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17

關於當爸媽的情緒控管

在兩週前婦幼醫院媽媽教室的演講中, 被一位媽媽問到“老師, 妳自己全職帶兩個孩子時, 都沒有情緒嗎?我在想我們要如何避免自己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發脾氣?“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主題, 其實適用所有年紀的孩子, 因為在帶養過程中感覺挫折, 生氣, 甚至懷疑自己是非常正常的. 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對於"好爸媽“的自我期待調整成--在帶養過程我一定會有忙亂或是想發飆的過程, 而不是我希望孩子不管在哪都很乖, 別人覺得我是個很棒或是很優雅的爸媽. 或許真正發生時,我們不會給自己那麼大挫折的感覺.

關於情緒, 我們要理解的第一件事是, 不要要求孩子或是自己沒有情緒, 能夠一直平穩的生活下去. 

我們有自己的個性, 有人生要面臨的生活壓力與挑戰, 爸媽有情緒或許是因為工作太累, 或許是自己有煩心的人事物, 或許是身體狀況不舒服, 換句話說, 即使是我, 在生活裡, 還是會有情緒的時候. 但是我們不應該害怕自己的情緒. 感覺本身沒有錯,不合適的是當我們因為這些負面感覺把脾氣發在孩子或是伴侶身上.

關於情緒, 我們要理解的第二件事是自己要記得不時地評估情緒裡的成分, 負面情緒裡通常容易包含: 壓力, 疲累, 不愉快的情緒, 倦怠(Burnout)...等等. 當自己感覺有一陣子處在這些狀態裡, 一定要開始想可以有什麼資源或是支持系統可以讓自己喘口氣. 幫助自己在生活裡有一些正向的感受可以流進生活裡, 找到多一點的平衡.

關於情緒, 我們要理解的第三件事是我們是可以努力不在發脾氣的時候傷害到家人與孩子. 因為當我們在不愉快的過程慢慢表達自己的感受時, 或是陳述自己一天生活裡的疲累與挑戰, 和伴侶互相關懷時, 其實我們就較不容易發脾氣.

在這裡, 我要分享兩個自己的方法, 第一個方式是: 學會讀自己身體的線索. 當情緒快要潰堤, 壓力來臨時, 我們的生理機制通常是"戰或是逃“, 這個時候, 我們的身體其實會給我們一些生理訊號, 例如臉孔漲紅, 身體僵直, 握緊拳頭等等, 我們要告訴自己這些生理訊號其實就是最後一條防線. 當我們覺察到這些生理訊號時可以讓自己暫時離開當下的情境, 例如: 以前孩子哭個不停, 安撫很久都沒有停, 只有自己在家沒有替手, 感覺快崩潰時, 我會把孩子放在小床(或是任何安全的地方)裡, 對他說媽媽需要深呼吸. 走離開他幾步, 讓他可以看到我, 靠在門邊深呼吸. 我發現有時候就是這樣拉開距離的幾分鐘可以幫助自己稍稍平靜下來.

第二個方法是 : 不要被時間追趕, 嘗試在當下保持自我對話, 讓自己維持能夠思考的狀態. 我嘗試訓練自己在很想發脾氣的當下, 不被時間壓迫, 自己問自己 "大吼大叫可以讓孩子學到什麼解決他們的方法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如果我們可以進入思考, 至少我們的狀態不是完全處在杏仁核裡, 被情緒牽著走.

要跟大家分享的事是盡力做就夠好了! 因為即使有上面的方法, 非常偶爾, 我還是會攔不住自己發脾氣了. 所以我們都是人, 不要給自己過於嚴苛的標準.

最後, 在2017的最後一天, 要獻上對大家的深深祝福. 希望閱讀這篇文章的你/ 妳, 在2018年都能擁有快樂, 健康與愛. 謝謝大家願意繼續閱讀我的文章. 祝福你們!

Sunday, November 26, 2017

寶貝咬人時怎麼辦?

幼兒們因為自主地探索世界, 所以每天經驗的情緒都可能有上下的起伏. 我們常說, "糟糕的兩歲, 可怕的三歲 (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 就是指這個年紀的孩子常常不聽使喚, 非常自我, 衝動性高, 堅持又容易有強烈的情緒. 有時候, 在情緒暴走的當下, 孩子甚至會出現打人或是咬人的情況. 環顧身邊的家人朋友, 我們發現會咬人的孩子並不罕見. 我在外親職演講時, 咬人議題也經常是被詢問的熱門議題之一.

“我們從來沒有教他咬人, 為什麼我的寶貝會咬人?”
“所以, 寶貝咬人時應該怎麼辦呢?”

咬, 是個本能地攻擊反應. 有時候孩子咬人時, 會讓身為爸媽的我們感覺很震驚甚至很羞愧, 好像自己沒有好好教小孩. 全世界都看到自己小孩像野蠻人一樣咬人...其實孩子咬人真的不是因為他有很糟的爸媽, 孩子大部分的咬人是因為他有很強烈的情緒, 但是他還沒有能力用語言的方式表達.

其實如果花點時間靜心觀察, 會發現大部分的咬人是因為孩子們感覺挫折又無法表達. 或許是自己要無法馬上得到, 或是生氣為什麼爸媽聽不懂自己要的....等等, 但是我們發現有時候孩子會對爸媽們測試, 看看他們做這個行為我們的反應是什麼, 有時候, 我們會發現孩子過於興奮也可能咬人.

在某個層面來說, 處理幼兒的咬人或許和幼兒的打人類似, 重點是在理解情緒哪裡來與幫助他們共同調節情緒.

第一件事希望爸媽們做的是“觀察”--觀察在互動的過程中, 孩子什麼情況下咬人, 咬人之前, 爸媽們讀得到他的表情或是肢體動作傳達的情緒狀態嗎? 如果可以在觀察的過程稍稍做點記錄, 很快地爸媽就較能明白孩子在什麼情境可能會咬人.

第二件事是事前緩解, 當爸媽知道何時孩子可能咬人, 就可以開始教寶貝如何不要讓自己陷入那樣強烈的感受. 例如, 在老大不喜歡弟妹太靠近就咬弟妹的情況裡, 看到他們兩個靠近, 老大表情開始有變化時, 爸媽可以趕快介入跟老大說, "我們不喜歡弟弟太靠近,可以把玩具拿著然後走開“.

我想“理解”是一切教養處理的基礎. 第三件事就是陳述我們對孩子的理解. 我們如何理解孩子正在經驗的感覺. 如何傳達這樣的理解給孩子. 這樣的理解可以是陳述為什麼他這樣挫折. 這樣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允許孩子安全的界線宣洩, 例如: “媽媽知道你生氣的時候很想用咬的, 但是我們不能咬人, 所以媽媽給你固齒器讓你咬“ 帶著孩子選一個地方放他的固齒器, 讓他知道自己真的想咬東西的時候可以安全地宣洩. 這樣的宣洩不會招來爸媽的報復.

當然在咬人當下, 我們會用一種特別嚴肅的態度, 來告訴孩子 "不行, 牙齒用來咬食物,不是用來咬人“ 我們的嚴肅會傳達了這件事的嚴重性. 網路上有些爸媽分享自己會在當下咬回去, 讓孩子理解被咬的痛苦. 希望阻止他們不要再咬人. 我對於這個方式的擔心是孩子因為說不出來才咬人, 如果他發現咬人自己也會被爸媽咬, 被咬的痛其實並無法幫助他學會表達. 反而可能讓他感覺困惑. 因為他學到原來大人也跟他一樣. 那這個行為到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

如果咬人是出於玩具被拿走的挫折, 我們告訴他, "咬人是不對的, 如果你不希望別的小朋友拿走你的玩具,你可以跟他們說 “不行”. 如果他是測試爸媽的反應或是尋求, 我們告訴他, "你希望爸爸媽媽陪你, 但是咬我讓我很痛, 我會不想陪你玩.“ 有的時候, 如果孩子沒有太多的語言,或許可以教孩子幾個簡單的手勢, 讓你們彼此都知道他需要你的注意力. 你會發現只要他可以更快跟我們溝通需求, 這也可以降低他對我們的挫折感.

孩子的咬人其實只是一個幼兒發展的階段, 爸媽們要記得提醒自己, 再大一點, 孩子們理解到用語言表達會比行動來得快得多. 因此, 只要多多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實就是對孩子所有攻擊行為最好的預防. 希望這篇分享的幾件事對爸媽們有點幫助...想起某一次上節目,有個媽媽在直播時問了" 整套做起來很麻煩, 平常很忙沒時間, 沒有更快的方法嗎?“ 其實生活最終的目標不就是和家人過幸福的生活. 雖然現在做起來真的是花時間, 但是一旦建立起深厚的親子情感, 會讓爸媽們之後的教養更容易的. 在這裡, 我要以自身的經驗跟大家保證, 一開始的辛苦幫助我們懂自己孩子的心性. 孩子被接納, 在跟我們的親子關係裡感覺安穩是日後家庭幸福的基礎!


