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5, 2015

爸媽離婚與嬰幼兒心理發展

雖然這個標題可能只適合特定的爸媽, 但是在一開始決定寫部落格時, 我就想寫帶養孩子可能面臨的疑難雜症, 以及不同家庭結構或文化下可能面臨的帶養議題. 剛好週一參加了一個新的工作團體, 談得是離婚對孩子影響的議題, 於是給了我寫這篇文章的觸發.

相信大多數人對於這個題目的直覺是不需要太擔心, 因為感覺嬰幼兒腦部發展還不成熟, 他們日後不會記得. 所以好像只要確保孩子的日常照顧差不多, 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樣的答案其實只對了一半. 的確, 嬰幼兒的認知發展是逐漸成熟的, 在生命的頭幾個月, 寶寶甚至尚未瞭解從眼前移走的東西還是存在 (物體衡存的概念) . 他們的感知是很當下的. 因此對於離婚這樣抽象的概念是無從理解. 影響的是他們的照顧者與生長環境.

例如:在寶寶八個月以後, 當他開始進入陌生人焦慮--任何陌生人要靠近他都可能感到恐懼而大哭. 因為他從依附關係中學會如何區辨親疏遠近. 如果爸媽在這段時間分居, 孩子如果只跟爸爸住, 過一陣子之後看到許久不見的媽媽可能會因為太陌生了而害怕大哭. 此時, 媽媽可能主觀解釋孩子的行為, 感覺孩子這樣的反應讓自己很受傷, 甚至, 旁觀的人會評論認為孩子不愛這個媽媽. 但這是因為發展上的影響, 寶寶的反應才會如此劇烈.

在離婚的議題下, 我想要談得是寶寶的日常照顧. 因為孩子的情緒和主要照顧者的情緒習習相關, 換句話說, 除非這個離婚是平順地在發展, 成人的情緒保持平穩. 日常照顧才會真的有可能差不多. 但是, 大部份離婚的過程都是好一陣子的掙扎. 在較緊湊的個案裡, 夫妻雙方甚至是怒目相視或有嚴重衝突的. 因此, 當主要照顧者是剩爸媽其中一人時, 這個人要來來回回承受許多自己情感上的掙扎與壓力的摧折, 還要努力回應寶寶眾多的需求, 這些被擠壓的衝突情感一定會以肢體語言傳達給寶寶. 例如當我們憤怒時, 抱起寶寶時不自覺地會比較粗魯或是突然. 因此當這樣的狀況隨著夫妻關係品質的惡化越來越多時, 日常照顧傳達的感覺變了. 影響心理成長的帶養環境也隨之改變. 寶寶不再感到安穩或安全.

面對離婚的議題, 如果爸媽雙方為孩子著想. 雙方在離婚後允許對方輪流參與孩子的成長. 雖然很遺憾地, 不可能共同參與, 但是在分別參與裡讓孩子可以擁有爸媽雙方的愛, 孩子的安全感最能穩固建立!然而, 前提是爸媽雙方的心理夠成熟, 能尊重他人的界限. 不然即使雙方輪流照顧, 但是在孩子面前不斷講對方的壞話, 甚至強迫孩子要選邊站, 對於創造孩子的安全感不但沒有幫助, 反而容易造成他情感經驗的衝擊與困惑 (爸爸說媽媽壞, 可是我跟媽媽見面的時候, 媽媽很疼我) . 這些內在混亂的情感經驗都容易影響他心理健康. 請記得提醒自己允許在面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 孩子的情感經歷可以和自己不同 (他無需像自己一樣討厭前夫, 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同)

如果你的寶貝已經兩三歲了, 他會開始用簡單語言來表達他的想法或感受. 當照顧者只剩一個人時, 有時他可能會好奇問另外一個人在哪裡, 類似以下這樣的答案可以讓他理清界限, 強調你可以給予的. 讓他的安全感不至於動搖:

"因為爸爸跟我已經決定不要住在一起. 所以我不知道爸爸現在在哪裡. 不過,爸爸不跟我們住不是你的錯.”
“如果你想知道, 下次爸爸來接你的時候我們問他現在住在哪裡“
”當你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 媽媽會努力愛你照顧你“等等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 例如爸爸家暴或是兒童虐待, 媽媽必須保護自己和孩子不要讓他再見到施暴的這一方. 此時對於剛剛提到擁有爸媽雙方的愛的重要性, 就必須更改成擁有固定幾個照顧者的愛. 想想身邊的親朋好友, 或許他們擁有一些像爸爸般的好的特質. 如果他們可以和孩子固定建立關係, 即使只是常常陪孩子玩,  對於替代性地增進寶貝的安全感還是很有幫助的. 此外, 如果搬遷到另外一個環境, 或是爸媽開始交新的男女朋友, 一定要提醒自己孩子的適應力比較慢. 所以對陌生人他會比較防備, 他需要時間去觀察去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人.

