全面發展的情況下, 容易有許多大人無法理解, 或是覺得莫名其妙的堅持行為時, 爸媽們就比較能夠理解幼兒們會經常地處在挫折與內在衝突之下, Lieberman(1993)對於爸媽認為幼兒攻擊行為的來源歸納出了三個原因:
1. 幼兒們對於什麼是安全或是不安全的想法可能跟大人不同 (年紀越小越難有安全性的理解)
2. 幼兒們經常全部都想要 (上述的自我中心)
3. 幼兒執意要以他們的方式做事, 於是顯得是負面或是反抗 (追求自主, 希望可以嘗試自己練習或解決)
當然, 我們要理解, 在每天的生活中, 幼兒們不只是會有強烈的憤怒挫折甚至是攻擊, 幼兒們也可能感覺到嘗試解決或是嘗試自主的壓力. 這個時候, 幼兒們可能會出現吸吮手指, 摩擦身體, 摩擦自己喜歡的絨毛娃娃或是被子等慰藉物體, 偶爾我們甚至會看到幼兒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等等. 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幼兒面對壓力時很典型的反應. 我們也可以觀察到, 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在一天即將結束時發生.

如果幼兒經常性地出現這些行為, 建議爸媽或是主要照顧者要思考最近幼兒們的生活環境或是生活常規是否有改變, 或是有其他可能的壓力來源. 如果爸媽們可以找到幼兒內在情緒的需求, 回應這些需求, 祝樣的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例如:在訓練大小便時, 可能由於爸媽的反應嚴厲, 這樣的訓練過程開始讓幼兒緊張或憤怒, 出現了玩弄生殖器官的情況. 此時爸媽需要理解這並不是性相關的手淫, 孩子們只是在這個重複行為中, 讓自己的情緒可以得到一個紓解. 因此, 真正有幫助的是想到自己可能過於嚴厲而開始在跟孩子的互動做調整. 幫助孩子從這樣的焦慮中成長.

幼兒族群就像是我在分享時常常說的"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期"一樣, 可能帶給爸媽許多情緒上的衝擊, 如何帶著以上這些對孩子發展的理解, 思考自己調整帶養的方式, 是非常重要的. 真心希望那個媽媽可以察覺到為了孩子的安全, 在公車上是不適合讓孩子下來走走, 用父性的方式堅定地規範他, 但是回應孩子無聊的感覺或是自主的需要, 還是同時可以以母性的溫柔跟他做不同的互動 (一起唱手指謠, 數數, 觀察周遭風景等等), 都是可以吸引孩子留在親子互動裡的遊戲. 讓我們真心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Wednesday, July 13, 2016

愛, 情感交流與依附關係

最近讀了一篇好文章, 想跟大家分享內容. 這篇談安全依附關係的文章(What is secure Attachment and Bonding?) 出處為與哈佛大學有合作的 www.HelpGuide.org . 文章談到許多爸媽把“bonding"(連結)以為就是“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這篇文章澄清了這兩者的不同, 並且強調寶寶不只需要愛. 要能發展得好, 寶寶需要的是安全依附的連結, 而這樣依附的連結靠得是在互動中大量的情感交流. 

我們已經讀了太多研究與文章告訴我們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提倡爸媽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顧與回應孩子之上. 但是一直到九零年代末期的腦科學相關研究實證與臨床的嬰幼兒心理將康服務中, 我們才明白安全依附其實不單純仰賴爸媽們很負責任地確保孩子基本需求被滿足.

事實上, 在我的工作見證過的親子帶養中, 確實看見有些非常認真當爸媽的人無法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這是為什麼呢?到底從知道要給寶寶愛, 到爸媽們給予愛的過程, 有哪個環節讓我們迷惑了?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孩子不只需要愛與照顧, 孩子還需要爸媽們很自然地情感交流, 尤其是非語言的情感交流, 在這些表情, 眼神, 肢體語言的互動中, 孩子知道爸媽如何在理解了他們, 讓他們感覺有價值, 感到安全. 翻譯成白話的親職帶養,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是希望爸媽們可以將注意力放在當下這個時刻, 感受自己和孩子互動時的情感流動, 感受自己動作傳達了什麼樣的情感給孩子, 感受孩子們的行為想要告訴我們他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情感. 於是在互動的當下, 爸媽會放慢腳步, 聆聽寶寶, 對寶寶說話, 或是跟寶寶玩. 

當我們說“連結”(bonding)時, 我們著重的是爸媽在照顧或是育兒中主動地投入(比較偏重爸媽主動去和孩子做連結). 而當我們說secure attachment安全依附時, 我們著重的是親子雙方在互動時刻當下自然流動的相互情感, 不見得要去想“我現在這樣做促發了他什麼樣的腦力開發”或是“我一定要怎麼做才能確保他發展健康”, 而是在互動當下的片刻, 爸媽觀察寶寶給的反應來持續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或是休息. 因為爸媽在互動過程中, 不斷地觀察與理解寶寶的情感需要. 在過程中, 寶寶享受這樣互動, 讓爸媽也能放鬆, 讓自己的愛自然地傳達給寶寶.

昨天剛好看到一個很適合解釋這段文字的影片, 在這個讓人會心一笑的影片中, 爸爸和不到一歲的寶寶互相發出聲音, 彼此因為這個遊戲而開心不已. 以發展的角度, 寶寶每一次地都因為模仿爸爸的聲音促發了他語言發展與社交發展(觀察理解遊戲規則), 而爸爸好笑的樣子讓寶寶不斷地重複這個遊戲. 我相信這個爸爸在互動時, 一定沒有想著要如何促發孩子的發展, 而是很自然地享受這個當下.


在每天的生活與相處裡, 因為嬰幼兒們還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清楚並能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高度地仰賴帶養他們的主要照顧者來跟他們一起度過這些負面的挫折, 憤怒, 或悲傷等等. 所以當成人無法承接寶寶的情緒時, 共同調節沒有發生, 於是寶寶就很難學習到情感的自我調節.

當然沒有一個爸媽可以在任何時候都有辦法維持平靜, 承接孩子的情感. 所以在這個當下,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中無可避免的重要事情就會是讓爸媽在自己情緒的當下, 可以暫時地離開整理自己的狀態, 以平穩的情緒回來面對自己孩子的情感風暴. 

因為強調非語言表達的情感交流, 文章提到當我們想評估自己非語言的情感呈現時, 我們可以想想以下幾個狀態: 

1.眼神交流:你如何由注視的眼神中傳達你對孩子的關注.

2.臉部的表情:當你的臉部表情是豐富的, 多樣的, 可以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以表情來進行互動. 但是如果孩子接受到的爸媽經常給他們嚴厲, 或是忽略的表情, 孩子們於是接收這些訊息, 開始變得沒有安全感.

3.說話的語調: 即使你的寶寶還很小, 無法理解你講的每個字. 但是他可以開始區別你的語調以及語氣, 從爸媽的語氣中, 他們可以感覺爸媽是否對自己有興趣, 是否正在關注自己.

4.觸摸與擁抱等肢體語言: 生氣時舉起孩子的擁抱與給愛時的溫暖擁抱絕對不一樣, 這些肢體語言讓孩子感覺出你如何看待他.

5.步調與緊湊度: 說話的速度, 動作移動的幅度與大小都能傳達不同的情感給孩子.

並不是要我們因為帶養孩子而改變自己, 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的確能夠在日常和孩子的互動中, 觀察自己的口語與非口語的表達是否能夠傳達安全與親密感給孩子. 因為那是安全依附關係的里程碑.

