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9, 2014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談前四個月的餵食2

上一篇的槪論對心理健康與餵食有了初步的分享,接下來我想依照寶寶的發展年齡來談餵食對心理發展的影響。1950年代精神分析學派中,客體理論延續佛洛伊德的觀察,認為嬰兒本著口腔期的渴求,與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客體--母親,開始進行了相互影響的自我心理雕塑。溫尼考特著名的“真我”與“假我”論點,就由母親的哺乳開始。當母親的哺乳和嬰兒的需求相符,寶寶感覺到自己的渴求與自己有能力讓事情發生(全能感),這於是形成了他自發性地生命力,如湧泉般地這樣的感覺形成了“真我”,在這個真我裡寶寶統整他的身心與真實屬於他的渴求,生命力源源不絕。“假我”指得是寶寶重複地經驗到媽媽(或是主要照顧者)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或是媽媽要求他儘快獨立而不提供持續一致地照顧,因著這些可怕的斷裂與掉落的感覺,寶寶的內在會必須形成一個“假我”,這個假面抑制真我的浮現,讓孩子對於真實內在的渴求與外在表現無法整合,臨床上“假我”的極端影響是“真我”被完全隱藏且不被發展,這樣的人或許在工作上很有成就,但是容易覺得生命空洞無意義,在親密關係也很受苦對活著沒有太大的熱情。

你說,我們不是在談餵食嗎?怎麼會談到溫尼考特的真我和假我呢?因為溫尼考特認為日後的精神健康和第一年的照顧是習習相關的.,而餵養在生命前一兩個月又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寶寶們必須經驗外在的一切(指母親或成人的照顧)是可以依靠的,這裡的依靠指得是以同理的角度來傳達,當一切進行順利,寶寶的內在渴望與外在經驗經常地相遇可以幫助寶寶體驗到存在(being)的延續不斷,這樣的存在感成為自我(ego)建構的基礎因此上述的理論翻成白話的實行,就是爸媽以同理的角度觀察寶寶的需求,提供寶寶他需要的餵養在生命的前一兩個月不要為了要訓練寶寶而一定要在固定的時間餵食,孩子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你想要教導他的一切要等到他逐漸成熟再開始不要急著想要訓練寶寶等待或是很快地想固定的餵食時間,健康的寶寶自己有時間表,餓了一定會讓你知道

但是,如果你觀察到寶寶的吸吮有異狀,甚至三四個月的時候進食的量過少(有的媽媽說是孩子厭奶),或許可以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在我的臨床工作中曾經有一些狀況是滿幾個月的健康寶寶居然發展出餵食困難,最後查出寶寶因為心臟的先天狀況讓他在協調呼吸上有問題,因為吞嚥時必須協調呼吸,因此身體的生存法則寧願選擇呼吸,而不選擇吞嚥,造成寶寶無法順利喝奶。但是在終於查出原因之前,爸媽在餵食上已經掙扎一陣子了,焦慮伴隨著挫折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讓每一次的餵食都像彼此的惩罰。另外幾個個案經歷了寶寶在四個月時的”厭奶“,最後發現因為餵配方奶在寶寶的舌頭上結了一層舌垢,影響寶寶的味覺與吸吮,造成寶寶不吸吮的狀況,經過醫師的建議清理舌垢後餵食的狀況就改善了。這些餵食上可能會遇到的情況,相信有許多書或文章都有提到,以當”足夠好的爸媽“來說,如何敏感到這個議題正在影響餵食時流動的情感,自己需要如何嘗試調整或是尋求專業協助,是最重要的。技巧可以學習,技巧可以因為練習而熟練,但是情感是無可取代的

如果以情感的角度來看,是不是一定非得餵母奶不可的討論,就有了清楚的答案了,母乳的價值眾所皆知,你也知道不同專業的人所持論點一定不同,例如母乳協會的人認為一定要全母奶不能妥協等等但是我們必須認清,不是每個媽媽都能夠哺育母乳到寶寶滿兩歲,有沒有餵養母乳與餵養多少或是餵養多久的母乳,不應該成為爸媽們愛寶寶的絆腳石,也不應該變成自己衡量是否是個足夠好爸媽的指標!如果為了自己的乳量不足,影響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得沮喪,變得有壓力,那流動在自己和寶寶之間的感情便會是緊張挫折的,對於親子之間的依附情感就會有影響,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倒不如補充一點配方奶讓雙方不會這麼緊繃--想想在順利餵養的過程中,我們培養著寶寶的”真我“,這是我們送給寶寶伴隨他一生的生命力,克服著睡眠不足與餵奶,頭四個月這麼多的餵養其實有著深遠的心理影響



Saturday, December 27, 2014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談餵食 1

寫了40+篇文章, 以我們文化注重餵養的程度,相信大家會想,到底以心裡健康的角度我們要如何培養寶寶進食, 才能成功地幫助他們養成不挑食也不過量的健康飲食,因此接下來的文章我想要把焦點放在餵食上,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談餵食,以及發展的角度來看如何餵食寶寶,培養寶寶自己進食。在開始討論餵食前,我想要再提醒一次,選擇這些日常帶養會面臨的議題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在這些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被建構起來,因此當帶養越順利,孩子接收的就是溫暖正向的依附情感,幫助他們塑造出健康有價值的自我感,他們的心理發展就會健康。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常常幫助因為餵食不順利而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爸媽壓力大或極度挫折的親子,因為孩子長得瘦小而焦慮是所有父母都會有的情緒,我們工作的重點並不像醫療團隊一樣完全聚焦於寶寶的進食量,嬰幼兒心理更關注地是寶寶在抗拒過程想要溝通什麼?他厭奶嗎?他不想被強迫嗎?他有沒有感覺飢餓?他感覺到時會表達嗎?我的美國好友曾跟我分享他小時候不吃蔬菜的原因只是因為她不想吞“綠色“的東西 ! 我另外一個朋友的孩子則是在三歲時吞嚥青菜噎到,從此他完全不吃青菜!其實,幼兒的世界比我們的單純,但是常常因為單純所以效果就被無限地放大 (綠色的東西不能吃,床底下有大怪物等等)。可是身為爸媽,我們需要瞭解他們的情感,因為再怎麼愕然,對孩子們來說都是真實的!

促進心裡健康的餵食會有那些原則呢?嬰幼兒心理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享受進食,當他們從好的進食經驗(不被強迫或規定)中理解吃飯是件愉快舒服的事時進食成為孩子自己負責的事如果這是我們的目標,帶養要朝哪些方向才能幫助孩子往這個目標邁進?

1. 確定寶貝有機餓感,有些爸媽由於寶貝吃得少過於焦慮,會不斷地給寶貝少量的食物,整個下午每一兩個小時就吃一些餅乾或水果的情況下,晚餐時間很難有飢餓的感覺,當然孩子看到一大碗飯要逃之夭夭。

2. 嘗試相信孩子的身體需求,這點對於家中寶貝落在生長曲線下的爸媽來說很困難,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我常會建議爸媽每天只找一餐來觀察 (這樣爸媽可能比較做得到)--健康的孩子如果活動量夠一定會有飢餓感,因為那是他身體的基本需求,我們必須讓孩子有機會感受與表達這樣的飢餓感,孩子的胃口有大有小,就像成人也不一樣,不要一味地強迫孩子多吃,孩子的身體會知道需要多少食物,那一定是有時比較多有時比較少。

3. 幼兒期時停止追在後面餵食的行為,讓他坐在餐桌,讓他關掉電視,讓他跟你一起專心吃飯,我們建議爸媽在一開始培養孩子享受進食時允許寶貝邊玩食物邊吃,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段時期,在一歲前後,寶寶開始嘗試自己餵食,或多或少,他們用手或用湯匙體驗邊吃邊玩,不要小看這些體驗,這樣的玩可以幫助寶貝瞭解自己的食物,增進愉快的感覺。

4. 享受進食,在幼兒期的意義是他有辦法在進食時作一些決定。不是指她每樣東西都要吃很多,而是指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裡,她可以自己決定吃的順序或吃的多少,例如媽媽可能會說 “哇!今天有五樣東西都急著進你的肚子一起玩,你來決定先吃哪一樣,...接下來哪一樣要去跟剛剛的豆子玩?“

5. 當他抗拒時你可以如何和他妥協?每對爸媽都一定會遇到幼兒只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如果他上衣餐也沒吃多少,當然會讓我們擔心,我自己的做法是在寶貝不餓時跟他討論他逐漸長大的身體會需要多一點營養,不然會沒有力氣玩(玩是最重要的事!)於是,我會跟幼兒們提議 “當你吃很少的時候我們會擔心你的身體等一下沒有力氣玩,不然你幾歲就多吃幾口,你覺得怎麼樣?”所以三歲就多吃三口,四歲就多吃四口,我還會跟他說“一口最少要半個湯匙,但是你自己看狀況,你覺得自己可以吃一整個湯匙的飯就吃一個湯匙的飯,多出來的你的身體等一下玩的時候可以用喔!”

但是爸媽要記得信守諾言,在他多吃這幾口後不要繼續強迫他多吃更多口,這是兩方都同意的條件,我們要尊重孩子,把自己的焦慮收起來,反正還有下一餐,或是還有明天!

6. 有時候寶貝可能因為先天狀況而偏好特定的嚼感, 在臨床工作中有時候會遇到口腔肌肉張力較弱的孩子,這些幼兒會傾向選擇容易咀嚼的食物,甚至是軟流質的嚼感,若是口腔過度敏感的孩子也可能會有較侷限的進食習慣。如果你的孩子有類似狀況,建議諮詢小兒科醫師,經過診斷後復健治療師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

餵食是個大挑戰,正因為一天有三餐,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餵食對我們自己與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第一步先想想孩子是否可能有先天挑戰,接下來想想孩子在餵食的過程感受到的情感是什麼 (被強迫和被規定無法幫助孩子喜歡進食,影響孩子的胃口甚至會影響之後的消化),最後想想如何促發他喜歡進食 (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下作小決定,甚至是和你一起準備晚餐),如何讓進食變成他自己可以慢慢負責的一件事!




