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9, 2014

如何快樂地帶寶寶出門買菜

不管寶寶多大,爸媽總會有需要出門必須帶著寶寶的時候,大家無不希望出門的經驗愉快順利。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出門的困難是要帶一堆東西,而且定時就要照顧寶寶的基本需求:換尿布或是餵食等等。當寶寶七八個月後,活動能力增加,並且因為吃的量比較多,餐與餐的間距拉長,出門的時間比較容易拉長一些,但是基本上嬰幼兒期都還是要依照寶寶的日常作息來安排,例如午覺時間寶寶需要午覺等等。

這篇文章想跟家有一歲之後的幼兒家長們分享,因為在幼兒期時,爸媽大略面臨了兩種辛苦:1. 當寶寶剛會走會跑,開始有自己的主見時,由於對危險的認知概念不強,爸媽必須留意他的安全,這個時期,在賣場坐在推車上或是讓寶寶坐著娃娃車,是大部分爸媽選擇的方法。2. 當寶寶更大一點時,開始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爸媽的挑戰會變成是如何讓寶貝保持平穩的情緒,不會因為自我衝動 (例如想買糖果),而在公眾場所鬧情緒。

映射式的思考引導我們在進入情境前先想想寶貝們即將面對的是甚麼。以去賣場買菜為例:爸媽們需要理解賣場是個充滿聲光刺激的地方,廣播,吵雜的人聲,琳琅滿目比寶寶高上五倍的架子上有著五顏六色的包裝與物品,繞完一排又一排的貨架,更不用說長長的等待時間,這和寶貝們平常習慣的生活環境差很多,這麼多的刺激容易讓寶寶情緒負荷,再加上所有爸媽購物時,對寶寶的注意力都會分散,因為我們需要留意找自己要的東西,所以雖然他就在你身邊,可是他感覺得出來你無法對他專心,感覺到要跟你溝通比平常難。因此,這個環境對寶貝們來說就是個很有挑戰的環境。這樣寫不是要爸媽停止帶寶寶去購物,而是想想如何以寶寶可以承受的範圍慢慢地帶他經驗。兼顧寶寶心理健康的出門方法就是不要讓彼此的情緒累積太多負面的挫折。以下建議幾個做法:

1. 如果可以有選擇,請先從較小的賣場開始讓寶寶適應,小一點的地方刺激比較不會過多。鼓勵寶貝帶一樣心愛的玩具,這樣可以幫助他調節情緒。

2. 出門前列一個清單,盡量不要讓購物清單過長,清單越長逛得時間越久,有時為了買到所有東西我們會忘了時間,寶貝們需要容忍的時間太長就容易哭鬧。

3. 提醒自己跟寶寶進行持續的互動,你跟他之間的參與能夠讓寶寶有較高的容忍度。同理他好奇或是忍耐的情緒,在買的東西中給他安全的物品探索,這需要你自己保持平穩的情緒狀態。

4. 當幼兒大一點時,在出發前先預備他,問問他記不記得買東西的地方,跟他複習恰當的行為舉止,然後問他最喜歡看什麼 (例如看販魚部的魚)。跟他約定如果他合作,一定帶他去看魚,並且履行自己的承諾。

5. 當幼兒三四歲之後,有許多有創意的方法可以讓他們感覺和你一起進行這件事。例如出發之前一起列清單,抵達之後,討論寶貝要先幫忙找甚麼,讓他在推車上數物品的數目,讓他學習用語言描述蔬果,討論喜歡或不喜歡,在這些活動的過程,寶貝會感受到你們一起完成這件事,他會覺得自己也有貢獻,會更喜歡跟你一起購物,也促進了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如果真的面臨了寶寶的大哭鬧,我會建議將寶貝帶到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安撫寶貝,不要擔心別人的眼光,因為每個爸媽都曾經面臨過這樣的狀況,那些注意到你們的人們小時候說不定也曾經這樣哭鬧過。如果寶貝的哭鬧是因為自己的欲望無法滿足,我會建議你在同理他的挫折以後告訴他,他可以如何努力達到他的渴望,例如回家吃完飯可以吃家裡的糖果。堅守自己的底線,你是爸媽不是朋友,這麼小的時候他需要爸媽來幫他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是堅守底線不代表你需要很兇,你可以又溫柔又堅定。在這些時刻切記,不要讓自己感到時間的壓力,因為一但你急了,耐心和情緒都會有變化,反而容易讓彼此更不愉快。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遠離尷尬的場面,因為你們已經建立好默契一起出門購物了。


Monday, October 27, 2014

寶貝對爸媽的情緒與挫折容忍的培養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一個好友說幫幼稚園的女兒剪瀏海,結果剪得太短,照完鏡子後女兒嚎啕大哭了半小時,讓她感覺非常愧疚,於是,構想這篇文章的主軸就出來了。因為每天在親子結伴的路上,我們都會面臨孩子對我們的挫折,有的孩子甚至會攻擊(這是另外一篇主題)。因此,這個狀態很值得我們想想可以怎麼處理。

