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4, 2015

爸媽如何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18-24個月 動作發展)

相信許多帶過孩子的爸媽會同意幼兒期和嬰兒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寶貝整體呈現的緊湊度與幅度變大了--比起嬰兒們, 幼兒們更忙錄, 情緒也更緊湊, 動來動去對寶貝們來說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一歲到兩歲的寶貝, 動作發展的腦部區塊深受髓鞘質(myelin)的影響, 髓鞘質包覆著神經元, 幫助神經元傳遞與接收, 越來越清楚的傳遞能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與協調性. 以發展的角度來看寶貝的動作, 會關注粗動作 (gross motor, 指得是肢體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fine motor, 一般指得是手部動作的運用)的發展.

對於神經元來說, 不管是粗動作或是精細動作, 大量重複的練習能幫助穩固神經元的連結, 讓動作迴路處理更快速, 動作越來越精熟. 大量練習讓寶貝可以越熟練的好處是在這個年紀, 若寶貝有些動作做得很不錯,  可以幫助他們觸類旁通, 因為新的動作技能一定是建基於已有的基礎. 當寶貝能做越來越多的動作時, 他執行自己的想法, 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提升, 那是一種能夠使用自己身體的感覺, 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因此, 以粗動作來說不管是室內或是室外, 這個年紀的寶貝需要經驗許多肢體的活動. 與其忙著阻止寶貝不要碰這個或那個, 更有幫助的是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可以盡情移動! 雖然寶貝還是會在家中探險, 我們偶爾還是會阻止他, 但是至少他不會因為一直不斷地被阻止而太過挫折. 過於頻繁的阻止對他開始成形的自我感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例如做什麼爸媽容易生氣, 假以時日, 這些被拒絕, 被忽略或被阻止的挫折經驗會讓寶貝開始懷疑自己. 日後容易變得被動或自信低落.

所以爸媽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寶貝的動作發展呢?

拼接軟墊, 大被單或是抱枕都是很好的日常材料, 可以用來安全地變化生活環境, 給寶貝適度的挑戰. 例如用拼接軟墊作成城牆, 用紙箱當成城堡, 讓寶寶鑽進鑽出. 或是將抱枕放在他經過的路上, 為了向前他必須要想辦法將抱枕移開或跨越它. 家裡的舊被單也不錯, 可以跟伴侶一人抓一頭讓寶貝躺在中間, 邊搖邊跟關閉或打開被單跟他玩躲貓貓等等.

幫助寶貝培養她的粗動作還可以包括每天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 午覺起來固定帶他去外出走走玩玩. 除了公園裡的遊樂設施以外, 可以在每天固定的路程裡加一點變化, 例如跟寶貝邊唱歌謠邊走邊跳, 跟寶貝蹲下來一起欣賞野花, 鼓勵他摸摸花草, 鼓勵他伸出手假裝長高高去摸天上的飛機等等. 跟他一起分享這些動作能夠讓他對世界保持好奇, 又可以練習動作. 當然, 要這樣做爸媽可能會感覺很累, 畢竟我們離開童年太久了, 但是我們嚐試時, 他興奮的眼神能給我們鼓勵,看到自己辛苦的價值. 也或許這樣的經驗可以幫助你重溫童稚之心, 開始想起自己小時候玩些什麼, 有哪些遊戲等他再大一點, 你可以和他分享, 教會他最後變成你們的傳家經驗之一.

至於精細動作的培養, 可以在牆上貼大海報紙讓寶貝可以站著試著用蠟筆塗鴉; 不要擔心握筆的姿勢; 因為他還太小, 精細動作與肌肉的協調力正在慢慢發展中. 所以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教握筆. 另外, 所有他可以擺放, 握取或是操作手部動作的機會, 例如玩簡單的大拼圖或是自己餵食等都會是很好的練習; 在你和他的互動中, 也可以讓他觀察你候模仿你寫字或畫畫. 總而言之, 在這個時期, 重要的是讓他做這些事情時感到有興趣, 在他跟你分享時讚美或是鼓勵他.  這樣被誘發出來的興趣, 以及和你之間的情感流動就能夠幫助寶貝忍耐挫折, 一再不斷地嚐試, 建立他的動作迴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