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9, 2019

手足新書資訊

寫完第一本書之後,一直有家長在詢問是否會寫幼兒心理學,後來卻決定寫了手足相處。我想或許是因為自己較晚生小孩,在老大七個月時,已經開始計劃生老二了。所以對我來說思考手足議題比幼兒教養議題更早,因此,推薦大家這本12/5已經出版的 “相親相愛不簡單?”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00

如果您的身邊有爸媽已經在準備第二胎的來臨時,歡迎推薦他們從懷孕時培養孩子的好感情,讓未來的家庭氛圍輕鬆又甜蜜:)

12/18 晚上八點 會在親子天下平台和黃寧醫師開直播談手足相處,歡迎大家收看!

12/27 新書分享講座會在親子天下Club, 歡迎大家過來交流!

謝謝大家的交流與支持!



Monday, November 4, 2019

小孩生氣怎麼辦?

今天在學校處理了一個低年級情緒障礙的孩子,剛好在閱讀愛兒學的文章時看到這篇好文, 希望跟大家分享!

https://love-parenting.com/what-to-do-when-kids-get-mad-10-tips-to-manage-the-anger/

十二月份親子天下出版社即將出版我的第二本書,目前正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我自己也已經開始進行第三本書的書寫,因此部落格的部分以後即將以不定期的方式來分享文章,謝謝大家沒有忘記這個部落格,祝福大家健康快樂!

Friday, August 30, 2019

12-18個月寶寶的神奇發展


最近帶了一個家長的工作坊,裡面有幾位一同前來的爸媽們剛好都帶著自己滿地爬行的一歲多寶寶來上課。發現爸爸媽媽們的感慨或是疑問都很類似:「孩子很容易情緒崩潰,怎麼辦?」「孩子不受控會爬來爬去」「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睡自己的房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其實雖然一歲多的孩子很活潑,急著用自己的行動探索,讓照顧他的大人們很忙碌,不過,一歲多真的也有一歲多的可愛!

想跟大家分享在這短短的半年間,孩子的發展絕對不是只停留在學走路,牙牙學語這兩件事上而已。我記得自己的孩子剛滿一歲時,因為在長輩家用了一個較小的臉盆幫他洗澡,所以我請他把腳移動一下,記得自己那時候不太確定他是否聽得懂,因為他當時只會講很少的語詞,但是很神奇地,當我用商量的口氣跟他說「你移動一下腳腳,媽媽幫你洗屁屁時」,他居然就照做了。原來我們以為他還不會說話不懂,但其實許多的理解已經在發生。爸媽們會觀察到寶寶行為呼應著自己的引導,因此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懂,只要我們有耐心地對他們說話,多解釋正在發生的事,他們便可以將自己的觀察到的情境連結到大人抽象的語彙,這樣的連結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也幫助他們學習說話。

我想另外舉一個發展心理學的實驗來解釋這個階段還有很重要的心智發展在發生。有一個心理學家想了解寶寶懂不懂自己跟別人想得有時候不會一樣,於是他設計了一個花椰菜與小魚餅乾的實驗,在14個月大的寶寶面前各放一碗花椰菜和小魚餅乾,然後做實驗的大人拿起花椰菜假裝很開心地說「哇,好好吃喔,我最愛吃花椰菜了!」,然後拿起小魚餅乾聞一聞,做一個不喜歡的表情說「我不喜歡小魚餅乾」。然後,把食物放回去對寶寶伸出一隻手說「可以拜託你給我我喜歡吃的東西嗎?」結果14個月大的寶寶全部都拿小魚餅乾給這個大人。但是一樣的實驗到了18個月的寶寶面前,寶寶們想了一下,就會拿花椰菜給大人。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發展!在短短的四個月中,18個月的寶寶居然已經可以從大人的角度來想他喜歡的是什麼,即使自己的經驗裡,小魚餅乾比花椰菜好吃太多!寶寶們從照顧者和他平日的互動理解別人也有一個心智,在同一個情況底下,自己想要的或許跟別人想要的不一樣。這樣心智上的成長,不需要什麼全腦開發,只需要照顧的爸媽和大人們跟他不斷地互動。在互動的過程裡,他學習觀察自己和對方,互動也同時刺激腦部的發展,讓他接收中理解別人和自己不同的感受。

千萬不要因為教養上的疑惑讓自己忘了去看孩子的神奇發展,每個階段孩子們帶給我們的讚嘆與感動都不一樣。我們要提醒自己記得從生活中觀察到這些小小片段,因為這些片段都是我們用心愛他的佐證。就是因為我們的愛與溫暖互動,他得以發展成為一個可愛活潑的小大人,讓我們從當爸媽的其中獲得滿滿的驚異與感動,很久以後,我們會明白這個過程將成為我們最寶貴的回憶!


