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18

管教 2

在2018的最後一天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爸媽也幫助孩子們。不過要先謝謝閱讀的每一個人,因為不管是三位數字的點擊或是個位數字的點擊閱讀都代表著大家希望知道當爸媽要注重的事,在成為夠好的爸媽這條路上,我與大家一起隨著孩子的成長繼續摸索:)

為什麼還想續談管教呢?因為最近有機會帶了個幼兒的家長團體,在討論的過程裡爸媽們對孩子的情緒與挑戰的行為,充滿了管教上面的疑問。上一篇文章,我們談的是管教的最終目的,這篇文章其實更想談的是如何預防,讓爸媽們不需要走到管教這一步。

今天下午在休息時又看了一遍「我的少女時代」,我想用這部片來解釋孩子的行為有其底下的情緒意涵:這部片的男主角徐太宇本來是資優生,但卻因為國中時跟好朋友去海邊玩,好朋友不幸溺水死亡而懷抱著強烈的罪惡感。在那之後,徐太宇變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流氓學生。藉由轉變後的流氓行徑告訴世界「我是多麽糟糕不堪的一個人,我的朋友因為我死去,我不值得其他人給我好的關注。」所以那些流氓行為並不是流氓行為,我們要看到的是他在行為底下真正要說的創傷失落與罪惡感。

身為爸媽,我們因為愛孩子,會對孩子感到好奇,不管孩子的年紀多大,行為多麽地挑戰,爸媽們思考這些行為底下的意義在於「透過這些行為孩子嘗試要跟世界表達些什麼?」例如:去看牙醫時的嚎啕大哭是否代表了他的焦慮不安?或許他想說的只是「我好害怕那個管子會伸進來,我也害怕那些聲音」,而不是我們煩燥時想的「又來了,這種小事也哭,就知道給爸媽添麻煩。」

一直拒絕爸媽協助想要自己試試看是否代表他嘗試自主的決心?或許他想說的只是「我想要自己做」而不是我們批評的「這個孩子固執又好強,以後一定很難帶」。孩子自己躲在衣櫥裡哭拉不出來是否代表了他並不信任我們可以幫助他?或許他想說的是「當我難過時,我想要一個人哭一哭」而不是我們想的「孩子又在搞自閉了」也或是他發現衣櫥是一個小的空間可以讓自己更有掌控感?

不管怎麼樣,爸媽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我們每天住在一起。如何讓自己盡量不以批判的方式來看孩子的行為,我們才能開始對孩子同理。爸媽同理孩子的價值在於孩子從被同理的經驗中理解同理的價值與做法,日後得已內化運用在他們自己的人際互動。

爸媽們對孩子的同理會以猜測行為底下的意義為基礎, 之前有說過,一定會有猜錯的時候,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爸媽不放棄,繼續表達對自己的關注。在猜測的過程裡孩子終究能夠感覺被爸媽理解。就像大人一樣,被爸媽理解幫助他們的情緒得以平靜下來。他們開始理解自己可以調節自己的感覺。爸媽在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是個做得不錯的爸媽,於是親子關係開始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以我自己當媽媽的體會來看,當孩子常常感覺可以被爸媽了解,其實衝突或是管教都不會太經常發生。因為孩子感受到爸媽不會以批判的方式來看自己的行為,只要有困難都可以信任爸媽跟爸媽討論,這不就是我們對爸媽角色的終極目標嗎?總有一天,孩子們長大會離巢,但是身為爸媽,當他們需要我們時,總是會希望可以支持他們,不是嗎?

祝福大家在即將到臨的2019都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8

管教

常常在公眾場合看到照顧者管教孩子的畫面,最近的一次是去臺大兒醫時,在電梯間等待心理師來接我過去講課的地方。那個時間剛好只有我和另一對祖孫。孫子大概三四歲,在阿嬤來不及制止的情況下,很皮地把所有電梯上跟下的開關都按了。意識到我也在場,阿嬤很大聲的斥喝小孩,走過去直接就是一巴掌,開始宏亮的罵人。邊罵邊看了我,對孩子說「你看連阿姨都在看你不乖」。孩子居然沒有哭,也沒有任何表情,接下來的幾分鐘,到我離開前,他都乖乖地站在阿嬤旁邊。

在我們成長過程與教養文化裡,好像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不過這讓我去想,除了倡導不體罰以外,我們可以跟照顧者們如何一起思考「管教」這件事。

就我自己的理解,親職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孩子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那是最終幫助他們獨立生存的方法。所以我一直覺得管教,如果要讓孩子承擔後果,那個後果必須是跟我們希望他消除的問題行為是有某種關聯。所以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幾個方式來給他「後果」,例如:

1. 自然的後果:如何幫助孩子去看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影響,前提當然是當這些影響不會給孩子帶來危險。在剛剛電梯的例子裡,當電梯下來到一樓時,我們對孩子說現在不進去,因為孩子剛剛多按了往下的箭頭,所以電梯還會去地下室才能往上,所以當我們按了不必要的按鈕,相對應的自然後果就是我們必須花多一點時間等待。

透過這個例子來幫助他為什麼亂按一通不是個好選擇,因為直接的後果就是大家需要等更久,他也必須等更久,所以這不是一件大家希望做的事。

2. 引導孩子自我理解:在這個處理方式裡,我們希望幫助孩子看到自己行為的來源,並且跟他一起進入思考。例如,在亂按時,我們可以對他說「我猜你覺得好玩或是無聊」(原因),「不過這樣會妨礙到別人」(影響)「那我們來想想你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什麼」(提議)。這個方式更偏重的是在當下重新引導他,是預防的功能。

3. 邏輯式的後果:讓孩子需要承擔的後果跟他的行為是有關聯的。我常常在演講中會分享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因為孩子們上才藝課卻忘記帶琴袋,時間卡得很緊的我,在第一時間發現時感覺很生氣也很崩潰,於是邊開車邊跟自己對話:「我可以對他們大吼大叫,但是他們學不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決定把車停在路邊,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對孩子們說「現在有兩個方式:一個是去老師家待是沒有琴袋; 一個是回去拿再去老師家」「不管哪個方式都要先詢問老師,因為這是你們忘記的,所以你們要自己打電話給老師跟老師道歉」