寶寶是個小小人,即使和我們在同一個情境裡,他的感受和我們的可能不一樣,因為感受和認知的理解會相互影響,角色不同,情感經驗也會不同。如果你記得前面足夠好爸媽的概念,你就會知道這篇文章的重點絕對不會放在做對每一件事,而是在每一個當下努力地感受,調整與因應。換言之,我認為真正的親職教育會在這些衝突時突顯出價值,因為在他的情緒裡你在嚐試了解他怎麼了,在被他引發出來的自己的情緒裡,你在嚐試調整更恰當的做法,讓兩個人還是夠繼續相愛。

許多文章在提及上述的挫折情境時,強調同理寶貝的挫折,這是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映射式的講法可以是「你很生氣因為媽媽把頭髮剪得太短了,你覺得自己看起來很醜。媽媽很抱歉,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好不好?」我認為除了同理孩子以外,還有件重要的事是讓寶貝了解你的意圖,雖然他很傷心,但是你本來的意圖是好的,是想幫助他的,所以讓他了解你的意圖很重要。但是這個理解要如何做得到呢?非常有趣的是,這個理解會來自於你接下來如何處理這個情境。在成人世界裡,在犯錯時,我們會詢問對方自己可以彌補些甚麼,而對於口語能力還沒有成熟的寶貝,我們會帶著他經驗彌補的過程。

1.如果爸媽因為寶貝發脾氣,讓自己也生氣了,不管是對他兇或是不理他,他的情感無法被你包容。在自己的挫折與面對你新的生氣時,因為孩子還是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裡,他容易會認為剪壞頭髮是個「惡意」,而他抗議的結果是被你「攻擊」或是「遺棄」。當然每個人對寶貝哭鬧得忍受度不同,如果真得快要超過你的極限,你還是要把他放下告訴他你需要幾分鐘喘口氣再回來面對。

2. 比較涵蓋心理健康的做法會是跟他一起面對他的失望與生氣。我們不採用轉移注意力的做法,因為那無法映射寶貝內在的情緒需求,我們讓他經驗到我們願意跟他一起在情緒的風暴裡,慢慢地帶著他走出來。

你會跟他一起想辦法補救。你會幫他定義出清楚的問題─問題不是無法補救的剪太短,問題是他不喜歡自己看起來像這樣,這個定義一出來,我們馬上可以鬆一口氣,因為解決不會是讓頭髮馬上長回去,解決反而會是在我們可以做一些甚麼事讓他比較喜歡他看起來的樣子,例如夾夾子,戴帽子,或是找套漂亮的衣服,每天努力祈禱或是吃芝麻幫助頭髮長快一點等等,孩子從你嚐試跟他一起解決的過程裡可以理解你到原本的好意圖,因為你延續了好意圖,跟他一起面對他的問題。除此之外,孩子還在嚐試的過程中學習下次可以怎麼面對。在這些選擇中,你還幫助孩子重新感覺自己對這個情況可以有點控制,能夠有選擇讓他不再感覺無助與不知所措。

一起想辦法補救時,你和他一起經歷的過程引導他理解一件事:即使盡力也不見得能盡如人意,但是他總會有你跟他一起想辦法,這不會是世界末日,這些可怕的感覺會過去。在發展心理學裡你幫他培養的學理名詞叫「情緒挫折容忍度(resiliency)」,這是任何學校生活或團體難以教導的事,因為這需要一對一細膩的互動才有辦法慢慢培養出來的,情緒挫折容忍度的培養幫助孩子面對日後抽象複雜的社交挑戰,是孩子成長的一大功臣。

Monday, October 20, 2014

寶寶的探索行為與教養

許多爸媽在寶寶開始有移動能力後 (通常是在七個月到一歲半左右),會經驗到另一種形式的筋疲力盡,比起照顧新生兒日夜不分的睡眠不足,現在的爸媽必須要無時無刻地看著寶寶,因為寶寶剛獲得的動作能力剛好配合他成長的心智,這些剛剛獲得的動作技巧,語和爸媽的安全依附都是為了讓他有機會去經驗與操作外在的物體。

爸媽們都知道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把家中危險的物品收藏好或是用市售的柵門或是安全鎖鎖起來,但是,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寶寶的發展的確需要他進行這樣的探索,所以這裡提到的收藏並不是指全部鎖起來,而是建議保留幾個他可以安全構得到的櫥櫃,放摔不壞而且形狀是圓的或是鈍的,塑膠或是金屬的器具,讓他進行探險。爸媽們可以不要放太多物品,可以將一些收起來輪流更換,或是和其他媽媽交換物品擺放在櫥櫃裡,甚至是放不同寶寶的玩具在櫥櫃裡,這樣的更換讓寶寶有探索的新鮮感。

