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9, 2016

當爸媽的心法

最近幾個月有許多廣播的邀約, 上節目談自己的書, 也談如何真正愛上當爸媽. 每個主持人的風格都不同, 有時候, 自己回家後聽訪談都會擔心這些訊息給新手爸媽們莫大的壓力. 因為有的時候所謂觀念的倡導就像是教條的宣導般, 好聽美麗, 但是感覺很龐大. 感覺有距離. 因此在這, 破例地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當媽媽的心得:

每次看到教養網站談親子共學或是親子DIY, 就深深覺得自己不是個勤勞的媽媽. 除了一起讀繪本以外, 我和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做過太多的親子共學或是親子DIY的才藝. 我從以前就是個不覺得自己應該要趁孩子小時做些什麼來促進孩子的發展, 來讓孩子領先的那種人. 甚至當朋友詢問我孩子成績優異, 是否讓孩子考跳級考試時, 我都感覺不置可否 (成績的重要性在於這是訓練孩子自我負責的一種方法, 而不是結果本身).  我想要的是用足夠的時間慢慢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媽媽, 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 而我們的相遇與交會為我們彼此的生命激盪出些什麼...

我們的親子互動很甜密, 每天的早餐時間, 開車上學時間, 晚餐時間, 和睡前時間是我們固定全家說說笑笑的時間. 但是大部份圍繞著大家一起做家事, 幫助孩子們做功課, 或是生活的本身, 包括孩子們的學校生活, 人際上面臨的感想, 我們大人工作的狀態, 甚至是馬路上觀察到的情境. 我喜歡在他們洗完澡後幫他們設計新髮型, 如果有特別場合跟他們一起選擇搭配衣服, 或是聽他們練習許多遍學校要的三分鐘演講等等.

有一點點像“草原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這個影集. 在親子同在的過程, 我們談天, 我們認識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我們引導他們如何有彈性地思考, 分享大大小小的事. 有時他們決定有一兩個祕密不跟我們分享, 我們也笑著尊重他們. 有時他們會問我們千奇百怪的問題, 即使是很疲累的當下, 我努力提醒自己專心聆聽, 因為這些一般大人可能覺得不耐煩的小小片段, 加起來卻讓我安穩地感覺自己是瞭解自己孩子的. 於是, 我的孩子常寫email感謝我們當他們的爸媽. 當我們在美國從加州開著車橫跨美國大峽谷, 平均一天六個小時在路上時, 沒有人厭倦對方的存在, 我們不需要手機或是影音系統來讓自己不無聊. 孩子們發明各種好笑的語詞接龍遊戲或是用想像力編故事. 我們在天之涯, 家人卻緊緊靠在一起!

我不想創造另一個“親子同在”的名詞, 我想說的是這世上也有沒做什麼親子共學卻彼此相愛的親子, 也有不會教孩子煮飯的媽媽和孩子享受一起進食的樂趣. 即使是像我們親子同在的方式也只是眾多方式的一種. 這個世界太大, 有太多表達愛的方式, 身為爸媽每一對其實都可以不一樣. 重要地是在這個過程, 我們如何讓對方明白對方在自己生命裡是重要的, 是值得的. 如何找到“我們這一家”與“自己”的平衡比重. 這是當爸媽的心法, 而不是做法, 不應該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分享在當媽媽過程中, 讓我受益許多的這句話, "The way you are is as important as what you do--by Jeree Pawl." (你當下的樣子和你做的事一樣重要!)當爸媽學會偵測自己的情感狀態, 享受在和孩子的互動當下, 那種自然流動的情感就能湧泉不竭!

2 comments:

  1. 好棒!
    好喜歡這種生活中的甜蜜小事卻有股強大的力量^_^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