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5, 2017

談親子之愛

最近有兩個爭議或是讓人難過的新聞, 有孩子在分享影片中哭著道歉的,  有爸爸因為實行百歲法而失掉自己寶寶的. 昨天也參加了一個親職節目的錄影, 遇到幾個媽媽們掙扎在育兒的疲累與不想失去自我的挫折裡. 親子之愛的路上, 真的那麼難嗎?

身為一個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工作者, 也是一個有親自帶養經驗的媽媽, 於工作或是個人經驗中, 我都能理解在育兒過程中, 最大的挑戰是自己必須從自省中面對自己當爸媽的樣子, 包括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自己如何解讀孩子的行為; 自己的承受挫折與壓力的方式如何影響自己跟孩子的日常互動.

全天下再也沒有跟自己一模一樣的親子關係, 所以育兒不應該有條列式的SOP. 它其實更像是一個常態分佈圖, 只要不是落在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孩子的兩端, 似乎沒有任何人有權利對爸媽們說些什麼. 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與家庭.

什麼是傷害自己呢?如果爸媽在育兒的過程經歷過多的挫折和壓力,讓自己的情緒經常處在過度負荷, 甚至是憂鬱的狀況, 這就是傷害自己的例子. 因為事實上是, 當爸媽都無法把自己照顧好, 要有多餘的心力照顧嬰幼兒就是更困難的事. 那什麼是傷害孩子呢?除了極端的兒童虐待狀況之外, 我想跟爸媽提的是如果爸媽沒有辦法去理解孩子是個獨特的個體, 他有屬於他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無法敏感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跟孩子的互動總是依照爸媽自己的需求來強加或要求孩子時, 孩子便容易受傷.

有個靈性大師說,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孩子有個屋簷, 三餐能溫飽不表示他就擁有了被愛的經驗. 愛是在孩子有情感需求時(就是他有情緒或是行為議題時),他可以信任有爸媽會回應他; 愛是在日常互動中,他感覺爸媽努力嘗試在理解自己; 愛是爸媽尊重他的獨特,也願意在這個過程有耐心, 不放棄地引導他...愛是情感上的同在!

不過,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也應該要用在爸媽身上. 在當爸媽的辛苦過程中, 如果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 感覺不到自己被愛被感謝被欣賞, 甚至在自己原生家庭裡沒有足夠被愛的記憶 (例如從小被體罰長大的爸媽),或是卡在自己潛意識中的議題沒有覺察到, (例如希望自己孩子跟哥哥姊姊小孩一樣乖, 這樣的期待或許是手足競爭議題的延伸)... 這些情況都容易讓爸媽們在這個角色裡感覺自我匱乏, 於是可能投射自己的情緒或是需求在孩子身上. 造成自己無法看清楚孩子的真正的需求. 或是對孩子的期待過高. 然後對孩子,對自己都感覺挫折...

爸媽們如何感覺到愛呢?

當然重要的基礎點是夫妻之間在養育孩子的摸索裡互相地支持彼此. 如果是單親爸媽, 看看能否嘗試從有帶養經驗的朋友或是長輩那得到支持. 不過,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我還想跟大家分享,帶養寶寶其實很像觀看一場球賽, 九局上半之前沒有什麼新鮮事發生, 每天每天我們都要重複同樣的辛苦, 但是在九局下半結束前, 突然, 支持的那一隊轟出了一記全壘打,頓時, 自己會覺得這場球賽真是太棒了!

那些在帶養中發現到的孩子的成長, 孩子回應我們的笑容或是童言童語, 孩子全心全意抱著我們愛我們的感覺,就像那支全壘打一樣,讓我們感受到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所以在全壘打來臨前, 我們調整期待, 我們耐心等候, 重複做著每天辛苦的帶養...不過請你一定要相信只要你回應孩子的情感, 給予孩子關注與愛的回應, 孩子日後就會有能力給予回應你. 於是你能夠在這個角色裡感覺被愛, 而這樣的愛讓你更有動力繼續愛你的孩子.

帶養嬰幼兒的核心價值

別讓自己在眾多的育兒知識或是分享中迷失了. 對嬰幼兒來說,爸媽的角色就是養育, 保護與引導. 養育, 保護與引導能讓嬰幼兒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與正向的自我感. 能讓你們之間的親子依附關係穩固; 因此不管你採用任何育兒方式,如果衝撞到了這個基本核心價值,請你一定要停下來想一想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在嘗試告訴你什麼. 想想自己或許可以做什麼調整. 因為即使是那些教出乖孩子,看起來很厲害的爸媽們, 我可以跟你保證, 他們也絕對犯過錯, 然後從孩子的反應中覺察與反思自己.

育兒本來是個摸索的過程, 在過程中我們嘗試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嘗試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媽. 沒有人說在哪個時間點一定會參悟得道, 因為每對親子是獨特的.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跟他們的互動和關係也會變化. 帶來不同的親子挑戰. 但是, 在這個摸索與嚐試的過程,我們開始累積自信, 開始有了自己在親子路上的核心價值, 更堅定地走下去. 於是,有一天當我們回首來時路時, 頓然發現自己明白了:

擁有愛, 是一切幸福的來源!


2 comments:

  1. 自從在台北聽了孫老師的演講後就偷偷的在follow這個部落格。每篇文章都很有溫度。

    自從小女出生後,我們找了幾個朋友成立媽媽支持團體的Line群組。彼此了解不同家庭遇到的困難。我想,這也是一種支持。

    ReplyDelete
  2. 謝謝分享,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做法. 我自己在當全職媽媽時也有組一個媽媽群組,每週固定聚會讓孩子們一起玩,也讓自己有固定的伴聊天互相支持. 對於我自己的情緒與心理健康真的有很大的幫助喔! 謝謝你的回饋~請加油!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