其實這樣的探索是寶寶邏輯建立的開始─我碰了甚麼,讓世界看起來不一樣!在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裡,寶寶觀察著自己的動作與對世界的影響,這個學習是全面性的--智力上他的觀察力增加,嚐試理解兩個連續步驟的邏輯;情感上他在經驗「我有能力讓事情發生」,探索的好奇,親手經驗的新奇,爸媽鼓勵的反應等這些正向情感不只幫助神經元建立迴路,還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在動作上,練習幫助他們更熟練,做得越精準讓他們感覺有自信,所以探索是必要的,也是邁向身心建康發展的一部分。

但是,對於一歲多的寶寶抓到機會就玩電話或是遙控器,甚至是電腦開關,除了無時無刻盯著寶寶或是不斷阻止,還有沒有別的教養方法嗎?以下是幾個建議:

1. 阻止寶寶重覆做這些事前簡單地告訴寶寶你的規定,例如:「媽媽知道你想玩,但是這是大人的東西,不可以」。

2. 說了不可以也要記得說甚麼可以,例如給他玩具手機或是舊手機,跟他說這是你可以玩的。

3. 真的完全不想他碰的東西就收起來吧,看得到卻又摸不到只會讓寶貝更加好奇這個物體。當然這個情境可以訓練寶寶如何追求自己渴望的東西,但是在他還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之前,千萬不要把東西放在他看得到的高處,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4. 真的完全不可以碰嗎?與其讓孩子不斷在遙不可及的渴望中掙扎,不如,在你的監督與引導下跟他一起經驗這個大人的東西,找一個平順的下午,對他說因為他今天很乖,所以媽媽請他當小幫手,幫忙開電視,遙控器還是在你手上,但是請他幫忙開電視,或是關電視,讓他有機會經驗這個物體,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順便解釋這個物體的功能給他聽。

探索是一個發展時期,當寶寶擁有更多和世界互動與溝通的能力後,這樣探索的動作會逐漸消失,因為他發掘了更棒的方式來探索,用語言來跟你溝通,這些互動裡他可以經驗的情感交流遠比單獨探索物體來的有趣太多,因為對方的反應比起一成不變的電燈亮起來要有趣太多,因此你只需記得提醒自己,這是一個發展階段,在安全範圍鼓勵他探索是你和他平穩度過這個階段的關鍵!

Thursday, October 16, 2014

寶寶二分法的情緒體驗

為什麼寶寶的情緒可以來得快去得快?為什麼有時候他可以甜的像蜜,有時候卻歡起來讓我們不敢領教?這些大哭大笑的情緒起伏裡,寶寶的內在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讓他們可以有這些強烈的情緒?

從客體關係的理論來看,媽媽或是主要照顧者成為第一個和寶寶連結的客體,在這個關係裡,學者們認為寶寶們在被餵養的當下經驗到好的客體和壞的客體,也就是說當寶寶很餓,媽媽的乳房出現時,寶寶從吸吮的滿足經驗到這是一個好的客體,當他們還想喝但是媽媽把乳房撤離時,這個客體就成了壞的客體,於是寶寶在每個時刻下經驗到好或壞,兩極地以自己是否被滿足的出發點來感受互動下的情感,生存下來的法則是累積好的經驗,消滅壞的經驗,許多的心理機制逐漸成形,例如對壞客體的攻擊與對攻擊後的罪惡與恐懼等等。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情感和認知常常相互影響,腦部的前額葉皮質幫助我們的情感導向趨近與退縮兩種,由於趨近通常指得是趨近自己渴望目標的正向情感,而退縮指得是恐懼的情感。寶寶的情感通常也為這兩種導向驅使。Davidson和另外兩位學者提到情緒之所以形成問題是因為內容與調節能力上,內容指得是在恰當時刻表達恰當情感,而調節通常指得是如何讓情緒回覆到平穩的狀態 (Davidson, Jackson & Kalin, 2000)。

這些知識如何幫助爸媽理解寶寶的情感?
1. 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寶寶們在每個當下主觀的經驗裡有著兩極的感受。因此寶寶對當下情境的反應有可能很極端。
2. 趨近或是退縮都是健康的,爸媽的如何將趨近和退縮的當下經驗映射給寶寶是很重要的。
3. 寶寶直接的情緒表達是因為他還無法在情境下恰當的表達方式。調節與在恰當的時刻表達情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爸媽該如何做呢?首先爸媽需要幫助寶寶定義自己的感覺,這包括以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例如表情和手勢,來幫助寶寶理解自己經歷的情感。寶寶必須先知道他們的情感。才能開始以爸媽示範的情感表達為基礎,逐漸學會何時何地與何種方式來表達。