在這個例子裡,後果是「自己打電話跟老師道歉」與「道歉完之後去上課路上自己想方法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這樣的「後果」是對應著他們的行為,這樣的親職引導才能夠建立孩子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有許多人提倡Time out, 或是以讓孩子喪失權利的方式成為他們行為的後果,Time out 的價值在於讓孩子稍稍冷靜下來,尤其是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在安靜角裡待一下,時間跟他們的年紀成正比,所以兩歲就是兩分鐘,等安靜下來之後爸媽可以示範或是解釋為什麼那樣做不可以。喪失權利的做法是希望孩子藉由被剝奪而提醒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其實,不管哪種方式,在管教中最重要的是「一致」與「可預期性」。因為可以預期爸媽處理的方式為何,對孩子來說不會造成情緒的不安全感,在我們一致的引導下,孩子們更能學會如何自我評估問題與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Tuesday, October 30, 2018

面對自己和伴侶在育兒上的競爭感

這兩天正在想這個月要寫什麼主題時, 看到一個很可愛的新聞 : 有個半夜都需要起來餵奶的媽媽因為老公無法明白為什麼自己有時候早上起床會精神萎靡 , 脾氣暴躁 , 於是畫了五幅漫畫給先生看, 想不到引起廣大的迴響。她的畫當中,讓媽媽們會心一笑的是他標示出自己先生兩個“無用的奶頭”,這個幽默的評語也讓我想談談在育兒之路,爸爸和媽媽那些隱微的競爭感。(以下附上那五篇漫畫的網址供大家輕鬆一下)
https://dearly.com/new-mom-illustrates/

在跟自己的媽媽朋友們談話時,其實不只一次我曾聽過媽媽們抱怨自己的伴侶笨手笨腳,無法處理孩子的需求,卻也能感覺到對方這樣講的同時透露出些許的優越感--「我的孩子非我來照顧不可。」彷彿媽媽的角色在孩子生命中比起爸爸重要太多。

或是,我觀察到自己跟先生的互動過程裡,好像也曾在某些時候,當孩子選擇爸爸時,感覺到些微的不是滋味。明明腦袋裡知道兩個人一起帶養互相支持是最好的狀況,為什麼媽媽們還是會有這些像是比較或是競爭的微妙的感受呢?這些感受會如何影響我們進入親職角色呢?爸爸們會有嗎?還是他們通常很識相地就自己默默走開呢?

在工作裡,有些媽媽們也會跟我分享類似的感覺。我想先從文化背景來想:不管我們是如何成長的,不管我們是如何在自我實現與家庭中尋找平衡,身為媽媽,我們難以避免會希望自己成為最能照顧孩子的那一個,因為從小到大,這個社會還是會傳遞也期待女性扮演照顧角色,因此當傳頌媽媽的歌裡唱著「母親像月亮,像星星一樣,發出愛的光芒」時,母親的堅韌,柔軟和愛讓我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家裡的靈魂人物一樣,讓每個人都需要自己。

有時候是媽媽們對自己的期待,尤其是當我們為了照顧孩子先暫時停止自我實現的追求,每天在育兒的繁瑣與辛苦裡,非常努力地想要看到自己做這個選擇的價值時,先生下班回家,居然可以跟孩子玩得開開心心,甚至變成孩子心中的那顆星。他可以維持事業,回到家也可以跟孩子建立很好的親子關係,在這樣的比較下,難免會有些許的羨慕或是嫉妒。

我們其實要留意這些感受,別讓感受影響了家人之間或是和伴侶之間的互動。感受會來也會走,接受這些感覺的存在,在當下告訴自己這是暫時的是件很重要的事。潛在的競爭感或許來自於夫妻的緊密生活裡,我們都想得到更多的掌控權,因此當對方和孩子的關係更順暢更好時,有時我們感覺有些受傷--明明我是最常陪伴孩子的人啊!對方只是下班陪孩子玩一玩,不需要做辛苦事,就可以變成孩子最愛的那個人?或者是太焦慮對方不能好好帶孩子(尤其是頭一胎)而經常干預伴侶與孩子互動的方式,甚至批評先生的做法。有研究顯示,許多先生在面對太太針對自己幫忙照顧嬰兒時經常性的批判,是會感覺受傷而開始感覺消極不想主動幫忙。

當然媽媽們也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而讓先生無所適從--一方面自己因為不放心不讓先生參與或是在他參與時一直下指導棋要求東要求西,但另一方面又頻頻抱怨對方不願意分擔育兒的辛苦。

我們要記得提醒自己,另一半不管是很會跟孩子玩或照顧孩子的天生好手,還是笨手笨腳不太會幫忙的豬隊友,他們都有權利和孩子發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親子關係,而他們帶給孩子的會是和自己給的不一樣的刺激,也能夠增進互動與連結的刺激。

當媽媽們感覺到這樣隱微地競爭感時,最好的方式是回到檢視自己帶養的優勢,退一步看看對方給予孩子的方式。像是上述的美國媽媽開的玩笑一樣,母奶的餵養永遠是爸爸無法做到的,看到孩子和自己的互動裡,自己做什麼讓孩子感覺安全感覺溫暖,記得那些孩子撒嬌只要我們安撫的時刻,然後心懷感謝家人可以親密地生活在一起。我們已經明白夫妻兩人都和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他們未來長大後更容易進入安全依附形式的親密關係而感覺幸福。在此同時,讓我們記得提醒自己先生們“無用的奶頭”是因為他們有“強壯的臂膀”可以讓孩子坐在肩頭,跟孩子玩飛高高。孩子擁有這麼多會更健康更快樂!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18

爸媽該跟幼兒分房(床)睡嗎?

在中秋時節大家一般想到的是團圓,但是今天很有趣地要來談一個分離的主題。前幾週,我做了一個親職諮詢,那對爸媽對於訓練幼兒如何搬進自己的房間自己睡有很熱烈的討論。因此,想寫一篇關於爸媽們都會考慮的何時該跟孩子分房睡,如果真要分房睡,應該要如何做,才能平順地幫助孩子獨立。

當我們上網搜尋國外相關的文章,我們會發現國外的家長大概在嬰幼兒期就會開始碰觸這個議題。不過在台灣,可能因為居住空間狹小,也可能因為親子關係界線較緊密,或是因為爸爸工作到很晚,媽媽就直接陪孩子睡(或是媽媽希望孩子陪她睡)等等原因。在台灣很多孩子甚至會跟爸媽同睡到小學年紀才會分房。

就像我之前一直強調的,親職是個常態分佈的合理範圍,因此哪個時間點做這件事沒有一個絕對。但是以孩子的發展心理來建議,最晚在前青春期之前(小學四五年級左右)就應該讓孩子跟爸媽分房睡。原因是因為孩子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也會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隱私。這是每個家庭的不同決定。一方面,孩子大一點,對於分房睡比較不會抗拒,對他們也比較容易。但是另外一方面,以家庭動力來看,爸媽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和親密的時間來維持感情。所以每個家庭的決定或許都會不一樣。

