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30, 2016

平板, 電視與育兒

暑假有許多的演講邀約, 在每一次跟爸媽們的互動中, 無可避免地, 都會被問到“請問真的不能拿I-Pad給幼兒嗎?“再加上爸媽最近可能都拿著手機玩寶可夢, 孩子在旁邊看到不免會好奇. 傳統的親職專家大多大聲疾呼說不可以讓幼兒接觸電玩或是電動, 但是現在的生活和十年前已經很不一樣了, 現在的人是離不開手機和平板的, 所以絕對不行的思維真的是該維持的嗎?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在告訴大家什麼是可以, 什麼是不可以的. 我想"可不可以給" 在每一個需要決定的當下, 都有那個當下的狀態需要考量進去, 例如:爸爸喜歡玩平板, 為了讓爸爸可以跟孩子有一點親子互動, 於是媽媽便不在玩平板這件事堅持, 而讓四歲的孩子跟爸爸一起玩. 或是媽媽自己帶小孩, 真的需要抽出身去準備晚餐時, 決定放巧連智的DVD給孩子看, 讓自己可以抽身離開等等.

那你一定會想問, 如果是這樣, 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呢?這篇文章一如我當初設立這個部落格時的期待, 我期待自己可以像一個橋樑, 把國外的新知與思維用簡單的話講給台灣的爸媽聽. 所以這篇文章希望做的是透過心理的觀點, 醫學研究, 與教育的觀點看平板電視, 學習與對孩子的影響.

從心理的觀點來看, 生命中的頭幾年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和固定的照顧者建立起一個穩定的依附關係. 因此, 我認為, 多元的親子活動, 只要能夠促發更多情感交流的互動, 或許都值得被考慮進來.

我想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有一個爸爸, 從小就沒有被自己的爸媽陪伴過, 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 他的爸媽只以“要求”來表達關心. 那在他當爸爸後, 距離理想畫面中那個可以會主動做家事, 帶養孩子的爸爸一定有很大的距離, 這個時候, 如果以他本來喜歡的平板遊戲開始, 引導孩子如何玩這些遊戲, 兩個人開始能夠有一點互動, 在不玩平板的時候, 兩個人可以一起用遊戲裡的角色進入假想或是角色扮演, 因此, 多了許多兩個人都享受的親子時間, 那這樣的平板遊戲就成為爸爸或是媽媽可以跟孩子分享或是互動的媒介. 玩平板似乎就不一定是件壞事了.

如果是這樣, 你一定會想問那到底可以花多少時間來玩平板或是看電視?我想還是需要引用美國小兒科醫師學會的相關研究來幫助爸媽們理解看電視或是玩平板對幼兒的影響. 在2004年的經典研究中, 西雅圖的 Dr. Christakis發現在一歲或是三歲時平均每天看電視長達一個小時的嬰幼兒, 在七歲的時候被診斷為過動的機率比沒看電視的孩子多了百分之十. 如果幼兒一天看高達三個小時的電視, 在七歲時就會比沒有的孩子多了百分之三十的機率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這篇文章並不討論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促發過動的比重).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的教授Dr. Jeffrey Johnson提出甚至有許多的研究發現看電視讓孩子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的障礙, 甚至讓孩子有肥胖, 攻擊性高或是睡眠障礙. 如果看電視是這樣, 我們沒有理由覺得平板的影響會比較少.

這個狀況很能理解, 三歲以前, 寶寶的大腦迴路很急速地發展著, 如果他們習慣了電視或平板長時間的聲光刺激, 更糟的是如果他們看的節目是設計給成人觀賞的, 他便會逐漸習慣那些聲光刺激的劑量. 等到進入學校, 回復到只有文字或是圖片的書這樣“無趣”的刺激, 或是團體學習裡“必須等待其他人”的狀況, 當然就感覺無法專注.

那教育的觀點是怎麼看的呢?傳統的學習在各國教育體制下有兩個做法:
一個是以硬性規定讓學生遵從;  一個是以獎賞的方式, 希望用鷹架法讓學生循序漸進學習.

其實歐美等國的體系針對如何引發學習動機做了一些反思, 也開始嘗試將教育與電腦遊戲結合起來, 在"Children's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Blackwell, 2008)這本書裡, 不同學者談到設計得夠好的電動或是平板遊戲, 其實包含了以下幾個教育性的價值:

1. 讓孩子一起設計, 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不是被動的接受, 他們有主動的參與可以創造
2. 讓孩子學習在過程中凝聚自我的認同: 任何有深度的學習都需要孩子投注許多心力, 這樣的投注是很強大的經驗,
3. 建立邏輯:孩子必須在參與的過程快速地瞭解遊戲本身的邏輯, 因此包含了許多問題解決的能力
4. 讓挫折是愉悅的:這看起來似乎很弔詭, 但是我們都知道, 當挑戰很大,  但是還是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時, 即使經驗挫折, 繼續嘗試的過程還是會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價值.

或許這是為什麼, 當我的孩子們兩年前在加州上小學時, 學校使用平板教學, 也鼓勵孩子有機會在電腦上使用互動式的網站, 我的孩子當時很迷其中一個學習網站叫做“Raz-kids" , 在這個網站上他們閱讀就可以積分, 積分夠的時候他就可以在網站上用點數換不同功能的外星人或是擺飾來建構自己特別的星球, 為了讓他的星球更多元有趣, 他努力地閱讀, 讓他在學習上很快地進步了.