Sunday, June 30, 2019

記得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玩!



如果有機會跟家有幼兒的爸媽交流,真的很希望幫助爸媽們了解玩遊戲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其實,在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都會贊成“玩”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明明看起來就是玩,為什麼那麼重要呢?
我想分享爸媽看起來很平常,沒有什麼學習用處的玩,其實是很不簡單的。記得以前教兒童發展的教授曾對我們說:『當孩子玩的時候,他們其實在工作。』我想就孩子的幾個發展層面來幫助爸媽們理解為什麼「玩」是這樣的重要:

1. 以動作在神經生理發展的角度來看,玩可以促進孩子許多動作的協調性,讓孩子的動作熟練並且更有目地性, 從玩的過程裡,孩子自由地運用非語言的肢體動作來輔助溝通與表達,讓他們的玩更順暢。

2. 以認知的角度來看,玩可以讓孩子嘗試組織自己的想法,整合自己所有的生活經驗,從互動中學習以不同角色在遊戲中扮演,並從扮演的過程,學會內化這些大人要他學習到的規範。孩子還透過完來整理自己的生活經驗,因為對幼兒來說,理解自己周遭經驗到的一切,是孩子認知最大的任務。因此透過遊戲的方式整理生活經驗,呈現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並且將它變成記憶的一部份,日後能在需要時提取相關的知識與記憶。

3. 以社交的角度來看,玩可以幫助大一點的孩子跟同伴互動,建立關係,練習社交技巧:談判,輪流分享,同盟,自我表達,溝通等等。在互動中孩子學習閱讀別人的感受與想法,四五歲時的假扮遊戲更融入自己奇幻式的思考,在幻想與現實之中跟同儕間建立起和諧的互動,預備他們進入小學階段的團體生活。

4. 以情緒的角度來看, 玩讓孩子有了一個安全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任何在現實層面會被大人抑制或引起大人不悅的自我情緒,例如:攻擊,憤怒等,都可以在遊戲當中,安全地宣洩出來。因為是遊戲,並不是真的,成人對孩子表達的容忍度會變高。因此,孩子學習到遊戲可以是一種安全地情緒表達。

5. 以心理的角度來看,玩讓孩子有個方式拿到心理的補償. 在假扮遊戲中,孩子會進入不同角色的扮演,原本在生活中都被大人規定或約束的孩子,因此進入不同角色,例如:孩子可以假扮當媽媽來管小孩,這樣成人的角色與社會期待,讓他們獲得心理的補償,增加心理控制感。因此,玩可以幫助孩子感覺自由,感覺更有掌控感。

透過這樣五個層面的分析,希望爸媽都能明白為什麼孩子會越玩越聰明,越玩情緒越穩定。「玩」是這麼重要,那身為爸媽的我們,可以做什麼來支持孩子的玩呢?

1. 運用家中已有的素材來創造遊戲 : 不一定要買玩具,以前我在家自己帶孩子時,常常運用家裡回收的東西來讓他們玩:圓圓的衛生紙捲兩個黏起來就變成了望遠鏡 ; 不同大小或是顏色的豆子可以放在小盒子裡讓他們玩拼拼圖 ; 舊的大被單,媽媽和爸爸一人抓一邊,讓孩子躺在裡面就變成了盪鞦韆 ; 許多包裝的紙板可以剪成不同的小動物的形狀,讓孩子塗上顏色,黏上免洗筷,就可以來演一齣戲...這些都是運用回收物或隨手可得的素材來創造遊戲的機會。

2. 結合不同感覺統合的刺激系統,讓孩子感覺更有趣味 : 可以邊唱歌邊跳舞(聽覺+本體或是前庭),或是幫孩子們洗澡時邊跟他們玩「猜猜接下來我要洗哪裡」的遊戲 (觸覺+聽覺與認知)

