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8, 2016

持續的存在感幫助寶寶建立自我

在溫尼考特的理論中, 他提到母職或是帶養孩子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持續的存在感. 這樣的存在感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感, 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他認為這樣一致且持續的存在感其實是需要靠照顧者從“保護”的角度做起.

如果我們談起保護, 那妳一定會有點緊張問 “危險”在哪裡?其實, 與其說是危險, 不如說是被侵犯的感覺:在嬰兒時期比較多的是生理上的侵犯感覺, 若我們以在媽媽肚子裡的狀態為一個基準: 出生以後肚子餓時胃的絞痛是種侵犯, 尿溼了屁股冰冷的感覺是種侵犯, 在睡夢中被自己身體的震動嚇醒是種侵犯, 甚至在被抱著時兩腳懸空感覺不安穩也會是一種侵犯等等. 在幼兒期, 比較多的是情感上的侵犯, 當幼兒們無法隨心所欲, 必須被照顧者規範時, 感覺挫折是種侵犯, 被制止行為感覺憤怒是種侵犯, 自己想做卻做不好, 對自己的失望和生氣是一種侵犯...所有孩子們說不出來的生理或是情緒的狀態, 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被侵犯的經驗--"那個平靜愉悅的自我不見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這樣的狀態裡, 他們非常仰賴爸媽或是照顧者保護他們免於這樣的侵犯.  所以保護指得是什麼意思呢?

以心裡的層面來說, 保護指得是跟孩子同在, 跟他們一起渡過當下的狀態. 在嬰兒期時是盡量滿足他的需求, 在幼兒期時是努力消化他的情感, 反芻給他, 幫助他明白這個狀態並不可怕. 並不會把他摧毀, 他是可以慢慢學習消化這些情緒. 爸媽讀到或是猜測到寶寶正在經歷的這一切, 他們努力消化並且在安撫中同理寶寶, 讓寶寶開始知道自己怎麼了. 因為這些努力的嚐試, 爸媽幫助寶寶們在感覺被侵犯的這一刻, 因為爸媽的同在提供了安撫和解救, 得以連結上一刻和接下來的下一刻, 於是寶寶的自我經驗不至於被打斷無法回復, 可以朝著連續性的方向累積, 溫尼考特認為這是自我感得以形成的基礎.

古典的理論就像是照耀我們的太陽, 在每天照顧孩子的辛苦中, 有時這個太陽會被我們情緒上的烏雲遮住. 讓我們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 甚至感覺愧疚. 好消息是有些研究告訴我們在寶寶出生的前半年, 爸媽們猜測寶寶的真正需求, 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是錯的, 也就是說兩次之中可能只有一次是猜對的, 如果我們想一整天需要猜測的機會有多少, 那我們便會開始擔心有百分之五十的時候, 這麼多的錯誤猜測會如何影響寶寶發展他們的自我感?

其實, 我想要說的是, 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幫助孩子免於停留在這些被侵犯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即使沒猜對, 在嚐試的過程中, 我們的表情, 我們的語氣, 我們溫柔的手勢都已經在幫助他們感覺好一點了. 老師沒有說要一次猜對, 事實上, 老師說一次猜對的完美狀態並不能持續下去, 因為完美的爸媽容易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發展. 老師說的保護或是解救是一直不斷地關注孩子. 和孩子一起在這樣不舒服的感受裡同在. 在持續嚐試的過程中, 慢慢地我們開始建立對寶寶的理解. 另一個好消息是, 寶寶的表達能力會隨著他的年紀越來越成熟. 所以我們不會永遠停留在前半年的黑暗摸索裡.

在這樣共同渡過的過程中, 寶寶逐漸建立了自我感, 我們逐漸地建立了當爸媽的認同與自信. 於是我們一起成長著...

Tuesday, January 5, 2016

爸媽在親子關係中帶來的影響(幼兒期)

最近收到一個專業人員, 分享她讀了我的書與自己帶養孩子的心聲, 看了很感動. 希望她不會介意我把他身為媽媽的這段話分享給大家. 想分享的原因是因為這幾次的訪談, 大部份的主持人還是讓我感覺想要立即找到對的答案, 而“正確”的育兒答案總讓人感覺擔心而且有距離感, 因此, 在做完了幾次訪談, 感覺自己想傳達的重點--“每一個親子關係都是獨特的, 這是爸媽和孩子之間的雙人舞, 大家風格都不一樣, 需要慢慢摸索才會成形” 好像仍然不是主流的思考.

今天完成了一個很急促的訪談, 心裡有些悵然, 回來看到這封信, 感覺很溫暖. 是了, 如果大部份的爸媽都可以允許自己慢慢地整合對孩子的又愛又恨, 允許自己非常偶爾會因為自我的需求而離開媽媽的角色然後再回來, 可以提醒自己一開始的幾里路是最辛苦的, 我相信慢慢地親子關係就能更有默契, 更順暢. 以下分享他的這段話, 是這麼誠實地融合了笑與“累”, 令我感動:

"老師部落格的內容,在我育兒之路上給了很多很棒的指引。
每次看的時候,都想到和寶寶相處的畫面,有時候自己也會偷懶和想做自己的事而放著他哭泣睡著. 要常提醒自己需要多點耐心,別打著希望孩子獨立的旗幟,但心裡卻是不想陪他!