所以, 的確, 不同專家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同, 給的建議都可能不一樣, 讓我們嘗試來做點總結:

1. 如果電視和平板是一個可以促進親子互動的媒介, 我們的確可以考慮跟孩子分享.

2. 孩子的年齡需要考慮進來. 例如:0-3歲的嬰幼兒因為大腦急速發育, 使用平板或是電視時間過長, 可能影響腦部神經元迴路的建立, 因此還是要謹慎小心.

3. 不要讓電視或平板停留在這些媒介上, 如何運用這些遊戲裡的角色或是內容增加親子遊戲或是親子互動, 讓孩子不是只有平板或電視保姆, 還是有關愛他的照顧者跟他互動, 這是很重要的.

4.  家長無需將平板遊戲視為洪水猛獸, 因為慎選平板或是電玩遊戲, 還是可能促發孩子認知發展, 只是如何不要讓孩子因為玩這些遊戲而從此活在虛擬的世界裡.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 還是要多和人, 和環境的互動, 從互動經驗中理解現實生活, 因為感受互動帶來的美好情誼或是人際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喔!



Tuesday, August 16, 2016

寶寶如何變聰明

最近一次聚會裡, 身邊坐著一個非常認真的新手媽媽, 分享著她在這個新角色裡有多麼後悔, 因為自己七個多月的寶寶都還沒辦法睡過夜, 因此自己對她發過幾次脾氣, 甚至在憤怒中失控了幾次, 真的有拍打寶寶一下, 感覺很後悔. 她提到自己生氣時會大聲跟寶寶說 ,"你這樣不懂事!“ 她說自己的先生有時也會生氣地附和著對寶寶說 ”要懂事!“. 在他旁邊的另一個媽媽對她笑著說, "才七個月大怎麼可能聽得懂?" 這個媽媽睜著圓圓的大眼睛說," 可是他之後真的有比較乖啊!"

所以一歲前寶寶真的聽得懂這些話嗎?每天看著寶寶成長, 會翻身了, 會坐起來了, 但是他的腦袋裡在你每天跟他的互動刺激下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新生兒的腦部還無法同時處理知覺, 記憶, 想法, 語言與身體的協調. 新生兒的腦部何時開始發展呢?其實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 寶寶的腦部已經開始發展了, 在出生沒多久, 他們發現自己能讓事情發生, 但是記憶的部分卻需要更長的時間發展. 如果我們讓寶寶在手上戴個搖鈴, 兩個月大的時候他可能會喜歡揮動手讓搖鈴發出聲音, 但是他不會記得如何複製這樣的經驗, 但是當他六個月大的時候, 他可能就可以做些重複的動作來複製這些經驗. 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連結就會是他認知發展的一個指標.

六個月之後還有一個認知功能逐漸地在日常互動的刺激當中發生, 那就是“回想”, 寶寶開始能夠回想自己之前是如何表達的, 例如八九個月會使用同一個手勢表達自己想要的意圖.  其實, 要能夠有這些認知的發展靠得是生活中照顧者跟他的互動經驗, 舉上述的例子來說, 若是寶寶以手勢表達時大人並沒有任何回應, 當然就無法增強寶寶運用“回想”的能力來表達和世界溝通的意圖.

回到上述的例子, 所以七個月的寶寶真的聽得懂“懂事”是什麼嗎?當然是聽不懂的, 但是為什麼有效呢?因為寶寶聽懂的或是讀懂的是爸媽嚴厲的表情與急迫的語氣, 其實是那些語言本身的前語言線索(表情與肢體動作)讓寶寶進入警戒的狀況, 如果這樣的狀況經常發生, 在比較令人擔心的狀況哩, 甚至伴隨著媽媽的粗魯或是不耐煩, 寶寶的感覺一定是處於危機狀態.

那爸媽們可以如何促發寶寶的認知發展呢?

新生寶寶在清醒的時候, 爸媽或是照顧者可以多看看他, 對他微笑, 等到他大一點後, 捉著他的手摸摸自己的臉, 對他說話, 微笑, 讓他可以認識自己的照顧者.

大一點的寶寶還喜歡重複的經驗, 所以如果在餵奶與換尿布的疲累中, 爸媽或是照顧者可以跟著他或是鼓勵他重複地經驗自己動作帶來的效果. 微笑地讚賞寶寶的表達或是重複的動作, 知道這就是一個過渡階段是很重要的.

另外, 有些爸媽會充滿精力地想跟寶寶分享許多玩具或是互動, 也要提醒自己在學習方面不要太急, 太多的刺激有時反而容易讓寶寶容易過度負荷, 當寶寶過度負荷時, 他容易移開視線, 或甚至發出抱怨的聲音, 此時就有可能是表示太多刺激了.

一次只拿一個玩具讓寶寶盡情地探索, 你可以示範不同的玩法, 加上你在他與玩具互動時可能做出來的不同表情. 事實上, 寶寶最好的玩具就是他深愛的爸媽或是照顧者, 讓他拍拍你的手, 碰碰你的臉, 你發出不同好玩的聲音, 都是足夠的刺激. 如果你覺得寶寶會喜歡玩, 你可能是對的, 因為你們每天的相處會讓你逐漸成為最了解他的那個人, 更棒的是, 若寶寶不確定他對玩具的感受, 將近一歲的他可以從你和物體的互動中觀察如何探索這個物體, 他是個開始有想法的小小人, 但是有時候你會看到自己如何應想著他的想法, 這樣的覺察是讓人感動的過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