Monday, October 30, 2017

3C與教養

最近在搭捷運時,很常看到爸媽讓幼兒使用手機來保持安靜. 雖然之前已經寫過一篇關於使用手機的文章, 但覺得可以找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ctrics,簡稱 AAP)的建議提供給爸媽們做參考. 這次想延續第一篇的文章(請參考八月份跟大家分享的"平板, 電視與育兒)的論點, 強調: 時代在改變, 如果連帶養者的生活都因為智慧型手機有許多的改變, 我們就會無可避免地需要體認到, 在這個教養議題上, 我們無法有太多前人的意見可以參考. 這是我們必須自己摸索, 嘗試為孩子找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和合適的使用方式.
因此, 身為一個母親與一個專業服務者, 我歸納出使用的大方向約是:

1. 不要讓親子關係被3C綁架了: 虛擬的世界何其美好, 但是它永遠無法取代真實. 不然現在VR的成熟技術應該會讓所有人不需要再規劃旅遊. 同樣地, 孩子需要的是真實地經驗到跟爸媽和家人的共同分享.

2. 帶養者必須考量孩子的發展正在成熟中, 大量的畫面刺激對他們的整體發展會造成影響, 因此理解不同年齡層應該設定的限制範圍是有幫助的.

3. 妥善運用, 選擇親子互動式或是教育式的App可能對親子關係與孩子的發展有促進的功能.

這篇文章要針對第二點 如何設定限制的範圍給大家一些參考. 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AAP)最近公佈的新調整過的3C使用建議:
18 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應該使用3C產品. 除非是需要和家人視訊. 這個部分AAP之前是建議2歲以下. 
原因是因為我們已經有太多的研究發現, 在腦部急速發展的零到三歲, 一旦讓寶寶們過早接觸3C, 3C提供的高劑量的聲光刺激,對腦部發展,尤其是專注力的培養, 容易有負面影響. (白話來說, 寶寶們習慣刺激的畫面, 日後要再回到看故事書這種只有單調圖片的活動, 要持續地專注就會相對困難)

18-24個月:如果真的要接觸3C, 電視節目方面請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的兒童節目--芝麻街, 天線寶寶等等. AAP建議帶養者陪伴幼兒觀看, 幫助幼兒理解內容是最好的方式.
原因是這個年紀的寶寶對於理解電視節目, 和自己的生活做連結, 在認知上還是有困難的.

2-5歲: 建議一天累積不要超過一小時的3C量, 一樣需要選擇適合年齡的兒童節目, 例如:芝麻街, 巧虎, 卡通佩佩豬或是小鼠波波等等. 這些節目都是畫面較簡單但是顏色鮮豔的. 邏輯較為簡單,也較能呼應孩子生活中探索與學習的主題. 建議帶養者可以一起觀看, 幫助寶貝理解內容.

3-5歲:可以開始讓寶貝看一些教育性的節目或是app, 例如: 巧連智或是App"Baby Finger""倉鼠輕鬆玩數學““Sago Mini Friends(小小伙伴)“ 這一類的app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或是認知學習.

6歲以上的孩子: 需要清楚的規範和限制. 孩子使用的內容也需要爸媽幫忙選擇適合他們的App或是節目. 盡量不要讓孩子看暴力的卡通節目, 因為孩子區分幻想與現實的能力不如大人, 接受太多這類的暴力內容--攻擊, 毆打, 射擊等等, 容易讓改變他們跟世界互動的方式, 形成他們宣洩情緒的方式. 因此, 花時間了解孩子觀看的節目與玩的遊戲是很重要的.

不管孩子一天有多少的3C量, 都建議睡前一小時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或是看電視, 這些刺激有可能讓孩子無法平穩入睡!

AAP還建議家裡有些空間不應該有3C的出現, 例如:臥室裡或是餐桌上. 針對擔心孩子無法競爭的爸媽, 不要覺得不能輸在起跑點, 必須要讓孩子早點學會使用這些產品, 因為, 這些產品的設計都是很容易學習上手的, 等到他們大一點必須使用時再來學,也是很快的. 不要讓孩子學到, 使用3C是唯一一種讓自己覺得有趣的方式. 這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事物等著他們去體驗, 我們不希望他們只停留在虛幻的世界裡.

使用3C已為這個世代的孩子帶來了不同的挑戰--包括更高比例的兒童肥胖或是暴力行為議題等等. 因此在這個議題思考上, 爸媽們需要更謹慎. 我們既然把孩子帶到了這世上, 我們就需要負責任地把這個世界介紹給他們認識, 走出門外, 這個世界有大自然色彩鮮豔的風景, 有日常生活可以觀察到的社會或是自然現象. 知識無所不在, 真心地希望孩子從生活與互動當中體會到許多樂趣!

·      
·      
·       
·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17

關於嬰幼兒的手足之情--談嫉妒

最近看了一本書“背離親緣”, 感觸很深. 這本書從作者的生命經驗中看到生育這件事從來就不是複製, 而是製造. 但是爸媽在帶養孩子時, 總無可避免地希望複製--複製自己價值觀; 複製自我欣賞的特質到孩子身上. 在忙碌複製的同時, 有時爸媽會忘了看到孩子真正的本質, 也沒有真的允許孩子跟自己不同.

手足之情這件事也是. 我在跟不同家庭工作時, 很經常地看到爸媽為了自己心中那個家庭和樂的圖案, 選擇忽略手足之間的衝突與競爭, 或是迴避處理這樣的衝突和競爭. 最常聽到的就是爸媽們說"還小不懂,吵吵鬧鬧也就過了" 或者是明明孩子在我面前已經打起來了, 爸媽忙著說"老師,你不要看他們這樣打, 他們其實感情好得很." 當然, 爸媽們最清楚自己家庭狀況與家人的關係. 即使是專業人員, 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只是, 我想如果爸媽們知道那些來跟我會談的青少年, 有很高的比例會跟我談到自己和手足之間的競爭時, 而且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很小的年齡時, 一定很吃驚.

想寫這篇文章只是希望可以更早地幫助孩子們和平相處, 幫助他們做朋友, 甚至幫助他們喜歡與感謝對方存在在自己生命裡. 我要感謝一個朋友最近諮詢我給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念頭, 她兩個孩子相差一歲多, 一個還是baby, 另一個是兩歲多的幼兒. 她說:這幾天看到當我在老二身邊時, 老大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拿手掌壓老二的臉, 捏她的大腿或是把東西放到老二臉上. 即使我說“你是不是想跟弟弟玩?可以玩, 可是要輕輕的喔" 但是, 聽我這麼說老大反而更用力.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覺得很棒的一件事是把媽媽自己可以想到的積極意圖(想跟弟弟玩)借給老大, 不過當這樣做並沒有減少老大的攻擊行為時, 我們必須要去思考, 他想傳達的情緒與意圖一定和我們借給他的不同. 也就是說我們的陳述並不吻合他的感知.

當我們拉開一點距離看上面那段文字, 我們很清楚地會看到老大在表達嫉妒的情緒. 但是其實要爸媽們說出"孩子,你是在嫉妒."並不是那麼容易呢!因為或許我們心中那幅兄友弟恭,和樂融融的圖片, 讓我們隱約地都不希望忌妒這個情感存在孩子跟手足相處的過程.

但是情緒這件事是這樣的: 如果說得出來, 在陳述表達的過程中, 我們多少能夠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掌控感--”我知道自己怎麼了“. 這個自己知道怎麼了會是接下來“如何處理”的前提. 最可怕最困難的情緒是自己沒有語言能力陳述或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對於一個語言還不成熟的幼兒而言, 當然是屬於後者. 他不知道自己感覺著嫉妒, 也不知道如何面對這樣嫉妒的感覺. 當然我們知道嫉妒底下是不安全的感覺, 是想要獨佔確保自己擁有全部的情況. 因此對應嫉妒驅使的行為永遠不是規範, 而是讓孩子盡量地感覺他可以再一次地獨佔你, 你有足夠的愛給弟妹也給他.