我常在演講時說" 孩子在爸媽的眼中看見自己" , 但爸媽們何嘗不是在孩子的眼中看見自己當爸媽的樣子呢!因此偶爾在忙碌的日子裡想想自己的狀態, 或是在拍攝的親子影片中看看自己如何互動的樣子, 對爸媽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原文網址: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secure-attachment/what-is-secure-attachment-and-bonding.htm

Tuesday, June 28, 2016

再談嬰幼兒的分離焦慮

最近在演講中或是在幼兒諮詢的訓練中, 不約而同遇到分離焦慮的議題, 讓我覺得或許可以再寫一篇關於分離焦慮的文章.

第一次親子之間的分離, 通常發生在產假或是育嬰假結束, 媽媽需要回去上班時. 如果是產假四十天結束就回去上班, 新生寶寶因為認知與情感, 甚至是依附關係都還沒有穩固成熟, 因此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分離焦慮. 但是千萬不要為了預防孩子有分離焦慮就決定早點送給別人照顧, 如果可以有選擇, 多把握時間跟自己的寶寶相處對於建立親子關係還是很有幫助的,

分離焦慮的核心是渴望與害怕失去穩定的愛(依附對象)其實, 即使是這麼小的年紀, 更換另一位照顧者時, 寶寶為了要建立新的依附關係與安全感, 會必需努力習慣新的保姆安撫他的姿勢, 保姆的氣味, 表情與聲調, 這些都可能造成寶寶的心理壓力, 因為新的照顧者對寶寶而言等於新的世界. 有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到, 彷彿是心理層面影響生理似的, 寶寶在這個轉換過程真的比較容易生病.但是寶寶的適應力是很強的, 所以不需要太過焦慮. 只要新的照顧者一樣對寶寶的需求都可以回應, 爸媽和新的照顧者之間可以形成團隊, 提供一致的照顧 (方式不一定要一樣, 只要傳達的情感是正向溫暖的, 在嬰兒族群來說就足夠了)

如果分離的時間點是在寶寶九個月大之後, 那陌生人焦慮就可能會引發寶寶跟媽媽分開時的分離焦慮. 因為安全的依附關係已經形成, 寶寶會開始對這個主責的照顧者有偏好, 因此當照顧者離開自己的視線, 寶寶就會感覺完全地失去而哭鬧不已. 如果這個轉換可以是循序漸進地, 寶寶的適應就會比較容易. 其實對媽媽們也是, 當安全依附發生, 媽媽深深地愛上自己的寶寶時, 分離後媽媽也會開始焦慮或是擔憂是否他人可以把寶寶照顧得像自己一樣好. 其實, 媽媽們要試著放寬心. 因為真的沒有人可以取代媽媽與寶寶獨一無二的親密感, 但是事實上, 其他人也不需要那樣做. 因為他們在寶寶的生命經驗裡有他們的角色--他們負責介紹不同的世界給寶寶!

寶寶逐漸長大, 他的世界或許從跟媽媽的兩人世界, 拓展為爸爸一起加入的三人世界, 甚至是保姆角色的四人世界. 在這個拓展的過程裡, 寶寶學習其他人如何跟自己互動, 想辦法理解不同成人跟自己的溝通, 這些不同大人提供的多元互動, 其實是促發寶寶發展很重要的方法. 雖然那些親密的, 排外的兩人時光不會再回來,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寶寶跟其他特定照顧者, 例如自己的爸爸或是長輩, 都能建立情感, 也能自然地互動. 寶寶的世界變大也更豐富了, 這便是媽媽鬆手的價值所在.

所以面臨分離時, 如何觀察寶寶是否被分離焦慮所困擾呢?當然寶寶的哭鬧會是個清楚的指標. 嚴重的分離焦慮甚至是會影響他的作息, 例如胃口不佳或是不睡覺等等. 針對處理分離焦慮, 以下是幾個建議:

1. 如果能夠循序漸進地讓寶寶習慣新的照顧者, 寶寶可以慢慢適應, 這是最理想的方法. 看寶寶的氣質強度, 若一開始哭鬧地很厲害, 這個轉換的過程可能就需要拉更長一點. 如果沒有太大反應, 表示寶寶的適應力強, 或許可以縮短這個轉換的時間.

2. 如果是送去保母家, 甚至是新到幼兒園, 會建議從自己的家中帶一些寶寶喜歡也習慣玩的安撫玩具或是絨毛娃娃. 這樣至少新環境中有寶寶熟悉的元素. 在一開始的緊張中有個自己習慣的東西可以掌控.

3. 如果一開始, 孩子分離焦慮很嚴重, 建議讓孩子帶件媽媽穿過還沒有洗的家居服,  寶寶哭鬧時可以聞聞媽媽的味道來自我安撫.

4. 回家之後多跟寶寶玩阿--晤(媽媽把臉遮起來然後再把手打開讓寶寶看到)比較大的幼兒也可以跟他們多玩躲貓貓, 讓他們在這樣“找回媽媽”的遊戲中學習記憶“媽媽雖然會不見, 但是媽媽還是會回來“的觀念. 從遊戲中增加她的安全感.

5. 和保姆形成一個照顧團隊, 接孩子時好奇一下孩子今天在保母家的情形. 跟保母討論自己和對方做法的異同. 但過程要互相尊重, 不要一味要求保母要照自己的方式而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

6. 上幼幼班時可以讓他們帶著爸媽的相片, 或是讓某面牆貼著家長的照片, 想念爸爸媽媽時可以走過去看一看. 或是讓老師設計的活動可以呼應想念爸媽這個需求, (例如畫一張畫, 等媽媽接你的時候給她看等等)

針對媽媽們的分離焦慮, 我會建議媽媽們把自己的擔心以書寫的方式呈現出來. 寫完可以自己思考與評斷一下是否焦慮是來自自己的內在情緒--例如捨不得, 或是擔心孩子會不再那麼愛自己等等. 如果焦慮是針對孩子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建議媽媽可以和爸爸討論出預防或是解決的方式.

其實如果親子雙方夠相愛, 分離焦慮是一定會發生的. 成人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學到自己是否能面對自己的情緒, 在重逢的時刻多表達自己想念寶寶的心情, 給寶寶溫暖的愛, 讓寶寶知道他沒有失去你, 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喔! 日子過去, 寶寶在這些互動中便能累積這些被愛的感覺, 形成自己堅定的安全感, 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Sunday, June 12, 2016

談百歲派和親密派的教養方式

在我的書出版了之後就開始有不同的網誌文章給予評論, 其中有一篇很詳細的評論談到我的書可能是屬於"超親密派”的, 由於台灣養育嬰幼兒中分為支持百歲派或是親密派兩大派別的做法, 對於自己被歸類為親密派的結果感到很有趣. 因此我想對於這兩個都擁有強大支持群的派別, 以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為主, 談談我的想法.

我對百歲派的理解是主張以結構的方式來規劃寶寶一天的時間, 在固定時間餵奶, 也以延宕需求的方式來訓練寶寶停止哭泣或是自己睡眠; 而親密派應該是以依附關係為主, 主張爸媽在嬰兒期盡量滿足寶寶的需求, 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其實在寫完將近一百篇的網路文章後, 我覺得大家應該會感受得出來, 在我的育兒相關文章裡總強調爸媽自己在這個親子關係中也帶來了屬於我們自己的部分(不管是人格特質或是自己過去的原生經驗), 影響著親子互動!所以順著這個脈絡, 我想提醒大家任何書籍或是育兒新知都會透過我們的主觀加以選擇記憶, 進而嘗試. 因此, 爸媽自己主觀的動向的確有可能影響自己抉擇相信何種“派別”的做法, 例如: 非常希望寶寶可以趕快自己獨立睡著的爸媽, 在主觀的動向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或是嘗試百歲派的做法, 因為這個做法提倡呼應了自己內在隱約的聲音.