離婚是個辛苦的歷程, 寶貝因為來到了這個家, 所以爸媽有責任讓他在一個安穩的環境茁壯. 當這個環境結構不得不改變時, 覺察自己情緒的波動如何影響了自己帶養寶貝, 提醒自己多想想孩子的經歷--當他無法全盤瞭解, 口語表達還沒成熟, 這樣的改變對他, 對爸媽雙方其實都是很大的挑戰! 因此, 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自己和孩子可以憑藉的安全感, 多投資你和孩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吧. 因為這樣的依附情感是一輩子的連結!
  

Thursday, June 18, 2015

兩代之間的幼兒教養

最近有一次在外面午餐的時候聽到隔壁兩個媽媽的對話, 其中一個看起來即將生第二胎的媽媽對朋友大聲地抱怨著自己公婆最近幫她帶三歲多的老大只是一味寵溺, 本來在家裡已經可以開始收玩具, 在阿公阿嬤家住幾天之後, 回到家當她要求孩子把玩具收好時, 孩子卻直接跟他說 “我不會”, 該上床的時候卻對她說“我不要”. 她很生氣地問寶貝在阿公家是不是都沒有收玩具, 孩子點點頭, 一溜煙跑掉了. 另一位媽媽跟著附和地說長輩真的都很容易把孩子寵壞, 這樣讓他們日後把孩子帶回來時很難教, 但是對長輩的行為又不能有太多干涉, 不然和先生的感情容易起摩擦, 所以她勸第一個媽媽說: "算了算了, 現在老大就送給他們吧!隨他們去了!反正你第二個快要出來了...” 第一個媽媽無奈地說 “對啊, 只能這樣想了!我沒辦法跟他們(長輩)溝通, 只好以後再來想辦法, 反正被寵壞了就是他自己的命了“

這個花絮讓我想寫這篇文章, 因為只要是住在臺灣, 這樣的戲碼可能常常上演, 這兩位媽媽的對話似乎也代表了許多媽媽對於長輩代為照顧孩子的複雜情緒--“親人畢竟比外人來得放心, 但是當帶養的方式或想法不同, 此時親人可能比外人更無法溝通...”不管每個小家庭和延伸家庭的關係品質如何, 如果長輩想幫忙帶小孩, 教養的一致性的確會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議題.

首先我想說說自己聽到的這個對話的感受, 這個結論讓我感覺很驚訝, 因為這個對話的邏輯脈絡似乎是"公婆幫我帶孩子時應該要延續我幫孩子訓練的規矩才是, 若我無法讓他們這樣做, 我就只好暫時放棄教養這一塊" 這是很“非黑即白”的邏輯, 中間的灰色地帶完全不存在...在爸媽們抱怨長輩把孩子寵壞的同時, 我們容易忽略阿公阿嬤和爸媽的角色本來就不一樣, 在我們的文化裡, 大家普遍認為老年時“含飴弄孫”是一種人生成功整合的象徵, “弄孫”和“帶孫“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 弄孫是跟他玩一玩, 寵愛一下他然後孫就還給你自己帶. 這是我們文化下長輩和孫子關係的集體意識形態, 因此, 再怎麼準備好幫忙帶孫的長輩或多或少都會被這樣的意識形態所影響, 讓他們比較不容易去約束孩子, 此外, 他們年紀大了, 面對活潑好動的幼兒們, 其實體力也不見得能讓他們趕上孩子及時做規範. 因此, 如果我們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和作法, 對於孩子的教養該怎麼辦呢?

1. 想清楚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除非放棄親權, 讓孩子被他人收養, 不管小的時候是給誰帶, 這個孩子到十八歲成年前都會是爸媽的責任, 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應有的帶養權利, 因為我們在孩子成年前還是要為他們負責.