Monday, December 22, 2014

如何處理幼兒的情緒4-- 敘述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想談得是對寶寶說話與幫助幼兒們學會敘述自己體驗的重要性。在心理諮商或輔導的服務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幫助有情緒挫折的孩子建立個人故事,因為在敘述的過程中可以改變或賦予原本破碎的經驗新的意義。雖然,爸媽不應該是治療師,但是幫助孩子建立敘述的能力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我們要來談敘述的準備--多跟寶寶說話,很多的親職書籍都談過"多跟寶寶說話"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因為寶寶愛我們,所以他們會很仔細地聽我們跟他們說些什麼。在這些說話的互動中,我們的愛可以讓寶寶的語言發展早日開花結果。我個人非常贊成在寶寶出生沒多久,當他開始有較長的清醒時間,爸媽可以多對寶寶唱兒歌,拿玩具跟他們互動,多跟他們說話。雖然寶寶在一歲以後才可能開始有比較多口語上的回答,但是在八九個月時,寶寶已經可以用身體語言來回答我們了,身為媽媽,我必須說觀察寶寶如何嘗試回應我們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

所以對寶寶說話該說些什麼呢?我記得自己經常跟孩子說我們現在在做什麼,我們要去哪裡,為什麼我們現在在做這件事等等。我並沒有期待寶寶完全聽懂這些抽象的內容,我這麼做的原因是希望寶寶感覺得出來我尊重跟他的夥伴關係--既然我們成天在一起,我希望寶寶也知道我們現在在做些什麼事。這樣大量,不厭其煩地和他說話,讓我兩個孩子在滿十個月前就已經會說好幾個疊字。

語言正常發展不是只有幫助幼兒和世界溝通,語言的獲得對於心理健康的建立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人的腦部定義當下經驗時會連結那些清楚和不清楚的記憶,每一次的憶起其實都是透過主觀(有過去經驗的影響)而再度被陳述出來。對於心理健康來說,情緒之所以可怕是當我們不知道如何描述這些感受,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於是,這些四散的感覺與片斷於是在意識與淺意識層面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而當我們嘗試讓海馬回(腦部的負責區塊)工作,統整這些清楚與不清楚的記憶,我們可以更健全地定義當下自我的經驗,“敘述個人故事” 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敘述的引導可以早在一歲半到兩歲就開始,當你和孩子一起經歷了某件事,例如經過一隻大狗,你可能會對他說,“哇!好大隻的狗!”你的語氣會傳達某種情感--讚嘆,緊張,鬆了口氣等等,你可能跟他說”媽媽剛剛有點緊張,你也有點緊張嗎?“ 看看孩子有沒有任何回應,在這個過程裡,孩子經驗到你突然將他拉近,繞比較遠的路,他看到你神色警戒,身體變得僵直,這是很突然的狀況,他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為什麼這樣,直到你開始跟他敘述剛剛發生什麼事,他才能將剛剛這些四散的身體體驗,情感經歷整合起來,幫助他瞭解“哇!原來剛剛發生了這件事,媽媽是在保護我“ 。

在寶寶還沒有能力回答前,和寶寶分享自己在共享情境下的感受(請注意這裡指得是和寶寶分享他可以觀察到,當下正在跟你共同經歷的情境)。此外,描述寶寶當下可能經歷的感受可以先幫助他們建立敘述的基模。如果你讀得到他的臉部與肢體表情,你可以幫他定義出他現在的感覺狀態。當寶貝開始有回答的能力時,我會建議用問題引導他將自己的個人故事講出來,舉上一段的例子而言,你會問他“你有發現媽媽帶你繞了一下嗎?” 若他點點頭,你會問”你猜為什麼?“看看他有沒有任何想法,然後你跟他確認說”對啊,因為那隻狗好大,媽媽想保護你” 然後你可能會問他“剛剛看到那麼大的狗狗有什麼感覺?”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在引導他運作他的海馬回開始將自己清楚與不清楚的身體記憶整合起來,因為這些累積的練習,你會發現慢慢地,孩子的敘述能力增強,他的邏輯慢慢建立起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定義與表達他當下的經驗。

會有那麼一天,我們無法看到他在外面發生什麼事 (例如上學以後),如果我們齊備了他敘述的能力,我們可以透過他的敘述來理解他主觀定義的挑戰,於是我們知道他是怎麼想這個情況,他認為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在他的敘述之後,我們能夠盡到當爸媽的責任去協助他,讓他不至於感覺孤立無援而傷害自己或他人。幫助他學會敘述自己的情緒經驗是他一輩子都能受益的能力!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14

如何處理幼兒的情緒 3-培養同理心

前一篇文章提到幼兒們因為腦部的二樓還在建構中,因此容易以一樓的腦部區域來反應。在這個情況下,要如何開始幫助幼兒們建立同理心呢?首先,爸媽們需要體認同理心在人類演化的社群環境中是不可或缺的發展任務。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它動物,除了智力與創造力以外就屬同理心最特別,有同理心的孩子日後的社交能力比較有彈性,較佳的社交適應能力也間接促成健康的人個發展。

因此,我們如何以幫助幼兒發展腦部二樓的策略開始幫助他們發展同理心呢?整合書中提到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方向:
1. 瞭解自己的期待是否合乎幼兒的發展年齡:例如期待一個兩歲半的幼兒和別的孩子分享玩具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個年紀的幼兒還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遊戲通常還是平行遊戲 (只就算是玩同一組玩具也還是各玩各的), 他們會需要我們引導去學習與理解分享的好處。因此爸媽的期待應該從分享調整為和平地平行遊戲(雖然這不表示你不能在這個年紀開始具體地教他們分享。

2. 幼兒們必須先有自己被同理的經驗:部落格最初提到的映射式思考就是在幫助爸媽學習讀懂孩子的情感,前面兩篇文章包括以右腦的角度在他的情緒風暴裡做連結,理解腦部的一樓仍然主導著幼兒們的反應等等都是提供同理時很好的幫助。

在建立同理心的過程中最重要是:運用日常生活他觀察的到的情境來告知或甚至是討論,例如當一個一歲大的幼兒在餐廳聽到別的小孩在哭,將自己正在做的事停頓下來,這個時候爸媽跟他說:「Baby怎麼哭了?可能是尿布濕濕不舒服或是肚子餓餓?」如果她轉過去觀察,你可以一邊敘述Baby的爸媽如何安撫這個Baby給幼兒聽,告訴他這個Baby可能的感受。情感的理解要從自己融入的情境中觀察才能做到。

Dr. Siegel針對因為幼兒行為問題而情緒完全被自己一樓腦部主導的爸媽給了幾個建議:當你自己覺得脾氣快要失控時,這是你身為爸媽成長的機會,因為你處理憤怒的方式是對寶貝的示範,所以當你感覺自己腦部的一樓在主控強烈的情緒時,你可以 1. 將自己從現場移除,喘口氣不是過分的事,2. 嘗試做些動作來改變自己身體的緊繃,例如跳動或是深呼吸 3.當你身體邊經驗這些動作時,嘗試爬樓梯到腦部的二樓,我的做法通常是自我對話,在心裡面和自己討論可以有哪些不同做法, 4. 最後快速地修復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當你較為平靜後回到孩子面前嘗試用映射性的方式和他互動,幫助他調節自我的情緒。

我想舉今天自己經驗的例子:當我接孩子上車後兩個孩子為了誰先扣安全帶將放在中間的大書包推來推去小吵架,我回過頭去剛好看到老二伸手打老大 (打人事件一年大概只會發生兩三次左右),外面下著大雨,需要趕時間回家煮飯,我感覺自己開始冒火,因為不能動手打人是親職管教中重要的議題。我瞪了他一眼,把車子再度停回停車格(這個危機值得停下手邊的計畫好好處理)在回停車子時,我緊握了方向盤,心裡閃過一個念頭是(打老二一下讓他記住不能打人),但是我邊停車邊問自己這樣做不是矛盾嗎?我不希望他打人自己卻打他,就算只有一下也會讓孩子困惑吧!等到我再把車子停好時,感覺比較冷靜了,回過頭我問了兩個人事情的經過,由於我的孩子們都已經上小學可以敘事,所以我很快地指出雙方各自需要改進的地方要求他們彼此道歉,然後我特別問了老二下次遇到類似情況他可以怎麼處理,於是因為他並沒有被我嚴厲的處罰所以情緒也平穩下來,開始思考最後他給了我兩個可以嘗試的處理方式,我回饋他並強調這些他自己想的方法很好。過了幾分鐘,我門三個人都平靜下來,於是我同理剛剛雙方面臨的挫折,氣氛一下輕鬆了起來,孩子們開始討論晚餐想吃什麼,他們開始機哩呱啦地報告自己在學校的一天。我們很快地修復了我們之間的連結。

我想爸媽示範腦部一樓和二樓的連結真是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和建立同理心很好的方式!

