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9, 2014

照顧寶寶的情緒體驗

不管在寶寶出生前有多少人告訴我們,或是警告過我們,有了孩子以後,生活會變得多累,沒有隱私,也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看電影,上餐廳吃飯,逛逛街等,這些生活中的小確幸,在有了寶寶以後變成了大奢侈,彷彿是個遙不可及的狀態。我們還是無法完全在情感上做足夠的準備。

生活不再一樣了,事實上,生活真的永遠不會一樣了,以前兩個人的甜蜜,隨興與輕鬆,的確是不會回來了,某一部分的自己被留在過去,偶爾我們會想起那樣的自己。但是,新生活的展開卻同時提供了新的機會讓兩個人得以開始一起成長,一起呵護彼此或對方正在成形的新角色,觀察理解對方的成長,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寶寶的降臨攪動了許多手忙腳亂,但是隨著我們逐漸建立起新的生活步調,我們會發現兩個人一起帶養寶寶讓小家庭更堅固,更完整。

隨著我們因為照顧與互動對寶寶投注更多的愛,奇妙的是,懷孕或是生產的辛苦會慢慢隱褪,腦海中留下的是每天看到寶寶逐漸長大的喜悅與感動。在他生命的頭幾周裡,哺乳,換尿布,安撫寶寶與日夜不分的睡睡醒醒裡,我們摸索著,經驗許多的疲憊,雖然寶寶在這個階段沒有辦法給我們太多表情上的回饋,但是當我們抱著這個軟軟的小身軀,看著可愛的小手和小腳時,對寶寶的心疼與愛油然而生。當寶寶在快要滿三個月大第一次注視著我們笑時,社交性的有目地的微笑開啟了從此以後雙方愛的循環。

只不過我們需要允許自己在這樣的愛裡,還是有其他的感受。照顧寶寶攪動著大人許多的情感,記得有一位作家曾說:「當爸爸這件事就像是我把一隻手從大人的襯衫套進去,伸出來的卻是我爸爸的手。」過去,現在重疊著帶來許多無以名之的感受。所以在這些被攪動的情感中,偶爾我們會挫折--對自己不能處理的狀況感到挫折;我們會生氣--在很累的時候可能會氣寶寶難以安撫,或是對自己有情緒這件事生自己的氣;會後悔--很累的時候後悔為什麼自己要生寶寶;會懷疑--懷疑自己的處理對不對或是好不好;會困惑--對於寶寶的發展或是自己應該怎麼調整照顧的方式感到困惑;甚至會忌妒--忌妒另一半現在只關心寶寶,不再關注自己,忌妒寶寶比較會對另一半笑,或是只能被另一半安撫,忌妒保母比自己還懂寶寶的需要等等。

足夠好的爸媽不是只能夠感受到愛與喜悅,因為每一件事永遠都不可能只有純粹的正向經驗。足夠好的爸媽是能夠覺知自己的這些感受,在這些情緒來臨時,提醒自己--正常的爸媽都可能會有這些短暫片刻的情緒,提醒自己看到大部分面對寶寶時的關愛心情。如果你發現自己快要被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吞沒了,記得和另一半,或是同性別已經當爸媽的朋友們談一談,有時候從別人的經驗中思考自己的是一件很有幫助的事!

Sunday, September 28, 2014

新手爸爸可以做的事

有些文章談到新手爸爸通常對於當爸爸較沒信心,畢竟懷孕生產哺乳好像都是媽媽的專利,在面對寶寶的需要時爸爸們可能覺得比較手足無措,因此,到底新手爸爸可以做些甚麼是算是個足夠好得新手爸爸呢?

針對寶寶哭鬧的時候:
1. 當寶寶開始哭鬧的時候,請爸爸們不要急著把寶寶還給媽媽:事實上,媽媽們可能不比你知道得多,況且,你們兩個的安撫方式可能不同,說不定你撐下去嚐試安撫,可以發現不同的方式讓寶寶情緒平穩下來。

2. 雖然你沒有乳房,但這並不表示你不能幫忙哺乳:當然你半夜起來幫忙瓶餵對於讓媽媽好好休息很有幫助,但是我想說的是有些研究顯示,媽媽哺乳的順利與否,與爸爸的支持與鼓勵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當媽媽乳量不足時適當地安慰另一半,為她加油打氣是很重要的!