第一點, 我想說的是沒有任何派別一定是對的或是錯的, 因為我相信任何方法, 就像不同宗教一樣的確會適合某些人, 因此我們要預備自己的心態不是選擇"對的"派別, 而是理解這些派別建議的做法是否為適合我和我的孩子的做法, 千萬要避免不知變通!在BabyHome的論壇上有時會看到媽媽發文, 施行百歲法讓寶寶在睡前哭, 寶寶哭了一個小時, 嘴唇都變紫了, 該不該抱起來, 抱起來是否前功盡棄等等發問. 像這樣的情況, 其實就像是不知變通的例子. 舉這個例子不是要批評這個媽媽, 因為我相信這個媽媽很認真地想要幫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生活韻律, 我甚至可以想像她如何忍耐著自己想去安撫孩子的衝動, 與擔心自己安撫就不能幫孩子建立能力的焦慮...

在這個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們來想爸媽角色的本質好了. 以物種延續的自然法則來想這個情況, 不管孩子幾歲或是多大了, 哭到嘴唇變紫的狀況, 就是需要成人安撫的狀況. 就算會“前功盡棄”, 爸媽在嬰幼兒期的基本功能一定是養育和保護, 所以當帶養方法和“養育與保護”的目標有這麼大的衝突時, 我認為實行的方法就會需要調整.

第二點, 我想說帶養方式的調整有時要看孩子的年紀或是先天氣質. 如果來檢視我自己帶養孩子的歷史, 我很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從“超親密派”進入“親密派”然後融入了“百歲派”的帶養方式. 其實, 自己似乎兩個派別的方式都使用過(當初也不知道這些方式屬於不同派別. )我只是允許自己去摸索, 去嘗試.

舉睡眠的例子來說好了,
1. 最早一開始寶寶跟我睡, 因為晚上餵奶方便,
2. 等到大一點, 我們開始把他放在連在我們大床的小床上,
3. 有小小的分離, 然後還是有晚上陪睡說故事的固定作息活動.
4. 等到一歲半完全斷夜奶後, 我們就延續說故事, 握手手的睡前儀式(因為孩子不吸奶嘴, 所以開始是握手握到睡著, 然後變成握幾分鐘),
5. 慢慢的把孩子的小床移開我們的大床.
6. 最後孩子的小床是獨立地擺在我們的房間,沒有連在大床旁,
7. 然後搬到門口, 最後變成在隔壁,
8. 但是一開始我跟當時兩個幼兒約定, 他們兩個半夜一喊我就一定會過去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9. 然後變成在門口用口語方式安撫,
10. 然後開始用象徵式的過度客體讓他們嘗試自己處理不安全感
11. 於是我半夜不再每次過去安撫他們

在這些距離拉開的過程, 我依照溫尼考特的建議尋找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 以百歲法的建議把作息都結構化, 讓孩子可以預期, 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因此感覺上或許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 我們的調整的確會讓不同派別的比率不太一樣. 但不管要選擇怎麼樣做, 請不要讓帶養的方式衝撞到孩子對爸媽能夠"養育及保護"的信念!

你一定會好奇地問, 這樣是否以後真的都不需要半夜起來安撫孩子?其實, 還是會看孩子的狀況, 舉我的經驗, 在幼稚園訓練夜間如廁的時候, 我和外子又經歷了一次晚上需要起來協助他們的狀況,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 這一次的時間縮短許多. 所以在幼稚園大班之後, 睡眠真的就成為輕鬆的作息了. 以開始前幾年的辛苦, 對照孩子們在自己的房間睡, 有固定就寢時間, 睡眠時間夠, 胃口好又健康, 自然能夠心情快樂, 專注學習. 用生命頭幾年的辛苦奠定孩子一輩子睡眠的好習慣, 當然是非常值得的!

因此, 不管是相信百歲派或是親密派, 都需要爸媽們嘗試摸索和調整. 到最後, 無需任何派別背書, 我們就可以從這些親力親為的經驗中成為有自信, 懂自己孩子的爸媽!

Sunday, May 22, 2016

在比較的同時, 別忘了世界很大!

我的老大在最近一次期中考對我說“媽媽, 我們班的某某某這次跟我挑戰說要考得比我好.”我很訝異地說“為什麼呢?”他說“因為他從來沒有贏過我, 上次他總分輸我三分覺得很生氣 .所以他說這次一定要贏過我.”我好奇地問他 “那你怎麼想這件事?”他說 “我願意接受他的挑戰, 因為我也不想輸給他, 所以接受挑戰可以幫助我更努力準備 ." 果然他這次卯足了全力準備. 在考試前我問他“會不會擔心這次真的輸給對方?”他笑著說 “不會啦!如果輸了就表示他真的很認真, 給他贏一次沒關係的啦!”無獨有偶地, 最近和朋友聊天時也談到有許多希望自己孩子競爭力好可以出類拔萃的爸媽, 努力地報名熱門課程讓孩子學才藝, 如何要求孩子課業成績應該要表現更好. 有時想著想著還是不免對孩子的未來感到心慌!

同儕競爭這件事似乎牢牢存在我們的教育文化中, 或許是因為傳統文化中華語社會的人口數字龐大驚人, 為了要能確保孩子可以脫穎而出, 在未來有成功平順的生活 ,鞭策孩子或是期望孩子成龍成鳳, 變成了家長似乎不得不扛的枷鎖.

我們或許在口頭上曾提醒過孩子與自己不要去做比較, 但是其實“比較”存在在每個角落. 在孩子生活的大體系中, 學校師長在意和外校比賽時得獎的名次, 同學間互相比較成績與分數, 甚至是嘲笑分數不好的同學...這樣只看重結果的比較狀況在我小時候有 ,現在在孩子的學校也還是存在 . 不只學校的師長在意比賽成績, 孩子之間會相互比較, 在不同家長聚會場合甚至常會聽到不同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 ,“你看誰誰誰功課很好, 誰誰誰比賽又得名了, 你要加油 .”在這樣有時隱微, 有時又鮮明到讓孩子感覺高壓力的日常訊息中, 我們和孩子生活在比較裡. 我想與其厭惡這樣無可避免的環境氛圍, 不如讓我們嘗試用不同方式來看“比較”這件事!

年紀越長越明白其實許多事情沒有絕對地好與壞. 比較是人之常情, 從比較中其實我們在嘗試理解自己為什麼在乎, 以及對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如果能積極看待, 比較其實能在過程中督促自己設立新目標. 增強自己的動機!那什麼是積極看待呢?積極看待指得是注重這個過程, 而不是只是看重結果--換句話說, 因為比較的過程讓自己願意克服更多的辛苦, 付出更多的努力, 學習到更多, 這就是比較更重要的積極價值!

身為爸媽, 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更值得我們和孩子在乎的應該是過程而不只是結果. 因為這個世界太大, 在班上考試幾次的不如人不能代表什麼 . 在學校幾次地更勝一籌或是在不同競賽得獎也不一定能對未來保證些什麼. 只要對過程努力以對, 即使比較結果不如人意. 我們都會看到不同的附加價值--例如為了競賽努力練琴而學了一首更有挑戰的曲子,讓自己看到原來自己可以克服這樣的挑戰!因此不管競賽結果如何, 我們還是獲得了不同的生命經驗 .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當我們感受到比較產生出來的嫉妒或是挫折時, 除了注重過程以外, 要記得提醒自己, 我們生命的視野其實遠比當下在意的範圍大得許多, 我想分享一下當我的孩子第一次提到和同學之間的比較時, 我的想法與回應--我跟孩子說“其他的孩子很優秀, 那太棒了!因為這個世界有許多問題, 需要很多很棒的人來服務來幫助這個世界. 你們可以一起用不同的方式, 做不同的事, 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棒!”

