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4, 2014

哭鬧寶寶2 --到底該不該包裹寶寶?



在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一書中, Dr. Karp提到許多文化都有包裹寶寶的習俗, 所以他對於長時間包裹新生兒來幫助寶寶回到在子宮內緊緊被包覆的狀態有著高度的推薦, 但是在2013年左右, 英國有個骨科醫師Dr. Clarke發現臨床上長時間緊密地包裹寶寶容易導致寶寶髖骨發展出現問題, 因為孩子的腳沒有足夠的空間活動影響生長(英國Telegraph時報, March 12, 2012)。母乳協會的諮詢專家也對包裹寶寶有著不同的想法, 他們認為包裹讓寶寶熟睡以至於當寶寶被強大的飢餓感吵醒時, 哭鬧的程度會影響吸奶, 而且寶寶熟睡太久也可能讓媽媽脹奶不舒服,更影響乳汁分泌。 此外, 少了肌膚接觸, 無法促進媽媽乳汁的分泌等等 (McLean, Nov 19, 2013)。

所以到底該不該包裹寶寶?以心理健康的觀點來看,包裹幫助大部分的新生兒情緒經驗平穩下來,複製像子宮的感官經驗的確是我贊成的,因此如何學習一個正確的包裹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見左圖)。在包裹過程中,1. 夏天太熱時建議只幫寶寶包尿布,然後用一條棉質的包巾包裹,以免寶寶過熱。2. 建議要將多出來的小被子塞好以免鬆脫覆蓋在寶寶臉上造成呼吸困難的危險。3. 包巾在包裹完後應該成V領形狀,避免寶寶口鼻被包巾蓋住。4.書中建議可以由爸爸來進行包裹,因為爸爸通常力道穩當,比較容易寶寶紮實地包裹起來。5. 若不知道是否包得太緊,在包裹完以後可以輕輕地將手伸到被子和寶寶胸膛之間,感覺到被子給手輕微的壓力極可。

但是,新生兒的包裹是否像Dr. Karp書中提到越多越好,一天包裹12小時以上?我認為包裹時間的長短,應該視嬰兒的先天氣質而定。這個意思就是,當寶寶情緒平穩時,或許你可以開始嚐試不包裹他,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若他可以接受,就可以給他多一點不包裹的經驗。反之,若寶寶經常哭鬧,他有可能還需要更久一點的包裹。第一段中提及不同專家對包裹的看法其實是希望我們建立起一個思考的模式--專家的所謂的建議其實就像當爸媽的過程一樣需要從做中篩選與驗證,這些建議不一定適合所有孩子,多讀多看只是幫助自己觸發更多的互動方式來幫助寶寶,選擇哪一項,要嚐試多久仍然是全家一起的旅程。

McLean說的一點我很贊成,包裹過久時的確容易少了和爸媽的肌膚接觸,碰觸是嬰兒全身最大的感官系統,在臨床上,我們接觸到早產寶寶剛回家時都會鼓勵爸媽多多用袋鼠療法--將只包著尿布的寶寶放在自己赤裸的胸前,讓彼此的肌膚接觸面積達到最大,爸媽有規律的呼吸以及溫暖的體溫,可以幫助早產寶寶平靜下來。如果是這樣,或許在寶寶醒著的時候,和他們有些肌膚之親的互動。

到底我們要包裹寶寶多久呢?既然一開始Dr. Karp談到這個失落的第四個孕期(the fourth trimester),我們可以想像他主要指的是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在第四個月後,寶寶開始學翻身後,包裹可能就只有在睡覺時才需要考慮了。

Karp, H. (2002) 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 Bantam Dell.

英國Telegragh時報,網址 http://www.telegraph.co.uk/health/healthnews/9138398/Swaddling-babies-is-causing-hip-problems-surgeon.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