要能夠說出自己的情緒, 第一件事是需要一個能夠允許他說出自己感受的氛圍, 換言之,就是爸媽是允許孩子感覺嫉妒的. 剛剛說過了, 情感本身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如何陳述它. 當我們有辦法用語言陳述時, 我們感覺對自己更有掌控感. 因為沒有人喜歡失控的感覺, 孩子也一樣.

因此,如果真要寫一個處理的建議流程, 或許應該是這樣開始:

1. 爸媽拉開一點距離看清楚在情境下流動的情感需求究竟是什麼:這是個不簡單的過程, 因為在過程裡, 爸媽們練習著尊重孩子的感受, 給孩子允許表達出自己不希望他經驗到的情緒--嫉妒.

2.爸媽告訴孩子他在經驗的情感叫做嫉妒(定義情緒), 你可能會說 “哥哥, 媽媽覺得你在嫉妒弟弟, 你希望媽媽不要照顧弟弟, 跟你在一起“. 這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下次用說的而不是用攻擊老二的方式.

3. 告訴老大, 你欣賞他和老二已經擁有不同的能力, 增加他的自信心. 然後提議運用這些能力一起做活動來延續之前的親密感. 例如對他說 “謝謝你願意等媽媽, 下次你感覺嫉妒弟弟的時候來黏在媽媽身邊, 媽媽邊幫弟弟換尿布, 我們可以一起講故事, 弟弟還不會講話, 所以媽媽好喜歡跟你一起講故事喔!“

有時候, 看著老大這樣, 知道他是因為嫉妒搶注意力. 爸媽會感覺很難過, 因為老大這麼小就要被迫學會忍讓和等待. 感覺替他捨不得. 以前我也曾經歷過這樣心疼的感受. 但是等到老二漸漸長大, 年紀相近的兩個孩子能夠幼稚在一起一起玩一起分享時. 我發現, 即使弟妹一開始到來讓自己感覺失落與受傷, 只要手足情感慢慢建立起來 (包括他們還是可以感知爸媽一樣愛他們; 能夠和手足和平相處的經驗), 他們會慢慢體認到彼此在對方生命裡的價值. 所以在感覺捨不得時, 爸媽們要提醒自己, 未來, 他們會慢慢發現有手足的好處. 那個失落只是暫時性的. 我們可以用時間來證明我們的愛一直都在, 幫助他們慢慢在互動中理解有弟妹是件很棒的事.

我的朋友說, 他的老大很常玩照顧自己的洋娃娃. 用玩的方式來拿到一些心理上的平衡在兩歲多的年紀是很成熟的一個方式. 在玩的過程中, 由他當爸媽來跟洋娃娃互動, 他可以按照他的高興來對待洋娃娃, 於是他感覺比較有掌控感. 朋友是個很用心的媽媽, 在日常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把這些細微的細節都看進心裡, 覺得孩子很努力地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其實孩子需要的永遠是感知到爸媽知道他們很努力在成長!

當我們接納嫉妒, 用更多的愛包圍他們嫉妒的感覺, 花時間單獨地跟每一方相處, 慢慢帶著孩子們去觀察有手足不全然是件壞事, 甚至到大一點時設計活動讓他們兩方都可以參與, 幫助他們建立"原來我們可以和平地一起玩“, 我們就在引導他們雙方喜歡對方的存在. 家中孩子手足相處融洽絕對能讓我們感覺家裡關係更融洽! 因此引導他們相愛,就是讓自己有個幸福家庭!

Thursday, August 31, 2017

當我的寶貝說謊時

最近在一次的親職演講中,有一位煩惱的媽媽指著自己將近三歲半的孩子, 對我說“老師, 我的孩子會說謊“ 看著她活潑的孩子在旁邊笑著玩著, 看著這個認真的媽媽, 溫柔地對孩子說話. 相信有許多人都會覺得"真的嗎?三歲的孩子已經會說謊了嗎?“如果真的是這樣, 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Youtube看過一個很紅的影片(影片名稱:Batman did it! Facebook sensation!!). 影片是關於一個兩歲多的男孩用媽媽的口紅在鏡子上塗鴉, 當媽媽問他是誰畫的? 他邊趕快離開鏡子邊說"我不知道“, 然後看著鏡子說"是一個蝙蝠俠畫的“他重複了好幾次這個答案.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也知道要說謊呢?其實, 對於五歲以下的孩子來說, 他們還在學習分辨對和錯. 雖然他們可以很清楚地從爸媽給他們的反應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幼兒們的衝動控制能力還是很薄弱, 因此很多時候即使他們隱隱約約有感覺大人會對這件事不高興,在那個當下, 他們還是會被自己的探索渴望驅使, 直接去做.

你可能會問, 那蝙蝠俠這個的答案是哪裡來的. 這要談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2-5歲)的世界充滿了奇幻式的思考. 坊間有一個英國的繪本叫做"查理與蘿拉“(Charlie and Lola) 就很清楚地描述了幼兒這樣的幻想能力. 許多故事也提到四五歲的孩子會告訴爸媽他有許多幻想的朋友, 只有他看得到. 這不是民俗的卡到陰, 而是一般的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都會經歷這樣想像豐富的時期--床底下的怪物; 覺得自己可以是超人; 或是身邊有個別人看不見的好朋友. 想像力到五歲是達到巔峰的. 於是有時候當他做錯了事,他會告訴你是他哪個看不見的朋友做的, 搗蛋的並不是他. 他信誓旦旦,讓你感覺他相信自己的說法. 同時也讓你擔心, 他是否會落入常態式地說謊...

為了避免讓孩子習慣說謊, 大部分的爸媽會落入我們父母以前的處理模式--逼問孩子事情是不是他做的. 這個媽媽也不例外. 但是他每次逼問三歲的孩子,孩子居然有更多的理由, 或是延長他的想像故事來讓媽媽更生氣. 於是到最後變成親子關係的拉扯. 當然最後大人小孩都情緒化時, 整個教養的重點--"要孩子自己面對自己闖的禍, 為自己負責"就完全失焦了. 媽媽處在自己不能處理這個問題的悔恨與無力裡.

該怎麼辦呢?在零到三歲的網站上有篇文章談到這個議題. 建議當你發現孩子闖了禍時, 最好的方式是:

1. 陳述這個事實引導孩子面對. 例如直接面質孩子“是不是你畫的鏡子?”媽媽可以改成 " 哎呀, 鏡子被畫髒了. 我們該怎麼辦呢?“
2. 直接同理他,告訴他你知道他為什麼做這件事. 例如:“媽媽知道是你畫的, 我知道有時候小孩子就是好奇”
3. 指出這是不對的做法,帶著他一起收拾善後. 例如:“不過這是不對的. 我們要先來清理這個鏡子, 你也要來幫忙."
4. 最後分享其他可以接受的方式讓他滿足他的慾求. 例如: "如果你真的很想在不同的地方畫畫, 媽媽明天買大書面紙貼在牆上讓你畫“
5. 跟他一起執行這個你和他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帶著他去買書面紙. 跟他一起貼好, 約法三章只能畫在書面紙上,不能畫在其他牆壁上等等

阻止孩子或是嚴厲地斥責孩子只會讓孩子感覺羞恥. 更不想讓你知道他的慾求. 下一次,他就會更祕密地去嘗試一些他無法控制衝動的“壞事”.

孩子撒謊其實最大的原因是不希望你對他生氣. 我們會說, 那就不要撒謊就好了. 沒有錯, 的確是這樣, 我們能這樣想因為我們是成人,我們已經知道撒謊的代價是很大的. 孩子的認知能力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在腦袋裡預演如果撒謊, 他人會有什麼反應. 他們只會用這樣很本能的方式想要逃避我們可能對他生氣. 如果是因為發展階段, 他完全陷入自己的想像裡, 相信真的是那個蝙蝠俠做的. 當爸媽強硬地要他認錯時,只會將焦點模糊掉.

我們要提醒自己孩子會發明出許多方式來經驗這個世界, 他們在過程中一定會犯錯.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從每天與世界互動裡的錯誤中慢慢學習. 如果在這些時刻, 我們教養的情緒可以保持平穩.看清楚自己教養的目標是要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就能夠hold住自己教養的最終目標也hold住他這樣發展階段式的想像!


Thursday, July 27, 2017

成為一個新生的爸爸

人生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戀愛, 第一次結婚, 第一次領薪水, 第一次成為一個爸爸. 進入爸爸這個角色有時會讓我們去回想自己的爸爸在童年時是什麼樣子?但是, 這次輪到我們了, 我們想當什麼樣的爸爸呢?