所以,如果希望參照國外文化,在幼兒期就幫助孩子搬到自己房間睡,該注意哪些事呢?
1. 爸媽自己心理的預備:對孩子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分離,因此記得,跟學習任何新技能一樣「循序漸進」「觀察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會是兩個很大的觀察指標。跟任何訓練一樣,爸媽也要告訴自己會累個幾個禮拜。因為孩子在學習克服自己的焦慮,一定會有許多的不安全感和測試。

2. 孩子有固定的就寢時間:當孩子的生理時鐘能夠被調整到習慣晚上八點半就寢,他可能在八點十分左右就會開始揉眼睛,感覺想睡。因此,想要孩子在自己房間睡,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孩子有固定的就寢時間。

3. 孩子已經有習慣的睡前常規:一個典型的睡前常規可能包括:「洗澡-按摩-吃小點心-刷牙-選故事-躺在床上-聽故事」在嘗試自己睡的同時,孩子需要有自己熟悉的流程來幫助自己感覺安全。有時候,因為孩子在抗拒睡覺,他會拖延或是抗拒睡前的常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常規中他喜歡的部份來鼓勵他。例如他不想洗澡,我們可以跟他說「現在洗澡我們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吃小餅乾喔!」

4. 讓孩子參與準備:讓孩子參與一起裝飾自己的小床,讓孩子選擇要過幾天後試試第一次等等。

5. 在孩子經觸到的自然情境幫助孩子理解這是長大的一部份:例如去親戚家時,特別幫助孩子去看到堂兄姊自己的床或是房間。在類似的自然情境裡幫助孩子理解,這樣的分離會是長大的一部份。

6. 半夜的安撫方式:很多孩子願意嘗試自己睡,但是自己的焦慮以半夜驚醒的方式顯示出來。因此,許多爸媽的煩惱是,孩子的房間只有在上半夜使用到,下半夜孩子驚醒後來是爬回來大床跟自己擠,搞得大家都睡不好。關於這一點,我個人的做法是直接過去孩子的房間安撫他們。不管是抱起來安撫,或是握著手安撫,我沒有讓孩子再回到我們的大床,雖然這樣一開始幾週非常累,但是孩子慢慢就會習慣,自己可以在新房間被爸媽安撫,不一定要回到爸媽的房間。

7. 循序漸進地克服:在幫助孩子自己睡的過程,一開始我是先將小床移離開我們的大床一公尺,然後移到門邊,最後才是移到隔壁間。當他們習慣在隔壁間睡小床,才帶他們去買大床慶祝他們長大。這樣的過程至少花了一兩個月來完成。

8. 幫助他們明白夜晚的分離沒有讓他們失去你們的愛:每一次他們可以成功地接受新挑戰,第二天我會告訴他們,我看到他們很棒又長大了一些,然後給他們很多的親親抱抱,補償他們在晚上失去的一起睡的抱抱。幫助他們明白愛還是穩定地在那裡,不會因為晚上不一起睡而改變。

當爸媽的路上,孩子的每個里程碑都是我們摸索的過程。沒有絕對的對錯,在嘗試的過程,一定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容易接受,有些會花一些時間。不管如何,不要讓這樣的挫折讓你感覺自己做得不夠。重要的是知道他很幸運有你這樣用心的爸媽!

祝福大家全家團圓,中秋節都很快樂!

Saturday, August 25, 2018

當孩子害怕看醫生時

有一次跟朋友聊起,他說自己的三歲的孩子很怕看牙醫,也很怕打預防針,每次孩子要去看醫生都很害怕,會抗拒也會大哭,讓他真的很傷腦筋。我想利用這個主題,分享爸媽可以幫助孩子的方式。

大家都怎麼做呢?有的爸媽會說「讀繪本預備孩子」有的爸媽會說「安慰孩子一起找勇氣」。這些事都很好,不過,在朋友的例子裡,我覺得第一件事是思考孩子恐懼的記憶來源--是不是有某次,醫生的處理讓他感覺疼痛,或是沒有心理準備之下就被打針。理解過去恐懼是如何形成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不是每次看醫生孩子都會經驗到疼痛的醫療處理,有時候可能只是不痛的例行檢查。知道孩子怕什麼,才可以在看醫生之前在家預備孩子。

爸媽可以做的第二件事是跟孩子一起找到方法安撫自己。讀繪本的預備是個方法 ; 用玩的方式預備也是個方法:讓孩子當醫生,對娃娃進行檢查或是打針。描述娃娃的害怕感覺,然後跟孩子一起找出安撫娃娃的方式,告訴孩子娃娃喜歡的安撫方式可能也是他可以為自己做的事,例如打完針以後跟媽媽唱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另外,讓孩子帶一個可以安撫自己的娃娃或是自己喜歡的玩具,讓孩子可以在接受治療時可以緊抱著自己喜歡的玩具,舒緩他的緊張也是個方法。告訴孩子我們有不同的方法,他可以都試試看,看看哪個方法讓他感覺好一點。

第三件事是預備孩子看醫生時可能發生的事:簡單告訴孩子去看醫生時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跟孩子討論他緊張的是什麼,提議他可以如何幫自己的忙,有時候分享自己面對害怕的方法也不錯:告訴孩子以前打針時,自己會捏自己大腿一下,這樣就不會注意到打針的痛,如果孩子大一點,可以跟孩子討論孩子自己想出來的方法。誠實地告訴孩子自己有時候也會有害怕,所以如果他還沒找到,跟自己一樣就繼續想不同方法,沒關係。

第四件事是在看診當下評估孩子的情緒決定是否繼續。如果不是緊急狀況一定非得處理,當你看到孩子情緒很高張,或許就要告訴自己,需要回家多預備孩子,再約一次看診時間。要記得告訴自己,雖然這次沒有達到目標,但是孩子在學習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多一次機會給孩子也是值得的。

第五件事是當孩子自己面對之後,爸媽要告訴他自己看到的他的努力:「勇氣」是多麼抽象的名詞,當我們只叫孩子要勇敢,孩子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們要從對他的觀察裡告訴他,他做了什麼事很勇敢,於是,他就會明白原來「勇敢」是緊握雙手,忍住不哭面對打針或是看牙醫 ; 「勇敢」是當下忍住,看到媽媽才哭出來。從我們的讚美裡,孩子會明白原來自己已經擁有這些勇敢的能力,明白原來自己做得到克服恐懼。

一步一步,希望用更多的成功經驗來改寫孩子對於看醫生的恐懼。當孩子克服自己的恐懼之後,這個改寫的經驗便可以變成日後挑戰克服其他恐懼的例子,讓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其實面對恐懼,他們可以嘗試不同方法來面對。

在這要祝福大家的寶貝遠離醫院,之後都能順利地接受檢查或是治療喔!

