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6

如何在幼兒教養中平衡自主與規範?

最近幾個親職諮詢不約而同都有個特質, 我觀察到這些爸媽們在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時經常擺盪在嚴厲與妥協之間.  甚至來會談的爸媽兩個人因為對寶貝的發展有不同期待而造成管教衝突的狀況, 例如爸爸堅持孩子一定要吃完飯, 媽媽因為不忍心想解救孩子而跟先生起衝突...等等. 到底幼兒的教養中應該了解或是注意什麼呢?

幼兒階段像我之前提的是人生的第一個青春期, 這個意思是幼兒們會非常希望可以有自主的經驗, 在自己的嘗試處理中感覺到自己可以創造. 因此他們很容易把爸媽的協助推開, 希望可以在自主裡表達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 然後希望自己做得到或做得好.

但是偏偏幼兒們的認知發展與社會化都還不夠成熟, 他們不懂得, 邏輯也無法控制自己馬上想要的衝動, 所以常常會有爸媽無法理解的堅持讓親子之間的關係緊張. 例如:突然不願意自己走路要抱抱; 說不出自己想要什麼, 但是爸媽建議的全部都不要, 或是突然開始大哭...等等. 爸媽很容易感覺到"不懂孩子在崩潰什麼?" 或是"孩子為什麼這麼歡?“

其實兩歲的幼兒因為追求自主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越來越多不同的情緒, 包括自豪, 害羞, 羞愧等等, 這些新的感受對寶貝來說都是新的挑戰, 在我的書中也曾觀察到一個在沙坑玩的小女孩只因為媽媽在大家面前說“你的臉髒髒的”於是當場崩潰大哭. 這都是因為這些強烈負面的感覺讓寶貝們不知道如何面對.

我們要理解的是, 幼兒的腦袋無法跟成人一樣在問題發生時, 可以嘗試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他也還沒學會如何妥協自己的需求, 他想不到嘗試看看不同處理方式可能也可以解決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當他想穿藍色褲子但是剛好褲子洗了但是還沒乾時, 他無法接受你拿綠色的或是咖啡色的給他. 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無法解決自己需求時, 他的情緒就像是世界末日般地龐大!

你會說可是當我提議給他綠色的褲子就是在幫他解決啊, 但是,  那其實是你在解決你的問題 (我不要孩子繼續哭鬧)而不是他的問題 (我現在真的只想穿藍色的褲子)...

當孩子深陷情緒中, 他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先被理解與包容, 換句話說, 或許你提議可以換穿別的顏色褲子的時候, 他的感受是你並沒有了解他. 他在那個當下就是想要穿藍色的. 所以, 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

溫尼考特與皮亞傑的理論還是在這時幫助了爸媽, 溫尼考特希望爸媽可以包容孩子的情緒, 而皮亞傑呼籲幼兒們的認知學習是在操作的經驗中累積而來, 所以或許有幾個方向可以幫助爸媽思考:

1. 盡量不要讓自己有立即性的時間壓力, 因為沒有人在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有耐心, 所以一定要記得調整時間, 從趕出門的早上調整到臨睡前選擇明天的衣服.

2. 告訴他, 他的情緒經驗是什麼; "你很想穿藍色褲子, 但是褲子還沒乾, 所以你又失望又生氣." 當孩子在日常中學會命名自己的情感後, 他就比較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 知道帶來一種控制感, 因為人最害怕的就是面對未知. 這樣的映射也能幫助孩子獲得“爸媽了解我”的感覺. 能幫助他情緒平穩下來.

3. 當孩子情緒比較平穩以後, 像皮亞傑說的帶著他去經驗--去摸摸藍色褲子還濕濕的,或是聞聞褲子還沒洗是臭臭的. 幫助他理解為什麼當下無法滿足他的願望.

4. 繼續同理他的渴望, 開始跟他想一些方法, 例如:真沒辦法我們只好選第二喜歡的褲子, 然後今天回家我們馬上檢查藍褲子有沒有乾, 明天讓你穿. (在未來的計劃裡還是表達你對他渴望的理解).

5. 若孩子鬧著一定要穿, 就算濕也要穿時, 爸媽還是要堅定地跟他說" 穿濕褲子會感冒所以我們不能穿" 雖然你知道這樣可能會讓他更有情緒, 但是堅定還是需要的.

6. 當他邁向三四歲時, 在跟他玩角色扮演時, 可以將類似的情境扮演出來, 例如你扮演一個無法等待的小孩子, 他扮演一個成人, 他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會是以你之前引導他的邏輯. 因此在這樣的扮演中, 你一方面讓他感覺擁有心理上的補償, 另外一方面也變成你評估孩子內化社會規範的方式.

當然在我的書中也有提到, 為了促發自主性, 其實可以配合兩個提議讓孩子選擇. 有時候, 有些爸媽會擔心, 萬一給的兩個選擇孩子都不要, 怎麼辦?其實爸媽猜錯或是給錯選項, 都是沒關係的. 這些猜錯的感覺可以引發孩子內心更強烈的動機, 來向爸媽溝通自己到底要什麼. 我們會允許過程中, 他在情緒裡稍稍退化, 因為感受強烈的時候, 連大人都很難理性地陳述自己的情緒, 更何況是一個幼兒?如果孩子不能講得很清楚自己情緒的原因, 爸媽就要用猜的, 然後觀察他的表情與肢體動作. 看看可不可以幫上他.

當然, 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有情緒, 多觀察孩子在情緒的前後是如何轉換平復自己的, 我們會在觀察與理解的過程中摸索孩子的脾性, 瞭解孩子的渴望. 提供溫柔的包容與堅定的界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