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9, 2015

促進心理健康的帶養--一到三歲幼兒的餵食困難 4

嬰幼兒的餵食困難在臨床的診斷工具書(DC0-3R) 裡包含六個細項,涵蓋了生理,心理與親子關係等因素可能對餵食造成的影響,不過在我的工作裡,大部份爸媽面臨的餵食困難比較不是極端地需要住院,而是包括孩子吃的過少或是嚴重挑食。研究顯示,25%健康的嬰幼兒都曾有餵食困難的情況發生,因此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在嬰幼兒心理的工作裡,我們如何和爸媽一起思考幼兒的挑食與調整餵養的方式。

在一歲左右,幼兒餵食的里程碑包含:進食時孩子的情緒是平穩的狀態,如果孩子的情緒激動或是太疲倦,他的進食無法建立起屬於他自己的節奏與韻律,因此在餵食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情緒狀態對孩子的進食會很有幫助。此外,孩子會用肢體語言或哭聲向爸媽表達自己的飢餓感,爸媽們,經過一年的摸索與學習,開始可以辨別孩子飢餓的哭聲,雙方互相回應之下,餵養開始有雙方都熟悉的模式出來。所以當我們面臨幼兒的挑食行為時,這個行為常常已經發展一陣子,雙方無法改變,爸媽們感到無奈。

在觀察與評估幼兒的餵食困難時,我們會注意幾個部份,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幫助你思考孩子餵食的困難。

1. 在餵食過程中的親子關係傳達了什麼樣的情感,我們常觀察到餵食當下親子情感的流動是個惡性循環--爸媽由於焦慮而強迫餵食,造成幼兒在餵食當下情緒不穩定甚至拒絕餵食,於是爸媽們感覺挫敗而感覺憤怒或是更焦慮,由於幼兒們所有的動作,語言或是認知的發展,都在呼求他追求社會心理的“自主”,這個在餵食當下形成的power struggle於是模糊了餵食原本的心理意義(我餵養好的東西來滿足你內在的需求),在你追我逃的情況下,幼兒們的精力不是放在吃飯,而是放在如何逃避或拒絕。情感的傳遞可以細微到例如爸媽因為焦慮而選擇大一點的湯匙,或是餵養一口與兩口之間沒有給與足夠孩子咀嚼或吞嚥的時間等等。

2. 幼兒是否有口腔肌肉張力的問題,影響他進食相關的咀嚼,攪拌或是吞嚥等動作:通常當孩子吃飯吃得非常慢,但是並不是因為他不夠餓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話,我們會想知道是否他有這樣的情況影響。如果再加上他的語言發展緩慢 (一歲半應該會有六個疊字。例如媽媽,bye-bye),我非常建議家長諮詢小兒科醫師或是兒童心智科進行評估,看看是否孩子的口腔肌肉張力是較弱的,是否需要專業資源幫助孩子。

3. 幼兒是否有生理診斷影響他的進食:孩子在服藥或是先天有腸胃問題,或其他生理狀況影響他的進食,包括胃口與味蕾,讓他偏好特定的嚼感。

4. 突然出現的餵食困難,有可能和最近經歷的事件有關,不見得是像上一篇提到被青菜噎到的創傷,也有可能是家庭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手足出生,爸媽其中一人可能因工作或住院等因素必須離家等等,餵食困難也許只是幼兒用的方式來告訴你他的情感無法消化最近發生的事。

如果幼兒的餵食困難是非生理的,也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任何生理因素導致他無法進行餵食,社會心理的層面影響就可能比較大,此時,我們會和家庭一起工作,理解餵食與進食對照顧者的意義,觀察並和爸媽一起瞭解餵食是如何發生,希望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目標訂立成一些很小的步驟來幫助親子重新建立餵食的情感連結,幫助爸媽鼓勵幼兒一起參與,準備自己即將吃的食物(尊重孩子自主的發展需求),在孩子非常挑食的情況下,建議爸媽進行一些小小的改變,來幫助孩子拓展他的進食範圍,例如:

食物分成嚼感,顏色與形狀三個不同的感官輸入,在提供食物的變化時,記得只做其中一樣的變化,例如孩子願意吃花椰菜,但是不願意吃其他的,或許你可以改變煮的時間,讓嚼感變得比較硬,如果孩子能接受,一周後試試相似嚼感和顏色相似但是不同形狀的菜心,看看孩子能不能接受。

日常的帶養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一天有三餐都要面臨孩子的餵養困難是不足與外人道的心酸,其實,所有的努力都來自於對孩子的愛,我們要記得提醒自己,以心理層面來看餵食困難其實不單是只有餵食的困難,它還包含親子關係間的情感流動。我們必須嘗試理解對成人來說簡單的進食,對嬰幼兒們而言至少在前幾年是個漫長的學習,從完全被動依賴到主動尋求歡喜吸收,平穩的餵食與進食可以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生長,值得我們花心思來調整!如果你感覺孩子的餵食困難已經到了讓自己不知所措的情況時,請記得諮詢小兒科醫師或是早療服務的專業人員,不要一個人悶著頭感覺挫折!

Steinberg, C. (2007) Feeding disorders of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 BCMJ, Vol, 49, No 4, pp 183-18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