Davidson, Jackson & Kalin (2000) Emotion, Plasticity, Context, and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From Affective Neuro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26, No. 6, 890-909


Wednesday, October 15, 2014

依附關係與寶寶腦部發展

最近開始讀這本"人際關係中的腦神經科學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在這本書中作者談到我們的腦從來不是單獨存在,我們大腦存在的價值其實是依存在其他大腦的社群裡。因此,作者談到一個「社交性大腦」的觀念─大腦的成長與功能調整是透過人際互動的經驗而來,換句話說,縱使有先天基因的影響,讓我們的腦部發展有基因影響的傾向,神經結構還是會因為大腦與社交行為的交替循環而被調整,因此當兩個人互動時,彼此的大腦也在互相影響與調整。

如果我們觀察腦部的大小,會發現靈長類的動物腦部會大於其他的種類,作者提到兒童期的長短和社交性大腦的培養有高度相關,由於處於群體,因此從嬰幼兒開始,寶寶的大腦會開始解碼,預期甚至是猜測他人的意圖來確保自己可以在群體內存活下來,由於人類的生存環境由於社群性是所有動物中最複雜的,因此人類的兒童期較其他靈長類長,目的是讓我們的大腦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刺激,成長與連結捷徑,來確保我們活得更好!

腦部發展和寶寶的心智有甚麼關聯呢?在寶寶的生命裡最有意義的關係就是和主要照顧者的親子關係,在和照顧者互動的過程中,寶寶的大腦逐漸地依照互動經驗被雕塑,由於大腦的可塑性極高,當我們給予正向溫暖的照顧環境時,在互動中流動的情感讓突觸的傳導確保神經元接收刺激,幫助神經元連結不至於被淘汰。當爸媽看著寶寶微笑,對寶寶說話時,寶寶的感官接收到爸媽這個眼神,這個微笑甚至是疼愛的語調時,這些接收的感官刺激轉化神經中的化學訊號,於是,這些訊號傳送到大腦,產生化學反應,影響新的行為回應給這個世界。在生命的早期擁有一個健康正向的親子關係是可以幫助前額葉皮質層 (prefrontal cortex)的雕塑,前額葉皮質幫助我們建立自信,信任世界,調節我們的情緒,甚至運用我們的情緒與智力來面對每一個當下的問題情境,建立神經元連結的新捷徑。

換個角度來看,寶寶和我們的互動也刺激了我們的大腦,我們接收到他多變的表情當下,寶寶給我們的刺激也在幫助我們的神經元做連結,讓他們不至於被淘汰,因此建立依附關係的日常互動裡,親子雙方的互惠幫助了彼此的神經元連結與整體腦部發展。由於腦部的可塑性很高,所以正向持續的互動對於腦的發展可以有很大的貢獻。作者強調,終我們一生,和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的關係將會影響我們的腦部發展,進而影響我們的心智,與我們如何理解並決策生命中的挑戰。而在生命初期奠定下的良好基礎會是重要的憑藉,因此我們要告訴自己每一次和寶寶玩,陪伴寶寶都是在幫助他腦部發展,進行他的全腦開發!

Cozolino, L (2014) The Neuro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and the Developing Social Brain. Chap 1: The Social Brain, W. W. Norton & Compan



Saturday, October 11, 2014

家庭成員衝突與嬰幼兒心理健康

沒有一對夫妻永遠意見相合,兩個人來自兩個家庭,等於兩個不同的文化的接觸,婚姻變成整合兩個文化的過程,因此,積極地來看,每一次的意見不合都是融合的契機。有時候有雙方有共同的信仰也許有幫助,但是即使是這樣,相愛的人還是會有吵架的時候,或許在某些狀況下,夫妻因為和長輩互動,造成代間之間可能意見不合引發摩擦,造成家中不愉快的氣氛。家庭議題本來就是錯綜複雜,每一個成員對彼此的表徵體系 (representation),都會影響互動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所以,需要更詳細地思考。因此,大人之間的吵架或其他衝突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嗎?

其實,家庭衝突的影響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直接的情感層面,若寶寶在夫妻吵架的當下目睹這個過程,會引發很大的恐懼與焦慮。當成人憤怒時,強烈的情緒,互相針對的攻擊,這些都和平常寶寶熟知的照顧情緒環境不一樣,他的認知無法解碼大人行為與負面情感,因此他會感覺害怕。如果爭執不斷出現,寶寶的發展可能開始出現退化情況,呈現在他的睡眠,飲食,與大小便控制之上,最明顯的是他剛剛學會的技巧可能會消失,他於是退化為一個更依賴的小寶寶,需要你給他更多的情感關注。

在間接的影響層面中,由於衝突中引發了強烈的情感,爸媽在自己的內在裡需要慢慢消化這些負面的感覺,於是在意識或淺意識層面中,日常的生活的常規會被影響,例如某一方因為想逃避減少互動,或是某一方因為腦海被負面感覺佔據,無法平靜,影響到平常的日常工作。寫這些不是為了讓爸媽感到愧疚,我只是想提醒,我們需要體認一件事,人是有情緒感受,當我們的重要關係出問題時,我們的心情是會被影響的,每個人亦然,沒有處理的情緒於是影響到我們的心情,睡眠,飲食,甚至我們的工作表現等等,因此,對寶寶而言,間接的影響就是你的內在擁有比較小的心理空間可以放鬆地傳達愛與關懷給他。那,有沒有甚麼方法降低負面影響呢?