3. 互動,互動,互動:花時間多抱抱寶寶,嚐試安撫寶寶,觀察他的喜怒哀樂,理解他的作息, 例如你可以記錄他何時哭,哭多久,你猜原因是甚麼,來歸納出他的需求。每個寶寶對不同被抱的姿勢有自己的偏好,用背帶背也是個好辦法,或是讓寶寶吸奶嘴,因為吸吮通常可以讓他們調節自己的情緒,或者用推車推著他們,由推動時產生的韻律來安撫他們。

關於另一半的情緒:
高達百分之七時的新手媽媽在生產後會有情緒低落的現象,當然有一部分是因為荷爾蒙急速改變的關係,懷孕與生產過程的經驗也可能帶來情緒上的影響,不過,一般這樣的情況大約在幾天到幾周後會消失。可是有一小部分的媽媽們情況會加劇!開始發展出產後憂鬱症,如果不尋求專業協助,產後憂鬱症可能延長成為長期的憂鬱症,無法提供寶寶心理健康的帶養環境,甚至影響夫妻間的感情品質!因此,如果爸爸觀察到以下任何一個情況,就可能需要跟媽媽們好好談談:

1. 生產兩周後心情仍然非常低落,而且在滿月後,媽媽們有憂鬱或憤怒的情況。
2. 媽媽感覺無助,有罪惡感,沒有希望或是常常悲哀,這些感覺已經影響媽媽們每日的活動,例如:悲觀到不想進食等。
3. 該睡時睡不著,或是甚至是寶寶醒著的時候,媽媽仍然不斷沉睡,不想醒來。
4. 對寶寶有超乎尋常的擔心,或是對照顧寶寶或和寶寶互動一點興趣也沒有。
5. 恐懼自己會傷害寶寶,甚至是想要傷害自己。

產後憂鬱不是因為你們兩個做錯了甚麼被處罰,它就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臨床症狀,它有著一般疾病的特徵--如果及早治療,它絕對不會是一個永遠的狀態。因此,如果你觀察到你的另一半有這樣的狀況,請你多跟她聊聊她的感受,視情況需要,請跟她一起去精神科評估或是找諮商師談談。鼓勵她勇敢求助,為了你們這個小家庭未來的幸福,告訴他你希望幫助她理解自己怎麼了,你可以怎麼幫忙她渡過這個挑戰!

Brott (1997) The New Father--A Dad's Guide to the First Year, Abbeville Press, pp. 21-47

坐月子與寶寶的心理健康

上一篇提到新手爸爸的重要性,其實,在寶寶出生後,爸媽的互相支持會影響心理健康的帶養環境。當然,帶養的方式會因為家庭文化,兩人婚姻狀態而有直接或是複雜的狀況。光是坐月子的安排,就可以對夫妻兩個人如何互相支持產生衝擊。我可以想到的坐月子排列組合就包括:到坐月子中心坐月子;媽媽回娘家坐月子;婆家或娘家長輩或親戚來幫忙坐月子;訂月子餐自己在家坐月子;或是雇用一個經驗豐富的幫手到家中幫忙或是家中剛好有菲傭幫忙坐月子等等。

在不同的狀況下,夫妻兩個人會經驗到不同的感受,這些選擇沒有哪個最好,因為每一個家庭都是在仔細考慮後做出了一個對這個家庭最好的決定。可能是以經濟層面,可能是以家庭關係層面來考慮,但若是以培養寶寶心理健康層面為考量,我會建議選擇讓媽媽心情可以平穩,可以好好休息的方式,因為媽媽們在這個月一定是最主要和寶寶建立情感的那個人,媽媽的情緒平穩,照顧寶寶時就能傳達平穩的情緒。

若是以長輩來家中幫忙坐月子(尤其是住在一起的情況)為例,我建議讓媽媽思考誰來幫忙較能夠讓自己輕鬆地休息,再來提出邀請。對於那些強勢一定要來幫忙的長輩,如果來了會給爸媽更大的壓力,請先同理長輩對小家庭與孫子的熱情與關愛,強調不希望幫忙坐月子的辛苦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再跟他們說明夫妻兩個人一起做的決定,順便強調祖孫是血脈承傳,來日建立感情的時間很長,請他們在坐月子的時間可以多來探訪。

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們請在一開始多體諒新手媽媽,這個體諒其實是一個示範,讓你的另一半因為你的示範開始理解體諒是甚麼,然後在日後也學習開始體諒你。懷孕與生產對媽媽們的影響比你可以想像地多─光是身體系統的改變好了,除了賀爾蒙的起落,強烈影響情緒或睡眠以外,媽媽們還可能有陰部撕裂傷,剖腹的傷口,痔瘡,手部麻麻,胸部脹痛,便秘,產後尿失禁,面皰,暈眩等等需要恢復的狀態。這些都還沒有包括真正在懷孕時引發的臨床醫學症狀。除了要從這些狀況復元,媽媽還肩負著餵奶的重任,不是有乳房就知道如何餵奶,寶寶也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如何吸吮,這一切都是互相學習,才能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的。