“第一次抱著我的寶寶, 我才真實地感覺自己當爸爸了!”
不像孕媽咪一樣可以由身體上的變化以及胎動, 在寶寶在肚子裡越來越大時就感覺自己在孕育這個新生命. 爸爸只能藉由媽媽隆起的肚子以及觸摸胎兒手腳用力在肚皮上隆起的形狀感受到胎兒的生命力. 或許男性一般都比較是問題解決模式的思考. 跟我工作的爸爸們分享抽象的爸爸概念時, 談到的比較像是自己希望能準備好一個SOP, 負擔起肩上扛一個家的責任, 也希望寶寶誕生後自己的生活步調不會天翻地覆.

國外很流行爸爸參與生產, 甚至是剪臍帶. 但是這樣的風氣在台灣會因醫院以及個人想法而異. 我有些男性友人是全程參與, 有些有人卻因為擔心自己看到血淋淋的畫面昏倒反而造成負擔而不參與. 所以真的因為風俗民情而不太一樣. 要不要參與陪產過程, 其實要看兩個人的感覺以及醫院的規定而訂. 但是,無論如何, 第一次把新生寶寶包裹好抱入懷中, 看著他皺巴巴的樣子, 這個來自自己的孩子還是帶來了許多血緣傳承的感動!

其實爸爸可以做得遠超過第一次的擁抱. 在懷孕的時期, 爸爸就可以積極參與懷孕的過程--
1. 對寶寶說話唱歌--其實正確地說是對太太的肚子說話與唱歌. 在第二個孕期, 也就是四到六個月時,寶寶的聽力已經發展出來了. 因此這時開始對寶寶說話唱歌,讓寶寶熟悉爸爸的聲音. 等到他出生時,他熟悉的爸爸的聲音還是一樣對他說話與唱歌, 就可以給他熟悉的安全感,讓他情緒平靜下來. 不過寶寶出生後, 更棒的是他會慢慢開始表情或是娃娃音回應爸爸的說話.

2. 陪產檢見證寶寶的成長 --雖然無法感受身體上的變化,但是如果爸爸願意或是有時間陪媽媽產檢, 就能在超音波上看到寶寶漸漸長大的樣子. 有時候超音波顯示寶寶的動作, 就會讓夫妻兩個都覺得可愛而對寶寶有情感上的連結.

3. 跟太太一起去上相關課程--舉凡具體的包尿片, 幫寶寶洗澡, 或是爸媽心靈層面的支持團體, 都是爸爸可以參與也可以符合自己問題解決取向的思緒. 這些照顧的方式能預備好,到時寶寶降臨時,即使手忙腳亂也不至於太久.

4. 鼓勵太太--坦白說,在新生兒照顧上, 媽媽希望嘗試餵母奶的話, 比起爸爸, 的確感覺責任較重大. 但是爸爸還是可以在過程中鼓勵與支持太太, 例如媽媽餵完奶之後,爸爸抱過去拍嗝. 或是在媽媽奶量不足的時候, 盡量鼓勵媽媽, 成為媽媽的精神支柱. 有時候光是一個貼心的舉動就能讓媽媽感動不已, 例如跟公婆出去吃飯時, 因為太太要餵奶, 先生幫太太留菜, 讓她晚一點可以吃. 這些都是爸爸能夠支持與鼓勵太太的.

5. 討論照顧責任的分攤--如何在這些新的挑戰與衝擊當中,找到一個和緩的步調,慢慢來認識自己的寶貝,當然就會需要爸爸跟媽媽討論出照顧的責任. 其實除了餵母奶以外, 爸爸幾乎可以做所有的事. 多跟太太討論自己可以嘗試些什麼, 協議出輪流休息的時間,不管多少, 對爸媽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雖然這是照顧的責任,但是在這些照顧中看著寶寶信賴我們的眼神, 我們還是會感受到很多的愛.

6. 持續地瞭解寶寶,跟寶寶互動--在寶寶出生之後,爸爸在互動中可以多觀察寶寶,觀察他的先天氣質,觀察他的偏好. 觀察他哭聲的不同與背後的意義. 這個花時間的過程帶來很堅固的意義--寶寶會感受到爸爸全然的愛, 於是他會跟爸爸發展出安全依附關係. 過程中,爸爸也可以跟太太討論自己在孩子身上或是孩子發展上的發現. 參與在育兒以及互動裡, 雖然疲累, 大多數的爸爸都感覺很快樂.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我要說爸爸這個角色, 如同媽媽這個角色一樣, 都是會不停地演化的. 它會依照孩子成長的發展帶來不同挑戰, 也會因為我們人生中其他的境遇而被影響. 如何從每天的互動中逐漸演化, 因為自己面臨的困難與嘗試理解與因應將會變成成為一個“足夠好”的爸爸的養分.

祝福那些正走在辛苦育兒之路, 以及即將走入被全然依賴之奇幻旅程的爸爸們!


Thursday, June 15, 2017

爸媽情感同在幫寶寶依附得更好!

最近一場演講中跟一位很喜歡我的書的媽媽有了一個特別的互動經驗, 讓我萌發出寫這篇文章的念頭. 她提到自己的一個擔憂--她擔憂著如果自己不親自帶養孩子, 孩子的發展就可能會被其他托育者損傷. 我猜想這個擔憂在聽到依附理論裡陳述不安全依附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之後, 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我省思著自己在講課時是否給了任何錯誤的暗示, 也想著要如何解釋依附情感和與孩子情感上同在的意思. 如果以腦部發展的角度來解釋這件事. 所謂依附的情感, 指得是當爸媽以他們的右腦理解孩子情感, 然後用共同調節的互動方式, 於是孩子的右腦被開發了. 兩方都進入一個親密與安全的感受.

爸媽的右腦是什麼意思呢?指得是在互動當下, 爸媽的情感是平穩的. 因為情緒平穩, 爸媽可以專注地看著孩子的臉, 以放鬆的肢體語言呈現, 用一種溫柔親暱的口氣跟孩子說話或是互動. 這個時候, 孩子接收到的是安全與溫暖, 這樣的情感交流直接促發了他主管情緒的右腦發展. 於是, 我們和嬰兒很快地會成為一個情感流動的共同體.

但是, 當我們心裡有煩惱時, 我們的身體呈現一種緊湊感, 我們的語氣容易短促, 表情容易是皺眉, 對孩子照顧的行為也可能是較不耐煩或是粗魯的. 在那個時候, 因為感覺到爸媽的緊繃,嬰兒通常也會被這樣的情緒感染, 而變得更難被安撫. 即使寶寶目前只習慣一種被安撫方式, 爸媽如果能夠穩穩地開始嘗試不同的方式, 或許寶寶可以慢慢接受.

當然, 在育兒裡, 普遍讓爸媽感到煩惱的是當伴侶對於育兒的想法跟自己有很大的落差的時候. 其實, 雙方的不一致一定會有, 因為我們來自不同家庭, 我們兩個熟悉的是兩種不同的帶養文化. 但是在不一致中, 如果雙方的情緒經驗已經變成不被支持, 感覺孤單, 或是無法理解對方堅持的無奈, 就容易讓我們彼此陷入一個焦慮與挫折中:堅持想要如何做的一方焦慮著自己的堅持是否是對孩子最好的; 不贊同的另一方對於伴侶的堅持感到無奈且生氣. 這個同時, 還是需要帶養孩子, 當然在家庭裡流動的感情就會是不安穩的.

會不會其實我們雙方是需要建立共同的共識--“我們都在嘗試了解我們的孩子, 安撫或是照顧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種, 不一不一定非得一定要如何做不可. 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兩個一起試, 因為孩子是我們兩個的, 這個小家庭是我們兩個的!”

很多新手爸媽焦慮著想找到如何做才對的方法, 但其實對嬰兒們來說, 爸媽照顧他們時傳達給他們的情感, 是否能讓雙方都進入一種相愛的感覺, 才是更重要的.

而當新生兒變成嬰兒, 漸漸長大的時候, 如果媽媽是主要照顧者, 媽媽能不能慢慢地鬆手, 讓爸爸也跟嬰兒有更多的互動, 能不能學會去欣賞伴侶如何嘗試不同的安撫方式或是跟寶寶建立起不同的互動模式. 那樣也能夠豐富嬰兒的發展. 因為不同人的互動表達不同, 給孩子的促發就會更多元更豐富. 其實托育者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是找托育, 那寶寶回到自己身邊時,自己能不能情緒平穩地跟寶寶互動.