Dr. Siegel, D. (2010) The Whole-Brain Child--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Delacorte Press, pp 55-65

Monday, December 15, 2014

如何處理幼兒們突然爆發的情緒2

讀完Dr. Harp的安撫寶寶,回到了Dr. Daniel Siegel的"The Whole-Brain Child",家有幼兒的爸媽應該很期待繼續學習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情緒大暴走? 在那些當下自己應該如何引導與管教等等。在12月2日的文章中提到左右腦並進的管教方式,強調當幼兒們年紀還小,左腦的語言與抽象邏輯尚未發展成熟前,他們依存的是右腦掌管的片段下的情感式體驗,因此使用成人習慣的邏輯和語言來進行管教基本上是個平行的對話--成人無法了解孩子,孩子仍然停留在右腦的情緒體驗裡,無法進入思考,彼此都感到非常挫折 !因此,Dr. Siegel建議任何的管教都應該在孩子的情緒相遇,才能破除這樣平行式的情境,開始有真正的交集。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他提到我們的腦部除了左腦與右腦外,還有上半部和下半部之分,所謂的下半部就像是腦部的一樓,指的是從腦幹到我們鼻梁高度的腦部,在腦部研究中,我們知道這個部分的腦(例如杏仁核等)負責的是比較"初始化"的任務與基本的生存功能,例如在我們生氣的時候,身體發熱臉部漲紅等反應都是因為一樓的腦部,以憤怒或是恐懼等強烈情感來確保我們的存活。腦部的二樓 (例如前額葉皮質區)就像是個圖書館幫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事情的真相,二樓的腦部掌管所有高階複雜的問題解決。思考,想像與計劃等等都是二樓的主要功能。

情緒教養的一大目標就是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預想自己行為的後果,並且能夠同理自己行為可能為他人帶來甚麼感受,換言之,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從一樓區開始建立起往二樓的階梯,因為當兩層樓一起整合時,那是身心整合的平衡狀態--我們可以覺知道自己的情緒,卻不會被困在情緒裡無法進入思考! Dr. Siegel鼓勵我們認清一二樓的整合是個長期建設的過程,若一切順利,大約在二十歲左右可能達到整合,這表示在小時候,孩子們通往二樓的能力還不穩定。那甚麼樣的教養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通往二樓的階梯呢?

在這裡舉一個生活化的例子--相信爸媽或多或少都曾有帶幼兒們去餐廳吃飯,寶貝們卻不想吃的狀況。當大人開始聊天時,不想吃飯的三歲寶貝開始敲自己的盤子,發出噪音,或是想要跑來跑去。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要準備: 1. 幾個寶貝喜歡的玩具 2. 或是要求餐廳預約一個僻靜的角落,讓寶貝可以稍微活動又不至於打擾到其他客人。

當寶貝不想吃開始顯出煩躁時,你可以先以連結右腦情感的方式讓他明白你理解他--"你看起來很生氣,媽媽猜你好像不太喜歡今天的飯菜,我知道你很想下來玩了,不然你告訴我你應該再吃幾口才能有力氣玩到下午 (下午很久喔!),吃完你決定的幾口就可以下來玩。" 如果寶貝沒有任何概念,也回答不出來,我會建議 "因為你的身體一直在長大,不然你現在幾歲就再吃幾口,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時候你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期待 (今天不會是個全部吃光光的日子),一方面給他一點時間思考。

很多時候為了快一點讓你允許他下來玩,他自己的決定會比我們預期的好 (數不清有多少次,我的孩子們自己決定吃幾口後幾乎是全部吃完,讓我們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是這個過程就是連結一樓和二樓的示範,我們讀到了他的情緒,我們跟他們一起經驗這個情緒,指出他面臨的衝突點,然後引導他們思考做出可以解決衝突的決定。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簡單的練習,每一次的成功,他的腦部階梯就更茁壯一點,邁向一樓和二樓的整合!

Siegel, D. & Bryson, T. (2011) The Whole Brain Child--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Mind your Brain, Inc. pp. 37-50

Sunday, December 14, 2014

寶寶的照顧時間表

一歲到三歲的幼兒們喜歡有常規的生活,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能夠帶給他們許多安全與可以預期的控制感,對家有幼兒的爸媽而言,挑戰是將寶貝的時間表放在自己的時間表之前,所有爸媽想做的事都必須先想好如何在不同環境滿足寶貝的常規,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來應變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順暢地執行。例如在當媽媽前,明明一個早上可以完成三件事,有了孩子後,必須給自己與孩子足夠時間,目標可以調整為完成一件事,這樣有餘裕的時間可以處理突發狀況(幼兒們常會有許多突發狀況,例如三歲的幼兒在捷運上突然大聲宣布自己要尿尿,這時不管到站了沒,下一站就必須先下車處理孩子的需求),自己也不會因為必須趕著做三件事而心浮氣躁,對孩子產生情緒。

那麼小寶寶的時間表呢?曾聽過一些媽媽針對前幾個月寶寶的睡睡醒醒提出如何開始建立常規的疑問,更有在工作上遇到新手爸媽,在不理解寶寶的生理尚未成熟下,嚐試"訓練"寶寶睡過夜而不斷拉長夜晚的餵奶時間,讓大人寶寶都挫折的情況。因此針對小寶寶,以心理健康的角度,我們該如何看待常規呢?

我認為在頭兩個月,寶寶和媽媽都還在互相適應前,所謂的"常規"就是盡量地滿足寶寶的需求,一般新生寶寶在兩到三小時需要被餵食,原因很簡單,他們胃的容量還很小,消化系統還在成熟,所以他們一次只能喝入少量的奶,因此在這個階段爸媽該做的是跟著寶寶的需求調整自己的時間表,當他需要喝奶時就餵養,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睡眠不足想要強迫寶寶喝多一點或是在半夜忽略寶寶的哭聲。當頭兩個月寶寶需要睡眠時,盡量不要搖醒他,除非在白天時,他的午覺超過四到五個小時,爸媽可以考慮將他搖醒哺乳。如果真的想要開始建立照顧的時間表,我會建議不要急,在寶寶滿月後,如果哺餵順利,可以看寶寶每次的狀況,在白天餵完奶後,若他沒有馬上睡著,可以跟他說說話,多一點互動,幫助他開始建立日與夜的差別,反之,在夜晚餵完奶後就不要有太多互動,幫助他可以趕快再度入睡。

如果爸媽願意辛苦一點,從第二個月後,可以嚐試不要讓寶寶習慣含著媽媽的乳頭睡著,因為這樣可能無法讓他學習自己睡著,並且依賴吸吮。爸媽可以試著將乳頭或是奶嘴抽離,變換抱的姿勢 (就算寶寶睡著你還是可以拍拍他讓他打嗝),讓寶寶稍微醒來,包裹他讓他躺臥在小床,然後維持近距離地安撫他,讓他依然可以聞到你的味道,觸覺系統仍然感覺得到你的撫慰,重複提供這樣的安撫經驗,看看能不能依靠這兩種熟悉的感覺刺激,幫助他學習試著讓自己入睡。

在兩個月大時,許多寶寶都已經開始出現日與夜的分別,你會發現寶寶白天醒來的時間越來越多,夜晚睡眠的時間也可以拉長一點了。如果你觀察到你的寶寶有這樣的情況,在白天他清醒的時候多跟他說話,對他唱歌或是微笑,輕輕按摩或是運動他的腳等等,都可以幫助他建立白天與夜晚不同的時間表。不過,寶寶和你一樣,每天的狀況不盡相同,照顧者要有點彈性,不要因為寶寶偶爾的行為改變而感到挫折。因為,心理健康的照顧是需要理解寶寶,在所謂帶養挑戰的過程思考自己可以如何調整,理解因為寶寶的發展任務,照顧時間表會因為他年齡的不同需要而依循調整 (例如一歲左右的寶寶只剩上午一個午覺和下午一個午覺,他們不會再有三個小時睡睡醒醒的狀況),這是親職的美麗之處--你和寶寶一起成長,在這些反覆的摸索和調整中,你會逐漸長成有自信懂孩子的爸媽!

Tuesday, December 9, 2014

安撫哭鬧寶寶7--按摩與撫慰

當我開始做嬰幼兒心理的臨床服務時,在我服務的program,每個治療師都需要受訓學會嬰兒按摩,不是幫嬰兒們按摩,而是和爸媽一起學習如何按摩孩子。90年代有許多研究顯示,爸媽多撫慰寶寶不但可以增進依附關係,更可以增進寶寶全面的發展。有一個動物實驗顯示常被母鼠舔舐與理毛的幼鼠在長大後比沒有類似經驗的幼鼠IQ要高出許多。

2010年法國出版了一個育兒的記錄片,叫做"Babies (台譯: 陽光寶貝)"。導演忠實地記錄四個媽媽從生產到寶寶滿兩歲的過程,這四個寶寶在美國,納米比亞,蒙古,與日本的帶養文化下成長,其中納米比亞的寶寶由於物資缺乏,外婆,媽媽和其他親人必須一直抱著他,背著他,跟他有非常多的肌膚撫慰,加上外婆或大哥哥們常跟他互動,因此在影片的後段,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動作,情感與語言發展都是四個寶寶中最好的。當然這無法預測這個寶寶未來會有最好的成就,但是一歲多的他健壯又快樂,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這部電影讓我有了些省思,我們的文化下有太多育兒的替代品--機械式的搖床,有按鈕的玩具,各種以寶寶之名被創造出來的課程等等,我們忙著想如何才能讓照顧變輕鬆,但卻又希望寶寶可以贏在起跑點。其實從過去幾十年來的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這兩件事是同一件事:長期的照顧能夠輕鬆,那是因為孩子被了解被接納,如果你在開始的前幾年花足夠的時間去理解他,孩子的情緒發展平穩,自然能夠專注在學習上。我在自己孩子的學習態度(不是學習成就,而是"不怕挫折與挑戰"的好學態度)上得到了這樣的映證。

所以,最重要的事會回到我們身上,身為爸媽如何從育兒的辛苦中挖掘樂趣,開始學會享受這個辛苦的過程,像一個團隊一樣彼此支持,夫妻兩個甚至包括長輩或其他親人互相支持,互相餵養愛是很重要的。對寶寶而言,沒有任何玩具可以像爸媽一樣多變化,也沒有任何一個搖床可以給他爸媽的溫度與味道。以過來人的身分,我還要說:「在育兒的路上,孩子再也不會像現在如此需要你,如此全然接受你給與的一切,並且自然地回報你們愛。」這是身為爸媽給予愛與被愛的寶貴時刻,因為孩子在一出生後就往離開我們的道路邁進了!

