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3, 2015

如何從工作和育兒的忙碌裡表達愛 ㄧ

在最近的演講中, 有一位媽媽前來詢問如何了解自己的寶寶. 由於孩子白天都是托育, 真正接回家跟寶貝相處時只剩幾個小時, 讓這位媽媽在處理孩子需求與安撫孩子的情緒中, 隱約地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 經過了簡單的討論, 在兼顧爸媽的有限體力與想了解孩子的渴望之下, 我給她的建議是, "放慢日常例行的帶養". 也就是不要急著把孩子餵飽或是很快地幫他洗完澡, 試著在這些你原本就會跟他有的互動時刻裡, 放慢自己的腳步, 多跟他說話, 給他很多不同的表情, 在洗澡時嘗試有趣的遊戲 ( 對幼兒說猜猜媽媽現在要洗手手還是腳腳, 若寶寶還小可以邊幫他洗澡邊唱頭兒肩膀膝腳趾等等), 或是在該刷牙時互相幫彼此刷牙等等. 這些例行的照顧並不是額外要求爸媽們做的工作, 我們只是想辦法把這些時刻變得慢一點, 享受一點. 事實上, 當互動溫暖而有趣, 對疲累的爸媽而言, 也是很好的休息, 雖然每天重複做著照顧寶貝的工作, 但是當寶貝對著自己笑得開心時, 這一整天的勞累似乎都可以融化在他專注看我們的眼神和可愛的笑容裡.

在此, 參考美國零到三歲協會(Zero to Three)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綜括近年來發展心理學重要研究出版的"Healthy Minds"的內容, 列出爸媽可以詢問自己的問題, 來建構對寶寶不同發展年齡的了解:

寶寶0-2個月大時, 爸媽常感到挑戰的情形就是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要學習安撫寶寶的哭, 寶寶的哭有很重要的意義是學習溝通, 寶寶在"哭和爸媽的及時回應"當中逐漸發展出信任照顧者與世界, 因此爸媽或照顧者如何敏感寶寶的需求和回應寶寶的哭是很重要的. 在這個時期, 爸媽們可以好奇或互相討論下列幾個問題來了解自己的新生寶寶:

1. 你如何安撫讓寶寶安靜下來? --例如抱著她輕搖或是給他聽搖鈴聲.
2. 甚麼事情或是狀況影響寶寶的情緒讓他大哭起來? --例如生理需求或是他想呼叫你
3. 他偏好你如何跟他互動?
4. 他如何傳達"已經足夠"的訊息給你? --例如喝奶一陣子後把頭轉開
5. 你最喜歡和寶寶的互動方式是甚麼?
6. 你和你的另一半對於回應孩子有甚麼不同?

Healthy Minds建議爸媽多和寶寶說話, 拿不同的寶寶玩具讓寶寶學著注視這些物體. 甚至是移˙動自己的身體來讓他們練習聚焦或是大一點的時候擺動自己的頭. 幫助他們頸部肌肉或是視覺的發展等等. 讀著這個刊物時, 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兩個孩子是新生寶寶的日子. 記得自己經常對寶寶說話, 有時對著他唱歌, 甚至是在他清醒的時候會溫柔地玩玩他的手腳, 或是跟自己的另一半讚賞著寶寶的可愛等等, 其實, 重點並不是一定要記得做些甚麼或促進甚麼發展, 而是真實地去感覺自己的手忙腳亂, 自己的焦慮或是終於成功安撫寶寶的得意或欣慰與看到寶寶這麼可愛心中湧現出來的父愛或母愛等等, 這些真實的感受每天都在我們和寶寶的互動裡流動, 成為日後我們和孩子緊密依附在一起的基礎, 當爸媽不需要完美, 爸媽們需要的是從寶寶出生開始就願意用對寶寶的觀察與理解來調整自己給他的照顧與愛.