媽媽們也請多體諒新手爸爸,雖然他的身體上沒有經歷任何挑戰,但是心理上要開始建立這個角色的覺知,摸索出你因為當媽媽而開始對他有的新期待,想辦法在原本疲累的工作節奏中,嚐試開始配合你的所有要求、、、他或許還不敏感,晚上睡得很沉,寶寶哭都醒不過來,但是他跟你一樣也是剛剛開始當爸爸。或許有時候你對他的笨拙感到不耐煩,有時候會生氣,更讓你鬱卒的是,可能他還沒進入狀況,完全不知道他該幫忙或是怎麼幫忙,但是想想他肩負著照顧你們,養這個家的重責大任,晚上幫忙也無法好好休息時,記得提醒自己負面的感覺只會讓彼此更疲累,對於狀況的改進於事無補,所以溫柔一點吧!任何時候都可以試著談一談,將彼此輪流照顧寶寶的狀態對焦一下,你們之間流動的溫柔與體諒在照顧寶寶時是會傳達給他的。這也是你們如何開始三人行的第一個挑戰--寶寶來臨以後你們如何調整的原本的溝通模式!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哭2-哭鬧與煩躁的寶寶 fussy baby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知道有些寶寶每天可能會哭到四個小時,包括那些腹絞痛的寶寶 (colicky babies)。在每天四個小時的哭鬧裡包含了許多爸媽的筋疲力盡與複雜的情緒,這些寶寶,在臨床工作裡,我們稱呼他們為煩躁的哭鬧寶寶--fussy baby。

Dr. Wessel是美國著名的小兒科醫師,他在五零年代對fussy baby的觀察與研究中讓他得到臨床上的歸納--如果你的寶寶發展各方面都健康,但是一天會內哭或鬧三個小時以上,這樣的情況一周有三天以上,並且持續三周以上,他可能就是一個fussy baby。Dr. Weissbluth認為可能
是因為寶寶們在離開母體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還在發展成熟,因此這個成熟的過程有可能帶來一些不同的感受,加上若寶寶的先天氣質較敏感,就容易發出哭鬧,難以被安撫。

在研究中我們看到若是腹絞痛的寶寶在剛出生的前幾天並沒有這樣的哭鬧,但是大約是在兩三周大的時候,每到傍晚五六點的時候,寶寶就會開始痛苦地哭或尖叫,好像任何方法都沒辦法安撫他,而且在寶寶六周大的時候,哭鬧情況會是最嚴重的。其他的研究指出一般寶寶煩躁鬧情緒的時間是真正哭叫的兩倍。因此,在思考如何安撫煩躁或哭鬧寶寶時,有幾件事值得我們提醒自己:

1. 如果耐心陪伴,這樣的哭鬧情形會在三四個月後減少 (理解自己有個end date可以期待)。

2. 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可能是腹絞痛,或是其他不明原因,不是你的照顧做得不夠好 (當你自責或感覺愧疚的時候,反而容易影響你安撫寶寶時自己的情緒)。

3. 為這四個月好好規劃照顧的輪替,尤其是第六周的哭鬧高峰期,例如在這周,爸爸有無可能提早下班,或是能夠有支持的家人可以在傍晚有照顧的替手。

4. 學習不同的安撫方式:擁抱寶寶只是傳統安撫的一種方式,除了抱起來以外,還有其他方式值得嚐試,例如學習嬰兒按摩,讓寶寶吸吮奶嘴,因為吸吮的節奏可以幫助寶寶平靜下來,包裹寶寶(swaddling), 把寶寶抱起來時輕柔有節奏地搖動,或是提供簡單地背景噪音或是搖籃曲等等。

在每一次的嚐試安撫中,我們在疲累與掙扎中又度過一天,我可以跟你分享,幾年以後,當爸媽講起當時的筋疲力盡時,就會像是講一件趣事,那些疲累不堪的日子會被看著孩子成長的喜悅給覆蓋過去,孩子會張大眼睛聽你說他的小時候的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彷彿這件事從來沒發生過在他身上似的、、、這一天會到來的,所以加油吧!