1. 當然盡量不要吵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事實上是,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會爭執,不過我們可以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爭執,如果情緒很強大,或許先將自己隔離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緒,雖然這聽起來也許很困難,但是學習等待到寶寶睡著再來溝通或許是可以嚐試的做法。

2. 與其感到愧疚,不如在事後觀察寶寶是否因為你們的爭執而產生退化反應,例如變得很愛黏人,愛哭或是發展型為退化的狀況。如過觀察到這些情況,我們要了解寶寶是因為強烈得害怕或是恐懼引發這些行為,這些指標是個警示,提醒夫妻兩個人好好經營婚姻,因為長期繼續下去,寶寶的心理可能受創傷,影響他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對寶寶的退化行為更有耐心,因為他們在從恐懼中重建對環境的信任。

3. 夫妻兩個人都為化解這個衝突一起努力,爸媽們越快能夠化解衝突,恢復到之前平靜的相處,寶寶的心理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少,或許在感情無狀況時,雙方可以平靜討論出一個在生氣當下雙方同意的溝通模式,盡量尊重對方以這個兩人都同意的模式處理衝突。

4. 當寶寶進入可以用語言溝通的幼兒期時,試著用簡單的話告訴他,爸媽不是在生他的氣,爸媽是在生對方的氣,因為人可以愛對方但是因為做事情的方法不一樣,對對方生氣。但是即使我們對對方生氣,我們還是有能力,可以照顧寶寶,很愛寶寶。




Tuesday, October 7, 2014

嬰幼兒的情緒發展

在足夠好的帶養之下,兩三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會給跟他互動的成人社交性的微笑,他可以聚焦,可以用這樣的微笑吸引你給他更久的互動。五六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表達對主要照顧者的偏好,到了九個月或十個月大時,寶寶會呈現陌生人焦慮,對於陌生人要靠近他,他會嚎啕大哭或是緊緊攀附在照顧者身上,爸媽需要理解這是因為寶寶對爸媽的情感已經累積到他會去區辨親疏遠近,因此,當陌生的姑婆想靠來抱他,惹得他嚎啕大哭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那是寶寶愛你,只需要你的證明。

一歲多或兩歲時,當寶寶開始活動量變高時,他的情緒開始進入分離焦慮,想自己做常做不好,想要你幫忙卻又不要你幫他做好,再加上語言的表達還沒有成熟,這些矛盾衝突的情感常常讓寶貝突然挫折,馬上就有莫名其妙的情緒,此時,對自己無法掌控情況的憤怒,害怕因為憤怒而失去爸媽交錯在對爸媽的分離焦慮裡,常可能讓寶貝的情緒宣洩有如雲霄飛車。以上這些情緒發展的大里程碑,相信許多親子文章都已經介紹過。是不是真的每個寶貝到兩歲以後會進入這樣情緒突發的風暴,其實是要看孩子先天的氣質與爸媽如何回應。

但是,這篇文章上尚未希望對幼兒情緒做深入討論,反而希望先從嬰兒的情感來思考。在寶寶滿五六個月以後,我們就要有心理準備,由於依附關係的形成,任何照養環境的大轉變,在嬰幼兒的情感經驗上都可能產生衝擊。這些情感衝擊可能包括:天災;車禍;爸媽婚姻關係緊張甚至家庭暴力;生重病需要住院;失去主要照顧者;手足誕生爸媽轉移注意力;或是過於嚴厲的管教方式等等。當寶貝們的情感遭受這些事件衝擊時,通常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

1. 更愛哭而且很難被安撫
2. 害怕一個人,拒絕和照顧者分開
3. 憤怒或是拒絕配合
4. 可能開始對人或是小動物有攻擊行為
5. 發展上有退化的行為,例如突然每天猛吸拇指
6. 在遊戲中呈現他們的不安全感

如果你觀察到你的寶寶突然出現這些狀況,思考之前發生了甚麼可能有助於你了解他的情緒表現。有些人認為寶寶還小,不會記得,但是正是因為他們還小,無法理解因果關係,所以當他們感覺不安全時,環境中的刺激,例如強光或尖銳的噪音,都可能讓他們害怕而造成情感上的衝擊。當他們年紀越小時,他們越依賴照顧者,可想而知,如果是在被照顧一陣子後換了一個照顧者,幾乎可以被視為一個情感上的創傷了!