嬰幼兒看似脆弱, 可塑性與彈性卻很高. 當我們感覺很擔憂的時候, 其實要試著提醒自己. 當爸媽的這條路很長, 一直到孩子滿十八歲之前,我們都還是會很緊密地生活在一起, 因此可以好好看看自己的焦慮或是擔憂, 跟自己內在的這些情緒對話. 我們只要持續地看到自己當爸媽的樣貌並且調整自己, 就可以落在親職的常態分佈裡. 不至於會損傷孩子的發展.

其實, 就是因為感覺任重道遠, 就是因為感覺渴望有個幸福家庭, 就是因為隱約地希望自己可以是個夠好的爸媽...才會感覺焦慮或是擔憂. 讓我們在這樣的情感裡, 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媽, 嘗試與瞭解孩子的氣質與偏好吧!慢慢地, 我們會發現, 在不斷地嘗試中, 自信與安穩一定會開始長出來的. 祝福這位媽媽!

Sunday, May 21, 2017

分享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文章

最近在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 (Center on a Developing Child, Harvard University)的網站上看到了一篇是"關於兒童發展的八件事“ (8 Things to Remember about Child Development)希望透過在這的摘要與自己簡化過的重點, 幫助家長或是服務這個年齡層的所有專業人員早期兒童發展中記得這些事:

1. 當照顧者或照顧環境有重大的壓力源時, 對嬰幼兒的發展會有不良的影響: 不良的甚至是致命的早期童年經驗會導致腦部化學物質分泌的截斷, 而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這樣與生活互動經驗息息相關的生理改變, 會影響多重器官發展並且影響到未來學習能力以及行為. 更容易影響到身心健康.
=>轉換給爸媽的訊息為: 嬰幼兒的照顧環境盡量穩定一致, 沒有突然間斷是最好的!

2. 孩子的發展非常仰賴日常互動的過程, 生命的結果並非完全仰賴基因決定:在出生前後嬰幼兒發展的互動環境提供強大的經驗, 根據經驗的量以及如何經驗到的過程, 影響腦部分泌的化學方式, 甚至能夠調整特定的基因.

例如:一般孩子生來就擁有衝動控制, 注意力集中, 以及記憶等能力, 但是他們與照顧者的互動經驗, 最早可以回溯到生命的第一年, 還是有辦法影響到腦部執行功能建立的基礎.
=>轉換給爸媽的訊息為: 基因已經命定, 但是給寶寶大量的互動刺激(互相凝視,微笑, 說話, 唱歌, 讀故事等等)甚至可以催化或是影響腦部結構!

3. 主要的依附關係是重要的, 不過擁有能夠回應他們的其他照顧者,不管是家人還是托育人員, 對於幼兒的發展還是很有幫助的: 跟其他能夠溫暖回應, 可以信賴的成人建立緊密的關係並不會影響孩子跟爸媽發展出主要的依附關係. 事實上, 有少數幾個照顧者其實可以促發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 不過, 如果爸媽經常換托育地點, 或是托育中心或幼兒園有很高的離職率, 甚至是在托育場所成人與孩子的互動流於機械式地照顧, 孩子能夠發展緊密關係的機會便會受影響, 當然連帶就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轉換給爸媽的訊息為:當寶寶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 即使是在家裡與托育場合兩個環境, 只要照顧者溫暖有愛心,會回應會互動, 對寶寶的社交情緒發展都是有幫助的!

4. 大量腦部的發展與結構在生命的前三年就被形塑了, 不過發展的機會並不會在三歲就關閉了: 腦部的基本功能, 例如是否可以有效率地檢視與聆聽, 或是情緒的發展的確是在前三年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 在高階指令的功能上, 牽涉認知與社交情感的綜合能力, 會一直持續發展到青春期, 甚至是成人前期.
=>轉換給爸媽的訊息是: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我們都能以親密的親子關係幫助到他們的發展喔!

5. 嚴重的忽略甚至比肢體的虐待帶給孩子發展的威脅更大:跟身體虐待比較起來, 年幼的孩子經歷長期的忽略時會顯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 注意力問題, 語言發展缺陷, 社交退縮以及學習上困難等等, 研究中顯示忽略影響的是腦部結構, 但這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轉換給爸媽的訊息是:在照顧過程, 我們傳達給寶寶的情感遠比只是做到基本餵養來得重要的多!

6. 經驗暴力或是不良經驗的幼兒們(只要照顧環境可以趕快調整)就不一定都會變成暴力的成人或是發展出壓力相關的情緒或心理障礙:雖然有這些經驗的孩子可能會有較高的攻擊性, 但這不代表這些孩子就有不好的下場. 會建議盡快調整孩子的照顧環境, 讓一致且可以信賴的照顧者提供溫暖與可信賴的照顧, 並且有足夠的治療和干預.
=>給爸媽的訊息是:如果身邊有朋友或是自己在伴侶暴力下維持婚姻, 還是要想想長期下來對孩子發展的影響!

7. 只是將孩子從危險的環境移除並不能自動地反轉之前經驗帶來的負面影響:受創傷的嬰幼兒們需要在一個以情感回應他們的照顧環境裡, 重新建立他們的安全感與控制感. 他們通常會需要治療與支持性的照顧來協助他們復原.
=>給爸媽的訊息是:如果孩子曾遭受或是目睹暴力或創傷,或許值得可慮尋求專業心理治療的協助!

8. 孩子的心理彈性與挫折容忍度需要由關係中建立, 而不是個人主義:心理彈性或挫折容忍度需要建立在支持性的親子關係, 生理與基因的交相影響. 科學已經告知我們孩子生命中至少要有一個可信賴, 支持性的關係以及許多練習發展出因應技巧的機會.
=>給爸媽的訊息是:教養不是只有把孩子養大而已,教養包含孩子的品格,態度與身心發展. 這些都可以在親子關係中培養!

原文連結如下:

http://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resources/8-things-remember-child-development/

Saturday, April 15, 2017

談親子之愛

最近有兩個爭議或是讓人難過的新聞, 有孩子在分享影片中哭著道歉的,  有爸爸因為實行百歲法而失掉自己寶寶的. 昨天也參加了一個親職節目的錄影, 遇到幾個媽媽們掙扎在育兒的疲累與不想失去自我的挫折裡. 親子之愛的路上, 真的那麼難嗎?

身為一個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工作者, 也是一個有親自帶養經驗的媽媽, 於工作或是個人經驗中, 我都能理解在育兒過程中, 最大的挑戰是自己必須從自省中面對自己當爸媽的樣子, 包括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自己如何解讀孩子的行為; 自己的承受挫折與壓力的方式如何影響自己跟孩子的日常互動.

全天下再也沒有跟自己一模一樣的親子關係, 所以育兒不應該有條列式的SOP. 它其實更像是一個常態分佈圖, 只要不是落在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孩子的兩端, 似乎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對爸媽們說些什麼. 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與家庭.

什麼是傷害自己呢?如果爸媽在育兒的過程經歷過多的挫折和壓力,讓自己的情緒經常處在過度負荷, 甚至是憂鬱的狀況, 這就是傷害自己的例子. 因為事實上是, 當爸媽都無法把自己照顧好, 要有多餘的心力照顧嬰幼兒就是更困難的事. 那什麼是傷害孩子呢?除了極端的兒童虐待狀況之外, 我想跟爸媽提的是如果爸媽沒有辦法去理解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 他有屬於他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無法敏感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跟孩子的互動總是依照爸媽自己的需求來強加或要求孩子時, 孩子便容易受傷.

有個靈性大師說,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孩子有個屋簷, 三餐能溫飽不表示他就擁有了被愛的經驗. 愛是在孩子有情感需求時(就是他有情緒或是行為議題時),他可以信任有爸媽會回應他; 愛是在日常互動中,他感覺爸媽努力嘗試在理解自己; 愛是爸媽尊重他的獨特,也願意在這個過程有耐心, 不放棄地引導他...愛是情感上的同在!

不過,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也應該要用在爸媽身上. 在當爸媽的辛苦過程中, 如果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 感覺不到自己被愛被感謝被欣賞, 甚至在自己原生家庭裡沒有足夠被愛的記憶 (例如從小被體罰長大的爸媽),或是卡在自己潛意識中的議題沒有覺察到, (例如希望自己孩子跟哥哥姊姊小孩一樣乖, 這樣的期待或許是手足競爭議題的延伸)... 這些情況都容易讓爸媽們在這個角色裡感覺自我匱乏, 於是可能投射自己的情緒或是需求在孩子身上. 造成自己無法看清楚孩子的真正的需求. 或是對孩子的期待過高. 然後對孩子,對自己都感覺挫折...

爸媽們如何感覺到愛呢?

