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 親職專家王宏哲先生寫了上小學前, 他認為孩子該學會的十件事. 網路上有爸媽支持, 也有爸媽不以為然. 其實, 平心而論, 有些真的是重要的事, 只是, 是不是一定要在上小學前學會, 要看孩子的狀況, 也要看爸媽自己的期待以及爸媽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會. 以下是這個清單分享:
在討論這個清單之前, 我想先說說上小學前, 爸媽應該注意也該了解的事, 也就是爸媽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上小學的心理預備. 這當然和理解小一生面臨的情感衝擊有高度相關.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幼兒園的生活和小一生的生活, 我們便開始可以想像對孩子而言, 心理衝擊來自何方:
1. 上課時間結構化: 幼兒園有不同取向 (蒙特梭利或是華德福等等), 所以孩子對於小學結構化的上課方式一定都會需要適應. 尤其是上了小一之後, 每堂課的學科不同, 和幼兒園裡許多活動都跟自主體驗(美術, 音樂與故事主題)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如何幫助孩子專注在四十分鐘的課堂, 培養他的耐心是很重要的.
2. 老師的期待:因為是正規的學習, 比起幼兒園, 老師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些, 小學老師期待學生可以適應生活, 專心聽講, 回家把作業做好, 準時來學校上課, 該帶的東西要帶等等. 每一個上述的期待, 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責任感的培養, 但也是個要求.
當然, 對應王宏哲先生的清單, 第一點就會是一個基本的學習--自己收拾書包及隔天的制服. 在這想要結合之前所說的“以孩子可以承受的劑量”來做這樣循序漸進的習慣培養. 從幼兒園開始, 每一次出門前, 都讓孩子嘗試整理自己的小背袋, 讓他自己準備小水壺, 嘗試裝水然後放進背袋裡. 讚美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嘗試為自己負責. 在外面鼓勵他自己從背帶裡拿出小點心或是水壺. 告訴他自己背背袋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決定何時喝水或是吃小點心.
有一件事在這樣的過程裡發生, 也就是我認為在引導或是訓練中最重要的一環--孩子必須開始理解做這件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好處是什麼, 因為他做這件事不應該是為了爸媽的要求, 而是為了自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培養動機!
所以, 在任何的訓練或是引導中, 爸媽回饋孩子, 幫助他們理解, 這樣做對孩子生活的好處是什麼會很重要, 例如: 前一晚睡前整理好書包, 你會跟他說, "因為這樣明天你可以多睡幾分鐘, 也不會忘記帶東西". 保持自己書桌的整潔, 你會跟他說, "書桌整潔, 找東西很快, 你不用因為東西找不到而發脾氣".
3. 下課的自由時間:許多爸媽都低估了社交對孩子在學校快樂指數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日常對話中理解孩子的學校經驗, 我們就會明白同儕互動對孩子的重要性. 放學去接孩子時, 鮮少有孩子會說“媽, 我今天學了一道數學題很棒..." 大部分的分享都圍繞在"誰說了什麼很好笑, 或是我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 因此, 如何預備孩子社交表達能力(請參照之前“敘述的重要性”這篇文章), 增加他團體活動的經驗等等, 都會是很好的預備.
4. 沒有大人在場的下課時間:大部分小學下課時間都不會有老師監督孩子, 孩子會在校園自由地跑來跑去. 有時候衝突發生, 不管是發生在孩子身上還是目睹衝突, 對孩子來說, 要面對或是處理都是一大挑戰. 會建議家長和老師, 以及和其他家長多聊聊孩子分享下課經驗, 來跟孩子當作討論自己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做的素材.
低年級的孩子陳述地邏輯或許還不是太清楚, 此時也可以用一些故事書來和孩子進行討論. 我記得當初自己是用一套美國的故事書“Junie B. Jones" 因為這套書寫得正是五六歲孩子的生活經驗, 有許多很貼近五六歲孩子的邏輯與表達方式, 大人看了會莞爾一笑, 但是卻可以拿來跟孩子做討論.
關於第八點, 回家後先做必要的事, 才去做想做的事. 我想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學習的過程. 因為對孩子來說必要的事是玩, 功課是想做時才做的事, 不過爸媽的看法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 孩子建立起先寫作業再玩的習慣, 是違背孩子的天性. 因此, 一定要照著他的需求來引導他: "功課一定要做" “但是我們要確保你有時間玩" “因為玩對你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來試幾個不同的方法”
記得幫助孩子觀察自己的狀態. 在嘗試不同方法時, 我們會用父性與母性兼具的方式來跟他說, "睡前功課一定要做完." “但是怎樣做好我們可以來試試看, 找出適合你的方式“ 於是你會跟他嘗試寫半小時, 休息十分鐘, 或者是寫一小時, 休息二十分鐘. 甚至是先寫完再休息, 回饋給他, 在他寫完之後, 他可以更放心輕鬆地玩!
我的意思是說, 這些就算是親職專家認為重要的事, 爸媽們在思考之後如果同意, 自己可以如何引導孩子逐步地建立這個習慣? 沒有非得在上小學前一定要學會或完成的任務. 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每對親子關係也不同. 更重要的是, 爸媽們理解孩子面臨的心理衝擊, 不對孩子有非理性的期待, 有耐心地跟他們一步步嘗試. 跟孩子一起找出適合自己培養責任感的習慣, 因為孩子找到這樣做的動機, 願意持之以恆, 日復一日地負起自己的責任. 在Erikson社會心理的發展理論上, 孩子便能真正走入“勤勉”的心理積極階段!
如何在寶寶呱呱落地後開啟心理健康的帶養?如何可以當個足夠好的爸媽?如何對每天辛苦的帶養甘之如飴?以嬰幼兒心理健康的角度,我希望分享概念與如何做,希望提供爸媽們理解如何帶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如何享受當足夠好的爸媽!
Tuesday, April 4, 201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很多爸媽有個迷思,認為寶寶需要生活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裡。在我的臨床工作裡,一陣子我總會遇到當寶寶睡著時,媽媽自動切換成"氣音模式"繼續跟我對談,深怕吵醒孩子的狀況。其實,若讀一些相關書籍文章,我們會知道胎兒除了聽到一些模糊的聲音(當爸媽進行對話時)或是外在較...
-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知道有些寶寶每天可能會哭到四個小時,包括那些腹絞痛的寶寶 (colicky babies)。在每天四個小時的哭鬧裡包含了許多爸媽的筋疲力盡與複雜的情緒,這些寶寶,在臨床工作裡,我們稱呼他們為煩躁的哭鬧寶寶--fussy baby。 Dr. Wessel是美...
-
Dr. Karp在"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書中提到當新生寶寶哭鬧時,爸媽習慣抱著安撫他,讓他躺在我們的臂彎事實上對寶寶們來講就好像是被疼愛的同時也被捏疼了。為甚麼呢?因為寶寶在母體內熟悉的姿勢是蜷曲起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嬰兒哭...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