是的, 這個世界有著許多學校, 這些學校都有著許多優秀的學生, 這個狀況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但是看看我們現在面對的仍是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因此, 就算其他優秀的孩子日後都成為醫師,律師 ,會計師或是成功的企業家. 這個世界仍然有太多值得投注的專業,而我們的孩子只需要在這千百種服務他人的工作找到一件事,是他很有熱誠願意投注心力學習的 ,這個熱誠就能幫助他甘之如飴地自我負責. 不是嗎?因此在比較的同時, 別忘了提醒自己這個世界很大喔!

Monday, May 2, 2016

當爸媽時別害怕嚐試犯錯

最近一次的親職諮詢裡, 個案提到自己總是很擔心亂發脾氣, 犯錯或是傳達了不對的價值觀或是處事方式給孩子, 因此這樣潛意識的焦慮讓他經常對孩子保持距離, 久而久之, 孩子不來找他說話, 甚至是在夫妻爭吵時, 孩子都站在伴侶的那一方. 讓他驚覺自己的親子關係已經出問題, 孩子跟他不親了. 他表示真的很想處理好自己的焦慮, 再來好好的彌補孩子... 

不只一次, 在工作裡聽到這些對自己期待很高的爸媽如何在親子關係中感覺自己努力已經到了筋疲力竭. 在工作與忙碌的生活中, 親職專家提倡的親子陪伴, 與孩子共讀共學共玩等等, 反而讓這些爸媽感到更大的壓力, 覺得自己總是做得不夠. 我當然也贊成親子互動, 但是我覺得我們更該提倡的是在親子互動中爸媽們能夠感受到雙方自然流動的愉悅與享受, 這些愉悅地, 喜歡的感覺才會是促進親子互動不間斷的泉源.

這些跟我工作的爸媽們, 很多時候會因為覺得自己"應該" 要做這些事, 而感覺緊繃或焦慮. 自然無法享受他們的親子互動. 在我的專業背景裡, 其實看到許多的擔心與自我挫折常和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爸媽如何對待我們有關, 倘若爸媽們是在一個有許多情緒波折的環境下成長(例如自己的爸媽常爭吵, 甚至家庭暴力或是離婚等等), 如果這樣的壓力是長期的, 我觀察到他們在當爸媽面對自己的孩子時,有時候會很難給予平穩規律的關愛. 原因很簡單--我們通常很難給別人我們生命裡沒有的東西!

所以在工作裡, 我的目標便會是跟這些爸媽們一起思考, 一起嚐試, 一起尋找屬於他們和孩子之間的舒服韻律, 最終讓當爸媽的自信可以慢慢地長出來. 在這樣的過程中, 有一件事是想要分享給大家的--當爸媽就是一種成長, 記得我們小時候(甚至是現在)常常會犯錯, 有時候甚至是犯同樣的錯誤, 讓我們感覺懊惱, 對自己生氣,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放棄, 也因為這樣, 我們一路走來有了自我獨立了, 也有屬於自己的自我認同與意識. 當爸媽何嘗不是這樣? 這些不放棄的嚐試能夠幫助我們在爸媽的角色裡感覺堅定, 感覺有自信.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路上, 孩子會長大, 一樣是給予愛, 我們必須要依照他的發展調整, 例如幼稚園時, 去學校接他, 給他一個大擁抱, 孩子笑得好開心; 但到了小學五六年級, 相信在校門口的大擁抱可能就會換來孩子的困窘了.

這個調整依靠的是你和他的每日互動, 能夠讓隨著他的年齡改變, 以尊重他的方式給他愛. 當我們只把孩子看成是個責任, 無法放鬆地跟孩子相處時, 親子互動是緊繃的, 親子關係變容易不自然, 於是孩子很難感覺自己被爸媽理解, 爸媽也很難感覺自己的付出被感激了,造成了惡性循環, 抹煞了爸媽想當好爸媽的意圖, 真的得很可惜!

其實從嚐試的當中, 即使是錯誤的,只要能逐步調整, 孩子都能感覺得到爸媽的付出. 孩子的韌性比我們想像得大很多, 只要溫暖和愛比這些負面經驗多出許多, 偶爾的發脾氣或是嚴厲要求不會造成永遠不可磨滅的傷痕. 親職教養沒有一個絕對值, 它只需要落在一個健康的範圍, 當全家在一起都能放鬆, 家的氛圍是正向的時候, 情感是溫暖支持的時候, 就表示爸媽的親職教育是落在健康的範圍.

沒有人有資格評論他人的帶養方式, 但是, 不可諱言的, 當爸媽總讓我們感覺脆弱. 因為容易感覺脆弱, 所以我們才能感覺到那麼多的美好, 紀伯倫說的快樂與悲傷是一體兩面的, Brene Brown在TED分享的"脆弱的力量", 從研究實證的角度都在告訴我們, 或許脆弱才是快樂的根源. 從一點點, 一點點的嚐試互動中, 甚至爸媽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因為這樣的嚐試而改變. 等待一個完全準備好的狀態再來跟孩子連結, 或許遠遠不及從連結與互動中慢慢感覺到原來自己也能夠不焦慮地跟孩子相處, 慢慢看到自己的整合...詩人林婉瑜說孩子的誕生, 使圍繞他的大人們, 重新誕生了一次(誕生), 重新誕生後, 是在當爸媽的漫長過程中, 讓我們得以逐漸蛻變, 因為親子之愛讓我們願意承載更多眼淚與辛苦, 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值得!

Wednesday, April 27, 2016

寶寶懂的比我們想的多很多!

今天分享發展心理學裡有名的"靜止臉龐"實驗 (Dr. Tronick)
在這個實驗裡我們會看到一歲的寶寶如何敏感到媽媽的表情
在媽媽面無表情時寶寶感覺困惑與痛苦 開始哭鬧
讓我們思考自己在互動中傳達了什麼情感給自己的孩子

Sunday, April 17, 2016

幫助寶貝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親子教養或是每天的互動裡, 爸媽經常對嬰幼兒們衝動性通常是很難理解的. 有時候他們無謂的堅持讓我們愕然失笑, 有時候他們立即性的宣洩又讓我們七竅生煙. 在之前的情緒發展相關篇幅中, 我們討論到自主情感的發展, 相信許多爸媽在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與讓孩子追求自主之間產生矛盾--要幫助孩子追尋自主發展, 又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衝動, 進入自我控制? 如果我們將這些衝動翻譯成我們觀察到的行為可能包括:

“我現在就要......(不管是行為或是玩具)
我一定要....(很難妥協或接受大人的提議)
我不能等....(等待就等於沒有, 於是情緒過度負荷, 號啕大哭)
我不管你說什麼, 我還是....(明明之前教過他規矩了, 他還是當耳邊風)
我只要照我自己的方式...(就算他失敗也很挫折了)”

任何爸媽看著這些陳述, 一定都想起了曾經在親子互動中的拉扯畫面吧!在這些強烈的“我要“裡, 寶貝到底是如何開始增加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慢慢地從一個小野人變成一個有教化, 懂禮貌, 能夠自我克制或等待的孩子呢?到底自我控制是什麼意思呢?