2. 把握自己能做的 : 當我們把孩子交給其他人帶養時, 不管是親人或是外人, 這個孩子無可避免地就必須面對兩個帶養的系統--成人間不同的面對態度, 不同的處理方式與回應模式. 此時, 重點是如何讓兩個教養系統可以更一致一點! 但是如果這個一致是無法達成的, 至少爸媽應該讓孩子很清楚當他們回家時, 家裡的規範是什麼.

當我們無法影響他人時, 我們能做的是調整自己, 讓孩子知道當他跟爸媽在一起時, 會被要求他做簡單的事, 讓他學著自己負責. 當然, 若我這樣建議上述的媽媽, 她一定會抱怨孩子叫不動, 很難帶. 這個時候其實沒有不二法門, 請把孩子當作重新學習規範, 每一次在返家和你的互動裡再度經歷一次同樣的學習和規範, 這樣直到他熟悉回家和在阿公阿嬤家是不一樣為止. 這樣做雖然很累但是絕對有它的價值, 這個堅持讓孩子明白對你重要的價值核心是什麼. 之後當他完全返回跟你們同住時不會有太大的挑戰.

3. 覺察微妙的競爭心態 : 當長輩挑選了“當白臉”來寵愛孩子, 爸媽卻還是持續地幫助孩子學習在家裡的規範時, 孩子可能會有很直接的反應表達他們愛長輩更甚於愛我們, 讓爸媽感覺不是滋味或五味雜陳. 有的長輩甚至會在言語或行為中透露這樣的競爭心態. 雖然無法影響長輩讓他們體認到這件事, 若爸媽有這樣的自我覺察, 請不要讓微妙地競爭心太影響自己的情緒,  孩子跟長輩同住的日子會有盡頭, 通常就學時孩子便會回到家跟爸媽同住, 換句話說, 爸媽跟孩子的緣份更久長, 無須因為一開始孩子對長輩的童真反應或是長輩的行為或言語感覺受傷, 等孩子越來越大, 他會開始在腦海裡比較兩個帶養者的方式, 不見得一味的寵愛, 沒有秩序會是他最喜歡的.

4. 允許孩子和不同教養者建立不同的關係 :所有的帶養者都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愛, 也希望孩子愛自己, 不過孩子是個單獨的個體, 我們覺得對他好的方式, 他不見得覺得贊同, 此時有彈性地允許孩子建立不同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孩子對我們回應的態度與方式, 永遠可以是爸媽思考自己在他心裡是個什麼樣的爸媽的最好線索!

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帶養安排, 在嚐試之前也沒有人可以預料什麼狀況會發生, 因此後悔. 困惑甚至是挫折都有可能隨著時間浮現, 這是人生的本質. 我們能把握的是在目前帶養安排的限制下, 體認到自己能做的部份, 堅定地持續下去, 建構屬於自己的小家庭. 會有那麼一天, 你會像我一樣可以看到孩子燦爛地盛開在所有帶養給予的愛當中!


Monday, June 8, 2015

關於幼兒的, 性別認同

許多爸媽對於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有著刻板的想法--女生比較早開始學會講話; 好靜不好動; 喜歡玩洋娃娃或是家家酒; 對於情緒比較敏感等等. 而男生比較好動; 運動神經發達; 喜歡玩車子或火車; 對於他人的情緒不若女孩子敏感; 但是生氣起來比較容易以肢體的方式攻擊他人等等. 這些刻板印象到底有多少是先天基因或是生理上賀爾蒙的影響, 還是後天帶養環境造成的呢?看了一些在美國發表的親職文章, 發現針對這個議題, 可以分為兩大類的探討--第一類是大力呼籲幼兒的發展不應該陷入性別的窠臼, 爸媽不要讓自己的刻板印象影響帶養不同性別的方式; 另一類是告訴大眾不管爸媽再怎麼努力, 影響性別的基因與賀爾蒙仍然會深切地反應在孩子的行為以及喜好上面.

這些文章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感覺相當的”非黑即白“, 其實, 若以親子工作的經驗以及對發展的認識來說, 性別的議題其實和“理解“以及”尊重”很有關係, 也就是說, 當孩子的生命經驗裡有足夠的接觸, 爸媽也能夠引導他們做許多的觀察, 當他最終確立自己性別的認同時, 他不會對異性有著困惑或是嫌惡. 如果他能夠觀察到到異性的特質, 加以欣賞或是合作, 那就會是我們更樂見的!