Sunday, July 29, 2018

理解四五歲孩子的情緒經驗

最近花蓮林姓檢察官衝入幼兒園的新聞引起大家許多的討論,這個新聞給了我一些觸發,這篇文章不是要針對這個爸爸護女心切的做法加以評論,而是想藉由這個例子談談身為爸媽,我們如何理解四五歲孩子的情緒經驗。

我想分享一下四五歲孩子的發展特色,因為發展在孩子的行為呈現上仍然有很大的影響,是爸媽們可以知道的背景知識:

從三歲時在幼兒園主要還是跟老師互動的情況裡,四五歲的孩子逐漸把同儕的比重放大了。在跟同儕的互動中,孩子練習著「輪流,分享,衝動控制,性別角色,同理心,道德推理與處理衝突」等社交性的技巧。但是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仍然是以「自我中心觀」來運作,也就是,當經驗到強烈的時候,孩子們可能誤解因果關係,認為自己是引起問題的源頭。

如果孩子的依附模式是不安全的內在工作模式,孩子就比較容易將這些不安全的感覺以攻擊,衝動或是控制來表達呈現。有的時候,在心理服務裡,我們也看到這一類的孩子容易誤解別人,投射他自己的攻擊性在他人行為上,於是較常解讀他人行為是惡意的負面的。在語言的陳述上,孩子很容易還是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陳述,對於連結片段與前後,或是串連邏輯還不夠精熟,因此有時候孩子的陳述會讓我們感覺不完整。

四五歲的孩子想像力達到高峰,遊戲主要以假扮遊戲呈現,其實在假扮遊戲中,孩子運用遊戲撐起一個過渡性的呈現,將他的主觀與事實混合,創造出遊戲,因此從遊戲中大人可以窺知孩子的主觀如何定義自身所處的世界。

綜合剛剛分享的四五歲孩子的發展特色,當孩子很有情緒回家哭訴或是抱怨自己在幼兒園的情況時,或許爸媽可以提醒自己真的要收集更多的資料,因為孩子可能在認知上有誤解或是被包裹在情緒裡無法清楚陳述來龍去脈。收集更多資料的方式包括詢問孩子,老師或是其他家長,關於孩子介意的情境,他人是否可以給我們更完整的資訊。

當然爸媽第一時間的回應會讓孩子感覺到爸媽是否有能力承接自己的情緒,因此爸媽如何沈穩地聽完,同理與安撫孩子的情緒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有時候孩子說的當下只是需要被爸媽聽到,得到爸媽的安撫。當爸媽太快的跳進「怎麼可以發生這樣的事,我要來幫你解決」的模式,或是爸媽的反應很激烈時,反而讓孩子不知所措或是感覺驚嚇,攪動出更多混亂的感受。

爸媽們可以記住:當孩子所處的不同照顧環境都能支持他的情感需求,讓他感覺安全時,他的情緒就能更平穩。要能夠讓他所處環境都支持孩子,很重要的前提是大人們(包括夫妻,保母老師,阿公阿嬤等主要互動者)不以「對立」的態度來評論對方如何跟孩子互動。

當大人們是對立時,每個人對孩子的理解就會停留在片段,無法連結孩子整體的呈現,而且不同大人教給孩子的方式有時候甚至是衝突造成孩子更多的困惑。因此,以這個時事為例子,在這裡真的要鼓勵爸媽嘗試先信任老師。老師是在學校系統裡主責的那個成人,他應該要負責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爸媽們可以詢問跟老師溝通,了解老師的處理模式或是價值觀。然後加以從旁觀察,看看老師的處理是否協助到孩子之間的相處。

我們都很不忍心看到孩子難過或是受欺負,但是我們要記得提醒自己,我們無法為孩子排除成長路上的荊棘,但是只要我們讓親子關係是安全溫暖的,再大一點,小學年紀的孩子會回來分享,在分享過程,我們可以嘗試理解他希望怎麼做,他希望我們協助的部分是什麼。

當爸媽真的不容易,有時候在孩子遇到困難裡,我們看得到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例如當孩子同儕相處有問題,剛好我們在職場上也跟同事相處不是很愉快時,我們就可能在潛意識裡將自己同儕議題的挫折投射到孩子的處境裡,變得反應非常激烈。 因此,在得知孩子遇到困難時,或許可以靜靜想想自己感知到了些什麼,什麼屬於孩子,甚麼感受屬於自己原生經驗或是目前生活的狀態。

唯有先安定了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Monday, June 25, 2018

帶著寶貝出門旅遊去!

暑假快到了,有些家庭計畫出門旅遊。不管是在國內兩三天的輕旅行,或是飛到國外的大旅行都讓我想來聊聊帶著寶貝出遊的重要預備。

關於幾歲才能帶孩子出國,不同爸媽有不同看法。我自己是等到兩個孩子都已經不包尿布了,才第一次帶她們出國遊玩,原因很簡單,因為換尿布是頻繁的,也要找地方,況且在孩子還沒有學會上廁所前的年紀通常一天會需要睡兩個午覺,感覺出門玩的時間會被切割地很零碎。所以,一直等到孩子四歲左右,我們才帶著孩子出國去做大旅行。

不過,不管你希望多早帶孩子出去玩,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孩子一歲適用,孩子十二歲時也適用,那就是:「計畫這個旅遊時如何兼顧到他的生活需求」其實,旅遊對於五個月大的嬰兒來說會比一歲到四歲的孩子相對簡單。因為旅遊過程中只要爸媽完全能滿足他的需求,甚至全程用背帶背著他,他的情緒就容易保持平穩。

最困難的是一歲半到三歲半的幼兒們,因為他們需要探索環境,也非常需要在出遊時仍然擁有他日常生活的韻律,意思是說,幼兒跟大人不一樣,假設他平常要睡兩個午覺,他不會因為到了新奇的地方就沒有睡午覺的需求,即使他顯得興奮不睡覺,那也只會讓他過累而在傍晚時有較多的哭鬧。因此,爸媽如何在旅遊當下調整自己的期待,容忍孩子的需求會讓遊玩過程中出現許多的打斷 ; 或是爸媽如何不貪心一天只規劃一兩個行程,讓大人小孩都有餘裕的時間來處理突發狀況或是處理孩子常規的需要是很重要的。

到一個新的地方,安全一定是第一個考量。尤其是到那些天然景點,有湖或是步道的地方,我們和孩子的距離可能會需要調整比平常近一點,你會說我都會牽著孩子啊,不過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時候很有主見,不見得想要被大人牽著。這個時候讓他知道你很介意要牽著她比較安全或者如果你不想勉強他,跟他距離近一點可以讓你做出比較快的反應。

