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1, 2015

觀察自己是否給了18-24個月的寶寶足夠的愛

18-24個月是個很令人興奮的時期, 一方面寶貝的肢體動作較一歲至一歲半之間穩定了, 所以他們較能隨心所欲遞變換姿勢, 表達自己的意圖; 另一方面, 在這個半年, 寶貝的語言開始呈現倍數增長. 他開始把不同的字詞拼在一起, 例如“抱抱你” (真正意思是“抱抱我”), 雖然他的語彙快速地成長. 我們容然會面臨幼兒們急切地想要自己做好每件事, 所以很多時候這些急切地情感還是容易以情緒過度負荷或是肢體的方式宣洩... 有時候他們可能因為說不出自己想說的大發脾氣, 或是自己說不清楚誤導爸媽, 然後自己有情緒. Zero to Three協會的建議是請爸媽延伸孩子的辭彙, 例如當他說“抱抱你”的時候, 爸媽會說:“寶貝走累了, 要抱抱休息一下“ 這個延伸是將他的意圖與背後原因說出來, 同時也是跟寶貝再度確認他的意圖.

這個年紀的寶貝因為發展自主, 會非常需要爸媽給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來讓他們做選擇, 通常建議給寶寶簡單地兩個選擇, 這些選擇都會需要是爸媽可以接受的. 例如"該喝水了, 今天要用鴨鴨杯或是巧虎杯?" 對於該遵守的大原則, 盡量不要用開放式問句詢問寶貝, 讓寶寶有機會回答出自己不希望的答案, 例如"太陽快下山了, 我們回家好不好?" 寶寶回答"不好" ,那可能不免一場拉扯. 但是如果問法改成"我們該回家了, 你要媽媽牽著走還是自己走?" 不管寶寶回答哪個答案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

這個年紀的寶寶尚未能夠連結行為和後果, 所以要寶寶"記得不要再犯"是過高的期待, 事實上, 提醒即使是針對同一件事, 還是有它的必要性, 因為重複提醒時你的表情和語氣, 會一再地復刻 在它們的記憶裡, 因此"不厭其煩"地持續引導真的是常規建立的不二法門.

此外, 開始和寶貝玩假扮遊戲是一個瞭解寶貝世界的方式, 在假扮的過程中, 他會開始將他的想法或是感覺演出來. 即使只是幾個步驟的遊戲, 爸爸媽媽還是可以從這樣的互動中了解孩子是怎麼看自己的世界.多帶孩子出門也是很好的體驗, 玩沙, 玩水, 玩黏土等等, 都可以在這個時期開始, 透過這些感官的遊戲, 孩子們探索著不同的世界, 並在這些遊戲中組織自己的想法, 嘗試與創造. 如果不出遠門, 可以試試跟孩子一起去散步, 沿途編故事或是告訴寶貝一起觀察到的事物. 我記得自己在家帶孩子時, 幾乎每天我們都要出去散步, 沿途我們可以走得很慢, 發現新的一朵花或是停下來看一台貨車經過. 這些經驗中, 我們告訴孩子看到了甚麼, 或是輕鬆地詢問他們喜歡花還是草等等, 千萬不要小看這樣滴水穿石的每日分享. 這些都是寶貝感覺你和他同在的時刻.

所以, 我們該問些甚麼問題來觀察自己是否給予這個年紀的寶寶足夠的愛呢?

1. 他的喜好是甚麼? (包括日常照顧或是遊戲, 例如:他喜歡吃飯還是吃麵? 他喜歡在哪睡午覺? 等等)
2. 跟你溝通時, 寶寶比較會運用表情, 動作還是語言?
3. 寶寶如何表達他的情緒讓你們知道?
4. 寶寶有哪些行為是你帶養起來感覺最辛苦的? 另一半怎麼想這些問題, 他可能有哪些不同處理方式? 你們可以如何互相支持或學習?
5. 你小時候是如何被管教的? 你被管教的方式有影響你如何管教你的寶貝嗎?
6. 看著寶寶的假扮遊戲, 你覺得寶寶的世界整體來說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
7. 有哪些遊戲是你比較享受跟他一起玩的?

這幾個問題其實都是要花時間和寶寶相處, 多觀察寶寶才答的出來的. 很適合用心的爸媽們自我觀察與思考. 不過, 就算是有一兩題答不出來, 現在開始觀察寶貝, 思考自己了解的部分一定不會太晚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