“自我控制”指得是在一個當下, 孩子有能力處理自己強烈的情緒, 並且克制自己做出周遭不希望他做的事. 在自我控制底下第一件事是對強烈情緒的自我安撫. 這也是寶寶針對自我控制的第一個學習.

例如等待媽媽時, 寶寶自己吸吮拇指. 來安撫自己無法馬上被媽媽安撫之下帶來的強烈情感. 這是寶寶自我安撫的能力成形的開始. 但是即使是能夠吸吮拇指進行自我安撫, 大一點的孩子在發脾氣時可能還是很難讓自己情緒平穩下來, 這個時候, 如果家裡有一個安全的角落(並不是主要讓他罰站), 而是讓他可以進行些情緒的發洩或是自己情緒的整理可能會有幫助. 情緒的宣洩包括:

爸媽同理他--“我看得出來你很生氣”
然後引導他--"但是生氣的時候我們不打人, 因為打人不對, 不過如果你想發洩一下, 可以摔這幾個抱枕“
在這個角落裡放幾個柔軟的抱枕或是軟墊, 讓寶貝可以在這個角落整理自己的情緒.
你則在一旁確保他的安全與嚐試等他平靜一點時, 再度跟她互動.

通常在這個時刻當下, 許多爸媽可能會用轉移的方式來幫助寶貝, 例如一個十個月大的寶貝拿著電視遙控器, 媽媽邊從他手上拿回來遙控器邊說“這個不是玩具喔, 不過媽媽知道你想按按或摸摸看“, 寶寶一定會因為東西被拿走而號啕大哭 , 媽媽繼續說”我知道你想玩, 你可以玩這個玩具(提供一個功能相似的按鍵玩具)“雖然不滿意自己拿不到遙控器, 但是用哭鬧來測試之後, 發現媽媽沒有退讓, 哭鬧的確沒有幫助, 寶貝就會逐漸轉向其他的玩具了.

我個人覺得轉移的過程如果可以讓寶貝感覺到妳理解他渴望什麼, 並且選擇跟他的渴望有關聯的其它選項(如上述有按鈕的玩具), 寶貝們比較能夠心甘情願地被轉移.

此外, 大人對於自我控制的示範也很重要, 當爸媽自己面臨挫折時, 或許可以示範給寶貝看說, "我現在需要出門, 但是我找不到鑰匙, 感覺很煩, 所以我現在要深呼吸五下, 再來繼續找鑰匙" 在這樣分享的過程中, 大人們其實是在示範可以如何面對當下的挫折.

當然最後就是如何和他一起解決問題--對於幼兒, 盡量不要只對他說“不行”, 而是引導他想什麼時候可以, 或是A事情現在不能做, 那可以做B或C嗎?--以下是幾個例子:

1. 現在不能吃糖果, 什麼時候可以呢?(吃飽飯以後?或是明天去公園玩之前?)
那我們約定好, 你可以自己先選一顆, 放在你會記得的地方

2. 現在需要上床睡覺了, 我知道你還想玩(同理)
不然你帶一個樂高陪你在床上, 這樣明天起來就會記得再跟它玩
我們上床講故事給你跟這個樂高聽

在寶貝練習自我控制的過程中, 如何讓我們自己情緒平穩地做示範與引導是很重要的, 畢竟, 言教總是不如身教,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當爸媽是很有挑戰的一件事!

Thursday, March 31, 2016

幼兒追求的“獨立自主”

今天要花點時間回到理論上來幫助爸媽們瞭解為什麼幼兒們會想要追求獨立自主, 很多時候他們會在挫折的時候拒絕爸媽伸出的援手而堅持自己做. 卻也有時候會想要黏著爸媽, 好像爸媽一分鐘都不能離開他們的視線. 就像是在美國時, 有一個一起工作的媽媽說了"真的超誇張的, 我連上廁所都不能關門..."幼兒們為什麼這麼善變?難道真的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幫助爸媽預備幼兒的這種“拒絕--緊黏“的矛盾行為嗎?

當然有, 在發展心理學裡, 我們在談到幼兒的分離個體化時, 一定都會讀到客體關係裡馬勒(Mahler)的理論--分離-個體化(Seperation-Individualization), 今天並沒有打算談客體關係, 我想用一篇的篇幅來跟大家分享馬勒理論中的重要的幾個幼兒內在發展階段. 由於馬勒是經由臨床地觀察來歸納出幼兒的這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行為, 所以希望這幾個階段的分享對爸媽們在觀察與瞭解幼兒行為時有些幫助.

馬勒提到寶寶在五到九個月左右, 嬰兒們開始跟媽媽進行分化的過程, 這個意思是, 寶寶對於周遭的環境覺察變多. 在這個階段, 由於寶寶的動作技能增加, 她開始經驗到和照顧者不同的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知道, 她開始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意思, 她也會以社會參照的方式來觀察爸媽的表情, 進而來判斷是否自己在情境裡是否應該繼續探索. 這個社會參照, 白話地來說就是“讀爸媽表情給他的線索”--新奇的玩具或是情境是否是安全的, 或是他是否是被鼓勵繼續探索. 於是馬勒稱呼這個階段為“孵化”(Hatching), 因為寶寶開始跟照顧者進行分化. 覺察到自己有不同的經驗.

在9-16個月時, 寶寶由於學會了許多肢體動作的技能, 開始可以有能力離開媽媽的身邊去離幾步的地方探索, 但是這個時候, 因為主要的任務是探索, 所以對於跌倒等受傷經驗可能不會太在意, 不過他們還是會經常需要回到爸媽的身邊來接受情感的安撫. 這個階段馬勒稱之為"練習階段“(practicing). 顧名思義就是練習跟爸媽分離, 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來經驗這個世界.

在16個月之後, 寶貝們會進入”回復“(Rapprochement)的階段, 回復什麼呢?回復到之前較脆弱的情感狀態. 原因是在幾個月的探險後, 寶貝們體認到原來自己這些身體上的新技能並沒有辦法讓她很全能地跟這個世界互動, 解決自己的問題. 在這些探索中, 她容易受傷, 或是在探索的過程感到驚嚇或挫折. 於是他再度發現照顧者的重要性. 他對照顧者又開始容易有許多情感上的需索, 但是社會心理上, 他的發展在追求自主, 於是幼兒陷入了一個矛盾"我知道我不能沒有妳, 但是我真的想要自己試試看“ 馬勒說這是一個”回復危機“. 因為爸媽們可能無法接受明明之前獨立可以自己玩的寶貝, 又變成了愛哭愛鬧甚至是不能離開自己, 或是不願意接受自己幫助的狀況. 如果爸媽們可以理解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危機, 而不要將之看成是孩子針對自己的挑戰, 仍然持續提供支持, 當孩子在兩三歲逐漸學習可以用語言表達. 如果親子關係還是能夠很平順的話, 之後孩子便能夠平穩地渡過這個分離焦慮的危機.

知道這樣的心理發展進程, 希望可以幫助爸媽理解孩子反覆的情緒. 不要讓這樣分離歷程中孩子令人困惑的情緒反應影響到自己對孩子的耐心, 進而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

Monday, March 21, 2016

爸媽的自我省思促進親子關係

今天上廣播訪談, 主持人私下和我聊到她觀察到自己身邊有些爸媽對於當爸媽這件事無法享受, 她自己也帶養小孩, 覺得很難想像會有不知道如何愛孩子的爸媽. 其實, 在嬰幼兒心理的服務裡, 不知道如何愛孩子, 不知道如何靠近孩子或是理解孩子的爸媽真的存在. 今天想用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些可能很難享受當爸媽的原因.

