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7, 2016

理解幼兒"分離--緊密"的矛盾心理需求

這篇文章是因應一個好朋友的需求而寫, 最近跟他聚會時他提到自己一歲八個月的孩子變得異常黏他, 簡直到了他無法理解的地步, 他擔心孩子是否有什麼心理狀況或是自己環境裡有什麼因素造成孩子呈現出一個心理上的發展退化, 跟當初一歲時的不怕危險的自主探索好像不一樣了. 他是個認真努力的媽媽, 所以我想先寫這篇文章來淺談幼兒矛盾的心理需求.

馬勒 (Mahler, M.)在談到幼兒的分離與自主時提出了一個理論, 叫做分離-個體化的理論(Separation-Individuation)這個理論的前半段提到嬰兒與母親是共生的, 也就是說嬰兒是無法區辨自己和母親, 其實在九零年代到現在的許多發展心理學研究已經推翻了這部分的理論, 因為嬰兒即使是只有幾天大的新生兒, 都能表達出自己的偏好來跟照顧者或是世界進行互動. 因此新生兒與爸媽並不是完全地渾沌共生的.

不過, 這個理論的其他部分還是很有價值的, 可以幫助爸媽理解為什麼幼兒們會有這樣想要黏人卻又經常想把大人推開的的狀況.

所有的發展, 不管是生理或是心理的發展, 都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 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因為動作能力與認知能力的發展, 五. 六個月大的嬰兒們開始表達自己的意圖, 馬勒認為這是第一個分離--因為寶寶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內在轉向投注在與外在的互動, 他們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也探索照顧者. 寶寶十個月大的陌生人焦慮便是因為注意力向外產生了警覺心.

10個月到一歲半的寶寶們開始有一些簡單的想法, 並且會以自己的動作去執行. 馬勒說這個時期是孩子第一次分離後的密月期, 逐漸獲得的動作認知技能, 甚至是語言能力都幫助他們學習分離與自主經驗, 在這個短短的時期, 他們經驗到許多強大的感覺--自己能對環境產生影響, 探索帶來自主的經驗.

但是幼兒們沒有任何現實的經驗, 不知道有些嘗試可能帶來危險, 或是社會其實會加諸給他們期待, 於是在這樣的過程中, 幼兒開始經驗到爸媽真的是另一個個體, 自己想要的, 感到興奮的, 不一定是爸媽想要的或是感到興奮的. 在這個體驗中, 幼兒便理解了另外一個更強大的感覺--在一連串地自主嘗試與經驗挫折之後, 自己理解到自己不是全能的, 原來自己不能沒有爸媽, 於是一歲半到三歲幼兒進入馬勒所謂的修復與和解時期, 在這個時期裡, 孩子會在自己又愛又恨的情感裡擺盪, 而產生尾隨爸媽或是緊粘爸媽的行為:

1. 孩子會希望跟爸媽保持緊密的親密感, 但卻又會排拒爸媽來維持自己的自主

2. 由於體認到自己不是全能的, 在感覺需要爸媽時, 同時也要面臨失落感與對自己的挫折感

3. 在這些強烈的矛盾感受的影響之下, 孩子產生了強烈的分離焦慮--這樣的焦慮源自擔心失去爸媽, 擔心自己無法自主, 擔心自己會受傷等等

發展心理學中認為早年經驗影響人未來一生如何與他人建立情感式的連結, 真的是有其脈絡可循, 因為不只幼兒, 連我們自己處在所有重要關係裡, 何嘗不是不斷經驗著親密與自主之間的擺盪呢?

在這個階段, 如果爸媽因為孩子的情緒矛盾狀態, 或是希望孩子提早獨立而把孩子推開, 或是面對孩子的捉摸不定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便無法累積足夠正向溫暖的經驗來整合自己內在經驗到的好爸媽或是壞爸媽, 其實是同一個爸媽.

因為馬勒認為幼兒期最重要的情感發展是針對主要照顧者, 從日常的互動中, 逐漸走向一個情感的整合, 簡單地來說, 希望孩子在這些分裂或是兩極的情感裡(例如愛爸媽卻偶爾在爸媽制止他時會恨爸媽)可以逐漸形成一個正向的恆常感受--明白那個當下約束他的壞爸媽其實就是平常那個愛自己的爸媽.

這是馬勒提出的情感上的"物體恆存“, 孩子在這個里程碑中理解同一個爸媽本來就可能帶來矛盾的感覺, 幫助孩子理解自我的感受與開始統整出對他人穩定的感受!

因此, 如何累積正向溫暖的互動仍然是一大關鍵, 這樣說不是提倡爸媽不應該有情緒, 因為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 本來就不應該要消滅或是壓抑這些情感. 這個部分之前的文章有討論到, 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靠提升自我覺察與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總之, 幼兒雖然處於這樣的矛盾情感與分離焦慮裡, 爸媽的重要任務是在每天的相處當中, 理解孩子的黏人, 或他陰晴不定的情緒都只是這個階段的特徵, 爸媽需要做的事堅定地在旁持續觀察, 在需要的時刻引導孩子, 慢慢累積正向溫暖的互動經驗. 如果可以這樣堅持下去, 這樣的困難階段就像今天的颱風一樣一定會過去. 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如何更有彈性地去包容, 或是以更寬廣的方式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邁向更成熟的自我功能, 預備他們進入團體時更複雜的人際互動!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6

如何在幼兒教養中平衡自主與規範?