照顧環境有一天是真的會轉換,例如寶貝上幼兒園時,如果可以,身為爸媽,請理解孩子們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改變來安定他們的情緒,例如: 讓寶寶先上一個小時的親子課程,在轉換到他自己上一小時的課,當分離或是轉換的挑戰被切成比較小的劑量時,寶貝們的情感容忍度可以慢慢提升。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可以做的是在環境裡盡量維持孩子熟悉的元素,例如日常常規,我們需要對他們更有耐心,告訴他們正在感覺些甚麼,維持關愛的安撫,幫助他們安然度過情感上的衝擊!

Monday, October 6, 2014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選擇托育或幼兒園

許多文章探討過這個主題,也給了許多有幫助的建議,例如觀察師生比率,請朋友或親人推薦等等。但是我想要跟大家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考慮如何選擇適合的帶養環境。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找保母托育或是送孩子去幼兒園,除了最基本的經濟考量以外,照顧者是否能夠提供穩定而且一致的長期照顧,對於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很重要的。這是甚麼意思呢?如果你要找保母,在選定後盡量不要更換保母。如果你要找幼兒園或托嬰中心,千萬不要找職員流動率大的地方,因為不斷更換照顧者是對寶寶心理發展最大的負面影響。

當你的寶寶一天要花上七八個小時在幼兒園或是跟保母在一起時,這些照顧者的心理狀態,他們是否對照顧孩子這件事投注感情,將會影響寶寶如何跟他們建立起一個依附關係。孩子和成人的關係實在太重要了,甚至到了青春期,我們都會看到新聞報導關心學生的老師如何陪伴與引導孩子走回正途。因此,小小孩也一樣,和老師或保母關係良好,常常在共享的陪伴中被鼓勵被關愛,對寶寶的心理與人格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該如何兼顧嬰幼兒心理來做選擇呢?除了穩定的環境外,我建議爸媽在決定前做觀察。如果是選擇園所,我會建議爸媽如果可以,至少參觀兩到三次,感受一下園所的孩子快不快樂,因為所謂師生比,硬體軟體的設備與設施,教養方向,午餐等等都是書面報告就可以得知的,唯有老師或是保育員如何和孩子互動是需要花時間觀察的。

1. 如果你可以看到照顧者如何處理寶寶哭鬧的狀況,你可以觀察到他們如何嚐試讀懂孩子的情緒,他們能不能有耐心的嚐試,即使一開始並不成功,他也不放棄,繼續用關懷的方式安撫寶寶。想像你的寶寶是那個哭鬧的孩子,你希望他被這樣被安撫或回應。

2. 照顧者或老師給你的感覺,如果他讓你感覺很緊湊,很焦慮或很挫折,那你的孩子可能日後每天都要面對他的這些情緒,相信對於他們要建立依附關係會比較困難。這是為什麼我建議觀察兩次,甚至三次的原因,因為如果只有一次比較容易碰到例外。

3. 園所的工作氣氛,教保員,老師,行政人員,或是園長能不能互相支持,在他們碰面時有沒有笑容或是愉快短暫的交談。你甚至可以詢問園長園所是如何支持老師或教保員。

如果乳牛們聽好聽的音樂可以幫助他們愉快地增產,那麼我們可以相信,以人這樣情感性的動物來說,良好的工作氣氛對於提高產能或是照顧品質絕對是有幫助的。舉凡低薪,工時長的壓榨工作環境,或是離鄉背井的照顧者(例如菲傭),在帶養寶寶時對促進寶寶的心理健康上會由於自己很難消化的負面情緒,面臨更大的挑戰。我不是說在這些狀況下,他們一定無法帶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我的意思是說,當他們感覺到疲憊,孤獨,挫折,又沒有管道可以宣洩時,這些情緒感受便容易反應在照顧孩子的行為上,雖然也許這些是比較經濟的選擇,但是長期下來,寶寶們的心理發展是會付出代價的。

如果家庭狀況沒有選擇必須擁有這樣的照顧者,我會建議你和他們嚐試建立一個信任關係。他們雖然受雇於你,但是基本的尊重,信任,甚至是你願意提供的情感支持,最後都會回到照顧寶寶的身上,所以這絕對是你可以為被托育的寶寶心理發展上可以做的事!

