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16

再談嬰幼兒的分離焦慮

最近在演講中或是在幼兒諮詢的訓練中, 不約而同遇到分離焦慮的議題, 讓我覺得或許可以再寫一篇關於分離焦慮的文章.

第一次親子之間的分離, 通常發生在產假或是育嬰假結束, 媽媽需要回去上班時. 如果是產假四十天結束就回去上班, 新生寶寶因為認知與情感, 甚至是依附關係都還沒有穩固成熟, 因此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分離焦慮. 但是千萬不要為了預防孩子有分離焦慮就決定早點送給別人照顧, 如果可以有選擇, 多把握時間跟自己的寶寶相處對於建立親子關係還是很有幫助的,

分離焦慮的核心是渴望與害怕失去穩定的愛(依附對象)其實, 即使是這麼小的年紀, 更換另一位照顧者時, 寶寶為了要建立新的依附關係與安全感, 會必需努力習慣新的保姆安撫他的姿勢, 保姆的氣味, 表情與聲調, 這些都可能造成寶寶的心理壓力, 因為新的照顧者對寶寶而言等於新的世界. 有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到, 彷彿是心理層面影響生理似的, 寶寶在這個轉換過程真的比較容易生病.但是寶寶的適應力是很強的, 所以不需要太過焦慮. 只要新的照顧者一樣對寶寶的需求都可以回應, 爸媽和新的照顧者之間可以形成團隊, 提供一致的照顧 (方式不一定要一樣, 只要傳達的情感是正向溫暖的, 在嬰兒族群來說就足夠了)

如果分離的時間點是在寶寶九個月大之後, 那陌生人焦慮就可能會引發寶寶跟媽媽分開時的分離焦慮. 因為安全的依附關係已經形成, 寶寶會開始對這個主責的照顧者有偏好, 因此當照顧者離開自己的視線, 寶寶就會感覺完全地失去而哭鬧不已. 如果這個轉換可以是循序漸進地, 寶寶的適應就會比較容易. 其實對媽媽們也是, 當安全依附發生, 媽媽深深地愛上自己的寶寶時, 分離後媽媽也會開始焦慮或是擔憂是否他人可以把寶寶照顧得像自己一樣好. 其實, 媽媽們要試著放寬心. 因為真的沒有人可以取代媽媽與寶寶獨一無二的親密感, 但是事實上, 其他人也不需要那樣做. 因為他們在寶寶的生命經驗裡有他們的角色--他們負責介紹不同的世界給寶寶!

寶寶逐漸長大, 他的世界或許從跟媽媽的兩人世界, 拓展為爸爸一起加入的三人世界, 甚至是保姆角色的四人世界. 在這個拓展的過程裡, 寶寶學習其他人如何跟自己互動, 想辦法理解不同成人跟自己的溝通, 這些不同大人提供的多元互動, 其實是促發寶寶發展很重要的方法. 雖然那些親密的, 排外的兩人時光不會再回來,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寶寶跟其他特定照顧者, 例如自己的爸爸或是長輩, 都能建立情感, 也能自然地互動. 寶寶的世界變大也更豐富了, 這便是媽媽鬆手的價值所在.

所以面臨分離時, 如何觀察寶寶是否被分離焦慮所困擾呢?當然寶寶的哭鬧會是個清楚的指標. 嚴重的分離焦慮甚至是會影響他的作息, 例如胃口不佳或是不睡覺等等. 針對處理分離焦慮, 以下是幾個建議:

1. 如果能夠循序漸進地讓寶寶習慣新的照顧者, 寶寶可以慢慢適應, 這是最理想的方法. 看寶寶的氣質強度, 若一開始哭鬧地很厲害, 這個轉換的過程可能就需要拉更長一點. 如果沒有太大反應, 表示寶寶的適應力強, 或許可以縮短這個轉換的時間.

2. 如果是送去保母家, 甚至是新到幼兒園, 會建議從自己的家中帶一些寶寶喜歡也習慣玩的安撫玩具或是絨毛娃娃. 這樣至少新環境中有寶寶熟悉的元素. 在一開始的緊張中有個自己習慣的東西可以掌控.

3. 如果一開始, 孩子分離焦慮很嚴重, 建議讓孩子帶件媽媽穿過還沒有洗的家居服,  寶寶哭鬧時可以聞聞媽媽的味道來自我安撫.

4. 回家之後多跟寶寶玩阿--晤(媽媽把臉遮起來然後再把手打開讓寶寶看到)比較大的幼兒也可以跟他們多玩躲貓貓, 讓他們在這樣“找回媽媽”的遊戲中學習記憶“媽媽雖然會不見, 但是媽媽還是會回來“的觀念. 從遊戲中增加她的安全感.

5. 和保姆形成一個照顧團隊, 接孩子時好奇一下孩子今天在保母家的情形. 跟保母討論自己和對方做法的異同. 但過程要互相尊重, 不要一味要求保母要照自己的方式而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

6. 上幼幼班時可以讓他們帶著爸媽的相片, 或是讓某面牆貼著家長的照片, 想念爸爸媽媽時可以走過去看一看. 或是讓老師設計的活動可以呼應想念爸媽這個需求, (例如畫一張畫, 等媽媽接你的時候給她看等等)

針對媽媽們的分離焦慮, 我會建議媽媽們把自己的擔心以書寫的方式呈現出來. 寫完可以自己思考與評斷一下是否焦慮是來自自己的內在情緒--例如捨不得, 或是擔心孩子會不再那麼愛自己等等. 如果焦慮是針對孩子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建議媽媽可以和爸爸討論出預防或是解決的方式.