當然重要的基礎點是夫妻之間在養育孩子的摸索裡互相地支持彼此. 如果是單親爸媽, 看看能否嘗試從有帶養經驗的朋友或是長輩那得到支持. 不過,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我還想跟大家分享,帶養寶寶其實很像觀看一場球賽, 九局上半之前沒有什麼新鮮事發生, 每天每天我們都要重複同樣的辛苦, 但是在九局下半結束前, 突然, 支持的那一隊轟出了一記全壘打,頓時, 自己會覺得這場球賽真是太棒了!

那些在帶養中發現到的孩子的成長, 孩子回應我們的笑容或是童言童語, 孩子全心全意抱著我們愛我們的感覺,就像那支全壘打一樣,讓我們感受到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所以在全壘打來臨前, 我們調整期待, 我們耐心等候, 重複做著每天辛苦的帶養...不過請你一定要相信只要你回應孩子的情感, 給予孩子關注與愛的回應, 孩子日後就會有能力給予回應你. 於是你能夠在這個角色裡感覺被愛, 而這樣的愛讓你更有動力繼續愛你的孩子.

帶養嬰幼兒的核心價值

別讓自己在眾多的育兒知識或是分享中迷失了. 對嬰幼兒來說,爸媽的角色就是養育, 保護與引導. 養育, 保護與引導能讓嬰幼兒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與正向的自我感. 能讓你們之間的親子依附關係穩固; 因此不管你採用任何育兒方式,如果衝撞到了這個基本核心價值,請你一定要停下來想一想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在嘗試告訴你什麼. 想想自己或許可以做什麼調整. 因為即使是那些教出乖孩子,看起來很厲害的爸媽們, 我可以跟你保證, 他們也絕對犯過錯, 然後從孩子的反應中覺察與反思自己.

育兒本來是個摸索的過程, 在過程中我們嘗試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嘗試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媽. 沒有人說在哪個時間點一定會參悟得道, 因為每對親子是獨特的.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跟他們的互動和關係也會變化. 帶來不同的親子挑戰. 但是, 在這個摸索與嚐試的過程,我們開始累積自信, 開始有了自己在親子路上的核心價值, 更堅定地走下去. 於是,有一天當我們回首來時路時, 頓然發現自己明白了:

擁有愛, 是一切幸福的來源!


Tuesday, April 4, 2017

上小學前, 爸媽該了解的事

三月中, 親職專家王宏哲先生寫了上小學前, 他認為孩子該學會的十件事. 網路上有爸媽支持, 也有爸媽不以為然. 其實, 平心而論, 有些真的是重要的事, 只是, 是不是一定要在上小學前學會, 要看孩子的狀況, 也要看爸媽自己的期待以及爸媽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會. 以下是這個清單分享:



在討論這個清單之前, 我想先說說上小學前, 爸媽應該注意也該了解的事, 也就是爸媽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上小學的心理預備. 這當然和理解小一生面臨的情感衝擊有高度相關.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幼兒園的生活和小一生的生活, 我們便開始可以想像對孩子而言, 心理衝擊來自何方:

1. 上課時間結構化: 幼兒園有不同取向 (蒙特梭利或是華德福等等), 所以孩子對於小學結構化的上課方式一定都會需要適應. 尤其是上了小一之後, 每堂課的學科不同, 和幼兒園裡許多活動都跟自主體驗(美術, 音樂與故事主題)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專注在四十分鐘的課堂, 培養他的耐心是很重要的.

2. 老師的期待:因為是正規的學習, 比起幼兒園, 老師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些, 小學老師期待學生可以適應生活, 專心聽講, 回家把作業做好, 準時來學校上課, 該帶的東西要帶等等. 每一個上述的期待, 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責任感的培養, 但也是個要求.

當然, 對應王宏哲先生的清單, 第一點就會是一個基本的學習--自己收拾書包及隔天的制服. 在這想要結合之前所說的“以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來做這樣循序漸進的習慣培養. 從幼兒園開始, 每一次出門前, 都讓孩子嘗試整理自己的小背袋, 讓他自己準備小水壺, 嘗試裝水然後放進背袋裡. 讚美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嘗試為自己負責. 在外面鼓勵他自己從背帶裡拿出小點心或是水壺. 告訴他自己背背袋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決定何時喝水或是吃小點心.

有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裡發生, 也就是我認為在引導或是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環--孩子必須開始理解做這件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好處是什麼, 因為他做這件事不應該是為了爸媽的要求, 而是為了自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培養動機!

所以, 在任何的訓練或是引導中, 爸媽回饋孩子, 幫助他們理解, 這樣做對孩子生活的好處是什麼會很重要, 例如: 前一晚睡前整理好書包, 你會跟他說, "因為這樣明天你可以多睡幾分鐘, 也不會忘記帶東西". 保持自己書桌的整潔, 你會跟他說, "書桌整潔, 找東西很快, 你不用因為東西找不到而發脾氣".

3. 下課的自由時間:許多爸媽都低估了社交對孩子在學校快樂指數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日常對話中理解孩子的學校經驗, 我們就會明白同儕互動對孩子的重要性. 放學去接孩子時, 鮮少有孩子會說“媽, 我今天學了一道數學題很棒..." 大部分的分享都圍繞在"誰說了什麼很好笑, 或是我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 因此, 如何預備孩子社交表達能力(請參照之前“敘述的重要性”這篇文章), 增加他團體活動的經驗等等, 都會是很好的預備.

4. 沒有大人在場的下課時間:大部分小學下課時間都不會有老師監督孩子, 孩子會在校園自由地跑來跑去. 有時候衝突發生, 不管是發生在孩子身上還是目睹衝突, 對孩子來說, 要面對或是處理都是一大挑戰. 會建議家長和老師, 以及和其他家長多聊聊孩子分享下課經驗, 來跟孩子當作討論自己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做的素材.

低年級的孩子陳述地邏輯或許還不是太清楚, 此時也可以用一些故事書來和孩子進行討論. 我記得當初自己是用一套美國的故事書“Junie B. Jones" 因為這套書寫得正是五六歲孩子的生活經驗, 有許多很貼近五六歲孩子的邏輯與表達方式, 大人看了會莞爾一笑, 但是卻可以拿來跟孩子做討論.

關於第八點, 回家後先做必要的事, 才去做想做的事. 我想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學習的過程. 因為對孩子來說必要的事是玩, 功課是想做時才做的事, 不過爸媽的看法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 孩子建立起先寫作業再玩的習慣, 是違背孩子的天性. 因此, 一定要照著他的需求來引導他: "功課一定要做" “但是我們要確保你有時間玩" “因為玩對你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來試幾個不同的方法”

記得幫助孩子觀察自己的狀態. 在嘗試不同方法時, 我們會用父性與母性兼具的方式來跟他說, "睡前功課一定要做完." “但是怎樣做好我們可以來試試看, 找出適合你的方式“ 於是你會跟他嘗試寫半小時, 休息十分鐘, 或者是寫一小時, 休息二十分鐘. 甚至是先寫完再休息, 回饋給他, 在他寫完之後, 他可以更放心輕鬆地玩!

我的意思是說, 這些就算是親職專家認為重要的事, 爸媽們在思考之後如果同意, 自己可以如何引導孩子逐步地建立這個習慣? 沒有非得在上小學前一定要學會或完成的任務. 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每對親子關係也不同. 更重要的是, 爸媽們理解孩子面臨的心理衝擊, 不對孩子有非理性的期待, 有耐心地跟他們一步步嘗試. 跟孩子一起找出適合自己培養責任感的習慣, 因為孩子找到這樣做的動機, 願意持之以恆, 日復一日地負起自己的責任. 在Erikson社會心理的發展理論上, 孩子便能真正走入“勤勉”的心理積極階段!



Wednesday, March 15, 2017

從正念談親職教育

最近參加了一個關於正念(Mindfulness)的工作坊, 也看了幾篇國內發表的正念與親職教育相關文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丹尼爾. 席格(Dr. Daniel Siegel)這個美國著名的腦科學研究學家, 也是著名的親職專家(他曾出版多本暢銷書籍, 例如“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在2009年發表的期刊論文(Mindful Awareness, Mindsight, and Neural Integration).

這篇文章談到正念的培養可能如何幫助我們的腦部進行整合, 他分享相關腦科學研究發現,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地實行正念, 大腦各個區塊的整合便能更協調. 這樣順暢的協調幫助我們調節自我身心健康的狀態, 培養出更好的挫折容忍力.因此, 我想擷取這篇文章的一部份來跟大家分享正念在親子關係或許可以如何被運用.