3. 體能活動然後是靜態活動 : 建議爸媽們下午孩子午覺起來後跟他們做多一些肢體大動作的遊戲或是活動,例如去公園玩摟滑梯或是在家跑跑跳跳。晚上可以讓孩子做些較靜態的遊戲,例如:偏美術的活動或是角色扮演等等。

4. 跟隨孩子的帶領: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幼兒的發展中,當孩子自主時能感覺得到爸媽允許他並支持他的自主時,他便開始會對自己有信心。盡量讓孩子決定自己要玩的遊戲,讓孩子用想像去創造自己的遊戲,當外在環境願意支持孩子這樣做時,孩子們對自己開始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產出夠好的呈現給世界,因此他便容易往下一個社交心理發展「主導」邁進。

孩子在玩的時候,就是在工作!希望爸媽們對孩子的玩有更多的認識,明白在玩的時候,孩子經驗到的是全面發展的刺激,所以記得讓家裡的孩子多玩玩喔!


Wednesday, May 22, 2019

分享優質親職網站--愛兒學

愛兒學的創辦人Silvie是王浩威醫師介紹我認識的,為了思考什麼樣的文章適合爸媽們,我們和王浩威醫師以及林亮吟醫師一起討論了將近兩年,今年四月,愛兒學終於推出網站,開始節選優質育兒文章給大眾!!

愛兒學將國外的育兒新知與國內較遵照發展心理學的網路文章結集,想給爸媽們有學理基礎的不同視野。

非常推薦 愛兒學網站 https://love-parenting.com/

歡迎大家到愛兒學網站閱讀, (多少彌補一點我一個月只能寫一篇文章的遺憾)
祝福大家在育兒這條路上親子相愛不斷!

Monday, April 29, 2019

因紐特人如何幫助嬰幼兒調節情緒

最近美國的同事傳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是關於因紐特人對嬰幼兒的親職教育,想跟大家分享。

我們已經從許多研究中知道爸媽們對自己的感覺有高度覺察,能夠調節自身情緒,帶養出來的孩子也會因為爸媽們情緒平穩地調節他們的情緒,更早地就能夠進入一個情緒調節的良性循環,因紐特人住在極圈附近,可想而知他們的環境物質匱乏也沒有太多的托育資源可以依賴,但是從一個1970年代社會學的觀察裡,因紐特人帶養嬰幼兒的方式讓我們有些頓悟。

1970年代有個哈佛大學的社會學系學生到因紐特部落說服了一個家庭收養他幾個月,在極端酷寒與物質缺乏的環境裡,她很快觀察到一件事:因紐特的爸媽們幾乎不對她人發脾氣,即使他們很生氣。於是她開始觀察爸媽跟嬰幼兒的互動。

因紐特人相信當嬰幼兒有情緒時,並不是他們故意要跟爸媽作對,是因為孩子對某件事情生氣,而爸媽的角色是了解她們對什麼事生氣。如果孩子們看到爸媽們大吼大叫,他們便會學到情緒應該要這樣被宣洩。因此更有效的親職教育是嘗試理解孩子怎麼了。

但是當然有些情境免不了讓大人們大喊,例如寶寶衝向馬路。這時候因紐特人的第二種親職方式就是針對大人介意孩子衝動性帶來傷害的情境「說故事」,例如:他們最害怕的不是馬路而是大海,所以爸媽們會牽著孩子的手到海邊,對孩子們說海裡有怪物,怪物會把孩子帶走,從此爸媽看不到孩子很傷心,所以小朋友不能太靠近海邊的故事。

「說故事」是一個從以前就流傳下來的親職技巧,它讓爸媽和孩子有情感的親密互動,也讓爸媽們在過程中傳遞文化的價值觀與社會規範。

當孩子有個暴怒情況時,因紐特人會等待孩子情緒宣洩平靜下來時,將剛剛發生的事演出來給孩子看,但是爸媽用一個比較輕鬆態度來演出,而不是將這個演出視為宣洩自己情緒的方式。文章中有個例子是幼兒打人,等到孩子較平靜,媽媽會對孩子說:「你打媽媽一下吧!」如果孩子真的打下去,媽媽會說「好痛喔!」然後開始問孩子:「你不喜歡媽咪嗎?」「還是你要當個小寶寶不要用說的」媽媽在這些不同猜測裡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孩子在這些「演出」中再一次去經驗自己怎麼了,好像是對自己的憤怒終於有個練習一樣。

西北大學的教授把因紐特人的方式稍稍改變,他鼓勵爸媽們用描述的或是用娃娃或是熊熊將孩子憤怒的情境演出來,然後幫助孩子想當自己生氣時,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她人,自己可以怎麼處理情緒,怎麼做比較好。在重新演出時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件事是針對孩子內在歷程提出問題,例如:「寶寶好生氣好想打人,對不對?」「但是真的要打下去嗎?」另外一件事是用一個比較輕鬆好玩的態度來呈現,因為「玩」本來就是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

附上原文連結 https://www.wprl.org/post/playful-way-teach-kids-control-their-anger
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看看對孩子們控制衝動與調節情緒是否有幫助喔!