Friday, October 3, 2014

媽媽們在帶養上必須面臨的選擇

寶寶滿月了,眼看產假要用完了,到底要全職回去上班,兼職或是全職在家帶寶寶,相信是大多數的媽媽都掙扎過的難題。John Bowlby在六零年代提出依附理論時,建議全職媽媽是培養心理健康寶寶的最好選擇,他的提議遭受當時正新興的女性主義嚴正的批評,從那時候開始,to be or not to be,成為媽媽們心中不斷的掙扎。Mary Ainsworth這位將依附理論以實驗的方式加以驗證,最後成為依附理論最佳倡導著的學者,認為時代在改變,工作是女性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以社會的角度來看的確很難評斷哪一個選擇是能讓這個女性在社會中貢獻出最大的價值。但是,當育兒這件事涉入太多的自我犧牲的感受,對依附關係的建立就不見得是件好事。可是,她也提到,如果每一天媽媽都工作十小時一上,要培養對寶寶情感需求能夠敏感並且及時回應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因為所有的親密關係都一樣,都需要花時間去互相認識,互相了解,感情的建立才能深厚。

對於經濟上只要節省一點就過得去,有自由可以選擇要不要回去工作的媽媽們,如何平衡帶養與自我實現真是個大哉問!離開了去工作,回來和孩子見面時常感覺愧疚,變得只想要盡量補償,容易影響親子之間的互動。不離開孩子二十四小時陪在旁邊,常會面對自己是否會與社會脫節,自己是否會喜歡繼續下去的懷疑。有些和我工作的全職媽媽甚至跟我分享她們每周都期待來見我,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有成人對談的機會(想想這句話的背後有多少的心酸和孤獨)。

就業環境是需要改變,如果我們的社會可以創造更多兩個媽媽分享一個工作的機會,也許媽媽們不用在這樣的掙扎中選擇全有或全無,然後感到遺憾。這不是不可能,我的孩子在加州就學時就有兩個班導師,因為這兩個老師都有幼兒在家,他們想要陪伴孩子但也想要留在專業裡,因此選擇了和另外一位老師分享工作,當然這個過程裡牽涉許多行政上的成本,但是學校成功地把好老師留下來了,她們顯得很快樂,她們的孩子也因為媽媽們快樂而享受到良好的親子互動!

但是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事實上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而且每個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樣--依附關係需要花時間來建立,但是若媽媽在全心帶養下不快樂,對安全依附的建立也會有阻礙。當大環境還沒有調整覺知,讓更多的兼職機會出現前,可以看到有的全職媽媽在網路上開創自己的新事業,有的媽媽轉而找兼職或是約聘的工作等等,這些都可能是認可愛孩子與自我實現一樣重要,而嚐試兩者皆得的狀況。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家帶養兩個孩子五年,但其實也是選擇了周末的兼職去演講與做專業訓練,讓自己可以多多少少留在專業裡,待日後孩子上小學穩定後恢復全職。在這個過程裡,重點是自己如何調配時間和精力,不要讓自己太累,告訴自己你正在盡力,盡力做到一個對你自己好,對寶寶和全家都好的妥協。

不管媽媽們如何選擇,我會建議有一兩個自己可以信任,孩子也可以信任的長輩或是其他照顧者形成一個支持的網絡,全職媽媽會有彈性疲乏的時候,兼職或工作的媽媽可能會有工作上的突發狀況,甚至是幼兒園有可能會因腸病毒停課一周。若在這些當下,寶寶們可以由他們熟悉的一位親人或照顧者暫時照顧讓,會對爸媽們有很大的幫助。不要小看育兒過程中的支持系統,很多時候,這些人的支持與幫助是讓爸媽情緒穩定的要素,也間接促成了寶寶的心理健康!

寶寶依附關係與行為呈現

在我們的身旁時,安全依附的寶寶喜歡探索與經驗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會把許多東西放入嘴巴,用口腔來體驗物體,認識物體。安全依附的寶寶在和爸媽分離的時候會大聲哭或抗議,這是寶寶用哭來告訴我們他不想要我們離開,他害怕我們不會回來。當然,如之前的文章所說,足夠好的爸媽不是永遠必須滿足孩子需求的爸媽,因此我們一定會有必須離開他們的時候。安全依附的寶寶在我們回來的時候,是會很高興的歡迎我們或是小小地抱怨一下就回到之前沒有分離前的親密狀態。因為在他們心中已經形成一個深刻的心象:爸媽是愛我的,他們一定會回來,我相信他們。這樣的安全感讓他們可以度過分離時的焦慮與擔心。

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中產階級的家庭約有百分之十的寶寶發展出矛盾型依附型態 (Ambivalent attachment)。這些寶寶由於爸媽日常對他的反應不一致:他經驗有時候他大哭可以要到自己渴望的關愛,有時候不行,因此他對於如何讓爸媽留在身邊,給他持續的關愛有非常高的需求,和爸媽分開的時候像世界末日來臨,容易嚎啕大哭,無法相信爸媽會回來,因為之前時有回應,時沒有,讓他們無法建立信任感。當爸媽回來時,對爸媽這些又愛又恨的情緒,龐大洶湧的情緒很難被安撫。親子關係容易緊張無法順暢。