2010, Dr. Alicia Lieberman 出版了一篇治療文章來談嬰幼兒與爸媽的心理治療. 在這篇文章中, 她清楚地帶領讀者進入"主要照顧者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思考. 文中提到在每天互動帶養的過程, 爸媽以清楚或是隱微方式呈現出“孩子, 你不夠好“的訊息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這樣的訊息伴隨著照顧者自己負面的情緒(例如:非常不耐煩, 憤怒, 敵意或是處罰孩子) 或者是照顧者自己的消極情緒(例如: 悲傷, 疲憊到無法回應, 無法區分孩子的需要, 被動地提供等等). 如果孩子本身的氣質又是比較難帶的, 例如堅持的, 愛哭鬧的或是無法自我調節, 加上家庭環境中存在的生活壓力很大時, 爸媽可能就會對孩子有不恰當的管教, 覺得要保持距離, 或甚至是嚴厲體罰孩子.

在這篇治療性的文章與我自己累積的工作經驗中, 會發現照顧嬰幼兒的過程中, 從爸媽或是照顧者當下面臨的照顧難題, 開始去思考這個難題跟爸媽自身生命經驗的關連, 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說, 身為爸媽, 我們覺得這個當下教養的困難點, 或許跟我們自己意識到或是沒有意識到的生命議題有高度關聯, 尤其是原生家庭關係或是安全感.

我想舉一個例子: 曾有位媽媽跟我工作時分享自己跟孩子無法建立親密感, 她自我解嘲地覺得是不是因為是兒子, 自己不知道如何帶出兒子應該有的樣子, 因此經常委任給另一半處理. 自己因為很愛孩子可以給他很好的物質條件. 但是她逐漸感覺到孩子對她是彬彬有禮, 平常母子之間可以講的話不超過三句. 孩子從沒有麻煩過她, 知道她工作忙, 也不用她操心, 甚至是會自己到附近麵店解決自己的晚餐. 她慢慢地驚覺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同住屋簷下的陌生人了. 小六的年紀過得已經是不需要媽媽的“獨立日子“.

在一陣子的工作中, 她開始看到自己如何受幼年家庭暴力的陰影影響, 在如何跟孩子親密的過程中, 她潛意識地選擇用疏離的方式避免自己情緒失控, 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因為她“絕對不要像自己的爸媽那樣”. 她用許多的物質給予來彌補那個投射在孩子身上, 曾經受傷, 不被關愛的自己. 因此, 在她生命議題的影響下, 她開始看清楚自己以疏離的方式處理親子關係. 在這個疏離過程中又重現了過往自己經驗到沒有溫暖與愛的生長環境. 於是這樣空虛的情感環境讓她很不快樂. 從這個自我頓悟中開始, 她終於願意在我們的工作中理解自己的害怕, 慢慢調整, 靠近自己的孩子.

寶寶滿一歲前, 帶養寶寶引發的情緒讓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的狀態或是過去的生命經驗如何在這個親子關係中被攪動起來. 在寶寶一歲後, 因為自主個性的鮮明與探索動作, 這些在親子關係中被攪動起來的潛意識可能因為孩子的“行為議題”而引發我們過去和現在的膠著, 例如: 在生長過程曾被高度抑制的爸媽們對於孩子的自主探索行為, 可能為了抑制而嚴厲對待孩子, 當孩子因為爸媽的投射, 內化了爸媽的攻擊, 對外在產生攻擊模式時,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 爸媽的過去議題便和現在的親子困境糾纏在一起. 變成惡性循環. 此時爸媽自我反思所能帶來的調整會是改變的重要第一步.  


其實親子關係和所有重要的關係一樣, 我們會有自己帶進這個關係的議題, 如何反思自我的部份, 觀察孩子的需求, 瞭解孩子的發展, 都能幫助自己逐漸地朝著令人滿意的親子關係這個目標前進. 花一點時間回想孩子一般都如何回應自己, 在記憶中, 自己感覺和孩子關係為何等等都會是很好的開始!

Monday, February 29, 2016

當爸媽的心法

最近幾個月有許多廣播的邀約, 上節目談自己的書, 也談如何真正愛上當爸媽. 每個主持人的風格都不同, 有時候, 自己回家後聽訪談都會擔心這些訊息給新手爸媽們莫大的壓力. 因為有的時候所謂觀念的倡導就像是教條的宣導般, 好聽美麗, 但是感覺很龐大. 感覺有距離. 因此在這, 破例地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當媽媽的心得:

每次看到教養網站談親子共學或是親子DIY, 就深深覺得自己不是個勤勞的媽媽. 除了一起讀繪本以外, 我和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做過太多的親子共學或是親子DIY的才藝. 我從以前就是個不覺得自己應該要趁孩子小時做些什麼來促進孩子的發展, 來讓孩子領先的那種人. 甚至當朋友詢問我孩子成績優異, 是否讓孩子考跳級考試時, 我都感覺不置可否 (成績的重要性在於這是訓練孩子自我負責的一種方法, 而不是結果本身).  我想要的是用足夠的時間慢慢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媽媽, 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 而我們的相遇與交會為我們彼此的生命激盪出些什麼...

我們的親子互動很甜密, 每天的早餐時間, 開車上學時間, 晚餐時間, 和睡前時間是我們固定全家說說笑笑的時間. 但是大部份圍繞著大家一起做家事, 幫助孩子們做功課, 或是生活的本身, 包括孩子們的學校生活, 人際上面臨的感想, 我們大人工作的狀態, 甚至是馬路上觀察到的情境. 我喜歡在他們洗完澡後幫他們設計新髮型, 如果有特別場合跟他們一起選擇搭配衣服, 或是聽他們練習許多遍學校要的三分鐘演講等等.

有一點點像“草原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這個影集. 在親子同在的過程, 我們談天, 我們認識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我們引導他們如何有彈性地思考, 分享大大小小的事. 有時他們決定有一兩個祕密不跟我們分享, 我們也笑著尊重他們. 有時他們會問我們千奇百怪的問題, 即使是很疲累的當下, 我努力提醒自己專心聆聽, 因為這些一般大人可能覺得不耐煩的小小片段, 加起來卻讓我安穩地感覺自己是瞭解自己孩子的. 於是, 我的孩子常寫email感謝我們當他們的爸媽. 當我們在美國從加州開著車橫跨美國大峽谷, 平均一天六個小時在路上時, 沒有人厭倦對方的存在, 我們不需要手機或是影音系統來讓自己不無聊. 孩子們發明各種好笑的語詞接龍遊戲或是用想像力編故事. 我們在天之涯, 家人卻緊緊靠在一起!

我不想創造另一個“親子同在”的名詞, 我想說的是這世上也有沒做什麼親子共學卻彼此相愛的親子, 也有不會教孩子煮飯的媽媽和孩子享受一起進食的樂趣. 即使是像我們親子同在的方式也只是眾多方式的一種. 這個世界太大, 有太多表達愛的方式, 身為爸媽每一對其實都可以不一樣. 重要地是在這個過程, 我們如何讓對方明白對方在自己生命裡是重要的, 是值得的. 如何找到“我們這一家”與“自己”的平衡比重. 這是當爸媽的心法, 而不是做法, 不應該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分享在當媽媽過程中, 讓我受益許多的這句話, "The way you are is as important as what you do--by Jeree Pawl." (你當下的樣子和你做的事一樣重要!)當爸媽學會偵測自己的情感狀態, 享受在和孩子的互動當下, 那種自然流動的情感就能湧泉不竭!