對於沒有接觸過正念的家長們, 我想先分享我自己對於正念的理解--正念提倡我們應該把每個當下身體的感知, 情緒和想法整合起來. 所以在正念的學習裡, 常會有冥想, 靜坐, 身體感知的部分. 不過正念和禪修不同, 因為正念是沒有宗教色彩的, 它想提倡的是個人可以如何在每一個時刻裡覺察到自己身心的狀態.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談到親職教育中映射式的功能, 如何幫助爸媽在互動中感知到自己與孩子的情緒與想法. 不過, 正念似乎是一個更大的範圍, 幫助我們去關注到身體與心靈的連結. 對應這篇文章提到的九個正念的特質, 我想試著把這九個特質放在親職教育裡來想:

1. 身體的調節 (body regulation): 在引導孩子與和他們互動的過程中, 是否有任何情況引發了我們的神經系統, 在加速和減速中(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我們是否能夠達到一個平衡. 當無法達到平衡時, 最常受到挑戰的可能是呼吸系統, 消化系統或是心跳等等. 因此鼓勵我們在親職的功能上, 從身體的狀態來回溯自我調節的品質.

2. 情感式的同調溝通 (attuned regulation): 所謂的同調(attunement)指得是不管是語言或是非語言的表達, 都讓雙方可以感覺到情感上的共存. 在正念裡希望是專注在互動的時刻, 感覺到自己和對方的感受.

3. 情感的平衡 (emotional balance) : 指得是在親子互動的過程, 我們的情緒如何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 什麼樣的情況容易讓自己被激怒, 或是感覺想放棄. 換言之, 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如何找到自己正面情緒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我們能持續關注孩子也能維持自己平穩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4. 對焦慮或是恐懼的調節 (fear modulation): 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可能來自於對孩子的焦急--覺得孩子應該要有能力能夠做些什麼, 但是發現他不行時, 自己感覺到的焦慮可能引發出對孩子的憤怒或其他負向情緒.

5. 擁有暫停的彈性 (response flexibility): 在這篇文章中, 席格爾分享在行動前的暫停可以幫助我們在衝動與行為之間拉開一個空間. 這樣的空間就是幫助我們思考的空間, 就是幫助我們正念覺察當下的空間. 之前說過了, 親職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孩子信任, 願意求助, 願意嘗試不同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 因此情緒化的行動反應前如果能有意識地讓自己擁有小小的暫停, 對爸媽們選擇有效的親職方式很有幫助的.

6. 頓悟 (insights): 頓悟指得是我們在當下如何擁有連結自己過去經驗和現在狀態, 甚至是預期未來的能力. 也就是指在思考親職挑戰的同時, 我們如何逐漸地理解自己的親職模式和自己生命經驗的關聯.

7. 同理 (Empathy): 這裡指的同理不是只有感同身受(情感同調), 還包含理解孩子的心智狀態--為什麼他會這樣反應, 他可能有的邏輯是什麼, 或是他的生命經驗可能影響她的行為或是反應. 幾個月前曾觀察到一個例子就是同理的示範: 我的朋友帶三歲的孩子去廣場餵鴿子, 一開始孩子興奮地又叫又跳, 但是當一群鴿子越靠越近時, 他露出緊張的神色. 媽媽一看到, 馬上把他抱起來, 跟我解釋說之前有一次他被鴿子啄了一下, 很害怕. 剛剛鴿子靠近一定又讓他想到這樣的經驗, 然後她開始安撫孩子, 很快地孩子就平靜下來了.

8. 道德感(morality) : 我想這或許可以連結到社會對爸媽教養的期待. 當爸媽的責任或是道德感其實會在不管有無群眾觀看的當下, 爸媽能否給予孩子一致的親職引導看得出來.

9. 直覺(intuition) : 在親職的過程中, 培養自己對自己當爸媽的能力, 培養對孩子的理解, 於是我們能逐漸培養出親職的直覺. 那樣理解自己孩子的直覺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個角色裡有自信, 也更能享受.

正念談的是覺察當下身心連結的狀態. 親職教育裡的正念需要我們覺察自己與孩子身心連結的狀態. 不用催促自己快點做到這些, 因為每對親子都有自己的相處步調和默契. 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醒自己, 在忙亂的生活中偶爾停下腳步, 想想這九個特質, 自己如何能夠提升更多的自我覺察, 讓自己在爸媽的角色裡用悠遊自得!

Tuesday, February 14, 2017

近期節目--請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下週一2月20日 15台的Good TV "愛+好醫生“節目 :孕婦媽媽必知“子癲前症”



下週二2月21日  15台的 Good TV ”愛+好醫生“ 節目 “孩子肢體不協調與恐懼”




Monday, February 13, 2017

在離婚的過程中思考孩子的情感需求

這是一個令人沈重的主題, 但是我覺得或許有價值跟大家一起分享. 在台灣, 離婚率飆高已是大家知道的事實. 搜尋了一下結婚年限與離婚的比例, 發現結婚五年內就離婚的比例佔所有離婚年限的三分之一強, 比起六到九年, 或是十幾年的婚姻都高. 如果, 結婚五年左右的夫婦有幼小的孩子, 離婚在幼小孩子的生活中,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是什麼呢?如果可以, 正在協議離婚中的爸媽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情感上可以適應這樣的重大改變呢?

希望閱讀此篇文章的讀者都理解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對於自己照顧者的情感狀態是很敏感的, 因為依附關係讓他們感覺安全, 他們可以穩定地成長. 所以如果周遭朋友說孩子還小不懂, 孩子不會受影響, 那是不正確的. 孩子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爸媽面對彼此冷淡不理睬或是劍拔弩張, 孩子也不會理解爸媽對話的內容. 但是一個婚姻狀況不穩定的家庭, 每天在家中流動的一定是緊湊, 壓抑或是沈重的情感. 我們常說的"低氣壓“. 孩子只是孩子, 在他自己的發展中, 他發展著自主, 發展著兩歲三歲的情緒起伏與自我堅持與四五歲的想像. 在這樣低氣壓的環境裡, 大人消化自己的情緒都來不及了, 要如何注意到孩子的發展, 給孩子足夠溫暖和穩定的情感呢?

當然每個孩子對於爸媽的離婚都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 因為每對夫妻離婚的歷程與爸媽人格特質都不一樣, 研究已經清楚地舉出如果在家庭狀態的轉換中沒協助孩子適應, 的確對孩子的發展是有負面影響的. 我們可以先來說說孩子對家庭的想法:

大概在三歲之後, 當認知能力伴隨語言與互動進步時, 孩子逐漸可以表達自己對家庭的想法:"家人應該是在一起", 因此當爸媽為了離婚有許多爭執時, 孩子首先會感覺到害怕. 當爸媽開始分居, 或是孩子覺察到很難再跟雙方在一起時, 他會開始感到憤怒, 因為這樣的改變在孩子的認知裡是一種犯規--這是不應該發生的!

有的孩子會很沮喪, 甚至是憂鬱. 明尼蘇達大學的Steven Harris研究中看到性別差異對於離婚的反應有不同: 女孩子容易感到情緒的憂鬱, 將攻擊轉向自己(例如:感覺自己做錯事), 男孩子容易將自己的憤怒以不同行為呈現出來.

當然除了憤怒憂鬱以外, 最常見的情緒是焦慮--原本熟知的家庭結構與生活常規被破壞了, 孩子要開始面對許多的未知, 未知讓孩子感到焦慮, 事實上, 未知讓成人也感到焦慮, 這樣寫不是要大聲疾呼不要離婚, 而是要提醒爸媽, 在自己能做的能力範圍, 盡量事先預告孩子, 安排讓孩子的生活有個一致性--讓他們可以預期今天跟誰回家, 在哪睡覺. 也要提醒爸媽, 感情的事不是一兩天理得清楚的, 所以偶爾要記得讓自己喘口氣, 專注跟孩子互動, 享受一下自己的孩子.

不需要強迫孩子跟你討論離婚對他的影響, 但是當孩子發問或是想跟你講講他的想法時, 好好聆聽與回應是很重要的. 即使是四五歲的幼兒, 選擇適當的時機告訴孩子關於離婚的訊息, 或是在孩子重複的詢問中給他一致可預期的相同回答是重要的. 例如:

“爸爸媽媽決定不住在一起了, 但是我們還是你的爸爸媽媽, 我們還是很愛你, 我們會分開來單獨跟你住或是帶你去玩.“

如果孩子們詢問為什麼, 可以很簡單地說, "爸爸媽媽發現住在一起很不開心, 所以我們決定分開, 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 是因為我們大人沒辦法相處“ (針對四五歲的孩子, 這樣的陳述非常重要, 因為他們正處於想像的巔峰, 很有可能連結自己做了什麼導致爸媽的離婚)

如果四五歲的孩子打破砂鍋繼續問"為什麼你們沒辦法相處?"你可以簡單地說“爸爸媽媽有許多事想法不一樣, 做法不一樣. 所以勉強住在一起很不開心. 等你更大一點, 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再解釋給你聽."