因此我想對選擇邊工作邊育兒的爸媽們說, 對於寶貝的觀察與了解, 何時開始永遠不算遲, 藉著這篇以及下一篇所節錄的自我觀察問題, 讓我們來思考自己對孩子已經擁有的了解有多少, 然後從這個基礎中, 藉由日常互動可以投注的情感來加深彼此的感情!


Saturday, August 15, 2015

嬰幼兒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

有好幾週沒有回來寫幼兒了, 最近一起工作的一個家庭在手足之間有著嚴重的攻擊行為, 讓我想寫關於攻擊行為在生命的初始可能有的發展意義. 如果你持續地閱讀我寫的文章, 相信你大概記得曾有幾篇文章敘述了爸媽對攻擊行為的解讀如何影響教養的方式, 爸媽回應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是否繼續這樣的模式. 希望你也瞭解到爸媽應該嚐試思考攻擊行為底下的情感意涵, 針對這個情感來教養才能根本遞解決攻擊行為 (例如打弟弟是因為忌妒弟弟, 所以要處理這個攻擊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處理孩子的忌妒感). 由於被攻擊時, 我們自然會感到生氣或受傷, 因此確定寶貝是否真的有攻擊的意圖(而不是攻擊的行為)就顯得很重要了. 今天這篇文章就想要跟爸媽們一起想想嬰幼兒在不同年齡可能呈現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

攻擊行為在零到12個月大的寶寶--“我想要探索...“

在這個年紀, 寶寶不會組織念頭來有意圖地傷害或攻擊他們愛的爸媽或是照顧者, 比較有可能的是在這個年紀, 寶寶以觸覺與許多動作來探索世界, 他們可能會咬, 嚐, 揮舞著手臂, 興奮地抓去或捏取, 拉成人的頭髮或搶眼鏡等等, 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經驗到“好奇”與“興趣”想要探索世界. 有的時候, 在表達自己意圖時, 由於動作協調度不夠也有可能做出些不精準的動作而讓在旁邊的大人感覺疼痛, 這些所謂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圖其實是"我想要探索..."

攻擊行為在第二年--”我只會用行動來表達我的情感...“

幼兒們因為第二年動作技能的增進, 我們會開始發現有些氣質比較緊湊的幼兒們在一歲半之後開始有所謂的"攻擊行為", 例如打人, 咬人或是搶玩具等等. 你說這些是很清楚的攻擊行為, 我可以觀察到因為我把他的玩具拿走, 所以他咬了我一大口. 這的確是攻擊行為, 但是這個行為下有個很清楚的發展意圖--兩歲的幼兒們只會行動來表達他內心龐大的情感!由於語言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幼兒們無法在挫折的情緒裡有能力組織想法, 結合語言來說出“因為姐姐拿走我的玩具, 我很生氣, 所以請媽媽幫我拿回來“, 很常見的是他以行動來表達, 於是你會看到一個兩歲的小娃兒突然把一個積木丟向姐姐.

你會說這個例子還是有一個很清楚的攻擊意圖, 我們需要處理, 我完全同意. 但是我們的處理會希望可以幫助他瞭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 (他內在的情緒經驗是什麼, 引發了他的行為), 等他情緒平復一點才開始示範或引導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的情緒. 如果我們的親職處理跟他的行為或是情緒無法對應, 例如他丟積木, 我們就把他所有的積木收起來. 他會很難連結情緒和事件的關連, 或許他會記得丟東西, 這個東西就會不見不能玩, 但是, 這和引導他學會處理自己的憤怒還是沒有太大幫助.(不能丟東西我就咬人, 因為我需要宣洩我的憤怒!)

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了來龍去脈, 我們會把他帶到旁邊, 用映射式的方式回應他"你的東西被拿走你很生氣, 你想拿回你的東西, 所以向姐姐丟積木", 這個陳述對應了他的內在情緒經驗, 因此讓他感到被理解被同理, 當我們感覺被理解, 自然不用繼續武裝自己. 所以, 當他情緒平穩一點, 你會開始教他對與錯, 教他如何表達.