身為爸媽, 我認為健康帶養的目標是提供豐富刺激的生活環境(不只有硬體的玩具擺設, 還包括軟體的親子情感交流與互動) 如果這是我們同意的前提, 當然我們不會局限跟孩子玩屬於他們性別的玩具, 而是會嚐試不同的遊戲或活動, 但是逐漸地, 足夠好的爸媽會觀察到孩子有自己的偏好 (其實我們選擇跟孩子玩的遊戲時也會有屬於我們的偏好), 如果這些偏好是非常性別取向地, 我們會尊重他們的選擇, 而不是想用力將他們留在兩個性別的遊戲裡. 我們必須體認到兩性本來就不同, 但是各有特點而且相輔相成. 在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從生活經驗中, 帶著他們觀察兩性的不同特質, 跟他們一起讚賞這些特質的長處, 讓他們學習認同這些屬於男生或是女生的特質.

有的爸媽會擔心地說, "我家有男有女, 如果照他們開始固著的性別去向發展下去, 很快的, 我擔心, 即使年紀相近, 他們會無法一起玩, 他們不一起玩, 我就會像兩頭馬車分頭跑一樣, 顧得很累“ 若是這樣, 我會鼓勵爸媽嚐試當兩個孩子遊戲的協調者, 用一般的生活邏輯來連結兩人不同的遊戲主題. 例如, 姐姐在玩煮菜, 弟弟在玩小車子, 兩個人並沒有任何交集, 這時候我會跟他們一起進入假扮, 對姐姐說"我們該去買菜了, 我們來請弟弟載我們去買菜”, 然後招呼弟弟選一台車來載我們, 在一起前往目的地的路上請姐姐和弟弟討論要去哪一家超市買, 車子是不是可以開快一點或慢一點等等, 製造機會, 讓雙方以不同性別為出發點的平行遊戲, 開始有小小的交集. 這些“一起和諧地玩”的經驗是幫助他們學會尊重對方的第一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這樣擴展他們遊戲的方法下, 弟弟對屬於女生的扮家家酒, 不會太過陌生, 姐姐對於弟弟著迷的車子也可以開始有更深入的認識, 於是他們會有比較多的互動.

所以針對性別認同, 爸媽的帶養可以著重哪些方向呢?
1. 關於情緒--情感的認識和辨認, 男女的需求皆然, 真正的情感成熟的人不是感覺不到或是不去感覺, 而是能夠在不同情感的衝突中找到平衡, 維持自己內在的平靜. 所以不管男女, 爸媽都可以嚐試告訴幼兒他當下的情感經歷, 幫助他命名自己的情緒, 嚐試不同處理情感的方法.

2. 關於遊戲或玩具的選擇--如上述例子, 在他逐漸形成的偏好中, 嚐試混入不同性別偏好的遊戲方向, 讓他的生活經驗更豐富.

3. 肢體活動--不管男或女, 在幼兒期, 爸媽可以提供許多跑跳或是肢體移動的環境, 不管是傍晚去公園玩或是帶去室內的親子遊戲場, 就算是氣質比較安靜的孩子, 多動多跑跳絕對對身體的協調, 或健康體質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4. 肢體上的攻擊--不管男或女, 幼兒期都容易渡過一段用肢體宣洩負面情緒的階段. 家有兩個以上幼兒的爸媽更容易面臨這樣的狀況. 咬人, 打人, 拳打腳踢或是滾在地上哭...這些都是很常見, 很容易讓成人無法招架的情況. 嚐試觀察孩子在憤怒什麼, 圈出一個安全的範圍, 不要讓他們繼續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別人, 例如允許他在軟墊上滾來滾去發脾氣, 但是在旁邊陪伴他, 一邊告訴他他怎麼了.  一邊以自己一致的反應讓他明白這些行為因為不是社會規範下允許的行為, 因此無法讓他拿到自己要的結果.

5. 語言發展--不管男女如何在先天上可能有別, 爸媽持續不斷讀故事或是對寶貝說話, 進行互動, 就可以幫助他們語言發展.

6. 大小便訓練--不管研究如何顯示在這件事上, 男生平均比女生慢半年, 我們還是可以在兩歲到兩歲半間開始讓寶貝們熟悉小馬桶. 邊玩邊試試看坐馬桶, 大小便的訓練會需要寶貝覺得有需求,  才會開始有動機, 寶貝通常會一些線索來告訴你也許他的身體已經準備好進行這件事了, 例如: 會自己想把尿布撕開, 尿布至少有兩小時是乾的(膀胱控制能力的成熟), 自己會找個角落蹲著大號等等.