回到按摩與撫慰的主題上,有幾點注意事項:1. 注意寶寶給你的訊息,如果他表現不耐煩甚至把你的手撥開,這表示他不想要你繼續,我們要尊重寶寶,按摩很舒服但是有可能他那天不想要 2. 按摩的油請使用食用蔬菜油,因為怕寶寶在按摩後吸吮手腳 (我們要從小就注重食安的問題). 3. 按摩時寶寶光著身體只留尿布,所以一定要確保室溫不會過冷,若是冬天,建議幫寶寶蓋被子,只露出被按摩的肢體部分,才不會感冒 3. 按摩使用的是深層壓力(firm pressure),因為深層壓力甚至可以舒緩感覺統合中有觸覺敏感問題的寶寶,4. 請注意不同的stroke(按摩方向)有不同的效果,包括安撫,刺激(讓寶寶更警醒)等等,所以要看你希望讓寶寶經驗到甚麼效果而選擇不同的stroke. 

對於如何按摩寶寶,以下附上一段Youtube上的"Infant Massage". 背景桌上的書就是當初我們上課時讀的"Infant Massage". 若爸媽們覺得需要上課也可以連絡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的老師們,選擇團體或是到府課程。如果想要更輕鬆地傳達情感,建議平常就多愛撫寶寶的身體與四肢,一邊看著他微笑或是對他說話。希望你和我一樣享受按摩寶寶的樂趣!

Monday, December 8, 2014

安撫哭鬧寶寶6--提供吸吮的經驗

如果你還不知道,我要跟你分享"吸吮"對寶寶的重要性,因為出了子宮之後,"吸吮"是寶寶獲得食物的方式,在吸吮的同時,自己可以控制的韻律帶來了舒服與安全的感覺,讓他們的情緒得以被調節下來。在吸吮的議題之下,相信許多爸媽會有一些疑問--如何幫助小寶寶 (尤其是親餵的寶寶)學會吸奶嘴?如何在他們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幫他們戒掉奶嘴?這些都是爸媽實際帶養上會有的考量。

根據Dr. Harp,寶寶最適合開始吸吮奶嘴的時間是當媽媽哺乳比較上手時,通常會是滿月之後。為什麼要等到滿月後呢?因為不管如何,母乳哺餵應該是新生兒與新手媽媽最重要的學習事項。有的爸媽會擔心讓寶寶開始吸奶嘴後,他就不會認真喝母奶,其實奶嘴只能提供吸吮的安撫,寶寶肚子餓的感覺並沒有被減輕,因此就算一開始吸奶嘴吸得很高興,肚子餓還是會哭鬧的,因此寶寶會給我們訊號來告訴我們他是不是餓了。

應該如何幫助寶寶學習吸吮奶嘴呢?當初我自己親餵母乳又全職在家,對於幫寶寶建立吸奶嘴的經驗並不太成功 (因為寶寶們習慣了柔軟的奶頭,對於奶嘴不同的口感相當排斥),很希望當初有人可以教我如何幫孩子建立吸奶嘴的習慣,這樣可以使用奶嘴來安撫他們的情緒,對於平靜地吸吮母奶也會比較有幫助。在此Dr. Harp提供的幾個步驟大家或許可以試試看:

1. 買幾個不同觸感的奶嘴給寶寶嚐試,看看他們比較喜歡哪一種吸吮起來的感覺。千萬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吸奶嘴,想像有人強迫你一直含著一個東西,那絕對不是舒適的感覺。如果他馬上就吐掉,多嚐試幾次,把他當成你可以跟他互動的活動之一,跟他一起探索他喜歡哪一個奶嘴。
2. 不要等到寶寶大哭時才讓他吸奶嘴,也不要在餵飽寶寶後馬上給他奶嘴,而是在餐與餐之間,他情緒還算平靜時開始讓他嚐試吸奶嘴。
3. 不要假設寶寶一開始就會吸,新的體驗都是需要練習,所以當寶寶開始接受奶嘴的時候,你可以輕輕地將奶嘴往外拉 (不要用力到將奶嘴抽出來),你要做的是給寶寶口腔一點阻力,讓他吸得更用力,在一開始經常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練習吸吮奶嘴。
4. 即使奶嘴沒有掉到地上,一天清洗幾次奶嘴,有幾個北歐的研究認為掉在地上的奶嘴由爸媽吸吮過再放回寶寶嘴裡可以減低日後過敏的發生,我個人並不建議,因為成人口腔與唾液中有許多細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因此將奶嘴清洗用煮過的開水沖洗再給寶寶吸吮是最恰當的。


當寶寶學會吸奶嘴後,你可以在他開始發出不耐煩的聲音時讓他有吸吮的方式幫助自己平靜下來,然後你就要問了: "我不希望他太依賴奶嘴,因為在長牙時醫生說含著奶嘴容易造成蛀牙,而且越大越難戒掉奶嘴!" 你想得沒錯,臨床上我真的做過幾個個案是寶貝念幼稚園即將進小學還無法戒掉吸奶嘴的習慣,家長必須求助於我們的情況。Dr. Harp認為在寶寶六個月大前就將奶嘴戒掉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在四五個月時,寶寶動作發展的成熟程度,讓他們可以開始吸吮拇指,或是其他身體的部位 (因此在寶寶清醒時讓他手腳可以露出來自由活動是很重要的),吸吮不再只需要藉由奶嘴發生,因此你可以循序漸進,慢慢減少提供奶嘴的次數 (一天二十次慢慢降成一天十次,過一兩周後降成一天五次等等),讓寶寶藉由其他的方式來吸吮,安撫自己。


好消息是當寶寶六七個月大時,由於動作技能的較為成熟,他對世界開始會有抓取的探索與經驗,這些探索會讓你們雙方在互動時有更多的變化,寶寶依賴吸吮的比例會稍稍降低,當然,當他情緒過度負荷時,吸吮還是很有效的自我安撫,不過希望在他這麼大時,你也已經找到不同的安撫方式,在跟他共同調節情緒時提供他不同的選擇!

Harp, K (2002) 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chapter 12, Bantam Dell.

圖片一來源 http://www.thenewage.co.za/mobi/Detail.aspx?NewsID=94951&CatID=12
圖片二來源 http://www.skunkwire.com/monkey-baby-sucking-thumb/

Sunday, December 7, 2014

安撫哭鬧寶寶5--依照寶寶的需要提供搖動 (Swinging)經驗

談完了子宮內吵雜的噓聲,接下來我們要來想想對胎兒而言還有哪種刺激是在母體一直不斷存在的--孕媽咪白天會有許多移動,任何姿勢的改變對於胎兒來講都提供了一種移動的感受,所以移動是他們熟悉,可以幫助他們被安撫下來的方式。

在部落格介紹這些不同的安撫方法並不希望爸媽焦慮地一直換方式,因為臨床工作裡,有時會看到焦慮或疲倦的爸媽,一看到其中一種方式無效,馬上換另一種,一直切換讓自己越來越挫折。雖然你做著安撫他的事,但是嬰兒們感覺到的是你抱他時的僵直與焦慮,這樣衝突的經驗(一方面他的身體感覺到熟悉的感官刺激,但一方面他感覺到你傳達的緊繃情緒),是無法像一致的經驗般很快地將他安撫下來。因此,在介紹第四種安撫方法前,我想要強調,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爸媽的照顧與安撫所能傳達的穩定情感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寫的這些安撫方式都只是希望幫助你達到安全依附關係前可以運用的不同技巧而已。

所以你會問那每種方式要嚐試多久?無效時要堅持多久才換方式安撫?其實要給你答案對我而言是比做臨床工作還大的挑戰!因為我不知道你的人格特質,也不知道你的寶寶先天氣質。但是,關於爸媽要堅持安撫多久,也許我可以提供一個建議:我們可以找到自己能忍受的時間門檻,舉我自己為例子,在帶養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忍受門檻是四十分鐘左右,這表示平靜地處理一個尖叫哭鬧的嬰兒,我只能做到四十分鐘,快到四十分鐘時,我會開始感覺到自己有情緒上升,這時我必須把孩子放下,出去喘口氣或是找替手。清明的思緒和邏輯也可以幫上忙--告訴自己,花幾周的時間找到寶寶喜歡的安撫方式,雖然一開始會很辛苦,但是等到找到時,這些困難的時刻就會過去,所以這樣精力的投注是值得的!

回到Dr. Karp提倡的第四個安撫方式--"有韻律地搖動",對於這個安撫我們並不陌生,就像以前嬰兒睡的搖籃,較大的孩子喜歡盪鞦韆,成人喜歡坐搖椅一樣,這樣規律性的搖動所帶來的安撫根源自當我們還是胎兒的經驗,這些搖動的感官經驗可以觸動寶寶耳朵內的移動偵測系統,帶給他平靜與被安撫的感受。他提到其中一種安撫姿勢叫 "奶昔搖搖" (不過需注意滿月以前,早產或是有低肌肉張力的寶寶都不適用這樣的搖搖):

1. 先包裹寶寶,然後將你的左手放在寶寶的下巴上像是安全帽上的帶子,然後將他往前傾一些,將右手放在他的屁股下用力將他直立地撐起來,他的身體應該微微前傾,你的姆指與另一邊的手指放鬆地圈住寶寶的臉。


2. 右手迅速地上下動,約一秒兩三下的搖動,擺動幅度不要大(約兩三公分即可)但是要夠快,就像是搖奶昔一般。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種安撫方式,也跟你一樣有相似的疑問--不是說不能搖晃寶寶嗎?這樣搖動的安撫會不會造成寶寶腦部發展的傷害?當然,Dr. Karp也提出了注意事項:

1. 搖動寶寶時你上下動得很快的動作,應該是很小的,所以寶寶的頭不會出現和身體不一致的晃動方向。
2. 寶寶的頭最多只能出現兩到三公分搖動,當爸媽有負面情緒時不應該搖動寶寶,免得失控成為搖晃嬰兒症候群,造成寶寶腦部的出血與永久傷害!