最近幾個親職諮詢不約而同都有個特質, 我觀察到這些爸媽們在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時經常擺盪在嚴厲與妥協之間.  甚至來會談的爸媽兩個人因為對寶貝的發展有不同期待而造成管教衝突的狀況, 例如爸爸堅持孩子一定要吃完飯, 媽媽因為不忍心想解救孩子而跟先生起衝突...等等. 到底幼兒的教養中應該了解或是注意什麼呢?

幼兒階段像我之前提的是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期, 這個意思是幼兒們會非常希望可以有自主的經驗, 在自己的嘗試處理中感覺到自己可以創造. 因此他們很容易把爸媽的協助推開, 希望可以在自主裡表達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 然後希望自己做得到或做得好.

但是偏偏幼兒們的認知發展與社會化都還不夠成熟, 他們不懂得, 邏輯也無法控制自己馬上想要的衝動, 所以常常會有爸媽無法理解的堅持讓親子之間的關係緊張. 例如:突然不願意自己走路要抱抱; 說不出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爸媽建議的全部都不要, 或是突然開始大哭...等等. 爸媽很容易感覺到"不懂孩子在崩潰什麼?" 或是"孩子為什麼這麼歡?“

其實兩歲的幼兒因為追求自主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越來越多不同的情緒, 包括自豪, 害羞, 羞愧等等, 這些新的感受對寶貝來說都是新的挑戰, 在我的書中也曾觀察到一個在沙坑玩的小女孩只因為媽媽在大家面前說“你的臉髒髒的”於是當場崩潰大哭. 這都是因為這些強烈負面的感覺讓寶貝們不知道如何面對.

我們要理解的是, 幼兒的腦袋無法跟成人一樣在問題發生時, 可以嘗試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他也還沒學會如何妥協自己的需求, 他想不到嘗試看看不同處理方式可能也可以解決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當他想穿藍色褲子但是剛好褲子洗了但是還沒乾時, 他無法接受你拿綠色的或是咖啡色的給他. 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無法解決自己需求時, 他的情緒就像是世界末日般地龐大!

你會說可是當我提議給他綠色的褲子就是在幫他解決啊, 但是,  那其實是你在解決你的問題 (我不要孩子繼續哭鬧)而不是他的問題 (我現在真的只想穿藍色的褲子)...

當孩子深陷情緒中, 他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先被理解與包容, 換句話說, 或許你提議可以換穿別的顏色褲子的時候, 他的感受是你並沒有了解他. 他在那個當下就是想要穿藍色的. 所以, 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

溫尼考特與皮亞傑的理論還是在這時幫助了爸媽, 溫尼考特希望爸媽可以包容孩子的情緒, 而皮亞傑呼籲幼兒們的認知學習是在操作的經驗中累積而來, 所以或許有幾個方向可以幫助爸媽思考:

1. 盡量不要讓自己有立即性的時間壓力, 因為沒有人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有耐心, 所以一定要記得調整時間, 從趕出門的早上調整到臨睡前選擇明天的衣服.

2. 告訴他, 他的情緒經驗是什麼; "你很想穿藍色褲子, 但是褲子還沒乾, 所以你又失望又生氣." 當孩子在日常中學會命名自己的情感後, 他就比較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知道帶來一種控制感, 因為人最害怕的就是面對未知. 這樣的映射也能幫助孩子獲得“爸媽了解我”的感覺. 能幫助他情緒平穩下來.

3. 當孩子情緒比較平穩以後, 像皮亞傑說的帶著他去經驗--去摸摸藍色褲子還濕濕的,或是聞聞褲子還沒洗是臭臭的. 幫助他理解為什麼當下無法滿足他的願望.

4. 繼續同理他的渴望, 開始跟他想一些方法, 例如:真沒辦法我們只好選第二喜歡的褲子, 然後今天回家我們馬上檢查藍褲子有沒有乾, 明天讓你穿. (在未來的計劃裡還是表達你對他渴望的理解).

5. 若孩子鬧著一定要穿, 就算濕也要穿時, 爸媽還是要堅定地跟他說" 穿濕褲子會感冒所以我們不能穿" 雖然你知道這樣可能會讓他更有情緒, 但是堅定還是需要的.

6. 當他邁向三四歲時, 在跟他玩角色扮演時, 可以將類似的情境扮演出來, 例如你扮演一個無法等待的小孩子, 他扮演一個成人, 他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會是以你之前引導他的邏輯. 因此在這樣的扮演中, 你一方面讓他感覺擁有心理上的補償, 另外一方面也變成你評估孩子內化社會規範的方式.

當然在我的書中也有提到, 為了促發自主性, 其實可以配合兩個提議讓孩子選擇. 有時候, 有些爸媽會擔心, 萬一給的兩個選擇孩子都不要, 怎麼辦?其實爸媽猜錯或是給錯選項, 都是沒關係的. 這些猜錯的感覺可以引發孩子內心更強烈的動機, 來向爸媽溝通自己到底要什麼. 我們會允許過程中, 他在情緒裡稍稍退化, 因為感受強烈的時候, 連大人都很難理性地陳述自己的情緒, 更何況是一個幼兒?如果孩子不能講得很清楚自己情緒的原因, 爸媽就要用猜的, 然後觀察他的表情與肢體動作. 看看可不可以幫上他.

當然, 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有情緒, 多觀察孩子在情緒的前後是如何轉換平復自己的, 我們會在觀察與理解的過程中摸索孩子的脾性, 瞭解孩子的渴望. 提供溫柔的包容與堅定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