其實如果親子雙方夠相愛, 分離焦慮是一定會發生的. 成人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學到自己是否能面對自己的情緒, 在重逢的時刻多表達自己想念寶寶的心情, 給寶寶溫暖的愛, 讓寶寶知道他沒有失去你, 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喔! 日子過去, 寶寶在這些互動中便能累積這些被愛的感覺, 形成自己堅定的安全感, 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Sunday, June 12, 2016

談百歲派和親密派的教養方式

在我的書出版了之後就開始有不同的網誌文章給予評論, 其中有一篇很詳細的評論談到我的書可能是屬於"超親密派”的, 由於台灣養育嬰幼兒中分為支持百歲派或是親密派兩大派別的做法, 對於自己被歸類為親密派的結果感到很有趣. 因此我想對於這兩個都擁有強大支持群的派別, 以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為主, 談談我的想法.

我對百歲派的理解是主張以結構的方式來規劃寶寶一天的時間, 在固定時間餵奶, 也以延宕需求的方式來訓練寶寶停止哭泣或是自己睡眠; 而親密派應該是以依附關係為主, 主張爸媽在嬰兒期盡量滿足寶寶的需求, 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其實在寫完將近一百篇的網路文章後, 我覺得大家應該會感受得出來, 在我的育兒相關文章裡總強調爸媽自己在這個親子關係中也帶來了屬於我們自己的部分(不管是人格特質或是自己過去的原生經驗), 影響著親子互動!所以順著這個脈絡, 我想提醒大家任何書籍或是育兒新知都會透過我們的主觀加以選擇記憶, 進而嘗試. 因此, 爸媽自己主觀的動向的確有可能影響自己抉擇相信何種“派別”的做法, 例如: 非常希望寶寶可以趕快自己獨立睡著的爸媽, 在主觀的動向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或是嘗試百歲派的做法, 因為這個做法提倡呼應了自己內在隱約的聲音.

第一點, 我想說的是沒有任何派別一定是對的或是錯的, 因為我相信任何方法, 就像不同宗教一樣的確會適合某些人, 因此我們要預備自己的心態不是選擇"對的"派別, 而是理解這些派別建議的做法是否為適合我和我的孩子的做法, 千萬要避免不知變通!在BabyHome的論壇上有時會看到媽媽發文, 施行百歲法讓寶寶在睡前哭, 寶寶哭了一個小時, 嘴唇都變紫了, 該不該抱起來, 抱起來是否前功盡棄等等發問. 像這樣的情況, 其實就像是不知變通的例子. 舉這個例子不是要批評這個媽媽, 因為我相信這個媽媽很認真地想要幫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生活韻律, 我甚至可以想像她如何忍耐著自己想去安撫孩子的衝動, 與擔心自己安撫就不能幫孩子建立能力的焦慮...

在這個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們來想爸媽角色的本質好了. 以物種延續的自然法則來想這個情況, 不管孩子幾歲或是多大了, 哭到嘴唇變紫的狀況, 就是需要成人安撫的狀況. 就算會“前功盡棄”, 爸媽在嬰幼兒期的基本功能一定是養育和保護, 所以當帶養方法和“養育與保護”的目標有這麼大的衝突時, 我認為實行的方法就會需要調整.

第二點, 我想說帶養方式的調整有時要看孩子的年紀或是先天氣質. 如果來檢視我自己帶養孩子的歷史, 我很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從“超親密派”進入“親密派”然後融入了“百歲派”的帶養方式. 其實, 自己似乎兩個派別的方式都使用過(當初也不知道這些方式屬於不同派別. )我只是允許自己去摸索, 去嘗試.

舉睡眠的例子來說好了,
1. 最早一開始寶寶跟我睡, 因為晚上餵奶方便,
2. 等到大一點, 我們開始把他放在連在我們大床的小床上,
3. 有小小的分離, 然後還是有晚上陪睡說故事的固定作息活動.
4. 等到一歲半完全斷夜奶後, 我們就延續說故事, 握手手的睡前儀式(因為孩子不吸奶嘴, 所以開始是握手握到睡著, 然後變成握幾分鐘),
5. 慢慢的把孩子的小床移開我們的大床.
6. 最後孩子的小床是獨立地擺在我們的房間,沒有連在大床旁,
7. 然後搬到門口, 最後變成在隔壁,
8. 但是一開始我跟當時兩個幼兒約定, 他們兩個半夜一喊我就一定會過去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9. 然後變成在門口用口語方式安撫,
10. 然後開始用象徵式的過度客體讓他們嘗試自己處理不安全感
11. 於是我半夜不再每次過去安撫他們

在這些距離拉開的過程, 我依照溫尼考特的建議尋找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 以百歲法的建議把作息都結構化, 讓孩子可以預期, 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因此感覺上或許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 我們的調整的確會讓不同派別的比率不太一樣. 但不管要選擇怎麼樣做, 請不要讓帶養的方式衝撞到孩子對爸媽能夠"養育及保護"的信念!

你一定會好奇地問, 這樣是否以後真的都不需要半夜起來安撫孩子?其實, 還是會看孩子的狀況, 舉我的經驗, 在幼稚園訓練夜間如廁的時候, 我和外子又經歷了一次晚上需要起來協助他們的狀況,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 這一次的時間縮短許多. 所以在幼稚園大班之後, 睡眠真的就成為輕鬆的作息了. 以開始前幾年的辛苦, 對照孩子們在自己的房間睡, 有固定就寢時間, 睡眠時間夠, 胃口好又健康, 自然能夠心情快樂, 專注學習. 用生命頭幾年的辛苦奠定孩子一輩子睡眠的好習慣, 當然是非常值得的!

因此, 不管是相信百歲派或是親密派, 都需要爸媽們嘗試摸索和調整. 到最後, 無需任何派別背書, 我們就可以從這些親力親為的經驗中成為有自信, 懂自己孩子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