除了這個方式,還有以下的輔助工具可以拿來製造搖動的感覺,包括:

1. 嬰兒背巾或背帶
2. 嬰兒搖椅 (Dr. Karp提醒不要等到寶寶哭才將他放到搖椅,因為已經在大哭的寶寶很難被搖椅安撫,他建議還是要把他先抱起來安撫平靜了再放入搖椅)
3. 抱著寶寶坐搖椅
4. 開車載寶寶
5. 可以開微振動的嬰兒搖椅等等

如果你有個超級會哭鬧的寶寶,Dr. Karp建議一起使用上述四種S安撫方式--包裹寶寶,將他轉成側躺,在耳邊發出大聲的噓聲,然後使用奶昔抱抱來提供搖動的經驗,看看這些方式是否能讓他平靜下來。如上所述,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你安撫他時讓他感受到的穩定情感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安撫方式都只是希望幫助你達到安全依附關係,假以時日,因為這樣不斷地嚐試,你將成為最懂自己孩子的那個人,對於當爸媽,你也會開始累積自己的自信。

Karp, H (2002) 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Chapter 11, Bantam Dell.

Photo from a report on Dr. Harp's soothing technique:
http://www.seattlepi.com/lifestyle/health/article/Shhh-UCLA-pediatrician-develops-the-Cuddle-1092657.php

Thursday, December 4, 2014

養男養女真的大不同嗎? (posted on Nov 12)

曾經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討論這些所謂的親職專家或是有名的教養達人,都是生了一個或是兩個女兒。他認為女兒天性溫和,本來就比較容易帶養,這些養女兒的專家建議或許根本不適用於男孩的身上。如果以這樣的質疑來想,這個部落格的分享是針對帶養哪個性別的寶寶呢?

其實,男孩女孩的確不同。光是觀察活動量或是衝動性,一般來說,健康的男寶寶會比健康的女寶寶活動量來得高。舉胚胎在母體發育時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略窺生理發展上的不同--在懷孕六到七周時,睪丸激素開始大量分泌,影響男生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了連接左右半腦的神經,讓左右腦傳導的流動不如女孩順暢。此外,以語言發展為例,右撇子的男孩語言發展在左半腦,但是同樣右撇子的女孩,語言區分布在兩個半腦都有。結果就是1. 男孩們較女孩們不善連結思考與情感,2. 在小時候女寶寶比男寶寶早學會講話也講得比較好。

再來提到社會對性別的期待,由於人類文化的兩性分工,有些刻版的性別特質其實常常淺移默化地進入我們的教養裡,例如我們期待男生要勇敢,因此我們不知不覺要求男孩快速地從情緒中復元,或是期待女生和世界互動的態度要溫柔等等。這些先天加上後天的影響,讓養男和養女絕對會有差異,但是這個問題就像養小明和養小華是類似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觀察到孩子和自己不同的當下總會帶來驚訝與震撼。

我想要提醒若以依附關係為考量的話,養育兩個不同的孩子要考慮的不只是孩子獨特的氣質,要考慮的還有帶養者的氣質,例如活潑外向的爸媽帶養活動量高的男孩比起活動量低,比較文靜的爸媽就會來得相對容易,因為兩方的氣質較可以配合。因此在一個親子關係中思考自己的個性與特質如何影響自己帶養孩子或許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如何因為氣質不同做調整,例如文靜的爸媽輪流陪兒子玩,這樣比較不會吃不消。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男孩女孩養法真的大不同嗎? 其實我認為,若有適合每一個人的答案,那一定是一個逐漸嚐試與摸索出來的過程。對我的專業而言我更想強調的是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渴望被理解,被接納,被愛"都是一樣的,因此映射式思考的練習對於帶養男生或女生,相信都會有幫助。不過,在帶養嬰幼兒的時期,兒子的確特別需要父愛的灌輸與督導,因為兩三歲正是需要開始建立初步的社會規範 (甚麼行為是在哪種情境下可以被接受的),性別認同也在此時開始萌芽,就算是大小便訓練,爸爸的參與對兒子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 !

只是,你說 : 這並沒有解決我叫他他都不聽。或是他整天橫衝直撞把我累個半死的情況,於是我們回到親子關係的起點,在映射式思考之前,想想眼前的孩子跟你夢想中的孩子有甚麼差異,是否是這樣的差異讓你感到受苦,如果是,你要提醒自己開始觀察眼前孩子的氣質,學習接納真正的他。

例如 :
1. 當兒子總是聽不到爸媽叫他時...或許他真的沉迷於自己的玩具之中,靠近一點,碰觸他,提醒他你在跟他說話,山不轉路轉,改變自己跟他溝通的方式,多給予他一些感官刺激的輸入,讓他察覺到你在對他說話。

2. 當兒子總是橫衝直撞時...理解這是雄性發展的一部分,把節奏快速的陪伴想成是你最好的瘦身時機,陪他忙碌陪他玩,安排活動讓他可以消耗精力,在晚上睡前和他一起做些較靜態的活動,幫助他慢下來。

3. 當兒子只愛唱反調時...理解這是發展自主的一部分,給他兩個你都可以接受的選項讓他可以自己決定,看看他會不會比較願意配合。

爸媽需要接受兒子和女兒比起來的確先天不同,他們大部分較難乾乾淨淨,較難靜靜坐著,較少跟我們有甜蜜親暱的撒嬌...但是他們很活潑,很有能量,很有創意,偶爾搞笑等等。他們需要我們調整自己找到合適的互動方式來愛他們,來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



Dobson, J. (2001) Bringing up Boys, Tundale, pp 19-55

新手爸爸對家庭的重要性 (posted on Sept 25)

傳統上談育兒總是談媽媽對寶寶的愛與照顧,但是,其實爸爸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媽媽經歷完生產後,媽媽不只生理上會需要經歷一個復元的過程,情感上她也在逐漸地組織和整合「媽媽,老婆和女人」這些不同的角色。加上正在熟悉寶寶,學習哺乳,適應身體的疼痛等等,這些挑戰讓爸爸可以提供的情感支持顯得格外珍貴。

除非選擇坐月子中心,如果孩子和媽媽出院是直接回家坐月子的話,即使有長輩幫忙,爸爸還是會十分忙碌--採買,做所有的家事,幫忙輪班照顧寶寶,確保媽媽有足夠的休息,負責所有的電話連繫,甚至是當長輩和另一半之間的溝通橋樑等等。當然要不要到坐月子中心,和每個家庭的價值觀與經濟甚至是工作狀態有關,生產完到坐月子中心絕對有它便利的價值。但是在前兩三周,如果兩個人能夠圍繞在新生兒身邊一起手忙腳亂,一起努力搞清楚寶寶為什麼哭,怎麼照顧自己的寶寶,這些卻也是十分寶貴的經驗。人生有許多有意義的時刻,新生命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如果你能夠有選擇,而且願意選擇請假一周或是兩周,支持你的另一半,開始認識自己的寶寶,我想你不會後悔這樣選擇的!

不過不管爸爸如何選擇,有一件事是需要預備自己:在寶寶誕生以後,你們的生活型態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這句話好像很簡單,但是知道和實行常常有著距離。我和許多家庭有嬰幼兒的一起工作時,常常很訝異地發現,爸爸們在孩子出生以後還是延續著沒有孩子之前的生活形態:工作到非常晚才回家或是經常出差。這些爸爸不在的時刻,其實增加了媽媽一個人帶養孩子的情緒負擔,讓媽媽感覺很孤獨。女人和男人的根本不同在於女人從小就被這個社會期待要對感受或感情敏感,因此女人對情感撫慰的需求通常比男人來得高。所以,若我們以這個角度來想,媽媽感覺孤獨沒有支持,對於寶寶的心理發展絕對會是有負面影響的。當然,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以女性主義的角度,來強烈要求或是批判,因為批判對於現狀總是於事無補,反而容易攪動負面的情感。事實上,爸爸也有自己要面對的現實,爸爸的現實是需要維持自己的工作養家,因此媽媽如何理解爸爸的現實,爸爸如何開始做一些小小地調整,例如確保一周有一天可以早一點回家,讓另一半看到自己有意識到家的需求與家庭型態的改變是很重要的。


參與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們能夠從中找尋到自我的意義。在參與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爸爸會感覺自己真的是一家之主,從前很多事你可能只需要和另一半討論就可以執行,但是現在,另一半生產完正需要休息,寶寶又是如此地脆弱需要你的呵護,他們兩個都依靠著你的堅定與健壯,這或許會是你人生中數一數二,最強大被需要的時刻,所以,請你好好珍惜在此刻的被需要。

Wednesday, December 3, 2014

如何當足夠好的爸媽--除了日常照顧外 (posted on Sept 25)

除了安撫哭鬧寶寶外爸媽該做的事
寫了兩篇關於如何想寶寶的哭,覺得該來想想除了哭,餵食與換尿布這些事以外,新生兒還經歷了甚麼,爸媽可以做些甚麼來促進寶寶的心理發展。

"The Amazing Newborn"這本書中,Dr. Klaus提到了嬰兒的六個循環狀態,或許可以幫助爸媽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一兩個月每天在做些甚麼。這六個階段包括:

