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介紹一個有名的演講給大家, 這個講者Dr. Gopnik之前有介紹過, 因為有我的網誌上有幾篇文章是摘要她的“Scientist in the crib" 這本書, 她在TED分享了一個演講叫做 "What do Babies think?"
在這個演講中, 他談到自己一個實驗--分別對15個月大的寶貝和18個月的寶貝做實驗, 實驗者拿了一碗生的花椰菜與一碗餅乾, 先讓孩子們嚐嚐兩個東西的味道, 當然所有的孩子都會選擇餅乾, 然後當實驗者表演試吃的時後, 他們對花椰菜讚不絕口, 卻對小魚餅乾做出嫌惡的表情與評論, 然後他們把兩個碗推向孩子, 要他們選實驗者會喜歡的東西然後拿給實驗者?
你猜這個實驗要看什麼?它要看的是心智理論中, 寶寶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可能跟自己不同, 可以一這社會情境調整自己的理解與回應. 結果非常有趣. 15個月大的孩子在實驗者做出喜歡花椰菜時, 盯著對方一直看, 似乎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反應, 等到被要求幫實驗者選一種他喜歡的食物時, 15 個月大的寶寶一致選擇自己喜歡的餅乾, 而不是觀察到對方喜歡的花椰菜. 反觀18個月的孩子, 即使會稍微遲疑, 他們就能選擇花椰菜給實驗者.
這表示什麼呢?Dr. Gopnik說這表示在短短的三個月內, 寶寶急速地開展了對他人心智的理解. 但是寶寶是獨自發展出這個能力嗎?Dr. Gopnik 說當然不是, 所以這是為什麼孩子的成長期這麼地長, 事實上, 她舉了烏鴉與家中飼養的雞隻來比較, 烏鴉寶寶的帶養長達兩年, 這也就是為什麼, 他們的智力比起只有幾個月的雞隻來說更高. 然後他提到一位朋友的實驗, 讓一個四歲的孩子嘗試讓兩個燈都亮, 他們發現普遍的四歲孩子都能夠在幾分鐘內以操作的方式來嘗試設定出好幾個不同的假設.
於是 Dr. Gopnik進一步地說明之所以可以有這麼多的想法與創造力, 是因為幼兒的腦就像是大人們到了巴黎度假, 然後喝了三杯濃縮咖啡一樣興奮, 他們的問題是無法像成人一樣集中注意力選擇自己要注意的外在刺激, 因此這樣的全天的高昂當然最後會讓他們過度負荷. 因此她呼籲我們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偶爾要提醒自己以孩子們的角度來看它們面臨的問題.
跟大家分享這段有趣的影片:
如何在寶寶呱呱落地後開啟心理健康的帶養?如何可以當個足夠好的爸媽?如何對每天辛苦的帶養甘之如飴?以嬰幼兒心理健康的角度,我希望分享概念與如何做,希望提供爸媽們理解如何帶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如何享受當足夠好的爸媽!
Sunday, October 9, 201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很多爸媽有個迷思,認為寶寶需要生活在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裡。在我的臨床工作裡,一陣子我總會遇到當寶寶睡著時,媽媽自動切換成"氣音模式"繼續跟我對談,深怕吵醒孩子的狀況。其實,若讀一些相關書籍文章,我們會知道胎兒除了聽到一些模糊的聲音(當爸媽進行對話時)或是外在較...
-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知道有些寶寶每天可能會哭到四個小時,包括那些腹絞痛的寶寶 (colicky babies)。在每天四個小時的哭鬧裡包含了許多爸媽的筋疲力盡與複雜的情緒,這些寶寶,在臨床工作裡,我們稱呼他們為煩躁的哭鬧寶寶--fussy baby。 Dr. Wessel是美...
-
Dr. Karp在"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書中提到當新生寶寶哭鬧時,爸媽習慣抱著安撫他,讓他躺在我們的臂彎事實上對寶寶們來講就好像是被疼愛的同時也被捏疼了。為甚麼呢?因為寶寶在母體內熟悉的姿勢是蜷曲起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嬰兒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