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4, 2015

“母職星群”--史登談當媽媽的心理變化

因為訓練需要, 最近重讀了發展心理學家史登(Daniel Stern)在1995年出版的經典理論--母職星群 (Motherhood Constellation), 這一次讀的感觸非常深, 或許是因為重讀的此時, 我已是兩個小學生的母親, 回首當初自己初為人母的日子, 史登的描述鮮活地讓往日的自己歷歷在目, 覺得可以跟大家分享史登談到懷孕到初為人母時媽媽的心理變化.

這篇文章非常希望準爸爸們可以一起閱讀, 在史登的帶領與描述下, 爸爸們可以開始理解伴侶們有些行為上的變化, 這些變化並不是不愛自己了, 而是母職這件事佔據充滿了伴侶的腦海. 不過, 好消息是, 一但媽媽們從一開始的摸索中慢慢找出自己的步調與自信時, 觀察到寶寶越來越茁壯時, 這樣的佔據就會慢慢地消退, 也就是說, 爸爸們的被冷落或是成為“功能性”伴侶 (指得是被指揮做許多家事或跑腿), 都可能只是暫時的. 如果環境支持得宜, 媽媽們便能逐漸從這些佔據中撤退, 回到伴侶這個位置.

母職星群談到一般的媽媽們會擁有七個顯著的心理變化:

1. 母親對他人或其它事的興趣, 注意力會逐漸被轉移至自己的懷孕和寶寶身上 : 她對男人的興趣減低了, 取而代之的是對寶寶的想像與對其它女人, 尤其自己的母親在自己小時候如何帶養自己感到更多的興趣.

2. 母親們對於競爭, 主導甚至是性生活的興趣可能消退, 對於和先生或伴侶如何順暢運作這個家甚至是"關懷"的議題興趣增強:育兒是個大工程, 或許在體認到這一點時, 媽媽們變得較實務, 不再只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而是希望能夠預備自己進入這個大工程.

3. 母親們有不同的感官偏好或對不同事物有敏感度, 彷彿她們重新發展了另一套的神經系統似的. 有害喜的媽媽應該不難瞭解這個描述, 不只是害喜, 有時候接觸到相似的情境, 懷孕前後媽媽們可能有不同反應.

4. 母親們愛上他們的寶寶: 其實這樣的愛不見得都是一見鍾情. 也許這樣的愛上是有著一個累積的過程. 這裡講得不是母親們愛他們的寶寶, 而是“愛上”(falling in love)這個狀態, 就像是兩個熱戀中的戀人, 母親對寶寶的注視可以是緊湊且漫長的. 雙方的情感交流是熱烈與意味深遠的.

5. 母親們腦海會被“關愛”給佔滿:我給了寶寶足夠的愛嗎?我能不能夠給予?我怎麼能知道寶寶接受我的愛?寶寶愛我嗎?等等

6. 母親們開始有了新的恐懼 :人有許多普遍性的恐懼, 例如害怕掉落, 害怕孤獨, 害怕死亡等等. 但是母親們有著新的恐懼, 這個恐懼在於“寶寶能不能存活下來, 能不能在她的照顧中茁壯. “, 於是母親會本能地調整她的行為來對應這個恐懼. 例如晚上媽媽因為寶寶發出聲音而起床察看好幾次, 確定寶寶沒事. 或是幫寶寶洗澡的時候特別害怕沒抓穩, 寶寶會掉下去等等.

7. 母親們需要其它年長, 對育兒有經驗的女人在身邊支持她們 :西方國家的陪產士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 在生產時提供情緒上的支持, 甚至在日後的帶養, 提供一些養分. 這樣的對象不是用來教導準媽媽們, 而是在媽媽們需要時, 可以提供一種支持性的心理環境. 有些媽媽們會好奇或開始思索自己小時候如何被帶養, 這些隱約或鮮明的記憶成為母親親職行為模仿或避面的方向. 有些研究甚至顯示, 當寶寶一歲大時, 寶寶和媽媽的依附關係品質能夠呼應媽媽和外婆之間的依附關係品質. 傳達了依附關係如何在代間中傳承.

