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4, 2015

一歲半到三歲的教養原則

幼兒期常讓爸媽們傷腦筋的是寶貝的行為與情緒問題, 不管寶貝有哪些行為, 若我們抽絲撥繭, 一定會看到"自我為中心", "衝動性高無法等待或自我控制", "因為尋求自主所以堅持自己嚐試" 等主軸. 在這些讓大人傷腦筋的行為裡, 伴隨行為而來的還常常有負面的情緒, 一個安全依附的幼兒情緒的宣洩是直接的, 有時候更是讓爸媽摸不著頭緒的, 所以當行為和情緒的挑戰教相影響時, 常讓爸媽們覺得帶養幼兒們格外辛苦, 我在臨床上也常常跟一起工作的爸媽分享, 幼兒們自我, 堅持, 又無法等待, 彷彿就像是人生第一個青春期!

不過, 在思考幼兒的狀態前, 我想先討論成人和幼兒們的不同, 因為很多時候, 不是親子不夠相愛, 而是成人們不了解自己和幼兒本質上的差異, 因此在面對幼兒這些行為或情緒問題時, 常常感覺親子關係開始進入一個磨損的狀態!

舉溝通的例子而言, 成人們的溝通是非常口語取向的, 在口語中, 詞句與表達都是非常抽象的, 幼兒們也許可以從我們的表情感覺出大概的方向與期待, 但是很多語言裡想傳達的細節, 他們是很難全盤理解的, 例如出門前, 媽媽叮嚀說"等一下出門要乖乖喔!"幼兒們很乖地點了點頭, 但是這個"要乖乖"很抽象, 到底有那些該做或不該做的事是在乖乖的範圍裡? 不同的媽媽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 因為認知還在發展成熟中, 幼兒們無法把這個所謂的"要乖乖"變成腦中的待辦事項, 不斷提醒自己--我等一下在公車上講話不要太大聲; 媽媽跟別人說話我要耐心等, 等一下不可以吵要買玩具等等, 因此即使是當下乖乖地點了頭, 也不能保證接下來一切順利.

光是在語言的使用, 因為兩方發展上的不同就容易造成誤會和情緒, 爸媽覺得自己很努力教, 可是寶貝總是記不住. 此時, 我們也許可以先想想自己說的話是否夠簡單具體, 讓孩子可以理解?對應寶貝的認知發展, 我們的要求或引導如果是在當下, 讓寶貝在當下情境中坐觀察也許會更有幫助?因此剛剛說的"要乖乖"如果拆解成兩秒鐘之後會面臨的事 "等下過馬路要乖乖牽媽媽的手", 成功機率就會大許多. 你會說, "那不是很累, 我必須要經常性的提醒他接下來要做什麼?“ 的確一開始會很累, 但是在你具體的引導與操作下, 幼兒們就能開始累積你對“乖乖地”的具體期待, 所以一開始的不厭其煩是很重要的!

關於寶貝的衝動行為與偶爾的暴走情緒呢?, 由於寶貝各方面的發展讓他們開始自主地追求自己欲求, 但是由於能力還在成熟中, 因此在自己做的同時, 照顧者常常會觀察到寶貝們的強烈的情感, 如何在引導與教養中幫助寶貝們開始學會認識情緒和自我控制呢?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情境:
寶貝因為你不懂他說的話而挫折哭鬧--
定義他的情感, 鼓勵他再試 "媽媽知道你生氣我聽不懂, 媽媽也在學聽懂你的話啊, 你再試一次, 媽媽猜猜看, 好不好?"
寶貝明明想說要卻說成不要而大發雷霆--
定義他的情感, 鼓勵他從做中調整自己的語言 "很急的時候我們會說錯, 沒關係, 不管你剛剛說什麼, 我們來做做看“

寶貝想要的物品無法被替換--例如他不願意接受你給他其他顏色的衣服
1. 定義他的情感, 跟他一起延伸連結 "寶貝真的好喜歡綠色的上衣, 來摸摸它什麼時候會乾, 在它變乾可以穿之前, 來選選第二喜歡的衣服" 或是 “你覺得你的綠色衣服再變乾之前, 會拜託哪一件衣服來讓你變漂亮?”
2. 開始給他兩個選擇, 增加他自主決定的能力, 這兩個選擇是孩子選了哪一個你都可以接受的狀態. 像是給他兩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選一個帶出們; 問他想吃兩種水果的哪一種等等.

