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5, 2015

從腦神經科學研究談管教與體罰

今天密西根大學嬰幼兒心理健康訓練的召集人分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給我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gainst spanking, timeouts, and sleep training" by Professor Roger Thompson at Stony Brooke University, Dec, 2014 ).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文化中"管教"在心理學的歷史洪流中, 如何被演化, 也結合最近十餘年許多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結果來告訴我們, 體罰是什麼, 它如何影響爸媽與孩子雙方的情緒與腦部發展, 以及研究顯示如何“管教”可以對孩子們有最佳化的發展, 因此在此摘要分享給大家, 跟大家一起思考如何管教孩子.

文中提到腦部神經原的迴路發展如何受一開始的依附關係所影響, 我們的腦是個社交性的腦, 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幫助我們腦部的神經元建立迴路, 這樣的神經迴路散佈在我們整個身體, 影響著我們的思考, 情感與行為.

文章舉了個DSM-IV(精神醫學診斷工具書)個案研討的例子來幫助爸媽理解孩子的腦部連結可能如何依據他們當下感官的, 心理層面的, 動作的經驗來連結他們腦部的迴路. 在這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裡, 這位成年人因為必須全身被蟲覆蓋才能達到性高潮而來精神科求助. 在治療中發現他小時候常被體罰關在家中櫃子裡, 在恐懼驚慌沒有出路的那些時刻, 櫃子裡的蟲子爬上他的身體, 製造了一些感官的刺激, 彷彿提供了他一個離開當下困境的方式, 於是這些外人看來毫不相關很怪異的因素形成了一個迴路, 影響著他長大後的“病態行為”. 雖然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 但是希望幫助爸媽理解比較大的孩子一些所謂的"脫序行為“可能有著我們大人想不通的奇怪成份組成, 身為爸媽, 親職教育需要做的是瞭解幫助孩子瞭解這些組成的由來, 進一步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改善這樣的迴路.

至於小小孩呢? 文中舉了Daniel Siegel和Allan Schore兩位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 他們說腦部大致可以分成三區: 第一區是腦幹, 主宰那些與存活與否的初級情緒與防衛機制, 就像是動物本能一樣, 腦幹主導“逃或戰”(fight for flight)的原始反應. 因此主宰著像動物本能的反應. 最上面一區是cerebal cortex system 大腦的皮質層, 是我們思考, 分析的區塊; 在中間的是limbic system大腦的邊緣系統, 這個部份連結腦幹和大腦的皮質層, 雖然是連結者, 但是邊緣系統仍然很初級, 也很容易鼓勵那些尚未經皮質層思索決策就顯現的行為. 因此他們分析被爸媽體罰時小小孩的腦部活動就像下列狀況:

1. 腦幹察覺到危險, 無法做出分析, 想要逃走, 於是慌亂地忙著搜尋安全的依附對象 (對小小孩來講只有依附在依附者身邊才能感覺安全).
2. 邊緣系統此時告知危險的來源就是本來自己安全依附的對象, 安全和危險居然來自同一個來源, 這樣的混亂與困惑只能讓腦幹繼續進行危機處理.
3. 於是腦部神經元的迴路變像無頭蒼蠅一樣轉來轉去轉不出來, 在這些瘋狂的衝撞中, 變成了“失調”(dysregulation)的狀況, 當然難免產生了些意外碰撞.

最糟的是, 在體罰的時候, 不只孩子進入這個狀況, 大人, 因為強大的挫折與憤怒, 也進入了動物性的本能反應, 當兩個腦幹碰撞在一起時, 說明了為什麼在體罰當下,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持冷靜. 這個情況就像是大恐龍打小蜥蜴, 小蜥蜴當然會被打扁, 但是他們也學習到一件事, 要能打贏自己就必須要更強壯, 更有攻擊性, 這是叢林的生存法則...這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越大越皮越難管的原因.

來自依附對象的攻擊遠比其它關係中產生的衝突來得強大, 例如把寶寶留在房間讓他們哭到累睡著的爸媽, 雖然爸媽們覺得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獨立, 但是, 事實上, 在這個過程中, 寶寶只能感覺到自己被遺棄的恐懼 (沒有其它的可能可以想), 或許一陣子後, 他真的學習到爸媽不會再陪他, 他必須乖乖認命自己睡著, 但是這個創傷過程中, 神經元連結了什麼經驗, 會如何影響寶寶日後的心理健康, 我們不得而知.

所以要如何進行管教呢?這些研究腦神經科學的學者想推動一個"time-in"的觀念, "time-in" 不是在孩子有行為問題時, 才像"time-out"一樣被使用, "time-in"指得是在學齡前到學齡年紀的日常生活中, 爸媽們多觀察孩子, 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感到好奇, 並且教導孩子他們在這些行為下正在經歷的內在情感, Professor Siegel 談到不管好事或是壞事發生, 爸媽們幫助孩子把剛剛發生的故事講出來, 在講故事的過程, 爸媽們回應孩子當下經驗的情感, 甚至是分享自己的情感 (例如:我剛剛也被你發脾氣的樣子嚇一跳) 然後在之後的一兩天內, 用閒聊地方式重新地再談一次這件事, 用你的記憶方式來說, 讓孩子跟你對焦. 當然孩子可能會添加一些屬於他自己的記憶, 甚至還是無法定義情感, 但是這個嚐試的過程中, 爸媽可以再一次地幫助孩子定義瞭解自己的情感. 日積月累, 於是逐漸地, 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 想法. 在互相交流的過程感受被尊重與尊重. 他開始會選擇跟爸媽討論, 自然不需要用問題行為來跟世界溝通.

於是, 管教成為一種教育, 希望可以教會孩子自我調節. 這篇文章提到給父母的兩個問題, 認為針對管教, 如果爸媽們可以想想這兩個問題, 就可以幫助爸媽看清楚"time in"的重要性:

1. 在這個當下我希望孩子學些什麼?
2. 什麼是最好的方式來教導他們?

希望大家可以在管教中多多思考這兩個問題, 用這兩個問題跟朋友或是家人討論更好的做法. 在當爸媽的每一天, 和孩子們的共同生活都是獨特的, 每天逝去不會再回來, 孩子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那些順遂的時刻裡, 我們互相相愛, 卻是在那些不順遂的時刻裡, 可以讓我們努力把握, 學著瞭解對方, 與互相瞭解, 學著一起渡過, 於是親子關係與家庭關係便能夠更堅韌!








2 comments:

  1. 很高興可以從您的文章吸取新知!

    ReplyDelete
  2. 謝謝, 歡迎一起交流!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推廣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因為這是心理健康最好的預防:)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