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6, 2017

寶貝咬人時怎麼辦?

幼兒們因為自主地探索世界, 所以每天經驗的情緒都可能有上下的起伏. 我們常說, "糟糕的兩歲, 可怕的三歲 (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 就是指這個年紀的孩子常常不聽使喚, 非常自我, 衝動性高, 堅持又容易有強烈的情緒. 有時候, 在情緒暴走的當下, 孩子甚至會出現打人或是咬人的情況. 環顧身邊的家人朋友, 我們發現會咬人的孩子並不罕見. 我在外親職演講時, 咬人議題也經常是被詢問的熱門議題之一.

“我們從來沒有教他咬人, 為什麼我的寶貝會咬人?”
“所以, 寶貝咬人時應該怎麼辦呢?”

咬, 是個本能地攻擊反應. 有時候孩子咬人時, 會讓身為爸媽的我們感覺很震驚甚至很羞愧, 好像自己沒有好好教小孩. 全世界都看到自己小孩像野蠻人一樣咬人...其實孩子咬人真的不是因為他有很糟的爸媽, 孩子大部分的咬人是因為他有很強烈的情緒, 但是他還沒有能力用語言的方式表達.

其實如果花點時間靜心觀察, 會發現大部分的咬人是因為孩子們感覺挫折又無法表達. 或許是自己要無法馬上得到, 或是生氣為什麼爸媽聽不懂自己要的....等等, 但是我們發現有時候孩子會對爸媽們測試, 看看他們做這個行為我們的反應是什麼, 有時候, 我們會發現孩子過於興奮也可能咬人.

在某個層面來說, 處理幼兒的咬人或許和幼兒的打人類似, 重點是在理解情緒哪裡來與幫助他們共同調節情緒.

第一件事希望爸媽們做的是“觀察”--觀察在互動的過程中, 孩子什麼情況下咬人, 咬人之前, 爸媽們讀得到他的表情或是肢體動作傳達的情緒狀態嗎? 如果可以在觀察的過程稍稍做點記錄, 很快地爸媽就較能明白孩子在什麼情境可能會咬人.

第二件事是事前緩解, 當爸媽知道何時孩子可能咬人, 就可以開始教寶貝如何不要讓自己陷入那樣強烈的感受. 例如, 在老大不喜歡弟妹太靠近就咬弟妹的情況裡, 看到他們兩個靠近, 老大表情開始有變化時, 爸媽可以趕快介入跟老大說, "我們不喜歡弟弟太靠近,可以把玩具拿著然後走開“.

我想“理解”是一切教養處理的基礎. 第三件事就是陳述我們對孩子的理解. 我們如何理解孩子正在經驗的感覺. 如何傳達這樣的理解給孩子. 這樣的理解可以是陳述為什麼他這樣挫折. 這樣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允許孩子安全的界線宣洩, 例如: “媽媽知道你生氣的時候很想用咬的, 但是我們不能咬人, 所以媽媽給你固齒器讓你咬“ 帶著孩子選一個地方放他的固齒器, 讓他知道自己真的想咬東西的時候可以安全地宣洩. 這樣的宣洩不會招來爸媽的報復.

當然在咬人當下, 我們會用一種特別嚴肅的態度, 來告訴孩子 "不行, 牙齒用來咬食物,不是用來咬人“ 我們的嚴肅會傳達了這件事的嚴重性. 網路上有些爸媽分享自己會在當下咬回去, 讓孩子理解被咬的痛苦. 希望阻止他們不要再咬人. 我對於這個方式的擔心是孩子因為說不出來才咬人, 如果他發現咬人自己也會被爸媽咬, 被咬的痛其實並無法幫助他學會表達. 反而可能讓他感覺困惑. 因為他學到原來大人也跟他一樣. 那這個行為到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如果咬人是出於玩具被拿走的挫折, 我們告訴他, "咬人是不對的, 如果你不希望別的小朋友拿走你的玩具,你可以跟他們說 “不行”. 如果他是測試爸媽的反應或是尋求, 我們告訴他, "你希望爸爸媽媽陪你, 但是咬我讓我很痛, 我會不想陪你玩.“ 有的時候, 如果孩子沒有太多的語言,或許可以教孩子幾個簡單的手勢, 讓你們彼此都知道他需要你的注意力. 你會發現只要他可以更快跟我們溝通需求, 這也可以降低他對我們的挫折感.

孩子的咬人其實只是一個幼兒發展的階段, 爸媽們要記得提醒自己, 再大一點, 孩子們理解到用語言表達會比行動來得快得多. 因此, 只要多多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實就是對孩子所有攻擊行為最好的預防. 希望這篇分享的幾件事對爸媽們有點幫助...想起某一次上節目,有個媽媽在直播時問了" 整套做起來很麻煩, 平常很忙沒時間, 沒有更快的方法嗎?“ 其實生活最終的目標不就是和家人過幸福的生活. 雖然現在做起來真的是花時間, 但是一旦建立起深厚的親子情感, 會讓爸媽們之後的教養更容易的. 在這裡, 我要以自身的經驗跟大家保證, 一開始的辛苦幫助我們懂自己孩子的心性. 孩子被接納, 在跟我們的親子關係裡感覺安穩是日後家庭幸福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