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30, 2018

寒假時光與手機上網

這一篇文章希望分享給家中有大孩子的爸媽. 孩子較小的家庭請參照2016年8月的“平板, 電視與育兒“ 來思考要何時讓家中小寶貝接觸這些媒介.

最近去錄節目, 不管是廣播和電視的節目, 都不約而同被問到, “寒假來了, 該如何管控孩子手機或是平板使用的時間?“ 上學期也帶了個家長團體,明明談的是培養小學時期孩子的責任感, 卻在團體過程中變成討論如何控管手機和上網的使用. 可見這個議題是很多家長會感覺煩惱的議題.

有些親職專家呼籲不要給孩子手機, 不要過早讓孩子們接觸網路. 在使用手機這件事上, 我的想法可能略有不同:當爸媽的生活都被智慧型手機所影響時, 我們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新的生活型態. 新的生活型態本來就會帶來新的議題, 爸媽們無須過於擔憂或是害怕. 先來想想, 關於使用手機上網, 我們親職教育希望達到的是什麼?我想是幫助孩子們理解使用手機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手機讓我們方便也可以娛樂自己, 但是手機就是一個物體與媒介, 這世界其實有更多有趣的人事物, 等著孩子們探索和接觸.

當我們不問原因一味禁止時, 某個程度孩子們可能會感覺爸媽不了解自己的需要. 對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們而言, 當許多同學都可以上網或是在LINE群組上聊天時, 手機上網已經不再只是刺激, 讓自己不無聊的一個媒介. 更代表了“如果沒在群組裡, 我會不會在班上被排擠?“ 或是”我感覺自己像是邊緣人"的社交需求. 這樣的社交需求尤其在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發展心理上, 因為即將進入青春期, 所以被同儕接受的需求就有了較大的比重.

所以, 爸媽們就要給孩子手機嗎?因為這是順應孩子們的社交需求嗎?還好, 成人的世界本來就不應該是非黑即白. 我想, 注重心理健康的教養, 應該可以嘗試下列幾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 "讓我瞭解你為什麼需要“-- 去跟孩子討論, 澄清他對手機的需求是什麼?

第二步是“如果不買手機, 我們可能如何處理你的需求?“--例如: 如果是因為希望加入群組跟同學討論功課或是聊天, 其實可以使用桌上型電腦. 不一定非得要買隻自己的手機不可.

第三步是“如果需要買手機, 什麼樣功能的手機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許多家長有時將智慧型手機當作禮物, 但是孩子的第一支手機就需要是智慧型手機嗎? 如果需求是因為接送的聯絡需要, 難道不能買一隻功能陽春的手機嗎?

其實在討論這三個步驟當中, 我們在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是足夠解決自己需求的物質.

當然也有家長覺得花錢買手機不是什麼大問題, 甚至希望孩子擁有最好最新的手機. 我遇過家長因為孩子在校人際關係不好, 決定買最新的Iphone, 讓孩子帶去學校放學時借給同學玩電玩來交朋友. 但是, 其實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學到 "我要不斷擁有更多更新的物質, 別人才會願意跟我做朋友" 我想這樣對於孩子的人際問題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孩子需要的是自己被同儕接納肯定, 而不是自己因為擁有某樣東西才被接納肯定.

如果討論完, 雙方覺得買智慧型手機是必要的事, 或是在生日或是過年時期, 長輩送了智慧型手機給孩子等等木已成舟的情況, 不管如何, 在孩子開始使用手機前, 我希望建議:第一點. 花點時間將軟體的部分限縮, 就像電影有年齡的分級, 上網可以搜尋的範圍也應該隨著孩子的年紀有限制. 越小的孩子限縮要越多. 例如有Youtube Kids App 如果是手機預設這樣的YouTube App. 孩子在YouTube上的搜尋就會是符合年紀的內容. 網路上Google Play也能設定家長監護功能. 讓孩子不容易搜尋到暴力色情的影片.

第二點 跟孩子計畫合理的使用時間與試行. 基本原則通常都是做完該做的事, 孩子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時間時才使用. 不過注重視力的家長, 會需要跟孩子討論使用時間的長短與中間的休息時間.

第三點 建議先試行一週, 一週後讓孩子邊觀察自己的生活如何被影響, 看看自己是否能夠如他所說的控管他的時間. 如果可以就維持原本的計畫,如果不行, 可能就要再限縮. 但是當孩子可以做到原本的計畫時, 記得稱讚他努力協調自己的渴望, 先把該做的事做好.

在嘗試掌控使用手機的過程中, 希望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明瞭手機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 而不是從此被手機限制了, 對世界上其他的事不感興趣. 當然在使用手機上網這件事上, 最困難的就是身教了. 希望爸媽也不要被手機綁架. 記得每天要多花時間跟家人互動聊天, 一起珍惜相處的時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