Thursday, February 18, 2016

嬰幼兒會有心理創傷嗎?

過年時期南台灣遇到強震, 震出了許多心碎的人生. 也開始喚起大眾對於“創傷”, “創傷後症候群”的認識. 因此, 想寫一篇關於嬰幼兒與創傷的文章. 當然, 第一個大家都想問的問題就是嬰幼兒會有心理創傷嗎?

在我的工作裡使用的0-3歲心理診斷工具 (DC0-3R) 和所讀過的研究文獻中, 這個回答是肯定的, 嬰幼兒在面臨“危急自己生存的經驗”時, 的確會有創傷經驗. 特別把"危急自己生存的經驗“標注出來是為了要提醒爸媽們以寶貝的角度去想這件事. 孩子的創傷來源和大人的不盡相同, 如果我們停留在只有天災, 人禍, 家庭暴力或是兒童虐待會給孩子帶來創傷, 我們就只有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生活經驗. 其實, 很多對大人而言應該要“不怕不怕”的事, 對於小小孩而言都可能形成創傷的經驗, 例如被大狗咬, 從摩托車上摔下去, 甚至是生重病反覆進出醫院.

後者可能讓爸媽們不解, 就是去醫院治療, 有什麼好創傷的?其實, 醫療程序因為必須趕快解救生命, 經常會有許多侵入式地或是強迫式地互動模式. 由於孩子的認知無法向大人一樣理解"醫療治療過程中讓我疼痛的經驗可能是為了我好", 孩子於是在那些不可預期的入侵或是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疼痛裡經驗到了創傷. 對於創傷的經驗, 幼兒也可能連結到日常生活中...

記得在美國曾經做了一個個案, 一歲三個月大的幼兒“突然”開始抗拒坐餐椅, 每當爸媽要幫他放進餐椅內時, 他變得開始鬼哭神嚎, 讓爸媽一籌莫展. 當我們開始工作時, 我們發現原來在一個多月前, 媽媽載她回家的路上車子被別人撞了, 雖然媽媽和她都沒有受傷, 但是媽媽為了處理現場, 讓她一個人繼續坐在後座的安全座椅, 突如其來的撞擊, 她身體被安全帶綁著, 雖然確保了她的安全, 卻也在瞬間為她帶來疼痛, 之後媽媽又讓害怕的她留在安全座椅裡, 或許她有想辦法想掙脫這個座椅來到媽媽身邊, 但是都沒有成功. 於是安全座椅和創傷經驗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後來演變成綁住他的餐椅也讓他憶起那一次的創傷經驗. 而在鬼哭神嚎中拼命地想表達自己的害怕讓爸媽知道.

其實, 面對創傷, 不一定每個孩子會大聲哭鬧, 在創傷後症候群裡, 更多觀察到的症狀包括情緒的麻木, 社交上的退縮,  一直不斷談論創傷細節(但不見得會呈現焦慮), 遊戲中可以觀察到重複的和創傷相關的細節等等.  因為這個部落格是寫給爸媽們看的, 所以不會多談這些診斷的部份. 如果爸媽們有任何疑慮, 尋求專業的諮詢或是治療是最恰當的. 當然, 爸媽們最關注的當然是如何幫助自己的寶貝面對這樣的創傷. 其實, 有兩個層面需要注意:

1. 持續提供安全的依附關係: 孩子的反應可能讓爸媽們費解, 重複地表達其實是需要爸媽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年紀越小的嬰幼兒越需要我們跟他們繼續保持安全的依附關係, 因此如何思索他們的行為, 包容他們的情緒反應, 會是很重要的.

2. 覺察自己對這個創傷事件的感受: 由於嬰幼兒大部份是和爸媽或是照顧者在一起, 因此, 有很高的比例是當寶貝經歷創傷經驗時, 大人也同樣在這個經驗其中. 於是爸媽自己如何解讀或消化這個共同經歷的創傷, 對於爸媽如何回應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爸媽自己也在面對創傷, 對於孩子比平常高的情感需索, 有可能在潛意識中會迴避(無法同時負荷自己和孩子的感受), 或是發展出罪惡感, 憤怒, 過度保護或是恐懼等等, 這樣的狀況都會影響爸媽持續地提供安全依附關係和一致的日常常規.

沒有人喜歡遭遇創傷, 但是這樣的生命經歷是不可預期的. 嬰幼兒族群也會有心裡創傷, 爸媽們需要以他們的角度來思考他們的情緒反應, 進一步瞭解是否孩子在經驗裡經歷了創傷. 最重要的是, 對於孩子的更多包容, 讓安全的依附關係幫助他重拾對世界的熱愛與信心!


Thursday, January 28, 2016

持續的存在感幫助寶寶建立自我

在溫尼考特的理論中, 他提到母職或是帶養孩子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持續的存在感. 這樣的存在感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感, 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他認為這樣一致且持續的存在感其實是需要靠照顧者從“保護”的角度做起.

如果我們談起保護, 那妳一定會有點緊張問 “危險”在哪裡?其實, 與其說是危險, 不如說是被侵犯的感覺:在嬰兒時期比較多的是生理上的侵犯感覺, 若我們以在媽媽肚子裡的狀態為一個基準: 出生以後肚子餓時胃的絞痛是種侵犯, 尿溼了屁股冰冷的感覺是種侵犯, 在睡夢中被自己身體的震動嚇醒是種侵犯, 甚至在被抱著時兩腳懸空感覺不安穩也會是一種侵犯等等. 在幼兒期, 比較多的是情感上的侵犯, 當幼兒們無法隨心所欲, 必須被照顧者規範時, 感覺挫折是種侵犯, 被制止行為感覺憤怒是種侵犯, 自己想做卻做不好, 對自己的失望和生氣是一種侵犯...所有孩子們說不出來的生理或是情緒的狀態, 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被侵犯的經驗--"那個平靜愉悅的自我不見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這樣的狀態裡, 他們非常仰賴爸媽或是照顧者保護他們免於這樣的侵犯.  所以保護指得是什麼意思呢?

以心裡的層面來說, 保護指得是跟孩子同在, 跟他們一起渡過當下的狀態. 在嬰兒期時是盡量滿足他的需求, 在幼兒期時是努力消化他的情感, 反芻給他, 幫助他明白這個狀態並不可怕. 並不會把他摧毀, 他是可以慢慢學習消化這些情緒. 爸媽讀到或是猜測到寶寶正在經歷的這一切, 他們努力消化並且在安撫中同理寶寶, 讓寶寶開始知道自己怎麼了. 因為這些努力的嚐試, 爸媽幫助寶寶們在感覺被侵犯的這一刻, 因為爸媽的同在提供了安撫和解救, 得以連結上一刻和接下來的下一刻, 於是寶寶的自我經驗不至於被打斷無法回復, 可以朝著連續性的方向累積, 溫尼考特認為這是自我感得以形成的基礎.

古典的理論就像是照耀我們的太陽, 在每天照顧孩子的辛苦中, 有時這個太陽會被我們情緒上的烏雲遮住. 讓我們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 甚至感覺愧疚. 好消息是有些研究告訴我們在寶寶出生的前半年, 爸媽們猜測寶寶的真正需求, 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是錯的, 也就是說兩次之中可能只有一次是猜對的, 如果我們想一整天需要猜測的機會有多少, 那我們便會開始擔心有百分之五十的時候, 這麼多的錯誤猜測會如何影響寶寶發展他們的自我感?

