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0, 2016

幼兒的自我中心, 壓力感與自我慰藉

昨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個不了解自己幼兒的媽媽在公車上掌摑自己兩歲的幼兒, 氣憤地說“你摔死算了!”. 每回看到這樣兒虐的新聞, 心裡總是很難過, 難過的不是只有這個被體罰的可憐孩子, 也難過這個媽媽因為不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 或者是因為她自己的生活壓力或負面的生命經驗, 讓她呈現出這樣的暴怒. 我相信沒有任何媽媽願意自己成為這麼糟糕的媽媽.

於是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爸媽們了解幼兒自我中心的想法, 幼兒們的攻擊行為, 幼兒的緊湊情感與尋求自我慰藉的方法. 首先, 對於幼兒的自我中心, Dr. Pruett在他的書中對於幼兒們怎麼看物品是這樣說的:

不管大人說什麼:
1. 如果我喜歡它, 它是我的.

2. 如果它可能是我的, 它是我的.

3. 如果它在我手裡, 它是我的.

4. 如果我可以從你手上拿過來, 它就是我的.

5. 如果我之前擁有過它, 它是我的.

6. 如果它是我的, 它就不可能是你的.

7. 如果它看起來像我的, 它是我的.

8. 如果我覺得它是我的, 它就是我的.

這些分享告訴我們, 這是一個發展的進程. 在孩子的認知與社會化逐漸成熟的過程裡, 這樣的自我中心是一定會發生的. 面對這樣一個無法講理的幼兒, 爸媽當然需要做該做的引導--包括設立限制讓幼兒從你的嚴肅表情或是較嚴厲的口吻理解他的行為不是你樂見的, 包括制止或是轉移他到別的物品上,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裡, 幼兒們會經驗到很強烈的憤怒, 爸媽們很容易會觀察到幼兒們的反抗或是攻擊行為. 但是就是在這些過程裡, 我們努力地跟他們共同度過這些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觀察爸媽因為自己而引發的情緒, 親子之間的互相關愛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
爸媽們如果可以了解幼兒們在探索的需求, 發展自主的渴望, 與需要不斷從練習中整合自己全面發展的情況下, 容易有許多大人無法理解, 或是覺得莫名其妙的堅持行為時, 爸媽們就比較能夠理解幼兒們會經常地處在挫折與內在衝突之下, Lieberman(1993)對於爸媽認為幼兒攻擊行為的來源歸納出了三個原因:
1. 幼兒們對於什麼是安全或是不安全的想法可能跟大人不同 (年紀越小越難有安全性的理解)
2. 幼兒們經常全部都想要 (上述的自我中心)
3. 幼兒執意要以他們的方式做事, 於是顯得是負面或是反抗 (追求自主, 希望可以嘗試自己練習或解決)
當然, 我們要理解, 在每天的生活中, 幼兒們不只是會有強烈的憤怒挫折甚至是攻擊, 幼兒們也可能感覺到嘗試解決或是嘗試自主的壓力. 這個時候, 幼兒們可能會出現吸吮手指, 摩擦身體, 摩擦自己喜歡的絨毛娃娃或是被子等慰藉物體, 偶爾我們甚至會看到幼兒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官等等. 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幼兒面對壓力時很典型的反應. 我們也可以觀察到, 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在一天即將結束時發生.

如果幼兒經常性地出現這些行為, 建議爸媽或是主要照顧者要思考最近幼兒們的生活環境或是生活常規是否有改變, 或是有其他可能的壓力來源. 如果爸媽們可以找到幼兒內在情緒的需求, 回應這些需求, 祝樣的情況就能得到緩解. 例如:在訓練大小便時, 可能由於爸媽的反應嚴厲, 這樣的訓練過程開始讓幼兒緊張或憤怒, 出現了玩弄生殖器官的情況. 此時爸媽需要理解這並不是性相關的手淫, 孩子們只是在這個重複行為中, 讓自己的情緒可以得到一個紓解. 因此, 真正有幫助的是想到自己可能過於嚴厲而開始在跟孩子的互動做調整. 幫助孩子從這樣的焦慮中成長.

幼兒族群就像是我在分享時常常說的"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期"一樣, 可能帶給爸媽許多情緒上的衝擊, 如何帶著以上這些對孩子發展的理解, 思考自己調整帶養的方式, 是非常重要的. 真心希望那個媽媽可以察覺到為了孩子的安全, 在公車上是不適合讓孩子下來走走, 用父性的方式堅定地規範他, 但是回應孩子無聊的感覺或是自主的需要, 還是同時可以以母性的溫柔跟他做不同的互動 (一起唱手指謠, 數數, 觀察周遭風景等等), 都是可以吸引孩子留在親子互動裡的遊戲. 讓我們真心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Wednesday, July 13, 2016

愛, 情感交流與依附關係

最近讀了一篇好文章, 想跟大家分享內容. 這篇談安全依附關係的文章(What is secure Attachment and Bonding?) 出處為與哈佛大學有合作的 www.HelpGuide.org . 文章談到許多爸媽把“bonding"(連結)以為就是“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這篇文章澄清了這兩者的不同, 並且強調寶寶不只需要愛. 要能發展得好, 寶寶需要的是安全依附的連結, 而這樣依附的連結靠得是在互動中大量的情感交流. 