請記得帶幾個他熟悉的玩具或是物品。除了該帶的奶瓶尿布以外,也會建議帶幾個他熟悉的玩具讓他可以抱著或是可以玩。當然如果她有屬於她的小被被或是娃娃(過渡性客體),讓他帶著一定會有幫助。

全家出遊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新的地方開開心心探險,爸媽要記得提醒自己,沒看到的景點會是下次造訪的動機,因此不要跟年輕時一樣覺得自己一趟出來,要走遍該看的景點。也要提醒自己對於行程要有一定的彈性,不要覺得花了錢沒跟到可惜。像日前有個媽媽帶兩歲的孩子參加旅遊團,結果孩子一路哭讓團員受不了,反而衍生出許多強烈的憤怒情緒。一兩歲的幼兒如果真的要跟團,建議還是要想他的需求,在行程上有些取捨,例如下午的某個行程爸媽抱著他讓他在遊覽車上睡個午覺。因為嬰幼兒太累時就是以情緒抗議,到最後如果是爸媽要去承受社會壓力或是要扛著孩子走來走去,反而讓所有人情緒都不愉快,失去了好心情旅遊的原本目的。

有的爸媽很介意坐飛機時讓孩子看太久的電視,其實,爸媽還是可以準備一些小遊戲跟孩子一起玩,讓他們盯著螢幕的時間可以有中斷,讓眼睛休息。不過,建議在上飛機之前就先約法三章,告訴孩子你可以讓他們看電影,他們也可以自己選,但是每半小時,他們需要暫停一下讓自己休息。有一些遊戲是不需要準備任何東西就可以開始玩的,例如:故事接龍,或是比手畫腳。我們也可以請孩子跟我們起來一起動一動。在走道間走一走活動筋骨,也讓他東看西看一下。當然你也可以準備蠟筆和紙讓他塗鴉,或是帶一本他最喜歡的書可以講故事等等。

有些孩子對於食物並不挑惕,有些孩子卻不是,因此記得在自己包包裡帶幾包孩子平常喜歡的餅乾,如果要帶水果,記得不要帶入海關。任何你想到可以對孩子有幫助的都值得帶一點。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知道,帶孩子出門旅遊最重要的是什麼了,就是思考如何帶些孩子原本熟悉的元素,並且在行程規劃時將孩子的生理需求考量進去。因為只要孩子玩得輕鬆,大人就會輕鬆,我們就會感覺家庭旅遊很棒很值得。

祝福大家暑期愉快~帶孩子出門旅遊一切平安順利!

Thursday, May 31, 2018

「爸爸」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

前幾天看到一個身材強壯的男同事一手抱著三個月大的女兒,一手牽著兩歲的兒子陪著他們。就回起先生在老大出生後,因為寶寶難以入睡,他經常都把寶寶抱在胸前讓他安穩地睡著,有時候太累連自己都睡著的那些回憶,覺得很想向爸爸們致敬!

到底爸爸的參與對孩子發展的好處是什麼呢?爸爸們又該如何參與呢?

根據美國兒科醫學研究指出,爸爸參與育兒的好處多多:不只是給寶寶更多發展上的刺激,跟孩子建立親子情感。研究已經發現在媽媽懷孕時就多參與的爸爸可以減低媽媽的產後憂鬱症,爸爸們用「袋鼠療法」(把寶寶肌膚貼著肌膚地放在胸前安撫)可以幫助新生兒調節情緒更快進入熟睡。延伸的研究更發現,爸爸參與育兒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幫助孩子語言發展,在一個大型的研究中,甚至看到爸爸沒有參與育兒,無法和孩子建立關係時,對2,3歲的小男生語言發展的影響大於小女生。降低孩子憂鬱的比例,更減低了青少女懷孕的機率。

因為爸爸跟孩子連結或是互動的方式不同,孩子接收到的刺激也會更豐富。通常爸爸比較傾向以肢體的方式來跟孩子互動,帶給孩子刺激,興奮的感覺,是跟媽媽的溫柔與疼愛不同的。爸爸應該如何參與育兒呢?

1. 排好優先順序:太太懷孕,生產,坐月子,回家。新生寶寶每隔兩個半小時須餵養,自己還要每天去上班,賺麵包回家,回到家需要幫忙孩子或是家務,晚上因為寶寶哭又睡不好。難怪有些爸爸感覺自己都要得憂鬱症了!在這個階段,爸媽們記得排好事情的優先次序:1.寶寶的需求; 2. 自己的需求; 3伴侶的需求; 4. 最後才是家務或是其他人的需求。其中,自己和伴侶的需求先後會依當下狀況而定。

2. 珍惜可以請育嬰假的機會:育嬰假是段很寶貴的時光,雖然過程會很辛苦,但是爸爸請育嬰假不但能讓爸爸實際地體會每天的帶養,更能夠讓伴侶感覺自己是實質地支持育兒。

3. 團隊合作:帶寶寶是件辛苦的事,常常看到做完月子回家的新手爸媽頂著熊貓眼的黑眼圈,因為寶寶的餵養,換尿布,讓兩個人都睡眠不足。這個時候很建議輪流替手,或是記得跟寶寶一起睡午覺補眠。雖然有時候要面對自己對生活改變的挫折,或是太累容易對對方生氣的情緒,但是兩個人一起搞定一個孩子,建立起一個家的感覺,有時候卻讓兩個人感覺比之前更緊密!

4. 如果可以偶爾夫妻約會一下:雖然不是每對爸媽都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偶爾,幾個月一次拜託家人幫忙看一下孩子,夫妻兩個人可以出去吃個飯或是看場電影,對維繫兩個人的親密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5. 參與日常照顧活動:幫寶寶洗澡,餵奶或是換尿布,跟寶寶玩等等這些日常活動的參與幫助爸爸們跟寶寶建立感情。研究也顯示爸爸從嬰兒期就參與育兒的孩子比起爸爸沒有任何參與的孩子在中高年級時較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6. 在寶寶轉換環境時的陪伴:例如帶寶寶去打預防針時,安撫他,讓他知道爸爸是可靠的,在這樣陌生或是讓他不舒服的環境裡,爸爸是在身邊的,多跟寶寶說話,告訴他,他現在正在經歷什麼,用語言或是擁抱撫慰他,讓他建立更多的安全感。

有太多的研究顯示爸爸在孩子生命裡的重要性其實和媽媽不相上下,所以對媽媽而言,如何把持住自己擔心另一半不能好好顧小孩的焦慮,稍稍鬆手讓爸爸們自己摸索如何跟孩子互動,如何照顧孩子...對爸爸或是對孩子長遠來看,都是有益處的喔!