對爸媽來說, 男生和女生的行為呈現或許有不同的差異, 但是不管男生還是女生, 他們都有一樣的情感需求--希望被愛被理解, 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引導. 在教養的路上, 如果我們能夠教會他們欣賞不同性別的特質, 支持他們選擇認同的特質, 他們就可以發展出健康的性別觀, 逐漸成長茁壯!


Monday, June 1,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貝的腦部發展(18-24個月的語言發展)

在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曾經歷過自己這個年紀的寶貝, 由於語言發展較慢所帶給爸媽們的焦慮感. 尤其是這個年紀會開始接處同年齡的其它寶貝, 比較之下, 看到其它人的幼兒會開始使用語言溝通, 但是自己的寶貝還沒有開金口時, 爸媽們會開始覺得很緊張, 擔心寶貝的認知發展, 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困擾, 或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語言發展上更順利, 也許可以藉由這篇文章提供的素材來思考自己平日和寶貝的互動狀況.

在我的工作裡, 常常遇到父母的問題:"為什麼孩子語言發展的快慢會不一樣?“"我該不該擔心語言發展慢?", "男生語言發展真的比女生較慢嗎?“等等. 我想在回答這些問題前, 針對語言發展, 我們需要理解的包括:
1. 基因與先天的生理狀況會影響語言發展: 例如低肌肉張力的寶貝口腔肌力低張影響他們學習發音或說話. 置於自己的寶貝有沒有這樣的生理影響, 會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來進行評估, 你可以先諮詢小兒科醫師.

2. 在語言形成前, 寶貝們會先已肢體動作來和世界溝通. Harding的著名文獻指出, 八個月之後的寶寶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等待”,“堅持”與"發展其它計畫來達到目標“. 因此對於注重語言發展的爸媽而言, 理解說出話之前, 寶貝已經開始用肢體動作表達他的理解是件重要的事, 因為當我們理解寶貝的認知已經開始運作, 他會以動作或表情對我們說話時, 爸媽就能體認到自己適時地回應寶貝前語言的肢體表達是很重要的.

3. 許多研究的確指出孩子的性別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 一般而言, 女孩子的語言發展通常成長得較早. 但是, 我們必須了解孩子會因為先天氣質與性別不同而對語言發展的速度有所不同, 例如一個非常害羞的女寶寶和一個同年齡外向活潑的男寶寶相較之下, 語言的發展或許反而是男優於女.

對於該不該擔心語言發展慢, 我想之前的文章有提過一歲半的評斷標準是有六個疊字或辭彙, 若孩子年齡超過一歲半但是並沒有語言, 在台灣的話可以和早療的專業人員連絡, 瞭解自己可以尋求何種資源來協助孩子. 畢竟, 當孩子越能和世界溝通, 他的情緒就會越平穩, 因為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渴求或意圖. 而情緒越平穩, 他就越能專注在觀察四周, 模仿與學習, 增加自信心!

尋求專業協助之前, 針對這個年紀已經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但是口語發展較慢的幼兒, 爸媽在家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寶貝發展語言呢?Zero to Three協會建議:

1. 多和寶貝說話:放慢速度, 爸媽可以以寶貝懂的方式解釋事物
2. 多以肢體語言和表情輔佐語言和寶貝溝通:非語言的線索和語言的線索一樣重要
3. 重述或是描述寶貝正在經歷的事或他剛剛說的話 : 爸媽的重述讓寶貝知道你認真聽並嚐試理解, 因為這樣的關注, 他便會更願意跟你溝通.
4. 一起讀故事書: 可以從爸媽讀書朝向親子共讀, 例如在已經很熟悉的故事裡讓寶貝和你輪流說出主角的名字
5. 不要害怕構音: 有些寶貝發音不清楚或是所謂的“臭齡呆”, 讓寶貝聽著爸媽們耐心強調的發音, 可以幫助寶貝慢慢調整自己的發音. 若情況持續過久還是建議諮詢醫療人員.
6. 跟寶貝一起唱熟悉的歌謠, 讓寶寶在這樣愉悅的互動中嚐試發出聲音或是跟著唱歌詞

從這些建議中, 相信爸媽們可以看到語言是可以在親子互動中萌芽茁壯, 因此, 最好促發寶貝語言發展的方式就是多和寶貝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