Wessel, M et al. (1954) Paroxysmal fussing in Infancy, sometimes called "Colic", PEDIATRICS Vol. 14 No. 5, November 1, pp. 421-435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14

理解寶寶本身帶來的影響--哭 1

前面談到心理健康的帶養環境,除了爸媽的情緒狀態與心理健康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寶寶本身。寶寶有先天的氣質,每一個寶寶都不一樣,有的寶寶哭鬧的頻率比較高,有的很容易被安撫,有的需要很多的注意力,有的很容易滿足,不管如何,寶寶是獨特,且無一無二的,需要我們慢慢摸索著了解

對新生兒的爸媽而言,寶寶的哭是個大哉問,所以我想以映射式思考的角度來討論寶寶的哭。首先在我們探討哭這件事之前,我想要強調,哭不是寶寶們故意的,或是為了惹你生氣,想要控制你,甚至是要累死你。在生命的前幾個月,坦白說,寶寶的心智還沒有發展到那樣的成熟度,所以如果哪天深夜因為太累,爸媽開始萌現出這些念頭,請提醒自己這些想法和念頭是屬於自己的,並不是寶寶的。

相信爸媽都曾有過這些念頭--寶寶為什麼哭?要馬上抱起來嗎?要抱多久叫做正常?寶寶哭多久是正常不用擔心?Dr. Weissbluth在他的哭鬧寶寶(Your Fussy Baby) 一書中提到前三個月的寶寶,哭聲居然有37%是研究學者無法找出原因的,所以如果我們檢查過一遍他的基本需求--是否肚子餓,尿布濕了,便便了等等,他還是在哭時,這個時刻可能就是無法找出原因的。

提倡依附關係的學者有些長期的追蹤研究指出把寶寶抱起來安撫比只跟他說話是較有效的安撫的方式,肌膚接觸的安撫不只提供溫度,爸媽的呼吸還能協調寶貝的呼吸,追蹤研究還指出前三個月爸媽盡量以抱起來的方式安撫嬰兒時,寶寶在九個月和十二個月時被追蹤時,都比那些很慢才被回應寶寶,情緒發展穩定許多,較少哭泣。

此外,所有研究歸納出以下幾個新生寶寶哭泣的特質:

1. 所有新生寶寶都會哭,每天哭的時間是48-243分鐘 (所以愛哭的寶寶可以哭到四個小時)
2. 哭的高峰期六周大時,然後逐漸遞減,這個時期寶寶得哭比較容易在黃昏或是晚上時發生
3. 大約在三個月大時,如果之前被好好安撫了,哭發生的頻率會開始大幅減少
4. 那些特別愛哭的寶寶在日後追蹤研究中顯示,先天氣質可能比其他寶寶敏感,堅持度也較高,當與其他氣質溫和的寶寶一起承受環境刺激時,他們的反應會比較強烈,也比較持久。

好消息是,所有很難安撫的大哭都會過去,在四個月後,即使是有黃疸狀況的寶寶哭的頻率都會減低,所以,讓我們努力帶著熊貓眼,繼續安撫寶寶!

Weissbluth, M (2003) Your Fussy Baby. pp 1-15, Ballantine Books

Sunday, September 14, 2014

當爸媽不簡單

在這個世界上,「無條件的愛」讓我深深著迷,因為這樣的愛最能在親子關係中被見證,這樣的愛也是爸媽能夠給予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每對爸媽都想給孩子這樣無條件的愛,爸媽也渴望在親子關係中經驗到被愛,但是怎麼給與,要如何做不會變成溺愛,要如何管教孩子,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積極又快樂?自己到底能不能是不是個足夠好的爸媽?這些問題常會若隱若現地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

當爸媽不簡單,因為我們要負責一個小小人的身心發展...
當爸媽不簡單,因為我們要給予愛又要兼顧規範...
當爸媽不簡單,因為寶寶成長路上會有不同的帶養挑戰...
當爸媽不簡單,因為我們要開始將爸媽的角色融入自我認同...
當爸媽不簡單,因為到成年為止,我們會持續地被依賴...

這個世上,沒有一件事簡單,就像蘋果掉下來原來是有地心引力的定律一樣,或許,當爸媽本來就不會簡單,因為在沒有任何正式的學習下,當爸媽這件事在做中學也是在錯中調整。但是,那並不表示當爸媽很難快樂或是很難放鬆去享受...

我是個嬰幼兒心理的臨床工作者,從已知的研究學習與專業經驗中,我們知道培養嬰幼兒心理健康最重視的環境就是爸媽的心理狀態,簡單地來說就是理解與處理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些不同的情緒又和爸媽理不理解寶貝的發展,與如何調整自己的親職技巧有關,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個部落格的分享和爸媽一起學習思考自我與寶貝情緒狀態的內在意義。我也希望藉由國外新知的分享,能夠齊備爸媽對照顧有更多的想法和做法。

在工作裡我見證過太多逐漸學習與磨練出來的親子之愛,在生命裡我經歷著和自己孩子之間無條件的愛,當爸媽是件很辛苦但是多麼美好的事!我相信所有爸媽都值得經驗和自己寶貝間這樣循環不斷的愛。我們需要的只是不斷地學習,學習理解自己,理解孩子,學習依照孩子的需求調整自己的帶養,學習理解家庭內流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