1. 安靜地警醒 (Quite Alert)--寶寶在這個階段大部分將精神花在看和聽上,他們甚至可以模仿       成人的表情。
2. 活躍地警醒 (Active Alert)--寶寶會四肢活動,發出聲音等等,這個狀態可能維持幾秒鐘到幾    分鐘不等。
3. --安撫的韻律是很重要的有時候不只因為被抱起來,還因為爸媽抱著走動的韻律與節奏讓     寶寶安靜下來。
4. 想睡 (Drowsiness)--睡前或剛醒都會有這樣的狀態,寶寶四肢可能有活動,但是眼神呆滯。
5. 安靜睡眠 (Quiet Sleep)--寶寶睡得很沉,一動也不動,有些爸媽分享有時觀察到這樣的情況       會緊張地想檢查寶寶的呼吸與心跳,只是注意不要把寶寶吵醒,因為新生兒大約花90%           的時間在睡覺。
6. 活躍地睡眠 (Active Sleep)--寶寶的兩種睡眠狀態會輪流交替,在活躍睡眠裡,寶寶可能會有     表情,四肢活動,或發出微小的聲音,也因為這樣,當寶寶在睡眠中發出聲音時,爸媽可       以等一下下再把他抱起來,也許寶寶正處於這兩種睡眠的交接狀態。

除了在這六個狀態中提供安撫與陪伴以外,爸媽還可以和寶寶互動,適量的互動可以提供豐富的刺激讓寶寶成長,簡單地來說,就是和寶寶玩:) 當我們觀察到寶寶進入活躍地警醒階段時,多跟寶寶說話,扮鬼臉,對他笑咪咪,說故事給他聽,抱抱他,玩他的手和腳等等,這些都會是很好地互動方式。

不過有幾件事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1. 和寶寶玩不是玩寶寶--在互動的過程中,爸媽要提醒自己觀察寶寶的反應,調整自己的互動。有些爸媽因為白天上班無法陪伴寶寶,晚上回來覺得很愧疚想多跟寶寶互動,太多的興奮反而導致寶寶無法負荷,過於疲累而影響情緒與睡眠,因此如何觀察寶寶給我們的線索是非常重要的。

2. 溫柔地玩--寶寶的腦禁不起搖晃或是拋接,我們不需要過度保護,因為一般日常照顧並不會讓寶寶暴露在這樣的危險中,但是有些爸媽甚至是長輩們喜歡把寶寶往上丟再接住,這就有可能讓寶寶的腦部受傷或瘀血,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要允許任何人大力搖晃寶寶,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永久的傷害。

3. 在玩與互動中傳達情感--雖然寶寶不理解你抽象的語言,但是你傳達給他的情感,那種溫暖,安全,被保護,被疼愛,甚至是有趣的感覺是他能辨別的,這些你和他交流給語的情感讓他逐漸可以區分你和別人,換句話說,他會愛上你,只想要被你照顧。能夠有親疏遠近的區別是所有親密關係的基礎。所以,讓我們多跟寶寶互動吧!


Klaus, M. and Klaus P. (1985) The Amazing Newborn, Perseus Books

心理健康的帶養環境--當爸媽的心理準備(posted on Sept 17)

當我們思考心理健康的帶養環境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是只需要一個人做了一件事就會發生的,心理環境是家庭每一方都有影響的:爸媽的人格特質,寶寶先天的氣質,親友間的支持或壓力,家庭經濟等等,交相影響形成每個家庭獨特的圖譜。不過,自己帶養寶寶的爸媽應該會同意我給新手爸媽建議的心理準備:

1. 容忍生活被打斷--再也沒有任何人生時刻像寶寶生命的頭幾個月這樣破碎,由於寶寶全然地依賴著我們,我們的生活完全依照寶寶的需求重新安排,寶寶的需求會是第一位,這表示關於我們自己的渴望至少在前幾個月會刻意被隱沒,這是當爸媽的犧牲與奉獻,好消息是當寶寶越來越大,開始有辦法探索世界時,打斷便會緩慢逐漸地隱沒。

2. 培養修補能力--前面的文章提了許多映射式帶養,我們會詢問要嚐試錯誤多久,才能培養映射式帶養,Tronick and Cohn (1989)有一個有名的研究觀察一般親子之間,雙方對不起來的時刻,他發現在爸媽和嬰兒的互動裡,平均會有百分之五十的時候,爸媽會猜錯寶寶的意圖,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是從這裡開始,由每天的互動中逐漸培養自己的修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對不上焦的時刻裡,爸媽如何迅速地調整和寶寶的互動,也就是這樣的修補幫助雙方開始培養默契。

3. 拆解所有的理所當然,再逐漸建構--寶寶是張白紙,他仰賴我們介紹這個世界的所有人事物給他,因此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方式期待他應該如何如何,當爸媽最有趣也最有挑戰的一部分是如何拆解所有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到寶寶可以理解的程度,例如我們不應該預先期待寶寶和我們一樣愛吃東西,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新體驗,我們允許他有個怪表情或是轉過頭去表示不喜歡,於是我們接下來可能會拆解這件事,也許先讓他碰觸玩一下食物,你進入他的體驗,再慢慢地建構吃這件事。

4. 允許自己對照顧寶寶有複雜的感受--再怎麼慈愛的爸媽都可能會有疲倦的時候,半夜三點,已經好幾天沒睡好,白天還要工作,寶寶哭得很大聲,相信我,沒有人在這個狀況下可以不挫折。所謂足夠好的爸媽並不是指永遠不會生氣的爸媽,而是那些知道自己情緒底線,嚐試不同方法跟孩子互動,嚐試統整孩子給自己感受的爸媽。

真是不容易,不是嗎?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在育兒的挑戰裡,我們的承受度與彈性會大很多,情緒會比較平穩,相對地,我們對寶寶的耐心就會多很多,於是,我們會用穩定的方式安撫寶寶,讓他感到安全,慢慢地平靜下來,心理健康的良性循環從此便持續不斷。


Tronick and Cohn(1989) Infant-mother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m coordin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miscoordination. <i>Child Develpoment</i> 60: 85-92

足夠好的爸媽如何促進寶貝的獨立(posted on Sept 18)

這篇分享要感謝Donald Winnicott. 在嬰幼兒心理的領域與我自己當媽媽的歷程裡,Winnicott所有對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理論是我的臨床工作與我自己當媽媽的最重要基礎。他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加上他幾十年在小兒科臨床對母嬰的觀察,談了許多嬰兒在親子互動中如何逐漸建立起客體與自我的關係。

「足夠好的爸媽」便是他提倡的一個觀念,足夠好的爸媽並不是永遠完美的爸媽,足夠好的爸媽在照顧新生兒的無微不至,他們用紮實地擁抱呼應寶寶因為重力而有掉下去的可怕感受,足夠好的爸媽在生命初期的無微不至幫助嬰兒建立「我擁有能力可以讓事情發生的」的全能感覺,日後幫助他們開始發現真實的自我,邁向自信與自主的進程。

在幾個月過後,慢慢地,爸媽開始讓寶寶稍稍等待。這樣的等待形成了寶寶們內在原本美好時刻的斷層,等待時寶寶經驗困惑和挫折。但是Winnicott認為是這樣的斷層得以讓寶寶的心智開始運轉,他開始感受他的感受,表達他的感受。他開始在自己逐漸成形的心智中思考與想像。自我的建立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足夠好的爸媽懂得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緩慢地進行這樣的分離。Winnicott提到足夠好的爸媽以寶寶們可承受的劑量給予他們這些片刻,讓寶寶不至於經歷震驚或是創傷。當寶寶大一點需要經歷較長的分離時,寶寶在能夠容忍分離,平穩地獨立前,會經歷一個過渡性的現象,這個現象給予他們練習,讓他面對並處理在分離時經驗到的憤怒,焦慮的情緒。有時他會自己選擇一個過渡性的客體 (小被子或是小娃娃) 來幫助自己將焦慮或是其他負面情緒盛裝起來或是發洩出來(抱著這個物體或是攻擊這個物體),讓他憑藉這個客體的陪伴直到自己能夠涵容那些龐大的情緒為止。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足夠好的爸媽會依照寶寶的情感需求來調整自己給予的回應。以發展的一般歷程來看,Winnicott提出的這整個的分離歷程主要會在寶寶生命前四年被經歷到。如果循序漸進的撤退,我們能夠培育出一個即使分離也可以情緒平穩的寶寶。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寶寶的情緒平穩好帶養,就能幫助我們在當爸媽的角色裡感到自信與愉悅,促進了安全依附關係,最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Winnicott (1960)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ed).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London: Hogarth Press. 1965. pp. 56-63

Winnicott (1971)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ed) Playing and Reality. MA: Perseus Books, 2002

映射式的帶養4--思考自己當爸媽的映射能力 (posted on Sept 16)

早在半個世紀前,發展心理學的依附理論就已經告訴我們,爸媽越能夠給予孩子穩定的安全感,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孩子越可以健全地獲得身心發展與人格養成,早期的依附關係甚至影響日後孩子成人後如何進入自己的親密關係。接下來的五十年間,發展心理學,神經生理研究,腦部發展的多項長期研究都映證了爸媽在早期嬰幼兒的生命裡提供足夠且即時的回應 (敏感度 sensitivity)對於依附關係的形成是多麼重要。

Fonagy, P十餘年前在哈佛大學的發展心理研究團隊開始針對母親的敏感度做研究,發現媽媽的映射式思考能力越高,她的敏感度與孩子之間的默契就越高,如我們前面所說的,映射式的思考指得是如何臆想對方內在的心智活動,閱讀在行為上讀不到的內在歷程--意圖,渴望,情感等等。因此在思考自己的映射能力時,爸媽會詢問自己是否清楚地看到了孩子的內在,這些想法是否是自己的投射--例如有黃疸嬰兒的爸媽,因為寶貝很難安撫,過於疲累,忍不住抱怨:「這個孩子很難帶,是個磨娘精!」這個磨娘精的陳述因為帶著爸媽自己的解釋與意圖,和寶貝正在經歷的完全不一樣,就有可能是爸媽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投射是一種心理防衛機轉,心理的防衛機轉是我們的心智為了確保我們能夠存活下來而演化出來,它並不是完全不健康的,在某些危急的時刻,它的存在確實幫助我們能夠繼續往前走。只是,如果在親子互動中,長期的投射過多或是對孩子做過於龐大的投射,這些投射的確容易遮蔽了自己如何清楚地看到在孩子行為呈現下,他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意圖或渴望。

Fonagy發現那些擁有映射式的思考能力的成人,自己可以很清楚看到在同一個情境下,參與這個情境的人們可能有甚麼樣不同的出發點。例如那些能夠克服自己童年被體罰的成人成功進入穩定地親密關係時,在研究中描述體罰自己的父母時,可以映射出他們認為當初的體罰可能是因為爸媽經濟壓力大,或是有憂鬱傾向,而不是自己真的壞到一個程度需要被體罰。他可以區別對方和自己的不同心智狀態,即使這個分享的情境曾讓他受苦!