Saturday, April 28, 2018

「我要穿綠色的!」--談幼兒不合理的情緒

今天想來談談幼兒期的不可理喻。不知道爸媽們對於以下的情境是否有熟悉的感覺:
週末大家正開心地要準備出遊,於是你開心地選好了要讓孩子的換的可愛出遊裝,要幫他換時,他突然搖頭生氣開始說「我不要這件,我要綠色的」,你一邊跟他解釋綠色的那件昨晚才洗,今天早上還沒乾,所以不能給他穿。一邊想要把你選的藍色這件套上他的身上...

這樣合理的解釋在大人的世界裡,這個討論就會結束,但是當你告訴他那件綠色衣服沒乾後,居然是他接下來鬼哭神嚎的開始--孩子開始尖叫大哭,堅持要穿那件綠色的,你好說歹說,先生也加入安撫的行列告訴孩子藍色的這件一樣漂亮,還有他喜歡的佩佩豬...但這一切都沒有用,孩子躺在地板上滾來滾去大聲抱怨爸媽甚至嚎啕大哭,你們兩個從本來的耐心勸說到後來開始動怒,或是只能繼續壓抑怒氣冷處理...孩子的哭聲讓準備出遊的好心情都被打壞了...類似場景發生可以是為了一個他想用的碗或是想看的一本書,但是爸媽經歷的是一樣的無法理解與筋疲力盡。為什麼孩子這樣不可理喻?為什麼他們的情緒可以在一秒內就崩潰?

這個日常的例子對孩子的學習與社會化其實有更深的一層意義,因為這是孩子從「完全被滿足的嬰兒期」學習過渡到理解生活上有限制,無法完全隨他所欲的重要機會。當我這樣說時,聰慧的爸媽們就能理解,親職的處理方向不會是排除萬難讓孩子穿上那件綠色的衣服。因為當我們停在完全滿足孩子當下慾望時,就是剝奪了他的學習機會。

我想幫助爸媽理解為什麼孩子會如此不可理喻:
1. 因為他在發展自主:我們知道1.5歲到三歲的孩子在社交心理的發展上正在發展自主,因此他會有許多的練習是在組織自己的想法,表達或是堅持自己想要的。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堅持哭鬧場景通常是這個年紀特有的。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情緒的當下有時候可以說出一些讓我們受傷或是生氣的話,「你是壞媽媽,我討厭你!」等等。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了同一個情境中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不同。

2. 因為腦部的衝動控制區發展還不成熟:研究上顯示,衝動控制區塊的發展要到將近四歲才會比較成熟,但是即使是四歲還是會需要大人的同理與支持來控制自己的衝動。不管你的幼兒多會說話多活潑大方,在衝動控制上,他還是需要多練習。建議爸媽用玩遊戲的時候來引導孩子學習等待:例如:放一首兒歌跟他玩「跳舞-暫停」的遊戲,在玩了幾次後停下來喝水休息時說「其實等一下再跳舞也很好玩」或是「等一下還是可以繼續跳舞」來凸顯等待並不是完全糟糕的。等待不會讓自己想擁有的消失,只是慢一點發生。

3. 因為孩子還在建立自我的情緒調節能力:當他得知無法被滿足時,會產生許多挫折與憤怒的感覺,孩子對於情緒的表達,甚至是感知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的能力都還是很有限。所以那些強烈的情緒當然就以一種崩潰的方式被宣洩出來。

4. 幼兒是個活在當下的生物體,他的邏輯與經驗值都在成形當中:因為活在當下,所以這是為什麼他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有強烈的情緒擺盪。因為他的邏輯與生活經驗都還在建立當中,所以他強烈地受自己的情緒影響,因此這是為什麼邏輯在這樣的情境裡很難發揮作用。但是即使很難安撫到孩子,建議爸媽還是要嘗試告訴孩子邏輯,因為現在的不理解只是個過渡期。

你說,當我瞭解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時,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度過這樣讓我快崩潰的「過渡期」呢?
1. 同理孩子:我知道你很想穿那件綠色的,我們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出去玩感覺難過或是生氣。你會發現如果你可以同理孩子,孩子的情緒越容易平穩下來。

2. 如果時間許可,帶他去觀察為什麼:如果時間夠,如果他願意,或許你可以拿著藍色衣服帶他過去摸摸綠色衣服,讓他觀察與感覺一下還沒乾是不能穿的。

3. 讓他明白你也無能改變結果,陪伴他一起消化情緒:告訴他還沒乾的衣服不能穿,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你生氣時媽媽會在旁邊陪你。允許孩子可以有情緒,但是讓他明白他的情緒不會改變這個結果不過你不會被他的情緒嚇跑,你會在旁邊陪著他。

4. 等他情緒慢慢消退,提議一些妥協的方法來連結他的慾望:例如:不然穿綠色衣服的好朋友藍色衣服?或是媽媽把綠色衣服拍照下來,等下我們出去,如果你想看一下這件你喜歡的衣服我們可以看照片?還是你選一個玩具讓它陪你的綠衣服,說不定我們回來就乾了,明天就可以穿了?

在這樣的過程裡,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情緒如何可以保持平穩,堅定原則不因為孩子的哭鬧就讓步,因為如果爸媽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而拿吹風機努力把綠色衣服吹乾,孩子學到的是「原來哭鬧就能達到我的目的」,可以想像的是他下次可能會哭得更久,因為這是個有效的方式。假以時日,這樣的沒有原則讓孩子在進入團體生活時更容易挫折。

上面的幾個步驟都需要爸媽維持一定的情緒平穩才做得到,因此,如果我們偵測到自己快要情緒崩潰或是發怒時,很建議暫停陪伴,抽開一些距離,爸媽自己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情緒平穩下來(請參照之前的文章「關於當爸媽的情緒控管」)。告訴自己這是個過渡期,孩子不會停留在這個狀態,他的發展會讓他的表達更好,認知能力更好,衝動控制能力更好,這樣的情境不會再發生。你現在hold住你自己的原因是因為你知道你的平穩處理可以幫助他建立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情緒調節是全面發展的開端,所以,你,真的很重要。加油,認真的爸媽!