Saturday, March 30, 2019

「陪伴」就是培養自己跟孩子同在

現代的爸媽明白帶養孩子就是要陪伴孩子,但是陪伴到底包含些什麼呢?我想在嬰幼兒的心智健康裡,除了日常生活的照顧之外,爸媽門有一個很重要的親職功能是跟孩子「同在」(being with your child)。跟孩子同在不但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好,跟孩子同在也讓孩子在我們的陪伴中理解自己,慢慢的將每個時刻下自己經驗到的連在一起變成可以持續的自我感。因此想以這篇文章想來淺談幼兒期爸媽如何跟孩子同在。

到底什麼是『跟孩子同在』呢?跟孩子同在指得是「願意調整自己的頻率,思考孩子正在經驗的當下發生了什麼」,調整自己的頻率跟孩子同頻,願意觀察孩子並從觀察中開始對孩子好奇。這個基本態度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值得被尋求的,也讓孩子明白爸媽們是真的關懷自己。

對於幼兒族群,有時候爸媽真的很難做到跟孩子同在,原因是因為孩子的發展還沒成熟,衝動或是尚未社會化,也沒有清楚的陳述能力可以跟爸媽求援,因此爸媽嘗試跟幼兒同在前需要理解幼兒的情緒可能被下列的狀況影響,但他們不見得可以說得出來:

1. 生理需求相關(累了, 想睡, 口渴, 餓了, 感覺髒等等)
2. 感官感覺相關 (對溫度變化敏感,周遭太刺激例如人太多太吵等等):過多的刺激或是過少的刺激
3. 過敏或是生病引起的身體症狀:身體感覺到的不舒服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或是打斷他原本的常規。
4. 生活中的變化帶來的焦慮:搬家; 變換了主要照顧者或是爸媽吵架甚至是離異
5. 爸媽對於孩子發展的期待或是訓練帶給孩子的壓力:大小便訓練或是單獨入睡的訓練都可能帶來許多壓力
6. 感知自己無法完全順利表達想法或是感受
7. 感知自己的慾求無法被滿足

在上面的情況裡,孩子會需要爸媽更多的同理心,先覺察自己,承接孩子的情緒傳達理解給孩子。

不過在每天的生活,爸媽要如何跟孩子同在呢?

在沒有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的想法,幼兒的社會心理發展的是自主,因此讓孩子可以在活動中嘗試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同在」或許指得是不急著在互動中指導孩子,在遊戲中可以順應孩子的希望跟孩子玩讓自己欣賞孩子的創意,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

另外,對孩子表達好奇,不管是參與還是在旁邊看著孩子的遊戲,爸媽都可以表達對孩子遊戲的好奇,問問題或是直接加入互動都是很好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同在」指得是爸媽觀察到孩子在做什麼,然後告訴孩子他正在做些什麼,加以鼓勵或是互動。

當孩子大一點可以用語言的方式來陳述時,「同在」或許也表示在積極傾聽後把孩子真正的意思說出來。例如孩子可能說了一大堆,但是其實他要說的是「他很喜歡他幼兒園的老師」,因此爸媽的同在會放在讓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意思被理解了。「同在」還包括爸媽去思考孩子的行為在說些什麼,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從這些同在的做法開始,希望爸媽們和幼兒在每天的相處都能累積正向愉悅的互動。我也期待這篇文章對閱讀的爸媽來說是個拋磚引玉的角色。因為每個爸媽都是獨特的,在嘗試陪伴與同在的過程中,爸媽們或許還可以歸納出自己不同的心得,那就會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喔!