當我們在內在逐漸建立這樣的自我覺知與映射性的思考彈性後,我們的孩子便能在和我們的日常互動中,得到一個允許--他明白即使你們在同一個情境下,他可以擁有他的想法和感覺,他可以和你不一樣,於是他的內在被允許和自己真實的感受與自己的渴望連結。他感覺被接納,也感覺到你給他的安全的愛。這一切都是因為爸媽們在自己的心理與內在保有一個思考空間給了他這個獨特的孩子 (being held in mind),在這個思考空間裡,爸媽在互動時不斷地感覺,辨認甚至是思考孩子的心智活動。於是孩子不只被理解,他還被尊重與接納。這些經驗是他學習尊重與接納的基礎。

映射式的帶養3--思考的角度 (posted on Sept 15)

在帶養寶貝的困難中,爸媽習慣看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去看到讓自己驚訝,和自己預期不同的呈現,在帶養的挑戰裡,爸媽會說「我的孩子都不吃飯」,或是「我的孩子都不睡覺」等等,但是事實上,孩子的行為只是反應著他們內心的意圖,情感,幻想或是渴望。由於沒有足夠的溝通技巧與智慧累積,幼兒們無法清楚表達這些心智狀態,清楚的定義或是表達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孩子必須要先有被了解的經驗,也就是說在被理解的過程中,藉由爸媽的回應,孩子學習到原來自己的內在狀態是如此這般。因此聚焦在行為上的思考角度只能映射出孩子身體動作上的位置 (physical stance),不能真正幫助爸媽建立對孩子內在的理解。

當然沒有任何爸媽可以一開始就和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默契,映射式思考的培養需要爸媽臆想 (wondering) 孩子內在經歷的是甚麼...

有沒有可能他怕黑,所以不肯去睡覺?
有沒有可能他不想離開你,所以不肯去睡覺?
有沒有可能這個晚上太快樂了,所以捨不得去睡覺?
有沒有可能他就是不覺得累,所以真的睡不著?
依照你對他的了解,這些問題可以不斷延伸下去....

但是接下來不是期待寶貝回答我們是或不是,他們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渴望是甚麼才會有這些行為反應,爸媽們要做的是根據這些臆想來調整和寶貝的互動,一邊觀察寶貝們的反應來加以確認自己的臆想是對的,是寶貝們需要的。

若可能是怕黑,或許留一盞小燈試試看他的反應如何...
若他不想離開你,跟他選擇明天一大早醒來時可以做的活動,把玩具放在床頭當做約定...
太快樂了所以不想睡,可以選擇可以逐漸安靜下來的活動幫他調節他的瘋狂興奮...
不夠累,明天下午出去跑一跑,消耗多一點體力...

想孩子的內在正在經歷甚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這樣的思考幫助我們理解孩子怎麼了,幫助我們建立當爸媽的直覺--當你猜得夠多,累積了夠多成功經驗,你會對自己的帶養越來越有自信,因為你開始覺得你懂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會因為你越來越懂他,在情感上感覺安穩,越不需要用奇怪的行為來表達他內在的渴望。


思考孩子在行為下要告訴我們甚麼,當我們發現自己扯著喉嚨不斷地針對同一個行為規範喊叫時,那其實是孩子在告訴我們「我沒有被你理解」,於是我們會再度回到臆測的角度和孩子一起探索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這樣的練習中建立自己映射式帶養的能力。

映射式的帶養2--思考範例 (posted on Sept 15)

每位爸媽對於理解情感與表達的能力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理解概念後對於如何執行也不一樣,由於我是個實務工作者,因此我對於理論與觀念如何應用在生活裡有著極大的熱誠。因此延續上一篇觀念的介紹,我想用耶魯大學嬰幼兒心理服務主持人 Professor Slade, A.發表期刊中所舉的一個映射式思考來和大家一起理解映射式思考是如何在互動中進行的:

有一位媽媽在陳述自己和一歲多的幼兒經歷的互動衝突中說了:

有時候呢他顯得很生氣 (孩子情緒的觀察)

我也不確定為什麼 (對孩子意圖的不確定帶給自己的感受)

他指著一樣東西,於是我拿那個東西給他,但是結果那不是他想要的,這讓我很迷惑 (確認自己的情緒狀態)

因為我不確定他到底要甚麼,為什麼會這麼生氣 (對孩子意圖的不確定性)

有時候他想去碰危險的東西,我不會讓他碰,因為那太危險了,他也會非常生氣 (媽媽區辨自己和孩子不同的心智狀態)

我會想要在那個當下把他抱起來,但是當然他正在氣頭上,一點都不想要我碰他或讓我抱起來 (媽媽體認到孩子擁有和自己不同的情感)

我這樣做其實對他是個打斷 (媽媽對自己處理行為的客觀觀察)

我明白了「把他抱起來」其實在那個當下,是我自己的需求,是我需要把他抱起來,因為希望這樣他可以感覺好一點,但是那不是當下他需要的,於是我很快地把他放下來 (媽媽映射了當下兩人需求的不同,針對這樣不同的心理狀態在行為上做了調整)

******************************************************************************
在這個例子裡,最寶貴的分享是媽媽體認到自己當下的處理方式原來是針對自己的需要,並不是孩子當下的需要,就算是相處一年多了,爸媽還是有時候無法理解孩子的意圖是甚麼,或許連幼兒們也不清楚,他們清楚的是心中那個無法表達的渴望,例如在這個例子裡是被滿足。

在陳述這個衝突過程中,這位媽媽展現了有彈性的映射式思考,清楚地將屬於自己,以及屬於孩子不同的情感與意圖表達出來。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幼兒再帶養中是被尊重的,是被嚐試理解的,當爸媽以理解他們的方式進行帶養,假以時日,這樣映射式的帶養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邁向心理健康!


範例節錄於Reflective Parenting Programs: Theory and Development (Arietta Slade, 2006)

第一個學習--映射式的帶養方式 (posted on Sept 15)

爸媽擁有的映射式功能是近年發展心理學認為影響孩子健全心理發展的關鍵,映射式功能指得是這個爸媽有沒有能力去想像並且理解孩子的心智狀態,包含孩子的想法,感覺,渴望,意圖。

這是一件複雜的事,因為當寶寶還無法用語言溝通時,爸媽不知道該如何和寶貝互動,好向也很難確定孩子的意圖與渴望。但是其實,人的情感有普遍性,寶貝的渴望可能比你想像地簡單,他想要被愛,被注意,被滿足等等,你可以本著對他的了解與摸索,試著猜測孩子的需求。

映射式功能不只停在理解孩子的心智狀態,它還包含了基於這個理解或是想像,你如何消化這樣的情境帶給你自己的情緒影響,以及從這個消化過程中,你如何回應他。在臨床工作裡,我們認為在親子關係有摩擦時,爸媽的心理能夠涵容多少自己當下經驗到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小寶貝們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換句話說,越容易挫折並大發雷霆的爸媽,寶貝越難從這樣的互動經驗中學習自己要如何處理情緒。

在學習映射式的帶養裡,第一件事是學習觀察自己的寶貝,想像他可能經歷的心智狀態,理解他可能有自己的偏好與氣質。沒有任何一個足夠好的爸媽,一開始就能夠又心電感應理解自己的孩子,你必須允許自己學習時偶爾會犯錯,這樣的理解需要時間累積。和另一半或是和長輩或是保母討論孩子的偏好和習慣都對於理解自己的寶貝有幫助。

第二件事是自我觀照自己的情緒,足夠好的爸媽並不是永遠和藹沒有情緒的爸媽,因為那是不可能的,那樣也不是健康的,因為在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裡,挫折是一定會發生的。足夠好的爸媽是願意培養對自己情緒的敏感度,知道自己情緒風暴的引發點,盡量在到達那一點前嚐試調整自己的情感,甚至找到可以支持自己的資源。

所以當爸媽真是不簡單,因為當爸媽,我們逐漸認識與理解了寶貝的心智狀態,當爸媽還會在許多辛苦的時刻,面對自己的內在,這些包含過去所有正面和負面的生命經驗,都會在親子互動中浮現。爸媽這個角色會攪動許多內在的情緒,但是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自我,雕塑新的自我認同!