寶貝因為爸爸早上要上班而嚎啕大哭--分離焦慮總讓孩子難以承受
1. 定義他的情感, 跟他一起想辦法面對, 例如 “你好傷心爸爸不能在家陪你玩, 爸爸晚上吃飯會回來, 那我們先來想想他回來時你想要他跟你玩什麼?你告訴媽媽, 我把它寫下來給爸爸看“
2. 幫助他除了以情緒表達以外, 還能學習用不同方式處理分離焦慮--讀相關主題的故事書, 幫助孩子坐關於想念這個人事物的相關活動, 例如假扮遊戲, 畫一幅畫等對方回來送給他等等.

當寶貝必須等待時--
定義他的情感, 給他一些可以觀察或是操作的等待方式, 例如等待時間若是五分鐘, 也許可以設定時器, 讓寶貝觀察時間逐漸減少. 若等待時間較短, 可以跟寶貝一起數到五, 看總共要數幾次一到五時間才會到.

寶貝的情感需要被瞭解, 在被瞭解的過程中, 他們逐漸明白情緒不可怕, 原來在有情緒時, 自己還可以做些別的事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逐漸地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這樣的學習是幫助寶貝的自我控制, 也幫助他們學會情緒自我調節. 在每一個回應中, 照顧者在身邊耐心地回應與引導是最重要的, 因為情緒不像其他發展是給與適當地刺激就能成熟的, 它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從共同調節開始培養起!

Thursday, May 14,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 動作發展)

相信許多帶過孩子的爸媽會同意幼兒期和嬰兒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寶貝整體呈現的緊湊度與幅度變大了--比起嬰兒們, 幼兒們更忙錄, 情緒也更緊湊, 動來動去對寶貝們來說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歲到兩歲的寶貝, 動作發展的腦部區塊深受髓鞘質(myelin)的影響, 髓鞘質包覆著神經元, 幫助神經元傳遞與接收, 越來越清楚的傳遞能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與協調性. 以發展的角度來看寶貝的動作, 會關注粗動作 (gross motor, 指得是肢體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fine motor, 一般指得是手部動作的運用)的發展.

對於神經元來說, 不管是粗動作或是精細動作, 大量重複的練習能幫助穩固神經元的連結, 讓動作迴路處理更快速, 動作越來越精熟. 大量練習讓寶貝可以越熟練的好處是在這個年紀, 若寶貝有些動作做得很不錯,  可以幫助他們觸類旁通, 因為新的動作技能一定是建基於已有的基礎. 當寶貝能做越來越多的動作時, 他執行自己的想法, 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提升, 那是一種能夠使用自己身體的感覺, 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因此, 以粗動作來說不管是室內或是室外, 這個年紀的寶貝需要經驗許多肢體的活動. 與其忙著阻止寶貝不要碰這個或那個, 更有幫助的是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可以盡情移動! 雖然寶貝還是會在家中探險, 我們偶爾還是會阻止他, 但是至少他不會因為一直不斷地被阻止而太過挫折. 過於頻繁的阻止對他開始成形的自我感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例如做什麼爸媽容易生氣, 假以時日, 這些被拒絕, 被忽略或被阻止的挫折經驗會讓寶貝開始懷疑自己. 日後容易變得被動或自信低落.

所以爸媽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寶貝的動作發展呢?

拼接軟墊, 大被單或是抱枕都是很好的日常材料, 可以用來安全地變化生活環境, 給寶貝適度的挑戰. 例如用拼接軟墊作成城牆, 用紙箱當成城堡, 讓寶寶鑽進鑽出. 或是將抱枕放在他經過的路上, 為了向前他必須要想辦法將抱枕移開或跨越它. 家裡的舊被單也不錯, 可以跟伴侶一人抓一頭讓寶貝躺在中間, 邊搖邊跟關閉或打開被單跟他玩躲貓貓等等.