每個媽媽都會感受到這些心理變化嗎?其實, 以我的工作觀察和自身經驗來說, 我覺得能夠感受到這些變化, 媽媽們要相對地在一個身心比較安穩的狀態. 假設經濟狀況太差, 媽媽們的心理可能只會不斷憂慮下一餐的麵包在哪裡, 假設心理健康有些狀況的媽媽, 例如有很強的自戀特質的媽媽, 她的憂慮可能大部份停留在懷孕可能如何損傷她的身形, 寶寶可能如何介入她和伴侶的關係等等. 不管如何, 這兩種狀況都可能造成媽媽無法思考孩子, 停留在自己佔據的念頭裡, 影響著她的帶養行為與親子互動, 最後影響了親子之間的依附品質.

爸爸的角色是相對重要的. 如上所述, 是爸爸的支持與分擔, 讓媽媽們得以順利進入上述的七種心理變化. 開始為當個足夠好的媽媽做準備. 其實, 我真的很想說, 爸爸們也在進入一個所謂的“父職星群”的狀態, 在這個成為足夠好的爸爸的狀態裡, 爸爸們學習著如何把妻小的需求擺在自己的前面, 有一點像是媽媽們將寶寶的需求擺在前面的狀態. 對爸爸而言, 其實最有挑戰性的是面對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感覺. 因為當寶寶出生後, 在一般正常的狀態下, 母子自然就成為一個合體. 在許多照顧的時刻, 當媽媽們在呼應寶寶的基本需求時, 爸爸只能在旁邊觀看. 感覺被排除在外. 當這樣的”被排除“不斷地發生時, 考驗的是爸爸如何面對失落感並且消化這個感覺, 甚至是能不能主動溫柔地尋求更多的參與. 不讓媽媽感覺是個打擾或是個打斷.

簡單地來說, 以嬰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觀點來看, 傳統的男主外, 女主內, 由母親主管孩子一切的教養責任, 並不利於家庭中每個人的心理健康發展. 有許多的研究顯示, 若能有個穩固的夥伴關係, 輪流或是分享親職責任與家事責任, 全家人較快樂, 對於孩子的發展能夠有更大的幫助.  

Sunday, November 15, 2015

從腦神經科學研究談管教與體罰

今天密西根大學嬰幼兒心理健康訓練的召集人分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給我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gainst spanking, timeouts, and sleep training" by Professor Roger Thompson at Stony Brooke University, Dec, 2014 ).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文化中"管教"在心理學的歷史洪流中, 如何被演化, 也結合最近十餘年許多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結果來告訴我們, 體罰是什麼, 它如何影響爸媽與孩子雙方的情緒與腦部發展, 以及研究顯示如何“管教”可以對孩子們有最佳化的發展, 因此在此摘要分享給大家, 跟大家一起思考如何管教孩子.

文中提到腦部神經原的迴路發展如何受一開始的依附關係所影響, 我們的腦是個社交性的腦, 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幫助我們腦部的神經元建立迴路, 這樣的神經迴路散佈在我們整個身體, 影響著我們的思考, 情感與行為.

文章舉了個DSM-IV(精神醫學診斷工具書)個案研討的例子來幫助爸媽理解孩子的腦部連結可能如何依據他們當下感官的, 心理層面的, 動作的經驗來連結他們腦部的迴路. 在這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裡, 這位成年人因為必須全身被蟲覆蓋才能達到性高潮而來精神科求助. 在治療中發現他小時候常被體罰關在家中櫃子裡, 在恐懼驚慌沒有出路的那些時刻, 櫃子裡的蟲子爬上他的身體, 製造了一些感官的刺激, 彷彿提供了他一個離開當下困境的方式, 於是這些外人看來毫不相關很怪異的因素形成了一個迴路, 影響著他長大後的“病態行為”. 雖然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 但是希望幫助爸媽理解比較大的孩子一些所謂的"脫序行為“可能有著我們大人想不通的奇怪成份組成, 身為爸媽, 親職教育需要做的是瞭解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組成的由來, 進一步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改善這樣的迴路.