Tuesday, February 26, 2019

當親子不對盤時

當爸媽的都知道,真實的家庭生活並不是每天都是幸福美滿,反之,在每天生活的進程或是在家人互動裡,難免偶爾都會有夫妻或是親子不對盤的情況。今天要來談談親子互動中偶爾的不對盤--有的時候孩子在互動裡的表達讓我們一頭霧水,有時候孩子的表達卻讓我們不知如何回應。

日前的一個親職諮詢給了我這個靈感來寫這篇文章: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家長說他的在幼兒園的兒子某天因為媽媽要他吃飯制止他繼續玩玩具時,居然回嘴說:「妳很兇,以後等妳老了,我也要兇妳!」這位媽媽說她完全愣在那不知如何回應。然後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兒子是個品德不好,心胸狹小會記恨的孩子,媽媽甚至詢問我:「如果他長大真的這樣對我不孝,我該怎麼辦?」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時,也用了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象徵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爸媽好的或是壞的感受。他畫上不同格子,填寫上日期,然後在不同日期依照他自己當下的感受來打大叉叉或是打勾。打勾表示「爸媽很乖」,打叉叉表示「很不乖」。

一般的大眾聽到這樣的例子,可能會開始說「從小就要教」;「不要讓小孩爬到爸媽頭上」; 「 禮貌很重要」等等。但孩子這樣的表達到底想要說的是什麼?

爸媽從承接護持孩子出發時,第一件事便是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緒經驗--我們會去想像當孩子說這樣的話或是做這樣的事底下的可能原因為何?有時候家長會說:「老師,這太難了,我不知道他心裡想什麼,我也猜不出來。」這個時候我會鼓勵大家想像自己就是孩子,遭遇到這個情況自己的感覺可能會是什麼。

例如:或許是因為當下被限制的挫折感太大了,孩子希望趕快將這樣不舒服的感覺排空,因此就用這樣的方式來讓自己感覺有多一點的掌控感,或是讓自己感覺比較強大一點。孩子希望自己跟大人一樣有能力,有些孩子會感覺自己就像大人一樣行,所以遇到被限制被約束時,心裡經歷的是瞬間的掉落,當然孩子會希望讓自己再度感覺有力量起來。

依附理論裡談到爸媽「心智化」的映射功能是很重要的,在心智化的互動裡,爸媽嘗試看到語言或是行為下孩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以「反過來攻擊孩子」或是「直接切斷連結不理會孩子」的防衛機轉來回應孩子。

因此,當孩子說:「妳很兇,等你老了我也要兇你」,爸媽在心智化裡消化這個表達,回應給他,告訴他我們懂他其實要說的是:「媽媽,我不喜歡你這樣兇我,我感覺很生氣,我要你知道我現在的感覺!」

如果爸媽在互動中可以看到這樣底下的意圖,不至於被字面上的意義嚇到,或者開始焦慮,就不會讓兩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失焦。

回到自己孩子這樣幫我的親職打勾勾或是畫叉叉時,其實,我的感覺是欣慰的,因為孩子摸索出了一種相對安全,不會造成雙方傷害的方式來整合自己對我的感覺。畫在紙上比面對對方說出尖銳的話,或是衝動滾在地上鬧二十分鐘來得成熟。同樣地說出「以後你老了我要兇你」也遠比直接衝過去咬媽媽一大口來得成熟。

再如何盡心盡力,孩子一定會有對爸媽有挫折,或有感覺對爸媽生氣的時候。我希望當一個真實的媽媽,而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因此我們當然願意允許他表達對自己的感受。更讓我感覺是欣慰的,從他的表達,可以看得到我們的親子關係不是太緊繃,因此孩子感覺很安全地表達對我的不愉快。

我猜,你一定會問,那我們不用擔心「禮貌」的養成嗎?

說實話,從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孩子就會明白禮貌待人是怎麼一回事。當然,除了同理他的憤怒以外,我們也可以在孩子情緒較平穩時跟他分享自己的嚇一跳,讓他明白你的感受。因為這樣的例子裡,我們需要明白重點不是在他不懂禮貌攻擊爸媽,他只是在說「我有情緒,我需要你現在把我接住」,僅僅這樣而已。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面對寶寶的哭

最近有個機會跟朋友聚會,場合裡有一對年輕的小夫妻跟一個一歲的寶寶。一歲的孩子其實很活潑了,爬上爬下扶著走的時候難免跌落會撞到頭,孩子因為痛而大哭起來,爸媽看著她不斷地說“It's okay, you are okay”. 但孩子並沒有被安撫,反而繼續哭得更大聲,讓爸媽感覺不知所措,轉頭跟朋友詢問孩子這樣大哭是否正常?