幫助寶貝培養她的粗動作還可以包括每天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 午覺起來固定帶他去外出走走玩玩. 除了公園裡的遊樂設施以外, 可以在每天固定的路程裡加一點變化, 例如跟寶貝邊唱歌謠邊走邊跳, 跟寶貝蹲下來一起欣賞野花, 鼓勵他摸摸花草, 鼓勵他伸出手假裝長高高去摸天上的飛機等等. 跟他一起分享這些動作能夠讓他對世界保持好奇, 又可以練習動作. 當然, 要這樣做爸媽可能會感覺很累, 畢竟我們離開童年太久了, 但是我們嚐試時, 他興奮的眼神能給我們鼓勵,看到自己辛苦的價值. 也或許這樣的經驗可以幫助你重溫童稚之心, 開始想起自己小時候玩些什麼, 有哪些遊戲等他再大一點, 你可以和他分享, 教會他最後變成你們的傳家經驗之一.

至於精細動作的培養, 可以在牆上貼大海報紙讓寶貝可以站著試著用蠟筆塗鴉; 不要擔心握筆的姿勢; 因為他還太小, 精細動作與肌肉的協調力正在慢慢發展中. 所以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教握筆. 另外, 所有他可以擺放, 握取或是操作手部動作的機會, 例如玩簡單的大拼圖或是自己餵食等都會是很好的練習; 在你和他的互動中, 也可以讓他觀察你候模仿你寫字或畫畫. 總而言之, 在這個時期, 重要的是讓他做這些事情時感到有興趣, 在他跟你分享時讚美或是鼓勵他.  這樣被誘發出來的興趣, 以及和你之間的情感流動就能夠幫助寶貝忍耐挫折, 一再不斷地嚐試, 建立他的動作迴路!

Saturday, May 9, 2015

18-24個月忙碌的寶寶

許久沒有post影帶, 最近在臉書上美國的友人分享這個可愛的影帶, 清楚地呈現18-24個月的寶貝會如何地忙碌或急於探索這個世界. 想跟大家分享一方面是讓家有這個年紀幼兒的爸媽理解當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狀況時, 並不是他特別愛唱反調而是他忙著理解經驗他的周遭, 另一方面幫助自己寶寶還沒成長到這個年紀的爸媽想想自己如果在這個情境裡, 自己可能如何處理, 不會讓自己越忙越累. 我記得自己的做法是許多家事都跟寶貝一起經歷, 例如我跟他說來摺衣服吧, 然後邊玩邊摺, 雖然這樣會把時間拖很長, 但是自己帶孩子的好處就是其實不用急, 反正事情永遠做不完, 不如愉快一點和寶貝邊做邊玩. 如果真的有時間壓力, 那就趁寶貝睡午覺時注重效率盡量做. 像在影片裡的媽媽自己專心做家事, 沒發現寶貝把所有的東西又翻出來.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狀況, 記得又生氣又好笑地告訴自己這個年紀的寶寶就是"無時閒", 他不是要唱反調, 他只是從做中想發掘與理解這件事是甚麼, 為什麼你要這樣做, 或是模仿你. 爸爸媽媽可以帶著他的手嘗試一遍, 給他他能做的小任務, 例如摺衣服時剩一個袖子讓他幫忙摺過來, 讓他參與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For all you moms out there.....

Posted by Owassoisms on Friday, February 20, 2015

Sunday, May 3,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認知與學習)

在前一年半的生命中, 寶寶以感官的方式, 例如觸摸, 聽覺, 視覺, 味覺和嗅覺等來經驗與學習這個世界, 在18-24個月的時期, 從感官操作的經驗中, 他們開始累積對物體的意義的瞭解, 此時他們的認知建立起物體的心象,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理解如何操作這個物體,  以及此物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因為有這樣的心象, 他們的思考開始可以邁向抽象. 這個時期, 爸媽們會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假扮遊戲, 當寶貝在假扮時, 他的認知就在工作, 因為他必須從心象中抽取物體的概念, 將這些概念串聯成一兩個簡單的日常邏輯, 例如: ”餵娃娃喝牛奶“ 他的認知必須串聯娃娃和奶瓶的意義, 自己進入一個照顧的角色(理解照顧該做些什麼), 然後從自己的經驗裡想像娃娃肚子餓了需要被餵養. 雖然這個遊戲可能只有一分鐘, 他的認知卻不斷地在工作. 所以不停的遊是寶寶認知整合的方式.

