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4, 2017

上小學前, 爸媽該了解的事

三月中, 親職專家王宏哲先生寫了上小學前, 他認為孩子該學會的十件事. 網路上有爸媽支持, 也有爸媽不以為然. 其實, 平心而論, 有些真的是重要的事, 只是, 是不是一定要在上小學前學會, 要看孩子的狀況, 也要看爸媽自己的期待以及爸媽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會. 以下是這個清單分享:



在討論這個清單之前, 我想先說說上小學前, 爸媽應該注意也該了解的事, 也就是爸媽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上小學的心理預備. 這當然和理解小一生面臨的情感衝擊有高度相關.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幼兒園的生活和小一生的生活, 我們便開始可以想像對孩子而言, 心理衝擊來自何方:

1. 上課時間結構化: 幼兒園有不同取向 (蒙特梭利或是華德福等等), 所以孩子對於小學結構化的上課方式一定都會需要適應. 尤其是上了小一之後, 每堂課的學科不同, 和幼兒園裡許多活動都跟自主體驗(美術, 音樂與故事主題)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專注在四十分鐘的課堂, 培養他的耐心是很重要的.

2. 老師的期待:因為是正規的學習, 比起幼兒園, 老師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些, 小學老師期待學生可以適應生活, 專心聽講, 回家把作業做好, 準時來學校上課, 該帶的東西要帶等等. 每一個上述的期待, 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責任感的培養, 但也是個要求.

當然, 對應王宏哲先生的清單, 第一點就會是一個基本的學習--自己收拾書包及隔天的制服. 在這想要結合之前所說的“以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來做這樣循序漸進的習慣培養. 從幼兒園開始, 每一次出門前, 都讓孩子嘗試整理自己的小背袋, 讓他自己準備小水壺, 嘗試裝水然後放進背袋裡. 讚美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嘗試為自己負責. 在外面鼓勵他自己從背帶裡拿出小點心或是水壺. 告訴他自己背背袋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決定何時喝水或是吃小點心.

有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裡發生, 也就是我認為在引導或是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環--孩子必須開始理解做這件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好處是什麼, 因為他做這件事不應該是為了爸媽的要求, 而是為了自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培養動機!

所以, 在任何的訓練或是引導中, 爸媽回饋孩子, 幫助他們理解, 這樣做對孩子生活的好處是什麼會很重要, 例如: 前一晚睡前整理好書包, 你會跟他說, "因為這樣明天你可以多睡幾分鐘, 也不會忘記帶東西". 保持自己書桌的整潔, 你會跟他說, "書桌整潔, 找東西很快, 你不用因為東西找不到而發脾氣".

3. 下課的自由時間:許多爸媽都低估了社交對孩子在學校快樂指數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日常對話中理解孩子的學校經驗, 我們就會明白同儕互動對孩子的重要性. 放學去接孩子時, 鮮少有孩子會說“媽, 我今天學了一道數學題很棒..." 大部分的分享都圍繞在"誰說了什麼很好笑, 或是我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 因此, 如何預備孩子社交表達能力(請參照之前“敘述的重要性”這篇文章), 增加他團體活動的經驗等等, 都會是很好的預備.

4. 沒有大人在場的下課時間:大部分小學下課時間都不會有老師監督孩子, 孩子會在校園自由地跑來跑去. 有時候衝突發生, 不管是發生在孩子身上還是目睹衝突, 對孩子來說, 要面對或是處理都是一大挑戰. 會建議家長和老師, 以及和其他家長多聊聊孩子分享下課經驗, 來跟孩子當作討論自己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做的素材.

低年級的孩子陳述地邏輯或許還不是太清楚, 此時也可以用一些故事書來和孩子進行討論. 我記得當初自己是用一套美國的故事書“Junie B. Jones" 因為這套書寫得正是五六歲孩子的生活經驗, 有許多很貼近五六歲孩子的邏輯與表達方式, 大人看了會莞爾一笑, 但是卻可以拿來跟孩子做討論.

關於第八點, 回家後先做必要的事, 才去做想做的事. 我想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學習的過程. 因為對孩子來說必要的事是玩, 功課是想做時才做的事, 不過爸媽的看法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 孩子建立起先寫作業再玩的習慣, 是違背孩子的天性. 因此, 一定要照著他的需求來引導他: "功課一定要做" “但是我們要確保你有時間玩" “因為玩對你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來試幾個不同的方法”

記得幫助孩子觀察自己的狀態. 在嘗試不同方法時, 我們會用父性與母性兼具的方式來跟他說, "睡前功課一定要做完." “但是怎樣做好我們可以來試試看, 找出適合你的方式“ 於是你會跟他嘗試寫半小時, 休息十分鐘, 或者是寫一小時, 休息二十分鐘. 甚至是先寫完再休息, 回饋給他, 在他寫完之後, 他可以更放心輕鬆地玩!

我的意思是說, 這些就算是親職專家認為重要的事, 爸媽們在思考之後如果同意, 自己可以如何引導孩子逐步地建立這個習慣? 沒有非得在上小學前一定要學會或完成的任務. 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每對親子關係也不同. 更重要的是, 爸媽們理解孩子面臨的心理衝擊, 不對孩子有非理性的期待, 有耐心地跟他們一步步嘗試. 跟孩子一起找出適合自己培養責任感的習慣, 因為孩子找到這樣做的動機, 願意持之以恆, 日復一日地負起自己的責任. 在Erikson社會心理的發展理論上, 孩子便能真正走入“勤勉”的心理積極階段!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