Saturday, March 24, 2018

當孩子問『為什麼他們可以』時

這篇文章的主題靈感來自於最近開始跟我一起工作的一位單親爸爸,面對快要五歲的孩子的問題,他有時不知如何回答。例如當他與親友團聚時,發現自己給孩子的規定跟親朋好友的不一樣時,他的孩子常會問他:『爸爸,為什麼他們可以,我就不可以?』

我好奇地問他:『通常孩子這樣問,你都怎麼回答?』他靦腆地笑著說:『明儀老師,我知道不該這樣回答,但我想不出其他的方法,所以我都回答『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我是爸爸,所以我說了算!』 但是想不到,有一天他聰明的孩子到公園想玩沙,知道爸爸不願意讓他玩,居然問了爸爸『是不是阿嬤說了算?』他聽了嚇一跳,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回答孩子了。

我們從這個分享可以看到四歲多快五歲的孩子抽象的認知能力提升到理解社會階層,開始將爸爸這樣的邏輯類化--”因為爸爸是阿嬤的孩子,所以阿嬤可以幫他決定“。但是,除了高興這件事之外,到底該如何回答孩子這樣的問題呢?

我想舉這個爸爸跟我分享的例子:

連假時回到爸媽家,孩子的叔叔伯伯阿姨也回來,結果表兄弟姐妹盯著平板,連吃飯時也邊吃邊看。因為自己不贊成孩子花這麼多時間看平板,於是請孩子離開表兄弟姐妹。孩子就問了『為什麼他們可以我不行』的話。當然,這個例子可能可以換成吃零食,不收拾玩具等等,只要大人們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孩子們都有可能比較來要求爸媽。

所以如何講會比較有幫助呢?我想在這分享我的處理方式:每個階段的解釋盡量簡短。

1. 同理孩子的渴望:『我知道你也很想跟他們繼續看平板』

2. 誠實回答他的為什麼:『為什麼他們可以繼續我不知道,或許他們和爸媽有特別的約定是我們不知道的』

3. 再解釋一次為什麼你要規定他:『但是我不希望你一直看平板,因為眼睛會被影響,媽媽不希望你近視』

4. 提議可以做什麼:『如果真的很想加入他們,那我們來想想他們本來喜歡玩什麼然後來邀請他們一起玩』

孩子在這個過程必須有被爸媽理解的同理, 有爸媽簡單解釋的原因, 有爸媽引導他想還有什麼方式可以, 而不是只停留在『不行』或是『我說了算』的蠻橫裡。

很多爸媽覺得很尷尬是因為在當下會衝擊到自己和親戚不同的教養方式。這個時候,我建議誠實回答,因為我們無須陷入批判他人教養的角色,尤其對方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不需要因為教養方式不同而讓關係弄僵。每個人在當下做的選擇不一樣,他們的孩子由他們負責,所以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只需誠實地回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可以』即可。當然更好的是在聚會之前,準備一些孩子原本就喜歡的玩具或是書,不管如何,他還是有這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專注。

我一直希望分享的是如果我們,身為爸媽,可以平穩地處理這些事,而不是用權威式地強迫他們,孩子就會感受到我們願意接受也願意理解他們的需要,我們在意的會被他們逐漸內化成自己在意的事。因為教養的最終目標是讓他們做出自主的決定,為自己負責。因此,是這些內化的聲音讓他們選擇不去做這些可能對自己有負面影響的事,也是這些聲音逐漸幫助他們建立價值觀!

Saturday, February 24, 2018

幫助幼兒入睡

微微陰雨的冷天氣總讓人想待在家或是被窩裡, 但是有許多幼兒的爸媽們會因為孩子很晚都不肯睡而覺得疲累不已. 到底為什麼孩子明明該睡的時候卻不睡呢?又是該如何做讓幼兒每晚都可以乖乖入睡呢?今天的文章, 希望可以給爸媽一些方式, 幫助幼兒們可以好好入眠.

我在演講中常常會分享自己的老大小時候一切都很好帶, 只是每晚睡覺要哭個一個小時以上, 我和我先生花了兩年, 到他將近兩歲時才搞清楚原來他是因為體力太好, 活動量不夠, 所以晚上不夠累不想休息. 一旦哭久了, 他學習到原來要睡著前自己一定要這樣哭. 他不知道有其他方法可以入睡.
所以分享我的慘痛經驗: 第一件事就是盡量在下午安排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 理想的時間會是在午覺後晚餐前.

你說這不是新知啊, 很多保母都是這樣帶, 是的, 這不是新知, 但是每天下午出門去活動實行起來不見得容易--有時天氣太熱, 有時下雨, 有時午覺睡太晚, 有時爸媽懶得出去...各種原因都有可能. 所以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沒有出門, 那要記得在家裡有個大肢體的活動時間--唱唱跳跳或是親子體操, 大肢體的活動非常適合讓孩子消耗一下體力. 我的孩子在將近兩歲時開始帶出去跟我們跑操場, 因為去跑步我們才發現原來他是需要這樣消耗體力才睡得著的. 不過這個從小運動的習慣跟著他長大, 他很喜歡運動, 身強體壯也鮮少生病. 從小建立一輩子的運動習慣成了另一個收穫.

第二件事:建立一個睡前的常規. 幼兒們很適合有規律的生活. 如果在睡前能夠固定有幾個靜態的活動, 對幼兒們來說就是在預備自己準備睡覺. 例如洗澡, 按摩, 聽故事, 都是好的選擇. 如果希望孩子們半個小時以後準備就寢, 那他就不應該還在客廳邊玩旋轉遊戲邊刺激地尖叫. 沒有孩子可以因為大人說該睡覺了, 就馬上從亢奮狀態平靜下來. 跟大人一樣, 興奮的身體與腦袋需要較長的時間沈澱冷靜下來. 所以一些靜態的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慢慢平靜下來.

第三件事:記得刷牙前吃點睡前點心. 三四歲前的寶貝們有時會經歷生長跳躍期, 大人會發現有一兩週他們吃得特別好也比較多, 那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在快速成長. 所以睡前吃點東西可以讓他們不因為飢餓而哭醒. 可以試喝一瓶奶, 可以配點小餅乾, 爸媽可以在講故事時讓他們坐在小桌子前邊聽故事邊吃點心, 吃完爸媽幫忙刷牙.

第四件事:孩子們需要適合睡覺的環境: 睡覺的房間光線夠昏暗, 有輕微的噪音沒有關係. 如果孩子容易踢被子, 可能要記得綁肚圍, 讓他不致於半夜冷醒. 請記得孩子們正常都會有那些好像微微醒來, 如果沒被吵醒漸漸又可以沈沈睡去的時刻. 所以不要對他發出的輕微聲響過於敏感. 在旁邊看一下, 不管是搓揉自己的頭髮, 在床上滾幾下, 甚至是吸姆指, 這些都是他自己能夠幫助自己再度睡著的方式, 我們不要太快干預.

