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1, 2014

家庭成員衝突與嬰幼兒心理健康

沒有一對夫妻永遠意見相合,兩個人來自兩個家庭,等於兩個不同的文化的接觸,婚姻變成整合兩個文化的過程,因此,積極地來看,每一次的意見不合都是融合的契機。有時候有雙方有共同的信仰也許有幫助,但是即使是這樣,相愛的人還是會有吵架的時候,或許在某些狀況下,夫妻因為和長輩互動,造成代間之間可能意見不合引發摩擦,造成家中不愉快的氣氛。家庭議題本來就是錯綜複雜,每一個成員對彼此的表徵體系 (representation),都會影響互動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所以,需要更詳細地思考。因此,大人之間的吵架或其他衝突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嗎?

其實,家庭衝突的影響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直接的情感層面,若寶寶在夫妻吵架的當下目睹這個過程,會引發很大的恐懼與焦慮。當成人憤怒時,強烈的情緒,互相針對的攻擊,這些都和平常寶寶熟知的照顧情緒環境不一樣,他的認知無法解碼大人行為與負面情感,因此他會感覺害怕。如果爭執不斷出現,寶寶的發展可能開始出現退化情況,呈現在他的睡眠,飲食,與大小便控制之上,最明顯的是他剛剛學會的技巧可能會消失,他於是退化為一個更依賴的小寶寶,需要你給他更多的情感關注。

在間接的影響層面中,由於衝突中引發了強烈的情感,爸媽在自己的內在裡需要慢慢消化這些負面的感覺,於是在意識或淺意識層面中,日常的生活的常規會被影響,例如某一方因為想逃避減少互動,或是某一方因為腦海被負面感覺佔據,無法平靜,影響到平常的日常工作。寫這些不是為了讓爸媽感到愧疚,我只是想提醒,我們需要體認一件事,人是有情緒感受,當我們的重要關係出問題時,我們的心情是會被影響的,每個人亦然,沒有處理的情緒於是影響到我們的心情,睡眠,飲食,甚至我們的工作表現等等,因此,對寶寶而言,間接的影響就是你的內在擁有比較小的心理空間可以放鬆地傳達愛與關懷給他。那,有沒有甚麼方法降低負面影響呢?

1. 當然盡量不要吵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事實上是,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會爭執,不過我們可以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爭執,如果情緒很強大,或許先將自己隔離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緒,雖然這聽起來也許很困難,但是學習等待到寶寶睡著再來溝通或許是可以嚐試的做法。

2. 與其感到愧疚,不如在事後觀察寶寶是否因為你們的爭執而產生退化反應,例如變得很愛黏人,愛哭或是發展型為退化的狀況。如過觀察到這些情況,我們要了解寶寶是因為強烈得害怕或是恐懼引發這些行為,這些指標是個警示,提醒夫妻兩個人好好經營婚姻,因為長期繼續下去,寶寶的心理可能受創傷,影響他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對寶寶的退化行為更有耐心,因為他們在從恐懼中重建對環境的信任。

3. 夫妻兩個人都為化解這個衝突一起努力,爸媽們越快能夠化解衝突,恢復到之前平靜的相處,寶寶的心理受到的影響就會比較少,或許在感情無狀況時,雙方可以平靜討論出一個在生氣當下雙方同意的溝通模式,盡量尊重對方以這個兩人都同意的模式處理衝突。

4. 當寶寶進入可以用語言溝通的幼兒期時,試著用簡單的話告訴他,爸媽不是在生他的氣,爸媽是在生對方的氣,因為人可以愛對方但是因為做事情的方法不一樣,對對方生氣。但是即使我們對對方生氣,我們還是有能力,可以照顧寶寶,很愛寶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