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8, 2016

持續的存在感幫助寶寶建立自我

在溫尼考特的理論中, 他提到母職或是帶養孩子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持續的存在感. 這樣的存在感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感, 是心理健康的基石. 他認為這樣一致且持續的存在感其實是需要靠照顧者從“保護”的角度做起.

如果我們談起保護, 那妳一定會有點緊張問 “危險”在哪裡?其實, 與其說是危險, 不如說是被侵犯的感覺:在嬰兒時期比較多的是生理上的侵犯感覺, 若我們以在媽媽肚子裡的狀態為一個基準: 出生以後肚子餓時胃的絞痛是種侵犯, 尿溼了屁股冰冷的感覺是種侵犯, 在睡夢中被自己身體的震動嚇醒是種侵犯, 甚至在被抱著時兩腳懸空感覺不安穩也會是一種侵犯等等. 在幼兒期, 比較多的是情感上的侵犯, 當幼兒們無法隨心所欲, 必須被照顧者規範時, 感覺挫折是種侵犯, 被制止行為感覺憤怒是種侵犯, 自己想做卻做不好, 對自己的失望和生氣是一種侵犯...所有孩子們說不出來的生理或是情緒的狀態, 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被侵犯的經驗--"那個平靜愉悅的自我不見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這樣的狀態裡, 他們非常仰賴爸媽或是照顧者保護他們免於這樣的侵犯.  所以保護指得是什麼意思呢?

以心裡的層面來說, 保護指得是跟孩子同在, 跟他們一起渡過當下的狀態. 在嬰兒期時是盡量滿足他的需求, 在幼兒期時是努力消化他的情感, 反芻給他, 幫助他明白這個狀態並不可怕. 並不會把他摧毀, 他是可以慢慢學習消化這些情緒. 爸媽讀到或是猜測到寶寶正在經歷的這一切, 他們努力消化並且在安撫中同理寶寶, 讓寶寶開始知道自己怎麼了. 因為這些努力的嚐試, 爸媽幫助寶寶們在感覺被侵犯的這一刻, 因為爸媽的同在提供了安撫和解救, 得以連結上一刻和接下來的下一刻, 於是寶寶的自我經驗不至於被打斷無法回復, 可以朝著連續性的方向累積, 溫尼考特認為這是自我感得以形成的基礎.

古典的理論就像是照耀我們的太陽, 在每天照顧孩子的辛苦中, 有時這個太陽會被我們情緒上的烏雲遮住. 讓我們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 甚至感覺愧疚. 好消息是有些研究告訴我們在寶寶出生的前半年, 爸媽們猜測寶寶的真正需求, 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是錯的, 也就是說兩次之中可能只有一次是猜對的, 如果我們想一整天需要猜測的機會有多少, 那我們便會開始擔心有百分之五十的時候, 這麼多的錯誤猜測會如何影響寶寶發展他們的自我感?

其實, 我想要說的是, 真正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幫助孩子免於停留在這些被侵犯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即使沒猜對, 在嚐試的過程中, 我們的表情, 我們的語氣, 我們溫柔的手勢都已經在幫助他們感覺好一點了. 老師沒有說要一次猜對, 事實上, 老師說一次猜對的完美狀態並不能持續下去, 因為完美的爸媽容易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發展. 老師說的保護或是解救是一直不斷地關注孩子. 和孩子一起在這樣不舒服的感受裡同在. 在持續嚐試的過程中, 慢慢地我們開始建立對寶寶的理解. 另一個好消息是, 寶寶的表達能力會隨著他的年紀越來越成熟. 所以我們不會永遠停留在前半年的黑暗摸索裡.

在這樣共同渡過的過程中, 寶寶逐漸建立了自我感, 我們逐漸地建立了當爸媽的認同與自信. 於是我們一起成長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