零到三歲協會的研究指出,帶養挑戰排名第一名的是幼兒的暴怒行為,但是第二名居然是嬰幼兒的哭。有一個歐洲的研究把二十幾歲的大學生放在一個機艙裡,生理監測他們的身體的變化,然後開始播放嬰兒的哭聲,結果顯示就算是這些還沒有當爸媽的成年人,在聽了二十分鐘陌生嬰兒的哭聲後每個人生理上都出現了變化,彷彿是要因應危機一般腎上腺素都飆高,這樣的生理反應希望成年人都能夠對在哭的幼兒提供協助,確保他們的存活。陌生人都如此了,更何況是爸媽?

嬰兒用哭來跟外界溝通:
他們哭是因為餓了渴了 ;
他們哭是因為尿布濕了不舒服 ;
他們哭了是因為希望你過來抱抱他們 ;
他們哭了是因為半睡半醒的狀態要轉換,讓他感覺很不舒服等等,
孩子們哭是因為他們在跟我們說話,他們的哭就是他們的說話,說話本身沒有錯,難是難在我們照顧者如何承接他們的哭。

如同歐洲的那個研究,照顧者對嬰幼兒的哭不是只有想法被影響,我們的生理狀態會牽扯著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感覺更難承接著孩子的情緒。我們在我們的困惑與嘗試安撫的挫折裡同時要承接這些哭聲。如同孩子的哭是正常的,照顧者的困惑和挫折也都是正常的,我們成人在生活中非常依賴說話 方式的溝通,所以當然面對一個無法說話的對象,我們會感覺困惑與挫折,更不用提加上睡得不夠好,沒有幫手等這些狀況。

零到三歲協會的文章指出頭兩個月大部分的寶寶每天的哭加起來大約是2.5個小時,可以想像新手爸媽承受的壓力。不過好消息是,寶寶的日夜韻律被拉出來後,到三四個月時,除了有黃疸或是腸絞痛等生理症狀的寶寶以外,大部分的寶寶哭聲會越來越少,因為他們的適應也會越來越好。

美國專家們給爸媽的建議是或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紀錄來幫助自己理解孩子哭的時間,在孩子出生之前先做好這些24小時的空白表格, 等到孩子來時,紀錄時只需要在時間上畫線,不同顏色的線可以是不同的日常活動,例如藍色是哭的時間,黑色是餵食時間,紅色是睡覺時間。有的時候這樣簡單的表格幫助爸媽在每天的忙亂中看到一個比較大的畫面,感覺對孩子的作息有個較整體的理解,而不是感覺每個片刻被孩子的需求帶地團團轉。

另外,真的想要跟爸媽們分享在這前幾個月裡,請不要糾結沒有整理家裡這件事。事實上,有四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都不會是太整齊乾淨的。不要讓自己太累,覺得孩子睡著了要把握時間做家事,我想跟孩子一起午覺一下或許更有幫助,因為整齊的家和情緒可以平穩的爸媽比起來,孩子更需要的是後者。

等到孩子兩個月大時,當他白天清醒時盡量多跟他互動,跟他說話,對他唱歌,玩玩他的手腳,讓他感覺到白天你的反應跟晚上不一樣,這有助於他開始建立對日夜的區別。當孩子有辦法在晚上睡多一點時,大人也比較不會累到情緒很不好。

在一開始提到聚會觀察到的情境裡,孩子持續大哭可能在表達需要爸媽更多的安撫或是疼愛。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或許因為是社交場合,爸媽那個“you are okay, it's okay“ 有一點太快給出來。我們想像自己不小心撞到頭時,都還要揉揉痛處,自己懊惱一下才能真的okay。所以或許一開始爸媽們可以多做點同理:"爸爸/媽媽看到你跌倒撞到嚇一跳,感覺好痛喔!"幫她揉揉之後,然後接著再說“其實好像還好,It's okay." 或許這樣讓孩子感覺更被理解,他就不用接下來用更大的力氣哭,嘗試跟我們表達她還需要我們給他更多的安撫。

可以預見的,過年期間我們的寶寶還是會哭,因為他們參與在每天跟我們的溝通裡,但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爸媽們了解自己的反應,在互動裡摸索如何幫助孩子與自己。

祝福大家2019的家庭生活可以充滿幸福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