攻擊行為在第三年--"我還需要更多的練習與學習..."

當幼兒們的口語越來越進步, 照顧者對孩子的期待容易受影響, 因此大人通常會開始希望孩子可以用成人口語的方式表達情緒. 這個年紀的攻擊行為其實更容易引發爸媽負面的感受, 一方面孩子更大了, 於是他的攻擊所帶來的疼痛感或是破壞力更大了, 另外一方面, 明明幼兒們都可以口述自己給他的規矩, 為什麼在情緒的當下, 他就是直接攻擊呢?此外, 孩子越來越大, 爸媽要承擔的社會眼光越來越嚴苛, 因此當幼兒在公眾場合攻擊時, 通常會讓爸媽們有強烈的負面感覺, 會希望趕快地"矯治“他們的行為.

其實, 在發展上, 兩歲多的幼兒可能已經有相當好的語言能力可以表達, 但是對於衝動性的自我控制, 或是在情緒來臨時還能維持思考的能力都還是相當薄弱的 (有些成人不也是如此?), 我們不妨把這個時期想成是個過渡時期--語言跑的較前面, 但是自我控制與表達情感的能力還在後面追. 因此這個階段的攻擊行為底下的發展意義就是他們還需要練習, 練習體認自己的情緒, 學習用成人可以接受的不同方式表達, 這樣的能力絕對不會憑空而來, 這是帶養者不厭其煩, 一再努力幫助他定義他內在情感經驗或是映射他當下的情感狀態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在處理這個時期的攻擊行為時, 照顧者維持自己情緒的平穩是最重要的!

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 坊間有許多親職文章都有很好的建議. 這篇文章想強調的是在處理因應之前, 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理解來幫助我們, 不在那個當下, 被那些急促湧來的負面感受遮蔽了我們對孩子的愛. 觀察在理解中永遠是最重要的一步, 當我們能夠花時間去讀孩子的非語言和語言時, 我們就更能思考並理解孩子說不出口的龐大情緒.

請記得這些不同年齡層攻擊行為下的發展意圖, 在這個理解之下觀察孩子在攻擊裡真正要對我們說得是什麼, 然後勇敢地面對他們這些強烈的情感渴求. 在和你的共同經歷裡, 孩子們慢慢地會學習到他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表達負面感受. 所以不會是因為怕被你處罰, 不是是因為怕你不再愛他, 他學到的是他真正理解自己怎麼了, 以有邏輯的陳述來尋求協助, 讓他體認到自己可以長大!



Wednesday, August 5, 2015

如何培養嬰兒未來的身心健康

昨天我在美國IMH領域工作的同事寄了篇8月3日才出版的文章給我, 文中描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小兒科在過去兩年有一件創舉, 光是上個月就已經有超過三十個小兒科醫生加入這個行列, 這個創舉就是醫師開始在寶寶四個月的例行檢查時撥出時間和爸媽談爸媽童年時的創傷. 對, 你沒看錯, 小兒科醫師和爸媽談爸媽自己的創傷童年. 很多人一定會好奇為什麼小兒科醫師要和爸媽談爸媽, 小兒科醫師不是應該花時間檢查寶寶, 回答照顧寶寶相關問題嗎?

其實這個發想來自於美國一家很大的保險公司Kaiser 在1995-1997年開始做的十餘年調查, 這項龐大的研究始於聖地牙哥一個減重中心--最初, 參與的幾百名過重成員中就有將近三百人是因為童年時曾被熟識的成人性侵或性騷擾. 過重的症狀的底下有著心理的創傷議題.因此傳統教育式的介入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個研究日後並擴大調查童年創傷經驗如何影響成人在成年後的藥酒癮, 慢性病, 甚至得到精神或心理疾病的關聯. 這個由美國聯邦單位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支持的大型研究叫做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Study (ACE Study) 超過一萬七千個投保Kaiser的家庭參與這個研究, 問卷只有十個問題, 調查成人在滿十八歲之前, 在成長中是否曾經經歷過經常性的體罰; 是否曾被大五歲以上的家庭成員不恰當撫摸身體; 長輩很少讓自己感受到被愛; 或是家中是否有人有藥, 酒癮或是爸媽離異等等. 詳細量表請見以下連結 (出處為http://www.acestudy.org/home):http://www.acestudy.org/yahoo_site_admin/assets/docs/ACE_Calculator-English.127143712.pdf