至於小小孩呢? 文中舉了Daniel Siegel和Allan Schore兩位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 他們說腦部大致可以分成三區: 第一區是腦幹, 主宰那些與存活與否的初級情緒與防衛機制, 就像是動物本能一樣, 腦幹主導“逃或戰”(fight for flight)的原始反應. 因此主宰著像動物本能的反應. 最上面一區是cerebal cortex system 大腦的皮質層, 是我們思考, 分析的區塊; 在中間的是limbic system大腦的邊緣系統, 這個部份連結腦幹和大腦的皮質層, 雖然是連結者, 但是邊緣系統仍然很初級, 也很容易鼓勵那些尚未經皮質層思索決策就顯現的行為. 因此他們分析被爸媽體罰時小小孩的腦部活動就像下列狀況:

1. 腦幹察覺到危險, 無法做出分析, 想要逃走, 於是慌亂地忙著搜尋安全的依附對象 (對小小孩來講只有依附在依附者身邊才能感覺安全).
2. 邊緣系統此時告知危險的來源就是本來自己安全依附的對象, 安全和危險居然來自同一個來源, 這樣的混亂與困惑只能讓腦幹繼續進行危機處理.
3. 於是腦部神經元的迴路變像無頭蒼蠅一樣轉來轉去轉不出來, 在這些瘋狂的衝撞中, 變成了“失調”(dysregulation)的狀況, 當然難免產生了些意外碰撞.

最糟的是, 在體罰的時候, 不只孩子進入這個狀況, 大人, 因為強大的挫折與憤怒, 也進入了動物性的本能反應, 當兩個腦幹碰撞在一起時, 說明了為什麼在體罰當下,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持冷靜. 這個情況就像是大恐龍打小蜥蜴, 小蜥蜴當然會被打扁, 但是他們也學習到一件事, 要能打贏自己就必須要更強壯, 更有攻擊性, 這是叢林的生存法則...這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越大越皮越難管的原因.

來自依附對象的攻擊遠比其它關係中產生的衝突來得強大, 例如把寶寶留在房間讓他們哭到累睡著的爸媽, 雖然爸媽們覺得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獨立, 但是, 事實上, 在這個過程中, 寶寶只能感覺到自己被遺棄的恐懼 (沒有其它的可能可以想), 或許一陣子後, 他真的學習到爸媽不會再陪他, 他必須乖乖認命自己睡著, 但是這個創傷過程中, 神經元連結了什麼經驗, 會如何影響寶寶日後的心理健康, 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要如何進行管教呢?這些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學者想推動一個"time-in"的觀念, "time-in" 不是在孩子有行為問題時, 才像"time-out"一樣被使用, "time-in"指得是在學齡前到學齡年紀的日常生活中, 爸媽們多觀察孩子, 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感到好奇, 並且教導孩子他們在這些行為下正在經歷的內在情感, Professor Siegel 談到不管好事或是壞事發生, 爸媽們幫助孩子把剛剛發生的故事講出來, 在講故事的過程, 爸媽們回應孩子當下經驗的情感, 甚至是分享自己的情感 (例如:我剛剛也被你發脾氣的樣子嚇一跳) 然後在之後的一兩天內, 用閒聊地方式重新地再談一次這件事, 用你的記憶方式來說, 讓孩子跟你對焦. 當然孩子可能會添加一些屬於他自己的記憶, 甚至還是無法定義情感, 但是這個嚐試的過程中, 爸媽可以再一次地幫助孩子定義瞭解自己的情感. 日積月累, 於是逐漸地, 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 想法. 在互相交流的過程感受被尊重與尊重. 他開始會選擇跟爸媽討論, 自然不需要用問題行為來跟世界溝通.

於是, 管教成為一種教育, 希望可以教會孩子自我調節. 這篇文章提到給父母的兩個問題, 認為針對管教, 如果爸媽們可以想想這兩個問題, 就可以幫助爸媽看清楚"time in"的重要性:

1. 在這個當下我希望孩子學些什麼?
2. 什麼是最好的方式來教導他們?

希望大家可以在管教中多多思考這兩個問題, 用這兩個問題跟朋友或是家人討論更好的做法. 在當爸媽的每一天, 和孩子們的共同生活都是獨特的, 每天逝去不會再回來, 孩子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那些順遂的時刻裡, 我們互相相愛, 卻是在那些不順遂的時刻裡, 可以讓我們努力把握, 學著瞭解對方, 與互相瞭解, 學著一起渡過, 於是親子關係與家庭關係便能夠更堅韌!








Thursday, November 5, 2015

受台北市政府邀約, 在十一月份會有兩場的團體帶領, 課程免費, 歡迎有興趣的新手爸媽報名!