選擇當個職業婦女,回到家就好好地陪伴寶寶,他現在非常喜歡玩躲貓貓,我也正體會和探索著陪他遊戲的樂趣, 育兒漫漫長路實在甜蜜又辛苦..

半夜無法好好睡覺時,會很想偷打他,但白天醒來看到他可愛微笑的小臉,就忘記昨夜的苦楚, 希望可以走過這辛苦的幾里路,之後就像老師描述的一樣和孩子們分享這些甜蜜的育兒小故事。"

因為他的來信, 我想預備他接下來會進入的主題--幼兒期, 延續前一個主題, 來談談幼兒們帶給爸媽不同的挑戰. 也就是幼兒們可能有的“問題行為”, 幫助爸媽以不同角度思考, 理解與預備自己的教養方向.

1. 寶貝好動停不下來: 這是許多帶養男寶寶爸媽的共同心聲, 當然也有些活動量高的女寶寶也是如此. 由於一歲到兩歲之間, 寶貝獲得許多動作技能, 他們的任務是盡量練習, 所以他們會不斷地探索, 變換動作, 在講課的時候, 通常我會恭喜爸媽這是大人減肥的最佳時機, 因為寶貝在認知上對於危險的概念仍然不敏感, 因此爸媽通常會需要跟著寶貝, 確保他是安全的. 好消息是這樣的好動, 在下一年會稍稍減少, 原因是探索行為會開始專注在玩玩具或是物體上, 因此記得提醒自己這是暫時的. 

2. 寶貝無法專注:由於“過動兒”這個名詞近年來很盛行, 許多爸媽開始提早焦慮自己的寶寶無法專注.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 寶寶一開始很難有長時間的專注, 因為他的腦部發展還無法幫助他做接下來的計畫. 擔心寶寶無法專注, 最好的對應方法就是陪寶寶一起專注. 讀一本故事書, 一起出門觀察周遭的事物, 觀察一朵野花, 尋找一隻野狗等等都可以幫寶寶專注, 換句話說, 把擔心的時間化成陪伴他一起做一件事的經驗, 對專注的培養會大有幫助.

3. 寶貝愛看電視, 愛滑平板:我們必須正視世界在改變, 當成人的世界被這些3C產品充滿時, 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寶貝自然無法避免這些東西. 關於電視和平板, 有許多研究指出, 三歲時平均每天看兩個小時以上電視的寶貝在學齡被診斷為過動的比率比沒有看電視的寶貝多出20%. 原因很簡單, 如果寶貝習慣這些產品提供的聲光刺激, 對於單調的書本, 與緩慢的生活節奏, 他們便無法適應. 於是容易出現過動的狀況. 這幾個研究建議, 如果真的要讓寶貝看電視, 盡量選擇大自然或是生活相關的節目, 因為這些節目的內容可以幫助寶貝觀察世界, 理解周遭. 如果真的要讓寶貝滑平板, 盡量選擇互動式的, 讓大人可以和他一起參與. 無論如何, 眼科醫師一定都會提醒要讓寶貝的眼睛休息.

4 寶貝的情緒起伏與容易暴怒:今天受訪時也被問到這個問題, 感覺上有時候寶貝的生氣或情緒起伏是沒有原因的, 其實不是沒有原因, 而是大人可能忙著自己的事, 沒有看到前因後果, 這個時候, 不要忙著問孩子怎麼了, 當他有情緒時, 他本來就很難用口語表達. 我會建議本著自己對寶貝的瞭解來猜測他怎麼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 我想只有這個時候會鍥而不捨地猜猜看. 那有沒有完全猜不出來的時候?當然有, 因為寶貝的邏輯和我們不一樣, 我記得每當自己遇到這個狀況, 我會很老實地告訴寶貝自己猜不出來, 不知道他怎麼了, 但是我還是會陪在他身邊, 跟她渡過這個情緒.

5. 寶貝的不安全感與哭鬧:一歲到兩歲的寶寶非常需要爸媽不斷地以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周遭, 幫助他們理解新的體驗和感覺. 爸媽的解釋包括: 當下寶貝正在經歷的事, 這幫助寶貝在當下觀察自己的行為; 描述即將發生的事, 讓他們有心裡準備. 更有安全感. 寶貝需要可預期的照顧環境, 當寶貝越有安全感, 他就越不需要哭鬧. 當然他也是個小小人, 也可能有每天不同的心情, 如果他今天脾氣不好, 這不會是永遠, 因為幼兒們是有名的“活在當下”的信奉者. 他們的情感會在每個片刻很真實地顯露出來. 

其實,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想幼兒, 我想跟大家分享, 對幼兒們而言, 這一切的反應與體驗都是在幫助他們慢慢地建立一個和自己的經驗一致, 自己能夠理解的世界. 寶貝的許多挫折都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能力以語言的方式來表達, 因此這些淚珠,哭喊甚至是攻擊, 需要爸媽們理解, 有一部份是來自他們生自己的氣, 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說才能恰當地宣洩.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爸媽情緒保持平穩, 邊安撫他邊告訴他, 他正在經歷什麼. 

雖然會有這些的辛苦, 但是幼兒們的天真無邪, 他們瞪大眼睛的新奇表情, 惹人發笑地童言童語, 轉過身來回抱我們的嬌憨...因為他們的純真可愛, 讓我們這樣心甘情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