其實, 我想要說的是, 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幫助孩子免於停留在這些被侵犯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即使沒猜對, 在嚐試的過程中, 我們的表情, 我們的語氣, 我們溫柔的手勢都已經在幫助他們感覺好一點了. 老師沒有說要一次猜對, 事實上, 老師說一次猜對的完美狀態並不能持續下去, 因為完美的爸媽容易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發展. 老師說的保護或是解救是一直不斷地關注孩子. 和孩子一起在這樣不舒服的感受裡同在. 在持續嚐試的過程中, 慢慢地我們開始建立對寶寶的理解. 另一個好消息是, 寶寶的表達能力會隨著他的年紀越來越成熟. 所以我們不會永遠停留在前半年的黑暗摸索裡.

在這樣共同渡過的過程中, 寶寶逐漸建立了自我感, 我們逐漸地建立了當爸媽的認同與自信. 於是我們一起成長著...

Tuesday, January 5, 2016

爸媽在親子關係中帶來的影響(幼兒期)

最近收到一個專業人員, 分享她讀了我的書與自己帶養孩子的心聲, 看了很感動. 希望她不會介意我把他身為媽媽的這段話分享給大家. 想分享的原因是因為這幾次的訪談, 大部份的主持人還是讓我感覺想要立即找到對的答案, 而“正確”的育兒答案總讓人感覺擔心而且有距離感, 因此, 在做完了幾次訪談, 感覺自己想傳達的重點--“每一個親子關係都是獨特的, 這是爸媽和孩子之間的雙人舞, 大家風格都不一樣, 需要慢慢摸索才會成形” 好像仍然不是主流的思考.

今天完成了一個很急促的訪談, 心裡有些悵然, 回來看到這封信, 感覺很溫暖. 是了, 如果大部份的爸媽都可以允許自己慢慢地整合對孩子的又愛又恨, 允許自己非常偶爾會因為自我的需求而離開媽媽的角色然後再回來, 可以提醒自己一開始的幾里路是最辛苦的, 我相信慢慢地親子關係就能更有默契, 更順暢. 以下分享他的這段話, 是這麼誠實地融合了笑與“累”, 令我感動:

"老師部落格的內容,在我育兒之路上給了很多很棒的指引。
每次看的時候,都想到和寶寶相處的畫面,有時候自己也會偷懶和想做自己的事而放著他哭泣睡著. 要常提醒自己需要多點耐心,別打著希望孩子獨立的旗幟,但心裡卻是不想陪他!

選擇當個職業婦女,回到家就好好地陪伴寶寶,他現在非常喜歡玩躲貓貓,我也正體會和探索著陪他遊戲的樂趣, 育兒漫漫長路實在甜蜜又辛苦..

半夜無法好好睡覺時,會很想偷打他,但白天醒來看到他可愛微笑的小臉,就忘記昨夜的苦楚, 希望可以走過這辛苦的幾里路,之後就像老師描述的一樣和孩子們分享這些甜蜜的育兒小故事。"

因為他的來信, 我想預備他接下來會進入的主題--幼兒期, 延續前一個主題, 來談談幼兒們帶給爸媽不同的挑戰. 也就是幼兒們可能有的“問題行為”, 幫助爸媽以不同角度思考, 理解與預備自己的教養方向.

1. 寶貝好動停不下來: 這是許多帶養男寶寶爸媽的共同心聲, 當然也有些活動量高的女寶寶也是如此. 由於一歲到兩歲之間, 寶貝獲得許多動作技能, 他們的任務是盡量練習, 所以他們會不斷地探索, 變換動作, 在講課的時候, 通常我會恭喜爸媽這是大人減肥的最佳時機, 因為寶貝在認知上對於危險的概念仍然不敏感, 因此爸媽通常會需要跟著寶貝, 確保他是安全的. 好消息是這樣的好動, 在下一年會稍稍減少, 原因是探索行為會開始專注在玩玩具或是物體上, 因此記得提醒自己這是暫時的. 

2. 寶貝無法專注:由於“過動兒”這個名詞近年來很盛行, 許多爸媽開始提早焦慮自己的寶寶無法專注.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寶寶一開始很難有長時間的專注, 因為他的腦部發展還無法幫助他做接下來的計畫. 擔心寶寶無法專注, 最好的對應方法就是陪寶寶一起專注. 讀一本故事書, 一起出門觀察周遭的事物, 觀察一朵野花, 尋找一隻野狗等等都可以幫寶寶專注, 換句話說, 把擔心的時間化成陪伴他一起做一件事的經驗, 對專注的培養會大有幫助.

3. 寶貝愛看電視, 愛滑平板:我們必須正視世界在改變, 當成人的世界被這些3C產品充滿時, 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寶貝自然無法避免這些東西. 關於電視和平板, 有許多研究指出, 三歲時平均每天看兩個小時以上電視的寶貝在學齡被診斷為過動的比率比沒有看電視的寶貝多出20%. 原因很簡單, 如果寶貝習慣這些產品提供的聲光刺激, 對於單調的書本, 與緩慢的生活節奏, 他們便無法適應. 於是容易出現過動的狀況. 這幾個研究建議, 如果真的要讓寶貝看電視, 盡量選擇大自然或是生活相關的節目, 因為這些節目的內容可以幫助寶貝觀察世界, 理解周遭. 如果真的要讓寶貝滑平板, 盡量選擇互動式的, 讓大人可以和他一起參與. 無論如何, 眼科醫師一定都會提醒要讓寶貝的眼睛休息.

4 寶貝的情緒起伏與容易暴怒:今天受訪時也被問到這個問題, 感覺上有時候寶貝的生氣或情緒起伏是沒有原因的, 其實不是沒有原因, 而是大人可能忙著自己的事, 沒有看到前因後果, 這個時候, 不要忙著問孩子怎麼了, 當他有情緒時, 他本來就很難用口語表達. 我會建議本著自己對寶貝的瞭解來猜測他怎麼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 我想只有這個時候會鍥而不捨地猜猜看. 那有沒有完全猜不出來的時候?當然有, 因為寶貝的邏輯和我們不一樣, 我記得每當自己遇到這個狀況, 我會很老實地告訴寶貝自己猜不出來, 不知道他怎麼了, 但是我還是會陪在他身邊, 跟她渡過這個情緒.

5. 寶貝的不安全感與哭鬧:一歲到兩歲的寶寶非常需要爸媽不斷地以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周遭, 幫助他們理解新的體驗和感覺. 爸媽的解釋包括: 當下寶貝正在經歷的事, 這幫助寶貝在當下觀察自己的行為; 描述即將發生的事, 讓他們有心裡準備. 更有安全感. 寶貝需要可預期的照顧環境, 當寶貝越有安全感, 他就越不需要哭鬧. 當然他也是個小小人, 也可能有每天不同的心情, 如果他今天脾氣不好, 這不會是永遠, 因為幼兒們是有名的“活在當下”的信奉者. 他們的情感會在每個片刻很真實地顯露出來. 

其實,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想幼兒, 我想跟大家分享, 對幼兒們而言, 這一切的反應與體驗都是在幫助他們慢慢地建立一個和自己的經驗一致, 自己能夠理解的世界. 寶貝的許多挫折都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能力以語言的方式來表達, 因此這些淚珠,哭喊甚至是攻擊, 需要爸媽們理解, 有一部份是來自他們生自己的氣, 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說才能恰當地宣洩.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爸媽情緒保持平穩, 邊安撫他邊告訴他, 他正在經歷什麼. 

雖然會有這些的辛苦, 但是幼兒們的天真無邪, 他們瞪大眼睛的新奇表情, 惹人發笑地童言童語, 轉過身來回抱我們的嬌憨...因為他們的純真可愛, 讓我們這樣心甘情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