結果是相當驚人的, 64%的參與者都有一項以上的創傷, 即使參與者大多數屬於中產階級的白人家庭. 比起ACE分數為0的成員, 分數4分的人憂鬱症的比例是3倍, 自殺傾向是12倍, 酒癮的情形是8倍. 藥物癮的使用是10倍. 在8個參與者中就有2個以上ACE分數大於等於3, 9個人中就有1個以上ACE分數大於4.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出門在巷子裡走一圈你遇到的九個人中就有至少兩個以上在童年經歷過三到四種不同創傷. 比例很高吧!當孩子需要長期或經常處在需要他“打架, 僵住或是逃走“ (fight, fright or flight)的情境下, 生理的賀爾蒙分泌會影響大腦的結構, 留存在身體裡影響身體. 日後形成了慢性長期的健康議題.

你會說這個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童年創傷對於成人目前健康狀態的理解, 但是這樣的創傷是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呢? 有一位參與此計畫的小兒科醫師分享了一個個案--嬰兒一直不斷有睡眠障礙讓媽媽非常困擾, 因為寶寶睡不好影響他的食慾與成長, 大人因為半夜要起來好幾次健康也開始受影響,  甚至親子關係也受損. 醫師嚐試引導媽媽建立睡眠的常規, 建議各個不同的方式, 甚至安撫媽媽, 告訴媽媽睡覺時讓寶寶哭一下是沒關係的, 但是媽媽卻一直無法遵行. 還是停留在這個帶養困擾中. 當這個醫師第一次讓媽媽填ACE量表時, 他終於恍然大悟為什麼放手讓寶寶稍微哭一下對媽媽而言如此困難--因為媽媽談到自己在兩歲的時候就被親生父親遺棄. 因此, 任何形式的放手對媽媽而言都觸動到了自己曾經被遺棄的議題. 醫師分享當媽媽能夠說出自己的議題時, 媽媽開始可以思考自己的過去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親子關係.

醫生們做的很簡單--他們傾聽這些父母, 傳達爸媽們並不孤單, 傳達自己在當下看到爸媽過去的議題如何影響著自己帶養寶寶的方式. 其實, 完全的心理健康或許並不存在, 因為我們都無法選擇出生在何種家庭, 大部份的爸媽都在他們所知的範疇盡力地給予我們最好的帶養, 不管這個成長經驗是不是夠好, 成長總是帶著挫折, 傷痕, 關懷與愛這些複雜的情感. 在感謝爸媽含辛茹苦之餘也可以思考成長經驗對我們的影響. 有的人可能認為"就算我的爸媽小時候不斷體罰我, 我還是長大了, 我並不覺得這樣的過去有什麼大不了." 其實有沒有大不了只有自己捫心自問時清楚. 並無須向旁人證明些什麼. 這是兩件事, 我們的成長我們沒有選擇權, 但是我們要當哪種父母, 我們擁有選擇權!

當我們成為爸媽, 我們藉由這些知識與新的研究結果, 理解到自己的帶養可以給予孩子金錢買不到的身心健康, 並且伴隨他們一輩子. 思考自己生命議題如何影響自己當爸媽, 不就是一個最寶貴的預防嗎?

原文參見:http://acestoohigh.com/2015/08/03/pediatricians-screen-parents-for-aces-to-improve-health-of-b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