所以爸媽們可以讓寶貝接觸感覺統合的遊戲, 有些孩子在一開始需要克服緊張, 但是一般來說玩沙, 玩水等都是很受歡迎的遊戲. 爸媽也可以準備假扮玩具, 開始多跟寶貝們一起玩假扮遊戲, 因為這類遊戲比操作式的玩具或遊戲更能促進寶寶的認知. 有爸媽的加入, 寶寶的認知會需要組織自己的, 理解對方的, 比一個人自己玩來得更有挑戰性!

當我們提到學習與認知時, 爸媽很容易問需要教導些什麼?例如可不可以教形狀?顏色?其實, 任何的教導都比不上生活的自然情境下, 以親子互動方式更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舉例來說顏色根本不用特別教, 當你問他要吃紫色的葡萄, 紅色的蘋果或是黃色的香蕉時, 他自然會在這樣的日常互動中學到如何命名不同顏色. 爸媽在生活中跟他一起觀察, 幫他定義, 讓他從自然的情境下接觸到這些常識, 比讓他局限在傳統看書學習的方式來得快得多. 是的, 我覺得三歲以下的孩子不需要學知識, 因為光是傳承爸媽或照顧者可以給與的"常識“, 孩子可能就“學不完”了. 所以告訴他你為什麼這樣做, 接下來的步驟都是幼兒很好的學習!

當然關於學習, 無可避免地, 許多爸媽會對可不可以看電視有疑問. 許多專家也有不同的見解. 在我的工作裡, 讀過許多相關研究. 這些文章的共同點都提到由於電視同時給與聲音與影像移動(視覺)的刺激, 尤其是一般電視的廣告, 如果寶貝一開始就長時間地接觸這樣比較高劑量的刺激, 不只可能損傷視力, 日後要他回到書本只有文字或圖片的單項視覺刺激時, 會有適應困難, 於是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但是說實話, 完全不看電視整天陪伴, 當過全職爸媽的都會同意, 這其實是很困難的. 因為當只有一個照顧者有時必需忙一下家務, 例如煮飯時注意力是無法放在孩子身上的. 我自己的做法是當有這樣不得已的時候, 如果孩子們無法平靜地在身邊玩玩具, 我會讓幼兒們看電視, 但是節目一定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兒童節目, 例如天線寶寶或是巧虎等, 因為這類節目不會有太多的聲光刺激. 也會遵行十五到二十分鐘暫停一下讓孩子們眼睛休息.

音樂也可以幫助寶貝們拓展他們的認知, 兒歌, 歌謠, 壓韻的詞句等等都能夠讓寶貝們印象深刻, 幫助他們的學習, 談到兩歲寶貝的認知, 還有一部份需要提醒爸媽. 在這個年紀, 他們開始學習區辨現實和想像. 有許多抽象的慨念, 例如開玩笑, 是他還無法理解的. 在他們的認知裡, 他會感覺他世界發生的每一件事和他做的事有相關. 例如有一次, 我們全家去坐纜車, 我的老么當時差不多兩歲, 纜車裡有一隻蚊子叮了他, 他跟我抱怨, 於是我開玩笑地假裝生氣說 , “這隻死傢伙, 居然敢來叮我的寶貝們!“ 我的孩子盯著我研讀了我的表情好幾秒, 很擔心地問了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媽媽, 是我嗎?我是死傢伙嗎?" 舉這個例子來讓爸媽明白寶貝認知的連結真的可能讓我們困惑, 就算是學發展心理和許多嬰幼兒工作過的我, 仍然是很驚訝自己孩子有這個反應, 雖然我們跟他解釋完覺得他的反應很可愛, 但是他緊張嚴肅的臉讓我還是印象深刻. 所以提醒爸媽們跟這個年紀的寶貝說話要稍微留意自己開的玩笑或評論, 例如“你再喝一碗湯可能會爆炸"這種評語, 在這個年紀他可能會照字面上的意思解讀而感到很緊張. 不過這只是一個階段, 當他們年紀越長就越來越能進入抽象思考, 過渡到更高階的認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