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1,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一到三歲幼兒的挑食 5

在臨床的餵食困難裡,我們面臨較為輕微的帶養議題是幼兒的挑食情況,當寶貝嚴重挑食或是只吃特定幾種食物時,局限的營養涉取總讓照顧者感覺非常傷腦筋,你一定會好奇以心理健康的角度,強調維持孩子吃飯時的平穩情緒,如何幫助他逐漸從嚴重挑食的情況改善呢?好像非常困難!其實Winnicott溫尼考特所說的如何以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來給他挑戰,是我自己也奉為圭臬的黃金法則,爸媽提供小小的變化可以是在嚼感,形狀,或是顏色上做改變,讓他的情緒波動不至於過大願意嘗試。

許多家長有比較被動的做法,包括偷偷地在做飯時將孩子不喜歡的元素加進喜歡的元素裡。我所謂的被動做法是因為孩子的自主決定並沒有因為爸媽這樣的做法而提升。例如有位媽媽將孩子不喜歡的胡蘿蔔切碎加到肉丸子裡面,這個好處是如果她喜歡的那個元素夠多(肉丸子),他可能會願意吃。一但他願意吃,照顧者就可以依照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慢慢加多胡蘿蔔的份量,讓他越來越習慣口味與口感,直到他可以不需要肉丸子也願意吃胡蘿蔔。

對於孩子害怕或是逃避的孩子,請避免一直對孩子說”你要吃...因為他很有營養.“(我也曾這樣對孩子說)但是我發現,當我們說越多時,他們只會感覺不被瞭解,因此,身為爸媽,我們需要瞭解的是她為什麼拒絕,以及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做什麼來改善他的感覺。這樣看起來循序漸進的調整似乎非常辛苦,因為你必須在烹調上花心思做這樣的改變,但是其實,孩子的發展議題總會有幾段時期爸媽會特別辛苦,如果辛苦這幾個月可以幫助孩子從局限的飲食範圍中鬆綁,這樣的辛苦其實是很有代價的。

那什麼是培養主動改善的方式呢?有時候,針對寶貝的年紀不同有不同的做法,三四歲的寶貝在我們的服務中,常會以團體餵食的方式開始,因為這個年紀的寶貝會觀察別的孩子在做什麼, 因此我們會用一個“午餐野餐”的形式來進行餵食,以前一篇分享的為原則來準備食物,小小的變化可以是在嚼感,形狀,或是顏色上,在確定孩子有機餓感時,互相分享自己帶的食物,以觀察別人的進食為開始幫助孩子對食物感覺放心,願意嘗試。你說,如果他們不願意嘗試怎麼辦? 如果他們不願意嘗試,可以讓他們只是玩或是探索這個食物,因為在孩子放到嘴巴之前,他們必須要能接受這個食物或是喜歡這個食物。有時候看到別的幼兒嘗試,孩子也會願意開始嘗試。

如果是四五歲幼兒挑食,他們的語言進步到可以表達的能力時,我們可以和他們嘗試溝通瞭解為什麼挑食,舉前一篇文章談到幼兒因為被青菜噎到的創傷,因而從此不敢再吃青菜, 我會建議爸媽們從同理開始,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害怕又噎到,可是人一定需要青菜的營養,所以我們今天要來實驗看看怎麼樣比較安全,可以讓你放心吃青菜” 於是你會跟幼兒一起決定把青菜切多細或多小口,讓他感覺安全可以放入嘴裡,另外,給他許可,當他覺得不安全可能會噎到時,他可以趕快把菜吐出來。這樣的許可讓他明白你把決定權給他,他自己可以做決定,但是你一定會跟他一起面對這個困難。

有些爸媽會問那用行為學派的獎賞和惩罰是否有幫助?當然如果你非常焦慮,任何嘗試的方式都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以心理層面來看,運用外在的增強物其實跟建立自主的飲食沒有太大關係,道理很簡單,如果孩子吃了某些東西只因為他想要另一樣東西,或是他要避免被處罰,這個進食經驗連結的並不是像一般孩子一樣連結進食與食物的愉悅感,這個方式不會讓孩子學到自己應該要對自己的進食負責,而當增強物失去新鮮感或吸引力後,我會擔心爸媽在餵食時會感覺更挫折,而影響到孩子的進食情緒,因此,除非是在度假,爸媽們不想擔心孩子的餵食,孩子也明顯地觀察到生活環境不一樣,我才會覺得這或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吃飯大哉問,在我們的文化中,吃飯皇帝大。但是我們要提醒自己,孩子的世界,吃飯絕對沒有玩或其他讓他著迷的事情來得重要,因此,如果你有個吃得很好的孩子,很恭喜你,因為再也沒有比孩子張大嘴巴欣然接受餵養的畫面更讓爸媽感到欣慰有成就感,如果你有個吃得不太好的孩子,請你記得他不會永遠學不會,他只是需要更多更細微你的引導與努力,幫助他學會對自己的進食負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