第五件事一定是許多爸媽想問的--就是要不要陪睡或是讓孩子吸母奶入睡. 其實幼兒們還小, 爸媽在旁陪睡能夠讓幼兒有很大的安全感, 也比較容易入睡. 不過要不要陪睡這件事因人而異, 有的人不喜歡自己跟著睡著. 我自己和我先生有個默契, 我們為了建立孩子睡眠的常規, 花了很長的一陣子陪睡. 在那一陣子裡, 記得自己常常半夜四點起床洗碗, 因為陪著陪著自己也睡著了) 但是, 陪睡的目的是讓孩子漸漸地明白睡覺不可怕. 在睡覺的過程中有安全感, 他們就更容易入睡.

不想躺下來陪睡的家長, 可以試試坐在孩子的床旁邊把手放在孩子的身上. 只是放的長短要看孩子睡著的速度. 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氣味, 你的觸摸是孩子在將睡不睡的狀態時最好的慰藉. 不要急著起身, 如果孩子沒睡熟你就起身, 他突然驚醒看不到你會很緊張, 之後就更不容易放鬆. 曾有個跟我一起工作的家長, 感覺很挫折覺得自己花許多時間陪睡. 後來他決定一隻手放在孩子身上安撫他, 一邊戴耳機聽他想聽的Podcast或是音樂. 這樣邊陪孩子邊滋養自己. 比較不會讓自己感覺挫折.

至於吸吮母奶入睡在幼兒期會需要大人幫助慢慢地改變. 如果還是想餵母奶當然可以繼續餵母奶, 但是應該慢慢的讓孩子將喝奶與睡覺分開成兩件事. 牙科醫師一定會贊成我的論點, 因為含著奶容易蛀牙, 也沒有辦法讓孩子從他人協助入睡轉為自己學會入睡. 如何斷奶這個主題, 請大家參照我的書“愛上當爸媽這件事--0-3歲嬰幼兒心理學“.

睡眠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性已經被證實了. 睡眠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也有許多的研究強調. 一切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 要從最基本的基礎打起--如何有個穩定的睡眠常規讓孩子睡得夠, 自然有活動力與胃口. 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喔!

Tuesday, January 30, 2018

寒假時光與手機上網

這一篇文章希望分享給家中有大孩子的爸媽. 孩子較小的家庭請參照2016年8月的“平板, 電視與育兒“ 來思考要何時讓家中小寶貝接觸這些媒介.

最近去錄節目, 不管是廣播和電視的節目, 都不約而同被問到, “寒假來了, 該如何管控孩子手機或是平板使用的時間?“ 上學期也帶了個家長團體,明明談的是培養小學時期孩子的責任感, 卻在團體過程中變成討論如何控管手機和上網的使用. 可見這個議題是很多家長會感覺煩惱的議題.

有些親職專家呼籲不要給孩子手機, 不要過早讓孩子們接觸網路. 在使用手機這件事上, 我的想法可能略有不同:當爸媽的生活都被智慧型手機所影響時, 我們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新的生活型態. 新的生活型態本來就會帶來新的議題, 爸媽們無須過於擔憂或是害怕. 先來想想, 關於使用手機上網, 我們親職教育希望達到的是什麼?我想是幫助孩子們理解使用手機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手機讓我們方便也可以娛樂自己, 但是手機就是一個物體與媒介, 這世界其實有更多有趣的人事物, 等著孩子們探索和接觸.

當我們不問原因一味禁止時, 某個程度孩子們可能會感覺爸媽不了解自己的需要. 對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而言, 當許多同學都可以上網或是在LINE群組上聊天時, 手機上網已經不再只是刺激, 讓自己不無聊的一個媒介. 更代表了“如果沒在群組裡, 我會不會在班上被排擠?“ 或是”我感覺自己像是邊緣人"的社交需求. 這樣的社交需求尤其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發展心理上, 因為即將進入青春期, 所以被同儕接受的需求就有了較大的比重.

所以, 爸媽們就要給孩子手機嗎?因為這是順應孩子們的社交需求嗎?還好, 成人的世界本來就不應該是非黑即白. 我想, 注重心理健康的教養, 應該可以嘗試下列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 "讓我瞭解你為什麼需要“-- 去跟孩子討論, 澄清他對手機的需求是什麼?

第二步是“如果不買手機, 我們可能如何處理你的需求?“--例如: 如果是因為希望加入群組跟同學討論功課或是聊天, 其實可以使用桌上型電腦. 不一定非得要買隻自己的手機不可.

第三步是“如果需要買手機, 什麼樣功能的手機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許多家長有時將智慧型手機當作禮物, 但是孩子的第一支手機就需要是智慧型手機嗎? 如果需求是因為接送的聯絡需要, 難道不能買一隻功能陽春的手機嗎?

其實在討論這三個步驟當中, 我們在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是足夠解決自己需求的物質.

當然也有家長覺得花錢買手機不是什麼大問題, 甚至希望孩子擁有最好最新的手機. 我遇過家長因為孩子在校人際關係不好, 決定買最新的Iphone, 讓孩子帶去學校放學時借給同學玩電玩來交朋友. 但是, 其實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學到 "我要不斷擁有更多更新的物質, 別人才會願意跟我做朋友" 我想這樣對於孩子的人際問題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孩子需要的是自己被同儕接納肯定, 而不是自己因為擁有某樣東西才被接納肯定.

如果討論完, 雙方覺得買智慧型手機是必要的事, 或是在生日或是過年時期, 長輩送了智慧型手機給孩子等等木已成舟的情況, 不管如何, 在孩子開始使用手機前, 我希望建議:第一點. 花點時間將軟體的部分限縮, 就像電影有年齡的分級, 上網可以搜尋的範圍也應該隨著孩子的年紀有限制. 越小的孩子限縮要越多. 例如有Youtube Kids App 如果是手機預設這樣的YouTube App. 孩子在YouTube上的搜尋就會是符合年紀的內容. 網路上Google Play也能設定家長監護功能. 讓孩子不容易搜尋到暴力色情的影片.

第二點 跟孩子計畫合理的使用時間與試行. 基本原則通常都是做完該做的事, 孩子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時間時才使用. 不過注重視力的家長, 會需要跟孩子討論使用時間的長短與中間的休息時間.

第三點 建議先試行一週, 一週後讓孩子邊觀察自己的生活如何被影響, 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如他所說的控管他的時間. 如果可以就維持原本的計畫,如果不行, 可能就要再限縮. 但是當孩子可以做到原本的計畫時, 記得稱讚他努力協調自己的渴望, 先把該做的事做好.

在嘗試掌控使用手機的過程中, 希望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明瞭手機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 而不是從此被手機限制了, 對世界上其他的事不感興趣. 當然在使用手機上網這件事上, 最困難的就是身教了. 希望爸媽也不要被手機綁架. 記得每天要多花時間跟家人互動聊天, 一起珍惜相處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