在離婚後如何建立起雙方都同意的撫養規則, 然後遵守承諾仍然參與孩子的生活是重要的. 當然離婚後成人的人生可能有些變化--例如轉換工作, 搬遷, 甚至重新認識異性或是進入交往等等. 每一個不同的改變都會對孩子的安全感產生衝擊. 如果需要, 非常建議爸媽讓孩子進入一個諮商關係, 由心理師或是社工師幫助孩子表達他內在的衝突, 困惑或是焦慮感. 當然如果孩子的日常功能, 包括睡眠, 胃口, 情緒等有顯著的改變, 可能還是要帶孩子到兒童心智科評估一下, 看看是否是因為離婚的改變引起過大的壓力.

沒有任何一對夫妻在結婚時想到彼此會走向離婚. 在人生的進程裡, 因著自己或是伴侶當下的狀態讓許多傷害發生而走到這一步, 這樣沒有人預期的狀況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大的挑戰. 孩子跟我們在這個離婚的風暴裡, 我們要記得想到自己對孩子堅定的愛, 這個愛會讓我們咬著牙走這個荊棘路程...

孩子需要我們的愛, 正如同有一天我們終於靜下來時, 會看到孩子也回饋了他們的愛給我們. 我要說, 只要用心關注與陪伴, 離婚了, 一樣可以擁有正向溫暖的親子關係!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7

祝福大家新春愉快!

這個年假有項新的合作計畫在成形, 是跟推廣嬰幼兒心理健康有關的計畫. 希望之後可以投注更多的時間在這項新的合作上. 因為幾個人一起努力比一個人努力可以有更大的影響力!

於是, 自己也思考了一下工作時間的配置, 做出了這個決定. 從二月開始部落格會減為一個月po文一次. 對於期待文章的爸媽們, 真的很抱歉!但是請相信這樣暫時的減少是為了日後更多的幫助做準備. 如果合作計畫可以進行下去, 我的目標是關掉這個部落格, 讓一個更全面更完整的平台來推廣嬰幼兒心理教養. (不知道明年此時進度會如何呢? 呵呵)

我會繼續努力的, 為了讓大家體驗到擁有溫暖的親子關係是幸福的來源, 也請大家繼續加油!

祝福每一個閱讀此訊息的讀者家庭幸福, 平安健康!

Sunday, January 15, 2017

從嬰兒期提供寶寶被瞭解的感覺

上篇文章, 我們談到爸媽如何從觀察孩子的行為去思考行為下孩子真正想說的情感, 然後在教養裡用語言與表情姿態來反映自己的理解給孩子, 增加他們被爸媽讀懂的經驗. 也就是在依附關係裡爸媽最重要的能力--如何思考並且映射孩子的內在狀態(包含他還不會說的情緒, 想法)

例如, 衝過來打姊姊時, 或許孩子想說的是“爸爸媽媽, 我很嫉妒你們愛姊姊" . 爸媽如果讀得懂他這樣的情感需求, 不會用強制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攻擊, 而是把她帶開來, 跟她說" 你很嫉妒姊姊, 因為你覺得姊姊搶走媽媽. 其實媽媽有很多的愛可以分給你們兩個. 我們不用打人, 下次你感覺嫉妒的時候就來要媽媽抱一下"

孩子很小, 他還不會說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事實上, 他甚至連自己的感覺都不知道是什麼, 他只感到這些感覺的壓迫而希望以很本能的方式把它排除出去. 如果沒有爸媽幫助他定義他的感覺, 或許到了成年他都還不清楚自己感受些什麼. 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但是你一定會問, 很多時候寶寶還小時, 他們的哇哇大哭根本讓我們無從猜起, 尤其是對新手爸媽而言. 當然我們都知道寶寶情緒崩潰的時候其實就是他們正在經驗情緒的時候, 當孩子還說不出來時, 對爸媽來說重要的就會是猜測他們的經驗到底是什麼, 從這樣的猜測中嘗試安撫寶寶. 所以這篇文章的構想就產生了. 希望從這篇文章開始跟大家一起想為什麼寶寶哭了...

首先, 我們要建立一個理解: 寶寶哭的時候就是他在嘗試告訴你一些事情的時候!這個準則在孩子們的一生都適用, 因為不管他們年紀多大多小, 當他們哭的時候就是正在經歷一些想法感覺, 但是還沒整理好或是不知道怎麼說出來的時候. 所以不論何時, 當寶寶哭的時候, 我們就告訴自己這是我們嘗試猜測, 嘗試理解的時候到了!

所以我們來嘗試猜猜看孩子哭聲的意義:

1. 我肚子餓了--新生的寶寶一整天幾乎都在吃和睡的循環裡, 有些寶寶對於飢餓的生理感覺特別敏感, 在那種肚子餓的生理反應中就會號啕大哭. 有時候在餵母乳的過程也可能因為自己吃了些味道比較不一樣的食物讓寶寶敏感到. 這些是平常爸媽比較不容易想到的寶寶的狀態.

2. 我想吸吮--吸吮是一個很自然的反射, 寶寶很快學習到吸吮讓他們放鬆, 有時候寶寶哭可能只是因為他想要吸吮, 找回那種放鬆自己調節的感覺.

3. 我很寂寞--有時候寶寶只要能夠看到或是聽到爸媽的聲音就能夠感覺放鬆與安全. 除了把寶寶抱起來, 觸摸, 按摩或是輕拍也是很好的安撫.

4. 我很累--寶寶需要的睡眠很多, 有時候累的感覺會讓他們大哭, 想睡覺.

5. 我很累, 但我撐著不要睡--年紀大一點的寶寶會開始發現這個世界很好玩, 所以他們在疲累感來襲時會想要試著對抗這些感覺, 他們會撐著不想睡, 但是當自己的狀態是衝突時 (很累, 但是不想休息)內心的感覺也會比較緊湊, 這時就有可能大哭起來.

6. 我的尿布濕了--當然尿布濕了, 髒了會讓寶寶感覺到身體不舒適, 他們也可能大哭.

7. 我想要移動一下--有時候寶寶需要我們抱著他們在屋內轉或是推他們出去玩; 但是有時候或許只需要我們換個姿勢抱他, 讓他有個不同視野, 或許就可以讓他們情緒好轉.

8. 我希望你用包巾把我包起來--新生寶寶有許多都喜歡被包裹的感覺, 因為緊緊的包裹讓他們彷彿回到媽媽的子宮一樣, 溫暖又安全. 或許可以試試看喔.

9. 我覺得冷或是熱--環境的溫度其實有時候也會讓寶寶不舒服, 例如太熱容易讓人感覺煩躁, 寶寶當然也會. 我們的文化經常習慣性地將寶寶穿得過暖, 因為長輩會說不希望孩子肚子著涼, 但是最近的氣候多變, 還是要看當天的溫度調整寶寶的衣著.

10. 我受夠了--有時候寶寶可能針對當天的狀態有"受夠了“的感覺, 太多的噪音, 太多的刺激, 太多環境的轉換可能讓寶寶感覺“受夠了”而大哭起來. 這個時候, 如何將他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 或是讓他聽單一聲調規律的聲音, 例如吸塵器或是風扇的聲音, 有時會對他有安撫效果.

11.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哭, 但我想哭一下--當我們嘗試想了這麼多可能, 但是還是找不出原因時, 或許應該接受有時候寶寶就需要哭一下, 真的也或許會有幾個時刻是我們找不到答案的. 只要我們盡力了, 就讓寶寶哭一下下. 我們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回去面對寶寶, 繼續安撫他.

我們都可以本著自己對孩子的了解來延伸這個哭背後的原因的清單. 對孩子而言, 尤其是已經有活動力的寶貝而言, 狀態的轉換特別不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幼兒們的哭經常都是在狀態轉換時發生--剛睡醒, 吃飯前, 或是要睡午覺前等等. 對我們來說一切理所當然都是我們自主選擇進入的狀態, 因為孩子還沒有那樣認知的能力, 所以他只能在當下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不愉快, 抗拒這樣的轉換. 我們要做的是, 提醒自己這是短暫的抒發. 穩住自己的情緒繼續安撫他們. 了解寶寶從猜測寶寶狀態開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