我們已經讀了太多研究與文章告訴我們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提倡爸媽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顧與回應孩子之上. 但是一直到九零年代末期的腦科學相關研究實證與臨床的嬰幼兒心理將康服務中, 我們才明白安全依附其實不單純仰賴爸媽們很負責任地確保孩子基本需求被滿足.

事實上, 在我的工作見證過的親子帶養中, 確實看見有些非常認真當爸媽的人無法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這是為什麼呢?到底從知道要給寶寶愛, 到爸媽們給予愛的過程, 有哪個環節讓我們迷惑了?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孩子不只需要愛與照顧, 孩子還需要爸媽們很自然地情感交流, 尤其是非語言的情感交流, 在這些表情, 眼神, 肢體語言的互動中, 孩子知道爸媽如何在理解了他們, 讓他們感覺有價值, 感到安全. 翻譯成白話的親職帶養, 這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是希望爸媽們可以將注意力放在當下這個時刻, 感受自己和孩子互動時的情感流動, 感受自己動作傳達了什麼樣的情感給孩子, 感受孩子們的行為想要告訴我們他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情感. 於是在互動的當下, 爸媽會放慢腳步, 聆聽寶寶, 對寶寶說話, 或是跟寶寶玩. 

當我們說“連結”(bonding)時, 我們著重的是爸媽在照顧或是育兒中主動地投入(比較偏重爸媽主動去和孩子做連結). 而當我們說secure attachment安全依附時, 我們著重的是親子雙方在互動時刻當下自然流動的相互情感, 不見得要去想“我現在這樣做促發了他什麼樣的腦力開發”或是“我一定要怎麼做才能確保他發展健康”, 而是在互動當下的片刻, 爸媽觀察寶寶給的反應來持續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或是休息. 因為爸媽在互動過程中, 不斷地觀察與理解寶寶的情感需要. 在過程中, 寶寶享受這樣互動, 讓爸媽也能放鬆, 讓自己的愛自然地傳達給寶寶.

昨天剛好看到一個很適合解釋這段文字的影片, 在這個讓人會心一笑的影片中, 爸爸和不到一歲的寶寶互相發出聲音, 彼此因為這個遊戲而開心不已. 以發展的角度, 寶寶每一次地都因為模仿爸爸的聲音促發了他語言發展與社交發展(觀察理解遊戲規則), 而爸爸好笑的樣子讓寶寶不斷地重複這個遊戲. 我相信這個爸爸在互動時, 一定沒有想著要如何促發孩子的發展, 而是很自然地享受這個當下.


在每天的生活與相處裡, 因為嬰幼兒們還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清楚並能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高度地仰賴帶養他們的主要照顧者來跟他們一起度過這些負面的挫折, 憤怒, 或悲傷等等. 所以當成人無法承接寶寶的情緒時, 共同調節沒有發生, 於是寶寶就很難學習到情感的自我調節.

當然沒有一個爸媽可以在任何時候都有辦法維持平靜, 承接孩子的情感. 所以在這個當下,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中無可避免的重要事情就會是讓爸媽在自己情緒的當下, 可以暫時地離開整理自己的狀態, 以平穩的情緒回來面對自己孩子的情感風暴. 

因為強調非語言表達的情感交流, 文章提到當我們想評估自己非語言的情感呈現時, 我們可以想想以下幾個狀態: 

1.眼神交流:你如何由注視的眼神中傳達你對孩子的關注.

2.臉部的表情:當你的臉部表情是豐富的, 多樣的, 可以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以表情來進行互動. 但是如果孩子接受到的爸媽經常給他們嚴厲, 或是忽略的表情, 孩子們於是接收這些訊息, 開始變得沒有安全感.

3.說話的語調: 即使你的寶寶還很小, 無法理解你講的每個字. 但是他可以開始區別你的語調以及語氣, 從爸媽的語氣中, 他們可以感覺爸媽是否對自己有興趣, 是否正在關注自己.

4.觸摸與擁抱等肢體語言: 生氣時舉起孩子的擁抱與給愛時的溫暖擁抱絕對不一樣, 這些肢體語言讓孩子感覺出你如何看待他.

5.步調與緊湊度: 說話的速度, 動作移動的幅度與大小都能傳達不同的情感給孩子.

並不是要我們因為帶養孩子而改變自己, 因為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的確能夠在日常和孩子的互動中, 觀察自己的口語與非口語的表達是否能夠傳達安全與親密感給孩子. 因為那是安全依附關係的里程碑.

我常在演講時說" 孩子在爸媽的眼中看見自己" , 但爸媽們何嘗不是在孩子的眼中看見自己當爸媽的樣子呢!因此偶爾在忙碌的日子裡想想自己的狀態, 或是在拍攝的親子影片中看看自己如何互動的樣子, 對爸媽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原文網址: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secure-attachment/what-is-secure-attachment-and-bondi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