在美國,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寶寶呈現迴避型依附關係 (Avoidant Attachment),或許爸媽腦中被其他事佔據只記得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或是爸媽本身在自己原生家庭的帶養經驗裡也是被忽略,因此不知道如何和寶寶互動。總而言之,迴避型依附的寶寶由於沒有接受到足夠持續的關愛,因此常感到憤怒,他們會開始覺得「我不需要你」,而把世界推開,表現出獨立的樣子。在分離的時候,迴避依附型的寶寶對分離沒有太大反應,對爸媽的回來也沒有太大的情緒回應。當然有的爸媽會說太好了,孩子這麼小就這麼獨立很棒!但是,嬰幼兒需要完全獨立嗎?兩三歲的孩子就知道如何處理所有的困難嗎?這是成人的幻想!這不是孩子特別優越,這反而是親子關係的警訊。從小無法親密的代價就是以後很難親近得起來,對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彼此不了解也很難親近,是件多麼可惜的事!

這些不同依附型態深深影響了孩子跟這個世界的互動,甚至影響日後他們如何進入親密關係,好消息是,當我們由分離與重聚時寶寶的依附反應來思考自己給的愛是否充足,是否一致時,我要分享,慢慢調整可以帶來改變,因為情感是流動的,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調整自己的關愛照顧,讓孩子經驗到一致與足夠,孩子的依附情感裡,就能經驗到安全是甚麼樣子。不要強烈要求另一半改變,因為也許他的行為有他生長的困難經驗,我想更重要的是由自己做起,自己檢視自己和寶寶的依附關係。雖然,也許爸媽其中只有一個人能做到安全的依附,但是對孩子而言,那就是一個重要的經驗,絕對能夠幫助他往心理健康發展的路上邁進!


Karen R. (1994) Becoming attached: First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capacity to lo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dnesday, October 1, 2014

從依附關係看寶寶的心理健康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許多精神上的壓力,經濟上,大部分家庭都需要雙薪才能生存下去,在智慧型手機出現後,各種社群網佔,當下互動的APP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形態與溝通模式,等待變成無法被容忍的事,需要當下回應或是對方及時回應,造成雙方精神壓力大增。雖然還沒有研究數據,但是,當爸媽承受著這麼多精神壓力時,育兒是否會被擠壓成另一件不得不急時回應的事,影響到依附關係的建立,直得我們持續的關注。

到底甚麼是依附關係?為什麼依附關係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呢?基本上寶寶需要他的主要照顧者提供溫暖地情感,他們必須知道一直在旁邊會回應他的。這樣當他們成熟擁有更多的動作技能與認知能力時,他才能有信心地開始向外界探索,這些探索,嚐試與練習成為他日後學習與社交的基礎。John Bowlby提出依附關係來解釋對寶寶而言情感上的依附比能夠餵養自己的乳汁更重要。Bowlby對他治療的四十四個青少年竊賊進行分析,發現他們在生命的頭幾年都缺乏母性的關愛與照顧。這裡指的母性並不是指媽媽,而是像一般對媽媽角色期待下的照顧特質--溫暖,關愛,溫柔,保護等等。Bowlby甚至認為小寶寶黏人,愛吸吮,喜歡被抱起來安撫等行為,都可能是為了呼應他們需要爸媽在旁邊的依附需求。

所以根據Bowlby的理論,一個一歲左右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寶寶會出現包括: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會大聲抗議;當照顧者回來時會很高興,害怕時會黏在照顧者旁邊,會想要跟著照顧者移動等等,當每一次這樣的挑戰情況出現時,寶寶都能夠得到一致的關愛與回應時,他會經驗到喜悅,被愛與關懷,在日後遇到壓力或威脅時,這些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進一步向世界求助。反之,沒有安全依附的寶寶會經驗到焦慮,憂鬱或是悲哀,形成退縮的狀態,面對壓力不向外求助,自己鑽牛角尖造成自我傷害或傷害別人,甚至造成日後的社會問題。

我想要提倡一個觀念,孩子越小,依附關係的建立越重要,因為像成人一樣,這些第一次的初體驗,常常對孩子造成比我們理解之外更深遠的影響,就算因為認知尚未成熟而不能有連貫的記憶。但是孩子會記憶情緒,他們的身體會記得當時的情緒帶來的反應而轉化到潛意識。

安全的依附關係催生寶寶的心理健康,因此,如果無法親自帶養而需要托育,記得不要常換環境或常換保母,因為孩子會沒有辦法建立依附關係,而且每換一次,孩子就要重新嚐試理解新的照顧模式,想辦法生存下來容易引發焦慮,失去舊的依附對象也容易造成創傷與失落。

Karen R. (1994) Becoming attached: First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capacity to
lo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