Wednesday, November 4, 2015

和寶寶玩的預備心理 (遊戲主題之一)

遊戲這個主題一直在我的寫作清單裡, 原因是因為自己在當媽媽的過程裡, 記憶中和孩子之間連結最緊密的時候常常是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 換句話說, 在我享受當媽媽的時刻中, 有很大的比例是在我和孩子如何一起玩. 當孩子還小時, 遊戲有趣是因為簡單的互動就可以得到他們天真可愛的反應, 等到他們大一點時, 遊戲有趣是因為我們雙方都可以一起創造或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一起經歷那種讓對方驚奇的感覺. 在那些驚喜裡發現對方, 享受對方.

遊戲對寶寶發展的多元重要性相信有閱讀與學習習慣的爸媽們, 對這個主題一定不陌生, 腦袋裡也可能已經塞滿許多“哪種遊戲可以促進孩子某項發展”之類的知識. 今天我反而想談的是身為爸媽, 享受跟寶寶玩遊戲的好處. 與有時和寶寶玩不起來的困難.

首先想說的是困難. "玩"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 有時候當成人當太久了, 被許多生活上的責任壓迫習慣了, 那種無拘無束, 自然泉湧般的自發性互動就容易長期被壓抑下來. 而無拘無束, 自然泉湧的自發性恰巧是遊戲核心的一部份. 如果再加上成人對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的期待的話, 玩很容易就變成了"教導", 教導就會有期待, 當教導的期待得不到預期成效, 成人就容易不耐煩或挫折, 這個時候對孩子來說, 跟不耐煩或挫折的大人“玩”就不再是件有趣的事了, 不有趣當然也就刺激不到寶寶的各項發展. 因此如何感知到自己和寶寶玩的方式是否真的有遊戲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其次, 在臨床工作裡, 常常會看到親子之間的不對盤--爸媽花了時間和金錢覺得給孩子是最好的, 但是因為中間有許多的失誤傳球, 孩子往往接收不到. 遊戲就是其中一個很常見的例子. 越小的孩子越不需要物質上的供給, 購買昂貴的嬰兒玩具是因為可以滿足爸媽感覺“盡力給孩子最好”的自我期待, 但是寶寶們對昂貴與否其實沒有概念. 只要確定是安全的玩具就會是值得選擇的. 此外, 熟悉的照顧者如果能夠成為寶寶的玩具, 用好玩的方式跟他們互動, 就會比一成不變的玩具來得有趣多了.

對照顧者而言, 跟第一年的寶寶遊戲時可以預備自己:
1. 提醒自己“遊戲可能會有很高的重複性”:例如:六七個月開始, 寶寶發展手部動作的抓取到之後的爬行, 寶寶會因為動作的獲得而重複不斷類似的動作. 這其實有學習記憶的意義. 即使拭類似的遊戲, 還是會有細緻些微的不同. 爸媽們可以把遊戲聚焦於觀察寶寶有趣的不同反應, 而不要急著要他學會做其它的動作.

2. 善用自己的表情來回應寶寶增加趣味: 既然是遊戲就要允許自己可以有些自發的輕鬆與無厘頭. 寶寶四五個月以後, 已經會用許多表情來和爸媽互動, 因此, 當我們給予寶寶豐富的表情, 寶寶覺得有趣時, 常常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回應, 也讓我們覺得好有趣, 而形成互惠的良性互動.

3. 多一點觀察與等待: 在寶寶開始會移動之後, 我們常會需要跟在寶寶身邊確保他的安全, 此時, 觀察孩子正在做什麼, 然候在寶寶需要的時候協助他. 甚至是加入他的探索.

4. 以全面感官的方式進行互動: 既然第一年的寶寶是藉由感官來經驗這個世界, 遊戲就可以結合不同感官的經驗來進行互動, 因此一起玩玩具, 一起唱歌, 拍拍手, 動動手腳, 甚至是遮住臉的躲貓貓都可以是很棒的遊戲.

多觀察自己的寶寶喜歡我們跟他玩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 因為是遊戲, 更重要的是感覺有趣, 雙方都能享受在其中, 因為這樣的享受可以增強爸媽和寶寶之間的愛,  因此, 遊戲的順利與否需要爸媽心理的預備. 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急, 寶寶們有一生的時間學習知識, 在生命的一開始, 身為爸媽, 我們的工作是讓他們對世界產生興趣, 我們回應他們的熱切, 她們自己和世界的探索都可能是對世界有興趣的源頭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