哭鬧寶寶4--安撫寶寶的"噓"(shhhh)聲音

很多爸媽有個迷思,認為寶寶需要生活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裡。在我的臨床工作裡,一陣子我總會遇到當寶寶睡著時,媽媽自動切換成"氣音模式"繼續跟我對談,深怕吵醒孩子的狀況。其實,若讀一些相關書籍文章,我們會知道胎兒除了聽到一些模糊的聲音(當爸媽進行對話時)或是外在較吵的噪音(例如孕媽咪走過施工的工地),他們最常經驗到的是持續不斷很有規律,大聲的"噓"(Shhhh)的聲音,其實我們做超音波檢查時都聽過這個吵雜的聲音。這是一波波流動到孕媽咪子宮的血液發出的聲音,到底這個聲音有多大聲呢? 在1970年代有實驗將麥克風裝在生產中的子宮裡,發現這個噓的聲音居然可以比吸塵器的聲音還吵。

如果是這樣,相信你會問跟我第一次學到時一樣的問題--"這麼吵又是24小時放送,我們的寶寶聽力會不會受損?"其實在寶寶聽起來沒那麼地吵,因為寶寶的耳道與中耳都充滿了水,他的耳鼓還很厚,處理聽覺刺激還不是那麼有效能,這些聽覺上的尚未成熟會持續到他出生的幾個月後,因此在前幾個月,寶寶對於吵雜的聲響反應不會那麼敏感。

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寶寶出生後的震驚,從一個吵雜的環境變成一個沒有太多聲音的環境,這個他原本習慣的聲響突然不見了,難怪這樣的不習慣可能會讓他用哭來告訴這個世界"我想要那個聲音!"

所以該如何努力複製這個噓聲來安撫哭鬧的新生寶寶呢?

1. 將你的嘴靠近正在哭的寶寶的耳朵,你的嘴和他的耳朵約距離五到十公分的範圍。

2.開始發出規律的噓聲,請注意這不應該是溫柔的噓聲,而應該是聽起來甚至有些嚴厲的噓聲,你的噓聲在你聽來會比寶寶聽來還大聲。噓聲的音量應該要達到和寶寶哭聲差不多的音量。

有些爸媽覺得發出這樣的噓聲不是愛寶寶的表現,但是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我們只是在幫助寶寶找回那些熟悉的環境元素,讓他們的情緒可以平穩下來,因此這個聽起來嚴厲的噓聲在寶寶的生命經驗裡卻提供了溫暖的安撫。雖然我們發出了這樣的噓聲,寶寶的感官經驗還包括妳的擁抱和你熟悉的氣味。所以其它非口語傳達的情感寶寶還是感覺得到的。

3. 我們要提醒自己在規律的噓聲裡觀察寶寶的反應,隨著寶寶漸漸緩和下來的哭聲,這是他給我們的訊息,我們可以慢慢將這個噓聲變小。

Dr. Karp建議若家有腸絞痛寶寶(前四個月每天通常是黃昏時開始哭鬧,哭鬧可長達兩三個小時)的爸媽可能會面臨無法發出那麼久的噓聲,這時可能要借助一些輔助工具來發出這樣持續無意義的噪音,例如:

1. 播放模仿子宮內環境聲音的CD
2. 開任何發出無意義噪音的家電,例如吹風機或式吸塵器。如果你用的較吵雜的家電,你可以視寶寶平靜下來的程度將家電逐漸移開
3. 廁所抽風機發出的噪音
3. 沒有轉到任何電台的廣播,收音機會發持續不斷的沙沙聲
4. 開著水的水龍頭

每個寶寶需要的音量與噪音的型態都不一樣,有的爸媽讀到這可能會想這些方法真是有夠誇張。但是當爸媽之所以幫助我們成長,就是因為我們能夠不斷地摸索與調整。不是每個寶寶都會需要用到這些不同的安撫方法,但是我們有不同方法幫助他們情緒平穩下來,在當爸媽的前幾個月就會比較容易,我們也能比較享受當爸媽!

Karp, H. (2002) 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Chapter 10, Bantam Dell.

Tuesday, December 2, 2014

如何處理幼兒們突然爆發的情緒1

這篇文章是摘要給家有幼兒的爸媽讀的。在感恩節的休假中,我開始閱讀一本很好的親職書,這本書從神經生理與腦部發展的角度來談爸媽們應該如何處理與面對幼兒們的情緒風暴。如何在處理的當下可以滋養寶貝正在發展中的大腦,這本"The Whole-Brain Child"是由UCLA著名的醫師Dr. Daniel Siegel寫的,雖然還沒看完,但是感覺很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目前為止學到的事。

Dr. Siegel從神經生理的角度在第一章就告訴我們的左腦和右腦有著不同的功用,左腦偏好的是邏輯思考,問題解決,語言與排序,右腦管得是情緒,非語言,直覺式的反應與對某一個經驗的總括印象。寶貝們在三歲以前幾乎是右腦主導的情況,由於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他們活在每一個片段的情緒經驗裡,一直要到寶貝們開始問"為什麼",左腦的邏輯才慢慢發展出來。在未來的成長路上,對每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而言,重要的是左右腦並用,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情緒,也能開始因應帶來情緒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如何兼顧左右腦的成長進行教養呢? 舉個常見的例子好了。三歲的玲玲坐在門口正在學自己穿鞋子,他無法把腳完全套進布鞋,媽媽過來問"要幫忙嗎?"這時候玲玲突然失控大叫"媽媽,我討厭你。你買壞鞋子給我!" 在長輩的定義裡,這是個"番霸霸"的表現,但是在Dr. Siegel的書中,根據左右腦的理論,玲玲正在經驗右腦的情感大風暴。在這個當下,爸媽最需要避免的是自我防禦(我每天都對你很好啊!),或是開始和孩子爭辯他的邏輯 (你不會穿鞋子不要亂怪別人,這明明是雙好鞋子!) 事實上,有邏輯的左腦現在並不存在在玲玲身上,當成人試著用左腦方式的邏輯與抽象語言來回映孩子右腦的情感風暴時就像是在撞牆。

雖然我們可能會有股衝動想要搞清楚他怎麼了(其實不用問妳可以猜想得到他無法自己成功地穿鞋很挫折)。Dr. Siegel建議最適合的處理方式是右腦的處理方式。例如爸媽可以一邊揉孩子的背(或是任何孩子喜歡的感官安撫),一邊用同理的語氣回應他說:"媽媽知道這件事很難,也知道你很想自己做好,對不對? 要不要等一下我們再來試一次,讓他變乖鞋子?" 你會好奇地問 "那不用教他禮貌嗎? ""這樣是不是變相地鼓勵他可以這樣跟媽媽說話?" 當然教養不會在這裡結束,以右腦的方式回應他只是為了能夠讓他經驗到你理解他的情緒風暴,等到他稍稍平靜一點,左腦的處理才慢慢介入,不管孩子生氣時說的話有多可笑或是沒有邏輯,對他們而言,他內在強烈的感覺是真實的,是需要我們正視處理的。

以右腦對右腦的方式連結可以幫助孩子情緒平穩下來,爸媽的冷處理或是不處理並不是恰當的方式,因為這讓孩子感到不被重視,情緒可能累積或蔓延更久。但是,當孩子的情緒過於激烈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時,我們會需要馬上將孩子從現場移除,才能開始以右腦對右腦的連結開始處理。在孩子冷靜下來後,教育與引導才能開始註冊在孩子的腦海中。

Siegel, D. & Bryson, T. (2011) The Whole Brain Child--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to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ing Mind, Mind Your Brain, Inc. pp. 14-27

Monday, December 1, 2014

哭鬧寶寶3--安撫時側抱或是趴抱

Dr. Karp在"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書中提到當新生寶寶哭鬧時,爸媽習慣抱著安撫他,讓他躺在我們的臂彎事實上對寶寶們來講就好像是被疼愛的同時也被捏疼了。為甚麼呢?因為寶寶在母體內熟悉的姿勢是蜷曲起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嬰兒哭鬧時,只要照顧者輕輕將他們的身體調整成微微側躺,他們就能比較快平靜下來,有的大背巾可以讓寶寶們進入這個像彎月的姿勢,幫助他們平靜下來。

書中提到三種安撫的抱抱姿勢:
1. 餵奶反面的抱抱
2. 抱足球般的抱抱
3. 超過肩膀的抱抱

第一種"餵奶反面的抱抱" 是作者推薦當爸媽想一邊移動一邊安撫寶寶時,一個很好的安撫方法,抱法與示範圖片如下:

1. 把寶寶的頭放在右邊膝蓋,腳放在左邊臀部
2. 將你的左手放在你膝蓋和寶寶的臉頰中間,支撐他的頭部讓他更有安全感
3. 讓他側躺在你的臂彎裡,讓他的胃穩當地碰觸你的臂彎,背部抵在你的胸膛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拇指因為手掌的位置在他嘴巴附近,而讓他想吸吮,如果你在抱他前有洗手,不妨讓他吸吮你的手指,幫助他調節自己的情緒。



第二種 "抱足球般的抱抱"作者認為爸爸們很適合這種抱抱,因為這種抱抱需要強壯地手臂以及較大的手掌,抱法如下:
1. 將寶寶放在腿上,面向我們的左邊,將左手手掌托著他的下巴
2. 溫柔地將他轉成面朝下,將他的身體和屁股移至手臂上,讓他的胃部密合於你的手臂上,這樣他的整個頭部和頸部是在你的手掌中,胸部和胃部都躺在你的前臂彎裡,他的四肢自然下垂放鬆。



第三種 "超過肩膀的抱抱",其實就是將寶寶往上抱,讓他的胸部與胃部可以壓在你的肩膀前,作者特別建議若寶寶較小,在做這個抱抱前可以先包裹寶寶,讓寶寶們在熟睡被移下來後可以維持一個平穩的姿勢,不會因為肢體突然地移動而驚嚇到。

讀了書才知道原來愛的抱抱可以有這麼多種,這些都是為了能夠幫助寶寶們經驗到類似的安全感,讓他們情緒平穩。當然我們要記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因此如何和寶寶一起嚐試,觀察才能慢慢找到有效安撫他們的方法。

Karp,  H. (2002) 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Chapter 9 Bantam Dell.

圖片來源 Google published image on different holds for b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